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无敌是多么寂寞 > 第四百二十四章 三路大军齐南下

听得宇文化及的建议,杨广便是陷入思索之中。

他当然也不想看着宇文成都和贺若弼死在岭南之地,可是,想要让他们安然归来,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眼下唯一的办法,似乎就是如宇文化及所言,让水军绕过单进的大军,直接去岭南接应贺若弼他们离开。

虽然仍旧没有绝对的把握,但总好过什么都不做。

想到此处,杨广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坚定。有些事情,纵然他不愿意接受,却也无可奈何。

大隋国力强盛,不至于因为这一场失败,而一蹶不振。只要让他找到机会,镇压单进,一切都将重回正轨。

就这样,杨广点了点头道:

“好,那就只能这样办了,让江都水军,想办法联系贺若弼,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将他们救出来。”

听得杨广之令,宇文化及不禁松了口气,说到底,他只是臣子而已。

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但具体要怎么做,如何行动,还是要看杨广的决断。

既然杨广同意了他的建议,愿意调遣水军,前去接应贺若弼和宇文成都,总归是有一线希望。

对于宇文化及来说,他现在没有其他的想法,只希望宇文成都能够安全归来。

虽然宇文成都在实力上,始终被单进压了一头,但在整个大隋,他仍旧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只要宇文成都还活着,那宇文家必然得到杨广的重用,他们父子一文一武,方可保证宇文家的强盛。

很快,宇文化及连忙拱手说道:

“陛下英明!”

杨广缓缓点头,他目光看向前方,面露思索之色,接着说道:

“可是,就算将成都爱卿接出来,对于大局仍旧是于事无补,还是要召集群臣,好好商议一下,应当如何剿贼才行。”

方才宇文化及的建议,杨广自然是考虑过了。但事关重大,他也不敢贸然行动,还是要和群臣议事。

毕竟,这一战失败的消息传出去,必然天下震动,恐怕会对杨广的威信造成不小的打击,要是再败,天下人会如何看他?

杨广自然不想落得这般结局。

既然杨广发话,宇文化及自然没有异议,很快命令传出,群臣纷纷入宫而来。

关于岭南之地的战报,自然是第一时间送到杨广手中,所以如今大兴城内群臣,他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但是,这些大臣自然不是等闲之辈,他们也隐约意识到情况不对。

要是正常情况下,杨广绝对不会如此匆忙召集他们,而此刻,却突然下令,让群臣入宫议事,多半是发生什么变故了。

在杨广面前,朝中群臣皆不敢掉以轻心,他们很清楚杨广喜怒无常的性格,如果说他们一不小心激怒了杨广,多半要吃不了兜着走,自然无人敢触杨广的霉头。

很快,大隋的文武群臣,陆续来到大殿之中。当他们看到杨广冰冷的表情,便是验证了心中的答案。

如果是好消息,杨广怎么可能绷着脸?

也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

群臣见礼之后,杨广目光扫视而过,相较于刚开始见到宇文化及的时候,他的情绪已经稳定多了,并没有失去控制。

短暂思索后,杨广没有遮遮掩掩,他直接说出了心中所想:

“诸位爱卿,朕方才得到消息,想不到单进那反贼,竟然击溃了我朝廷的讨贼大军。

如今贺老元帅,还有成都爱卿,皆是深陷岭南之地,难以逃脱,不知诸位爱卿有何良策,可以扭转局势,镇压反贼?”

当杨广开口之后,群臣皆是瞠目结舌,虽然方才他们也有所猜测,但无人能够确定,究竟是什么问题。

想不到,竟然是岭南战事出了问题。

贺若弼作为大隋老将,名声在外,更是带着宇文成都,竟然也不是那单进对手?

