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小小知县 > 第一百三十七章、桂台会

下了几天小雨后,天气便清爽宜人起来。眼看着便是中秋,广州的节日氛围逐渐浓郁,而位于城南的白家老宅,气氛也是有些微妙起来。

一些下人见面后互相使着眼色,悄声议论着主家的新闻:“听说了吗?几位老爷终于是撕破脸皮了。”

“嗨,早晚的事,我半年前就说过了。”

“就是没想到大房和二房下手这般绝,一点机会也不给啊!”

广州当下有三大商行,鼎足而立,各有所长。其中洪顺商行的主家便是白家,众所周知白家三位正当年的老爷,分属于长房、二房和幺房。

这幺房的白孝昌一向是被长房二房打压的,江南和广东的地盘没他的份,只能自己跑一些偏僻旮旯角落。但这半年来偏生白孝昌生意极是红火,让长房二房的人恨得牙痒痒的。

前不久不知何处传出流言,说白老三是往安南去走私,但谁想这老三不声不响,竟然在市舶司里都有人,这流言也就听了个响,很快就平息下去。

而这次广州商界的中秋诗会,虽然是附庸风雅,但实则是为了生意场上的方便,毕竟生意生意,就是要联络感情相熟了才好做嘛。这也是广州商界历年来的老传统了。

除了三大商行当前的头面人物外,还有大多数重要的商家,甚至老一辈的吴长煦、白明玉等老爷子也会参加。官面上虽然邀请不到叶知府、何通判,但请一位参军、长史之类的镇镇场子是毫无问题的。

在这样的场合,座次自然是极为讲究重要的了。而这一次,白孝昌竟然是被直接排除主台上的那一批座次之外,安排到台下跟小一辈的年轻人同席去了。

这是非常严重的排挤,等于说是直接不给白孝昌一点脸面。他若是扳不回局面,也就是在向广州商场承认他没那本事了,只有坐台下的份儿。

对于此,几乎人人心知肚明。这白孝昌为人信义,忠直淳厚,又经常在外地辛苦奔波,外人犯不上针对他,无非就是被自家人搞了。

白家自己内讧,外人也是乐得看笑话了。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白家老宅这种气氛也是不难理解了。

此时,作为当事人的白孝昌却悠然坐在自家小院里,安然地闭目养着神。

旁边,一个中年男子急得团团转:“老爷,都到这地步了,您还不起来争一番啊!那咱们可就真被吃干吐净了!”

“争?争什么?抢什么?该有的终会有,不该有争也没用,犯不上的。”白孝昌眼睛也不睁,只是笑了笑,平静地摇着头。

此刻,他似乎根本不是一个商人,而是一个得道高僧。

白孝昌,今年三十四岁,身为白家不得势的幺房继承人,如果不是遇到钦州,早就被边缘化了。这半年来他生意的红火基本上跟钦州息息相关。

当然,他自己的诚信和厚道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此时,白孝昌心里根本不慌,甚至有些想笑。

他拿到那钦州布看了一遍时,就已经明白,这根本不是布啊,这是一箱箱的刀剑弓弩,陆县尊能送到他手中来,是要让他白孝昌扬眉吐气,将整个广州商场杀得血流成河啊!

对此,白孝昌感激不已,他也会投桃报李,就在这中秋诗会上让钦州布名扬天下!

白孝昌的淡然让人们很是无法理解,许多人甚至觉得他已经放弃了。

数日后,中秋节终于到了。这一天是一年里最重要的几个节气之一,广州各处聚会数不胜数,商界这桂台诗会也算是比较出众之一了。既要附庸风雅,那商人们肯定不是明面上的主角,而是一些邀来的文人,和注定少不了的名妓。

这一晚,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曾经在花魁盛宴中斗得旗鼓相当的两个女子,傅小玉和杜倚楼。

作为广州城里最顶尖的几个名妓之一,这两位能同时被请来,也是让很多人大大出乎意料的。甚至连主办的吴家自己都十分讶异。

当晚月色如水,照耀桂台,两个姑娘果然都是国色天香,仿佛谪落人间的仙子一般,看得满台的商贾和文人们个个伸长了脖子如痴如醉。

传说两人素来不睦,看来也似乎确有其事。只见傅小玉率先翩然起身,在清冷月光下献舞一曲,顿时引来满场欢呼,文人们也是才思泉涌,一首首诗作随手拈来。

紧接着杜倚楼也跟着起身,同样献舞一曲,同样的倾国倾城美不胜收,同样满场彩声如雷。

双姝相争,争芳斗艳,甚至此时众人已经发现两人不时对视,各自的美目中都已是隐现火花。

刺激啊,众人无不在心里暗自叫好,同时为将这两人请到场的主办方暗暗点赞。

连年逾八十的白明玉老爷子也是满脸笑容,连连点头,向身边的长孙白孝洪说道:“吴家办得不错,下次轮到我们也不能输了。”

