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仁基没有犹豫,当即提出自己的见解。
在裴仁基看来,以如今的情况,他们坐以待毙肯定是不行的。与其被动迎敌,倒不如主动出击。
要是对付不了单进,倒不如转换目标,将岭南的援军给击溃。
只要他们的计划能够成功,那接下来,他们就不会如此被动了。
不管杨义臣还是裴仁基,他们都很清楚,单进绝非等闲之辈。
如果他们不能除去单进,平定岭南叛乱,那接下来,朝廷的局势,必然好不到哪里去。
说不定,整个大隋都要陷入风雨飘摇之中,这是他们不愿接受的结果。
如今的大隋,建立还没有多久,国力也算颇为昌盛,对于这些大臣来说,他们自然没有想过,大隋会如此轻易的覆灭。
所以,他们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剿灭反贼,维持大隋的安稳。
当杨义臣听得裴仁基之言,顿时面露思索之色。
虽然像他这等老将,并不惧怕任何人,可是当他得知岭南局势,同样心存忌惮。
不过,既然他已经奉命而来,到了这战场之上,说其他的也无济于事了,他们唯有全力以赴,击溃敌军,才能报效朝廷。
就这样,短暂沉默之后,杨义臣缓缓抬起头来,他的目光变得格外犀利,虽然身形有些苍老,但他仍旧显得神采奕奕。
只见杨义臣颔首答道:
“裴将军说的没错,这确实是个可行之法,我们可以留下一路兵马在此,牵制城中单进,另外派出一路大军,伏击反贼援军。”
二人各自说出心中想法,已然达成一致,这个时候,他们必须通力合作,否则根本无法取得胜利。
单进可不是等闲之辈。
——
襄阳城内。
单进按兵不动,当他并未在这里坐以待毙,实际上,单进对外面的消息颇为关切,并且派出了大量的斥候打探情报。
若是敌军有什么异动,他必然能够第一时间得知。
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虽然说,现如今单进的兵法,造诣还不够深,无法和那些老将相提并论。
但是有些东西,他心知肚明,要对付朝廷的精兵悍将,自然不能掉以轻心,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他们会采取什么行动。
正如在此之前,贺若弼凭借自己的经验,成功从岭南之地逃离。
就算他麾下的兵马,几乎全军覆没,也足以说明他的厉害之处。
毕竟,在单进的计划中,贺若弼和宇文成都,都已经是必死无疑,可偏偏他们还是逃出生天,活着离开了岭南。
这一天。
单进正在府衙后院之中演练武艺。虽然说,他现在的实力已经很强了,但他并没有懈怠,习武乃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就算单进没有这个顾虑,他也不能疏忽,他现在距离无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要全力以赴的提升自己。
现在单进的单家槊法,早已达到了出神入化,可以说是这门武艺的极限了。
但是,他还有秦家锏法,以及七星连珠箭需要提升。
要将这两门武艺,同时达到出神入化,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他还需要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习武之上。
正好最近,也没什么大事,他并没有主动出击和敌军交战,倒不如放下心来,尽可能多的提升自己。
包括王伯当和谢映登二人,他们同样没有疏忽,要知道,单进的实力如此强大,还这般刻苦,他们岂能懈怠?
所以王伯当二人,也是跟着上进苦练武艺,提升自己的实力。
他们能够感受到,跟在单进身边,对于他们的提升极大,这自然是一件好事。
如果能够提升自己的实力,那他们又何乐而不为呢?跟在单进身边,有单进指点,对他们有着极大的帮助。
只不过,就算王伯当和谢映登再怎么努力,他们的体力,终究是无法和单进相提并论。
二人苦练了半日时间,便是放下兵器,在一旁休息。
而此刻,单进仍旧没有停下,他挥舞着手中四棱银装锏,威风凛凛,霸气侧漏。
他现在的锏法,也称得上天下无敌了。
哪怕是秦琼,也完全不能和单进相提并论。甚至于,就算是秦家锏法的创始人,恐怕也没有将这门锏法练到这等程度。
王伯当的目光落在单进身上,他不由得面露感慨之色,接着说道:
“看来雄义的实力,又有不小的提升,恐怕他的秦家锏法,已经距离出神入化也不远了。
如此武艺,当真惊世骇俗,世上再无第二个人能够做到了。”
对此,谢映登肯定的点了点头。
他们二人都对单进佩服不已,他们自然是知道,单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练武的。
那时候,单进初出茅庐,刚刚接触武艺,他们将自己的箭术倾囊相授,多加指点,不曾半点藏私。
但他们却没有想到,才几年时间,单进的实力就达到了这等程度,可谓是天下无敌,甚至可以将排在第二的宇文成都碾压。
二者战力差距极大。
但是,单进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依靠的,并不只是天赋,更因为他如此刻苦,能够一直坚持下去。
不管是王伯当还是谢映登,他们从未见过,有谁能够在勤奋上,与单进相提并论的。
一个人能够将练武之事,坚持到这种程度,取得成功也是情理之中的结果。
二人唏嘘不已,感慨万千。
也就是此刻,院外传来一阵急切的脚步声,瞬间吸引了二人的注意。
他们纷纷侧目看去,便是一名士卒快步跑了进来,接着向单进拱手说道:
“启禀侯爷,斥候有消息传来。”
听得此言,单进也是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他将兵器放到一边,便是走上前来,士卒连忙将急报,交到了单进手中。
也没有耽搁时间,单进打开急报,查看其中的内容,让他看到上面的消息,不由得面露诧异之色。
随即对王伯当和谢映登说道:
“城外的敌军有所异动,他们竟然暗自抽调兵马,不知意欲何为?”