很多人只知道,宇文成都不是单进对手,可他们并不理解,二人之间的差距有多大,自然想象不到,大军为何战败。

当然了,此刻他们也不知道,宇文成都甚至不是摆在单进手中。

在此之前,虽然有大臣担心,这一战并不顺利。但谁都没有想到,贺若弼会败得一塌涂地,连自己都被困在岭南之地。

虽然说,如今朝堂群臣,经过杨广的清洗,大多人都对杨广心存畏惧,并不敢畅所欲言。

但这么多人里面,终究还是有一些人才的。他们看着杨广,面露思索之色。

很快,一名中年大臣站了出来,他向杨广拱手说道:

“启禀陛下,微臣以为,这单进乃是朝廷大敌,必须尽快将之剿灭。

昔日他作为朝廷猛将,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足以说明此人不凡,如今他既然起兵造反,那朝廷也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而此番,贺老元帅也不是单进对手,更说明此人厉害之处。陛下应当尽快调遣兵马,围剿反贼,不能任其坐大。”

这名大臣的意思也很简单,那就是单进实力很强,必须趁着他如今还弱小的时间,全力将之拿下,才能永绝后患。

要是放任不理,等单进不断壮大,实力日渐强盛,朝廷必然面对更大的问题。

这些无疑是杨广心中所想,不过他没有贸然应允下来,便是问道:

“其他爱卿可有何见解?”

其实事情发展到这种程度,对于其他大臣来说,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他们都知道,单进不是一般人。当初单进年纪轻轻,就能追随杨林征战漠北,立功封侯,这样的战绩自古少有。

如今成为大隋的敌人,就更不能小觑了。

很快又有大臣站了出来,行礼道:

“陛下,臣附议,贺老元帅都败在反贼手中,如今之计,也只能调遣各路大军,前往围剿反贼,不能给他们喘息的机会。”

群臣纷纷表明态度。

如果单独一路人马无法击败单进,那就调动几路大军一起上。也别说什么江湖道义,只要能够剿灭反贼,就合情合理。

听到这里,杨广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在此之前,宇文化及就已经和他这样说过。

如果说,再派遣某一路人马前往岭南,一不小心可能又重蹈覆辙,损兵折将,对于大隋来说,当然不是好事。

所以,想要对付单进,那就必须不遗余力,全力以赴。

直接一拥而上,彻底将之镇压。

杨广抬起头来,朗声说道:

“诸位爱卿的意思朕明白了,可是如果要调遣大军围攻反贼,又该调动哪些兵马?不知众爱卿可有合适人选?”

在杨广开口后,马上有大臣站出来说道:

“陛下,臣以为剑南节度使张须陀,可为一路兵马,从蜀地出兵,杀入岭南之地,牵制反贼。”

张须陀?

对于这个名字,杨广并不陌生,这位也算是大隋一方名将了。如今作为剑南节度使,镇守于岭南之地。

杨广点了点头,但是只有一路兵马,显然是不够的,还有什么人选?

而后,又有大臣拱手道:

“启禀陛下,东岭关总兵杨义臣,乃是国之忠良,亦是为大隋立下赫赫战功,此人可以统领一路兵马。”

杨义臣。

杨广再度点头,这也是一个人选。

可是,再看向群臣,众人一时间也想不到什么好的人选了。

倒不是现在的大隋无人可用,而是杨素在洛阳城,也牵制了朝廷数员大将。

像魏文通,尚师徒以及新文礼,如今都在洛阳之地防守,以防杨素突然反扑。

其实除了这些人,还有一个选项,那就是杨林。

杨林作为大隋靠山王,对朝廷忠心耿耿,这么多年立下赫赫战功,威名在外,自然无人胆敢轻视。

可问题在于,前段时间杨林方才在岭南之地惨败而归,此刻再让杨林前往围剿反贼,倒是有些不合适了。

再加上,群臣也都知道杨林和单进的关系,杨林对单进有提携之恩,就算杨林问心无愧,但其他人怎么可能没有猜疑?

如果杨广也有这样的担心,这时候提及杨林,只会适得其反,惹来杨广不满。

所以群臣都敏锐的避开了这个选项。

见群臣迟迟说不出第三个人,杨广的表情,亦是有了变化,他冷声道:

“我大隋国力强盛,兵强马壮,难道现在连一个领兵之将都没有了吗?”