白孝洪含笑点头,眼神有意无意地向台下某处瞟了一眼,暗自得意。

生意好一点又怎么样,在白家,轮不到你幺房出头!

台上的人风光无限,酒到酣处,杜倚楼忽然举杯含笑道:“王公前些时日赈济灾民辛苦,妾身好生敬仰,便以这杯薄酒略表敬意。”

众人齐声称好,不少人心里却是暗自好笑。什么赈济灾民,怎么越赈越多了?

王参军见杜椅楼轻移莲步款款而来,也是欣然微笑,正待伸手去接,不料旁边响起另一个娇声:“王公,小女子也是好生敬仰,请满饮此杯。”

竟是傅小玉也是走到身前,明眸如水,同样举杯送来。

王参军不由愣住,旁边围观的众人看着两个姑娘互相瞪视,无不暗自叫好,许多人都直盼着能打起来才热闹。

主办方的吴修亭正擦着汗准备上前劝解,不料就在这时,傅小玉忽然似乎脚下一滑,站立不稳,啊哟一声,竟然将杯中酒水泼了出来,满满地洒在杜椅楼身上。

顿时满场寂然,随即一片哗然,许多人兴奋得站了起来。这场面谁见过?如果这两个姑娘真打起来,明日便会传遍整个广州城。

吴修亭满头冷汗,忙不迭地上前陪着笑脸,在中间连声劝解。王参军也在中间调解,终于将花容失仪、面罩寒霜的杜倚楼劝住。

傅小玉在旁边却是撇了撇嘴,淡淡地笑道:“不过是污了件衣服罢了,妹妹赔偿杜姐姐一件便是。”

杜倚楼听了这话,却是冷笑一声:“只怕你赔不起!”

这话听得大家都是笑了,这杜倚楼大约是气糊涂了,傅小玉这样名满广州的名妓,身家不知几何,怎会赔不起一件衣裙。

杜倚楼也不解释,自转身入内,另穿了一件外袍后,将被酒水弄脏的那一件拿出来,递给傅小玉:“来,你赔我一件一样的吧。”

傅小玉接过那衣裙仔细看了一会,不由得花容失色,惊叹道:“怎么会有这样的布料?妹子从未见过!杜姐姐竟是从何处得来?”

台下,白孝昌不由有些尴尬,这傅小玉演得也太浮夸了……

没错,这两个姑娘都是他重金请来演这一出戏的。这其实是那陆县尊在信中说的方法,白孝昌看了后不由惊叹不已。

此时,台上人人都被傅小玉的反应勾得好奇心起,那件衣物渐渐从各个大商人手中一一地传过去。

起初,他们还带着些旖旎心思,毕竟这是杜姑娘穿过的。但很快,就发现这面料确实不简单。

布料是商行最重要的商品,商人们自然对之极为了解。丝绸质量上佳,但相对稀缺昂贵,葛麻棉等布料难登大雅之堂。而杜倚楼这件衣物的布料众人都是从未见过的,看着像是棉布,但无论是触感还是质地,都远非众人所知的棉布能比拟。

傅小玉娇滴滴地道:“这衣服穿着可比绸衣暖和多了,杜姐姐这是从哪里来的呀?”

众商人却比她更是急切,一起看向杜倚楼,吴修亭连声道:“杜姑娘,还请赐告,此布……”

商人看到商机,自然急不可耐。

杜倚楼轻咳了一声,目光向台下移去,微笑道:“此布名为钦州布,诸位若想知详情,且问白家三爷便是。”

满场哗然中,白孝昌在一众毛头小子里站起身来,随意地拱了拱手。台上许多商人争先恐后向他涌来,台上白家长房、二房诸人面面相觑,人人不知所措。

人老成精的吴老爷子看得呵呵直笑,向对面神情复杂的白老爷子瞥了一眼。今晚这戏,着实有趣啊。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