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进率领大军,终于是抵达战场所在。
他并没有贸然杀出,而是在远处观望,看到前方激烈战况,缓缓道:
“二哥已经有所防备,就算敌军提前在此布置埋伏,也无济于事。”
虽然前方的战斗颇为激烈,但单进能够看出,单雄信一方仍旧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他们并没有因为敌军突袭而自乱阵脚。
单雄信在正面战场,牵制的敌军的攻势,那接下来,就是他们出场的时机了。
这是一个好机会,单进自然不会错过。
现在朝廷大军的注意力,都被单雄信吸引,他们想要一鼓作气,先将单雄信拿下,可是他们将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既然单雄信有所准备,那单进怎么会置身事外呢?
可惜杨义臣和裴仁基,终究是大意了,他们不曾想到,单进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就察觉到他们的意图。
并且亲自率领大军追了上来。
王伯当面露振奋之色,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是一举击破敌军,取得胜利的良机。
他没有犹豫,立刻对单进说道:
“雄义,我们赶快动手吧。
此刻敌军全力进攻二哥他们,对后方完全没有防备。
他们根本没有料到,我们会在后方杀出,只要我们和二哥前后夹击,里应外合,敌军必然溃败。”
包括谢映登,也是一样的想法。
听到二人的建议,单进点了点头,他没有耽搁,说道:
“其实我也是这般想法,朝廷大军虽然人多势众,但他们太过掉以轻心了。以为在城外留下一些兵马虚张声势,就能迷惑我等。
那就动手吧!速战速决,一举将之击溃,只要解决了这路敌军,接下来江东之地,就是我们的囊中之物了。”
虽然说大隋国力昌盛,损失这点兵马,不至于伤筋动骨。
但是,朝廷面对的,不只是单进一方敌人。同样还有杨素,甚至是国外之敌。
在这种情况下,杨广能够调动的兵马是有限的,他一下抽调这么多大军,如今江东之地防守空虚。
一旦杨义臣和裴仁基落败,接下来,单进便能趁势席卷江东,就凭这些城池中的守军,根本挡不住岭南大军的攻势。
到时候,荆襄之地以及江东之地,都将被纳入单进的掌控之中。
到时候,单进甚至可以图谋蜀地。
一旦他把蜀地拿下,那整个南方都将成为单进的地盘,他就能进一步准备北伐,彻底覆灭大隋,将天下恢复一统。
倒也没有耽搁时间,在和王伯当二人说定之后,单进立刻举起手中长槊,他的目光炯炯,眼中闪过一缕寒光。
身后众将士皆是蓄势待发,只等单进一声令下,他们将会立刻朝敌军发动攻势。
就算此间,只有区区数千人,而敌军有十余万大军。
他们眼中不见半分畏惧之色,他们跟随单进,经历了许多场大战,哪怕敌我兵力悬殊,也无法消磨他们的战意。
当单进将手中八棱破军槊举起,指向战场,同时大声呼喊道:
“众将士听令,随我杀敌。”
不需要太多废话,战将发号施令之后,便是一马当先,飞驰而出。
他率先冲入战场之中。
虽然说,单进只是区区一人,但他身上散发出的威势,却足以匹敌万军。
当他出现在战场之上,立刻有敌军反应过来,但他们来不及行动,单进就已经出击,他挥舞长槊,横扫四方。
这些士卒,怎么可能是他的对手,被他轻易扫落在地。
单进的实力实在是太强了,不管多少人在他面前,也都没有任何差别,只是一击,朝廷大军便是人仰马翻。
在敌军惊骇之际,单进再次高呼道:
“单进再次,谁敢与我一战?”
在场朝廷大军,听得单进之名皆是一震,胆战心惊。
他们对这个名字,自然不会陌生。
因为在此之前,单进不是反贼
他是大隋的冠军侯,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威名在外。可现在,单进却变成了他们的对手,实在是令人惶恐。
也有朝廷战将,想要来阻拦单进,他们不相信单进有传言中强大。
但是很快,他们就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是何等异想天开。
因为有些事情,唯有真正经历过之后,才能明白单进的强大,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他们完全不是单进一合之敌。
当他们的兵器,与单进手中八棱破军槊碰撞到一起,顿时虎口破裂,兵器都把握不住,运气不好的更是整个人都被打翻在地。
寻常战将,在单进面前,和普通士卒没有任何差别,他们被轻易击倒在地,完全没有还手之力。
而在单进后方,王伯当和谢映登也是迅速加入战场,他们各自挥舞兵器,显得骁勇异常。
虽然说,他们的实力远远无法和单进相提并论,但是经过单进长时间的指点,他们的武艺也发生了蜕变。
现在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这使得他们的实力更上一层楼。
虽然他们最强大的还是箭术,但是作为神射手,他们同样能够在战场上斩将杀敌,往来冲锋。
至于那数千精锐之师,他们同样一往无前,就算敌军人多势众,也阻挡不了他们的脚步。
有单进和王伯当等人在前方开路,所有人都拼死向前,他们斗志昂扬,热血沸腾。对朝廷大军造成不小的杀伤。
明明朝廷大军,占据着绝对的人数优势,但是现在,他们完全发挥不出来。
就算他们想要排兵布阵,阻挡单进一行的攻势。
却发现他们的反抗,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他们摆成的阵型,在单进面前是那么的不堪一击,被摧枯拉朽碾压。
只要单进一人一骑冲入战阵之中,就能直接打破他们的幻想。
寒意之中的李元霸,何等勇猛,凭借一己之力,屠杀百万大军。这样的战力,说一句惊世骇俗也不为过。
而现在的单进,其实也拥有这样的本领,或许他的实力,比起完全体的李元霸,还是稍逊一筹。
但现在,李元霸不曾出世,放眼天下,又有谁能够与之匹敌?
