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王景弘先是接到了朝廷的命令,让他想办法拖延两朝合并之事。
虽然没有直接说朝廷准备怎么处置,但他也能窥探到一二。
这是准备武力征服日本了。
此时他不禁庆幸,还好当初听了松下纯太郎的建议。
若真的坐视两朝合并,恐怕自己的仕途真就到此为止了。
而这件事情,也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时代真的不同了。
大明经略海外,信息传递不畅,就要求镇守将领必须有主观能动性。
也就是所谓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如果再守着以前的老思想不敢变,是注定难有大作为的。
接着他将朝廷的情报传递给松下纯太郎,并表示了自己的感谢。
这次的情谊我老王记下了,以后自有厚报。
松下纯太郎也是大喜,这次赌对了。
安平侯一定会对我另眼相看,我松下纯太郎就能堂堂正正的当明人了。
他当然知道,王景弘私下将朝廷机密告诉他一个外人,属于犯忌讳的事情。
没人追究无所谓,一旦出事儿有人追究,很容易就能上纲上线。
对此他也很是满意。
礼尚往来,关系才能长久。
很显然,经过这件事情,王景弘愿意正视他的存在,也愿意与他平等交往了。
这更让他觉得,自己这次赌对了。
只有表现出自己的能力,立下足够的功劳,才能真正在大明立足。
然后,他也给王景弘回了一份大礼。
王景弘接到礼物打开一看,赫然是日本的最新资料。
类似的东西他也有一份,但有一定的滞后性,也没有这一份全面,。
松下纯太郎这一份,将日本当前的势力分布,各大名、将领的性格,相互之间的关系。
各势力的人口、经济情况、兵力部署等等,全都写的一清二楚。
在这份情报面前,日本就像是赤身裸体一般。
可以想见,松下纯太郎收集这份情报,定然花费了巨大的代价。
而现在,他却将这份情报直接送给了自己。
哪怕自己不贪功,直接告诉上面这情报是松下纯太郎收集的,也少不了一份功劳。
这就是白送功劳给他啊。
松下君的气量,实在让人佩服。
再想到因为出身,自己对他多有轻视,不禁感到惭愧。
以后不能再这般以出身、外貌取人了。
为了尽可能的隐藏大军到来的情报,王景弘以惩罚日本不尊天子的名义,封锁了日本外海。
凡是进入外海的船只一律击沉。
这个消息一出,就算再迟钝的人,都意识到问题不对了。
足利义持无视国内反对的声音,对南朝做出了更大的让步,试图尽快促成两朝合并。
南朝这边,面对亡国的灾祸,长庆终于绷不住打开了宫门。
之后两朝合并的进程开始加快,一个月后就进行到了移交三神器的地步。
横山丸担忧的道:“我们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两朝准备强行合并,您看是否需要……”
松下清次郎轻笑道:“早干什么去了,此时才下定决心太晚了。”
“想必大明的王师,已经在路上了。”
“告诉大家,保持现有的节奏就可以了,不要进一步刺激对方,免得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横山丸还有些疑惑,这么大的事情,大明反应有这么快?
不得经过几个月的讨论?然后用几个月的时间筹备?