也就是此刻,在群臣之中忽然站出来一道身影,此人身形魁梧有力,显然是一名武将,他朝杨广拱手说道:

“若是陛下信得过末将,末将愿意领一路兵马,前往岭南之地剿灭反贼。”

听得此言,杨广不禁面露意外之色,包括群臣的目光亦是纷纷看来。

虽然此人的出现,让杨广有些意外,但他的态度,却让杨广颇为满意,便是问道:

“裴仁基,你当真愿意领兵?”

此人正是裴元庆之父,山马关总兵裴仁基,原本他奉杨广之令,负责开河之事,奈何被世家算计,如今闲赋在大兴城内。

面对杨广的询问,裴仁基神色无比坚定,没有半分犹豫之色,拱手道:

“末将乃陛下臣子,自当为陛下分忧,无论是刀山火海,末将都无所畏惧!”

对于裴仁基的回答,杨广自然颇为满意,他当初让裴仁基负责开河之事,便足以说明他对裴仁基的信任。

只是因为,外面有裴仁基和世家勾结往来的消息,他心生忌惮,便是将裴仁基撤了职,让他到大兴城来。

可是经过这段时间的查验,杨广已经知道裴仁基的清白。所谓的和世家往来,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现如今,裴仁基主动请战,愿意前往围剿反贼,倒是令他颇为感触。

短暂思索之后,杨广也是做出决定,他微微点头道:

“好,朕果然没有看错你,爱卿也是我大隋良将,由你统领一路大军,朕自然放心,那就这样定下了。

即刻传令下去,让张须陀起蜀地大军十万,从西边杀进岭南之地,侵扰反贼后方。

另外,由东岭关总兵杨义臣,率领大军从东面杀入岭南,裴爱卿你就率领中路兵马,前往迎战反贼吧!”

裴仁基闻言,便是立刻拱手道:

“末将领命,必不负陛下所托!”

安排妥当之后,杨广可算是放心了些,虽然单进很强,却不是三头六臂,他一个人再厉害,还能挡得住三路大军吗?

杨广也是发了狠,正如群臣之言,他不能让单进发展下去了,如果不能尽早将之歼灭,只会变成更大的麻烦。

天下之人,都在关注这场战斗的结果,杨广更要全力以赴,让这些人知道,如今的朝廷依旧强盛,不是他们能够应对的。

在杨广下令之后,各路兵马皆是快速调动起来,消息也是迅速传出。

所有人都能够感受到杨广的态度,当今陛下确实是动了真火。

——

与此同时,在登州府内。

靠山王府之中。

后院的演武台上,杨林正在演练武艺。而他的脸上,满是严肃之色,一丝不苟的表现,彰显出他的心情很不好。

而在演武台之外,乃是他手下大太保罗方,看着杨林挥动兵器的身影欲言又止,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自从杨林得知消息,知道单进成了反贼之后,便是一直这样。

罗方倒是能够理解杨林的情绪。

要知道,杨林可是对单进寄予厚望,虽然单进不是杨林的义子,但杨林却实打实的希望,他能够成为大隋新的靠山。

在此之前,杨林对单进多加提携,也传授了他许多用兵之法。

如此种种,都足以说明杨林对单进的重视。

可杨林从未想过,单进有朝一日竟会造反。杨林一生对朝廷忠心耿耿,结果却培养出一名反贼,这让他如何能够接受?

他愤怒,他不甘,却也无可奈何。

杨林没有任何办法,有些话也无法对他人言,只能憋在心中。

正因如此,杨林才会在此不断演练武艺,来抒发自己郁闷的心情。

罗方不由得叹了口气,杨林的决断,不是他能够改变的。只希望杨林能够早些想通,不要再这样下去了。

忽然,院外有人快步跑来,高声喊道:

“王爷,有岭南之地急报!”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