王伯当听得此言,同样有些意外,他微微皱眉,认真思索片刻,接着说道:
”雄义,二哥他们率领大军,正从岭南之地赶来,用不了多久,就能抵达荆襄之地。
这个时候,敌军突然调动兵马,必然意有所指,难道他们是对付二哥去了?”
虽然王伯当也不确定,但他还是认真的提出了自己的猜测。
朝廷一方,并非等闲之辈,不管是杨义臣还是裴仁基,他们都是一方名将。
如今两位大将联手,率领兵马前来对付单进,怎么可能一直守在城外什么都不做。
或许他们已经找到了机会,所以才会抽调兵马,付诸行动。
在王伯当提出自己的见解之后,他身旁的谢映登思索片刻,也是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觉得王伯当的猜测不无道理。
如今单进就在襄阳城内,敌军突然抽调兵马,总不可能是没事找事。
他们必然有一个目标,这个时候,最大的可能,就是单雄信一行了。
恐怕是杨义臣和裴仁基,觉得短时间内无法拿下襄阳城,他们奈何不了单进,所以调转方向,想从援军着手。
如果他们当真能够一举击破单雄信等人,取得战斗胜利,对于单进来说,确实不是一个好消息。
要知道,虽然单进占据岭南之地,但他手中兵马并不多。尤其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正规军,只有五六万人而已。
正因如此,此前单进只带了五千人前往乐山县支援。
岭南的主力部队,如今都在单雄信麾下。如果真的发生什么变故,那单进可就真要无人可用了。
虽然说,岭南之地面积广阔,但是人口和资源都相当缺乏。
如果单进贸然征调大量青壮,组建大军,恐怕会对岭南的民生,造成巨大的影响,这不是他想要看到的结果。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在单进看来,兵在精不在多,如果士卒战斗力不行,不管人数再多,也无济于事,倒不如优中选优,组建成精锐之师。
听完王伯当和谢映登的猜测,单进同样面露思索之色,他仔细考虑了一番,也觉得王伯当的猜测很有可能。
朝廷一方,肯定不会无的放矢,既然他们采取行动,必然意有所图。
现在单雄信并没有太多准备,要是当真落入陷阱之中,被敌军先发制人,就算没有一败涂地,也必然损失惨重。
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在这种情况下,单进自然不能熟视无睹,他必须采取行动,减少几方的伤亡,甚至是一举击溃敌军。
他将胜利掌握在自己手中。
但同时,单进免不了有些担心。
因为战场上,局势变幻莫测,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最终的结果。
或许他现在,自以为猜到了敌军的计划,可如果,敌军的目标并非单雄信,而是他,那又该怎么办?
一旦单进率领大军,杀出襄阳城,前往追击敌军,却落入敌军包围之中。
就算单进有万夫莫当之勇,足以匹敌百万军,恐怕也会死得很惨。
他实力再强,也是肉体凡胎,并没有仙灵法术,不可能逆天改命。
但是这个想法,只在单进脑海中一闪而逝,他很快做出决定。
单进只是谨慎而不是怂。
虽然说,他现在领兵出城,有一定的风险,但如果他什么都不做,单雄信等人将会面临更大的危险。
再怎么样,单进的实力,也是当今天下第一,他相信,就算敌军当真有布置,他一样能够杀出重围,力挽狂澜。
这是单进对自己实力的自信。
只要李元霸没有出场,他不惧怕任何人,并且有着[武痴]词条加成,哪怕百万大军在前,他也无所畏惧。
就这样,单进微微点头。
他的目光再度落到王伯当和谢映登二人身上,接着开口说道:
“伯当兄、映登兄,既然敌军已经采取行动,那我们也不能继续守在城中了。
他们想要先发制人,出其不意,断绝我军后路,那我们也能趁此机会攻其不备,打他们一个出其不意。”
既然单进已经做出决断,王伯当和谢映登,自然不会有任何犹豫。
他们对单进有着绝对的信心,他们相信此战的胜利,必定属于他们。
王伯当又说道:
“以雄义你的实力,对付敌军自然手到擒来。不过在行动之前,我们还是应当派人,尽快将消息告知二哥。
让他们有所准备,以免陷入重围之中。”
单进欣然应允,他知道王伯当说的没错,便是朗声答道:
“伯当兄说的没错,我这就去安排,让人将消息传出去,接下来,我们也主动杀出,让敌军知道我们的厉害!”
既然决定出手,单进当然不会优柔寡断。他立刻着手安排起来,除了留下少数兵马防守襄阳城,剩下的人都和他一起出战。
杨义臣和裴仁基可以留下兵马,在外面虚张声势,单进一样可以让人在城中故布疑阵。
反正,敌军的主力已经走了,他根本无需太过担心。敌军以为,这样就能轻易骗过他,未免有些异想天开了。
虽然单进比起杨义臣这等老将来说,确实很年轻,但这不代表单进就会掉以轻心。
实际上,单进比任何人都小心谨慎。
因为,单进这个穿越者,无法做到和其他人一样,让士卒徒劳送命。
他不惧战斗,也清楚在战场上损失在所难免。但战死沙场亦有不同,就算要死,也要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正因为单进的重视,他不会贸然行动,也不会毫无目的的送死。
那接下来,单进将会亲自率领大军,彻底击破朝廷的这两路大军。
不管杨义臣和裴仁基有多强,也都无济于事。因为他们注定不可能是单进的对手,想要与之为敌,没有这么简单。
到时候,荆襄之地将彻底确定归属,单进也能趁此机会,对外扩张地盘。
正如杨广担心的一样,单进的目标是整个南方,而不是区区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