明年能出兵,就算是反应迅速了。
这才过去半年不到,算上传递消息的时间,大明只用了三个多月就做出决定,并组建好了大军。
这怎么可能。
除非……大明早就早等待这一天。
横山丸想到十几年前,自己当倭寇时的遭遇,以及在俘虏营见到的那个可怕年轻人。
顿时就明白了一切。
不过……他看了一眼松下清次郎,态度更加恭谨道:
“此事贵兄弟立下大功,定然能得到大明朝廷重要,到时还望松下君多多照顾。”
松下清次郎下意识的挺直了胸膛,道:
“好说,好说……”
一个半月后,王景弘收到了北海舰队大将军耿子茂的命令,让他做好迎接大军的工作。
不日,征日先头部队,四万水师六万陆军将会抵达,后续还有十万军队抵达。
鲸海舰队本就归北海舰队统属,耿子茂是他的顶头上司。
再加上又是总指挥,王景弘可一点都不敢怠慢,立即就开始做前期准备。
又过了半个月,耿子茂的舰队抵达鲸海水域,并第一时间召见了王景弘。
王景弘登上旗舰之后,将这里的情况详细汇报了一遍,并将松下纯太郎收集的情报一并呈上。
事实上,朝廷虽然给王景弘下达了拖延的命令,却并不认为他能成功。
毕竟鲸海舰队才六千人左右,力量实在太弱小了。
所以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也是按照两朝合并之后的日本进行的。
此时耿子茂听说两朝不但没合并,内部反而更加动荡,不禁大喜过望。
“你们竟然真的阻止了两朝合并?实在太好了,本帅一定上表为你们请功。”
王景弘谦虚的道:“属下惭愧,此皆松下君之功。这些情报,也多为他收集而来。”
说着,他就将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讲了一遍。
没有夸大,也没有贬低。
耿子茂大为惊奇,说道:“松下纯太郎一日本浪人出身,不成想竟有如此气魄和胸怀。”
然后他话锋一转,敬佩的道:“陈侯真神人也,松下纯太郎这样的人,经他调教都能成材。”
说白了,他还是不太看得起松下纯太郎,将一切归功于陈景恪。
安平侯吗?
王景弘心中不禁浮出一道并不高大的身影,他只远远的见过陈景恪一次,还是在授职仪式上。
指挥使级别的晋升,必须亲自面见皇帝并接受任命。
这是流程。
哪怕是临时提拔的,事后也要把这个流程补上。
没有这个流程,指挥使就是虚的。
他就是在那次授职仪式上,见过陈景恪一次。
一个很儒雅随和的人,丝毫看不出执掌天下的样子。
如果自己能入他的眼,想来前途会很光明吧。
不知道这次自己的功劳,能不能被他看中。
-----------------
拿到日本详细情报的耿子茂,立即命令参军部调整作战计划。
经过数日商讨,参军部给出了一份具体的作战计划。
参军长刘楚之介绍道:“计划分成两步,水师彻底封锁日本海域,用舰炮轰击沿海城镇制造混乱。”
“陆军从陆前(青森)港登陆,对北朝发起进攻。”
(括号里为现代名称。)
耿子茂问道:“为何从陆前登陆,为何不先攻打实力更弱的南朝?”
刘楚之回道:“日本南北两朝仓促合并,还没来得及对地方势力进行整合。”
“尤其是南朝各势力,对北朝没有什么归属感。”
“我们先打北朝,他们定然会作壁上观,然后借机和足利义持讨价还价。”
“如果我们先打南朝,就是逼迫他们向足利义持低头。”
“到时足利义持顺势发兵来救,就能迅速完成整合。”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才继续道:
“虽然我们不惧怕他们合并,但也没必要制造困难,带来不必要的伤亡。”
耿子茂点点头说道:“把政治因素都考虑到了,看来你们确实做过全面考虑,不错。”
作为将领,一开始他很不喜欢参军事制度,认为是对将领的掣肘和不信任。
但随着对这个制度的了解加深,他逐渐明白了这个制度的优越之处。
是人都有失误的时候,参军事制度的设立,将个人失误的概率降到了最低。
而且,参军事执行的是将领的命令,不但不是对将军的掣肘,反而是有力补充。
帮助将领处理了大部分的琐碎问题,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去思考关键问题。