有着[武痴]词条加成,在这战场之上,单进的力量源源不断,无人能够将之击倒。
一时间,朝廷外围大军已经乱作一团,单进的出现,完全打破了战场平衡。
——
杨义臣和裴仁基,原本在正面战场厮杀。
他们凭借人数优势,确实稍占上风。在他们看来,只要继续下去,他们一定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到时候,他们再赶回襄阳围攻单进。
可是这场战斗的结果,并没有杨义臣和裴仁基想的这么简单。
他们正在前线激战,忽然间,杨义臣听到身后传来异动,当他回身看去,便发现一路兵马,从他们后方杀出。
这支敌军的出现,直接打乱了他们的部署,朝廷一方的大军,被杀得人仰马翻,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
杨义臣脸色一变,在他视线之中,一道年轻的身影悄然浮现。
毫无疑问,来的正是单进。
这个结果,让杨义臣始料未及,他原本以为,自己留下部分兵马在城外牵制,就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埋伏在此,取得胜利。
但现在来看,他的计划早就已经被敌人看透。这些反贼早就做好准备,否则怎么可能如此镇定,没有半分慌乱。
“该死!”
杨义臣咬牙切齿,局势的发展远远超出他的想象。
虽然他不甘心,却不得不承认。随着单进出现,他的计划已经彻底失败。
可以说,此刻的杨义臣几欲吐血,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会落得这般境地。
他根本不知道,如果这一战败了,他该如何向杨广交代?
杨广对他们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够击败单进,平定岭南之乱。
但现在来看,这一切简直就是痴心妄想,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虽然杨义臣和裴仁基已经足够小心了,当然他们的计划,仍旧被单进察觉破绽。
而此刻,单进领兵杀来,配合孙笑川等人,朝他们发动反击。
此刻朝廷大军,处境何其艰难?
可谓是狼狈不堪,进退两难,他现在该怎么办,哪怕是杨义臣这等老将,也显得束手无策,捉襟见肘。
毫无疑问,杨义臣当然不甘心就此撤离,他想要扭转局势。
但他思来想去,也没有任何办法,能够击败敌军。
这单进实在是太过勇猛了,此刻手持长槊,在战场上往来冲锋,无人能挡。
虽然杨义臣不曾和单进交手过,但以他所知,这单进战绩太过惊人,就算是他出手,同样没有半点把握。
甚至想要拖住单进,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这时候,原本在包围圈内的单雄信,也是发动了反扑,他们奋力反击,朝着朝廷大军杀来。
雄阔海和姜松等猛将,同样出现在战场之上,他们奋勇争先,挥舞兵器,左右冲杀,朝廷将士显得格外狼狈。
这些兵马也算精锐之师,可是他们在众多猛将面前,却完全没有反抗之力。
在演义世界,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强大了,虽然还没有到拔山倒海的程度,但一人之力匹敌万军,却不是一句玩笑话。
“看来这是反贼的陷阱,陛下对本将委以重任,事已至此,纵然无法成功剿贼,也只能和反贼殊死一搏了!”
虽然杨义臣心有不甘,但事已至此,他也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在杨义臣看来,既然无法凯旋而归,向杨广交差,那他就只能拼死一战,最起码无愧于心。
想到这里,杨义臣当即拿起手中兵器,向前冲锋而去,他已经做好鱼死网破,沙场捐躯的准备了。
然而就在此刻,裴仁基的身影出现在杨义臣身边,有些急切的说道:
“杨老将军万万不可如此,此战我等落入反贼算计之中,已经没有任何胜算,如果再打下去,只会落得全军覆没的结局。
若是此刻撤退,尚有一线生机,也能保全有用之身,为朝廷效力。如果战死沙场,那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虽然裴仁基也不愿意就此离开,但是后方单进,已经率领精锐杀了进来。
朝廷大军根本无法阻挡,而在包围圈内的单雄信等人,同样骁勇善战,在如此攻势之下,他们败局已定。
裴仁基并非贪生怕死之辈,但是他很清楚,这场战斗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是他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想要冒险一次,结果落得这般境地,也只能面见杨广,向杨广请罪了。
但此刻,他们死在这里,除了增加反贼的战果,毫无作用可言。
倒不如先行撤退。
杨义臣顿时陷入沉默之中,不知该如何作答。但是不可否认,裴仁基说的有道理,这场战斗继续下去,又有什么用呢?
就算他战死沙场,也不能除去反贼,反而会让朝廷一方,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让反贼威名更盛。
想到此处,杨义臣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他看向身后,还有不少将士在浴血搏杀。
若是继续下去,恐怕这些将士都将战死于此,又有多少人能够活着离开。
此战希望渺茫,或许正如裴仁基所言,他现在应该做的,是尽快带领大军撤离,唯有如此,才能留有一线生机。
不仅是杨义臣自己,更是在场众将士,他们不应该死在这里。
想明白此事之后,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杨义臣并非优柔寡断之辈,眼下处境无比艰难,局势刻不容缓,他必须早做决定。
“传本将命令,全军撤退,不要恋战,等回去之后,本将亲自向陛下请罪!”
杨义臣斩钉截铁般说道。
是自己的问题,当然要自己承担,不管是他还是裴仁基,在这场大败面前,二将都难辞其咎。
他们辜负了杨广的信任,非但没有取得胜利,更是损兵折将,大败而归。
不管接下来杨广要怎么处置他们,他们都没有怨言。
因为这是他们的过错。
随着杨义臣下令,朝廷大军亦是放弃挣扎,众将士开始调转方向,狼狈撤离,大军斗志丧失,如何能够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