得到主帅的夸赞,刘楚才精神一振,谦虚了一句继续介绍道:
“再说我们为何从陆前登陆,此地实为虾夷人控制,我们在这里登陆将毫无阻力。”
“之后还能轻易占据此地,将这里建设成基地,为后续大军登陆提供便利。”
事实上在十三四世纪以前,日本本州岛以福冈为界限,北部基本都属于虾夷人的地盘。
算是日本的羁縻地。
日本名义上,在这里建立了两个羁縻国,分别是出羽和陆奥。
后来陆奥国灭亡,这里一分为三。
因为不是实际的占领区,日本也没有正式命名,
而是用了陆前(青森)、陆中、陆后(福冈),这样很随便的名字。
出羽国也是一样,因为它面积较小,灭亡后这里被一分为二。
日本对其的称呼也很随便,羽前(秋田)、羽后(山形)。
直到南北朝合并,日本再次向北扩张,驱逐了退化到原始时代的虾夷人,才正式对这里实现统治。
秋田、青森、福冈等名字,也是在这之后才陆续出现的。
类似的情况,在日本非常常见,后面不再做赘述。
这一世因为大明的一系列操作,日本南北朝没有如期合并,斗争的反而更加激烈。
自然也就无力向北扩张。
大明将虾夷岛以及周围岛屿上的虾夷人,全部驱逐到了陆奥、出羽两地。
日本北朝自然不愿意和这群原始人共存,室町幕府没少派人攻打他们。
最开始是为了抢地盘,后来变成了抢资源,抢夺人口。
青壮就扔到军队当炮灰,或者去矿山当奴隶。
年轻女人就抢回来生孩子,生的漂亮的就卖给大明。
经过室町幕府十几年的祸害,虾夷人的人口已经不足八万,全部聚集在原出羽、陆奥等地。
当然,虾夷人也没闲着,就和流寇一样,时不时就流窜到北朝的领土去劫掠报复。
室町幕府也不是没有想过剿灭他们,只是最后这七八万虾夷人,也是经过屠杀洗礼出来的非常的剽悍。
关键是有大明在背后支持,又有南朝前置,让他们一直未能如愿。
于是他们就在陆后(福冈)建立了一道防线,抵挡虾夷人的侵扰。
刘楚之指着陆后,介绍道:“日本国土狭小,没有纵深可言。”
“足利义持定然会选择一处要地防守。”
“这里东西两面各有一道山脉阻挡,形成了一个盆地。”
“外有天险内有广阔的平原,是日本北朝抵挡虾夷人的防线枢纽所在,有现成的防御工事。”
“如果我们从陆前登陆攻打日本,足利义持得到消息后,必然会集结大军在此地阻挡。”
“现在足利义持能动用的军队只有二十三万。”
“他定然会临时招募军队,但缺少兵甲和训练,这些人上了战场就是送死,可以不用理会。”
“我们只要在这里将他的二十三万主力消灭,北朝再无抵挡之力。”
“北朝失败,也会震慑到南朝的反抗实力。”
“到时再有心向大明的人从中游说,南朝可不战而下。”
耿子茂欣喜的道:“好,就依此策,马上召集诸将开会。”
第一次现场制定大型战役的计划,并且还得到主帅的认同,刘楚才非常的高兴。
其他参军事,也都兴奋的不已。
军队的关系更加赤裸裸,不是朝廷设立一个机构,就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想获得大家的尊重,想拥有威信,必须展现出足够的能力。
只要这一仗能按照他们的计划打赢,参军部就能获得大家的认可,正式立足。
会议召开之后,耿子茂直接以军事统帅的身份,下达了作战命令,并分配的任务。
末了他说道:“各位若无异议,就下去准备吧,三日后正式开始行动。”
“哗啦。”诸将起身离开。
之后全军开始按照指令,做着站前准备。
这时松下纯太郎终于赶到,前来拜见。
放在以前,耿子茂是不屑于见他的。
不是他不给陈景恪面子,而是陈景恪的面子不是谁都有资格用的。
没直接砍了这倭寇,已经是给陈景恪面子了。
但经历过之前的事情,让他对松下纯太郎有所改观,于是就让人将其带了过来。
松下纯太郎其实也非常紧张,再也没有了和王景弘见面时候的指点江山。
这可是北海舰队大将军,大明真正的顶级大佬。
即便强作镇定,还是能看得出浑身不自在。
不过还好,耿子茂并没有为难他,还对他之前的贡献做出了表扬。
松下纯太郎长舒了口气,这才说出了自己的请求:
“我部下有两万人,也想为大明出力,不知……”
耿子茂笑道:“你们有此心,本帅非常欣慰,不过本帅对你们另有安排。”
松下纯太郎高兴的道:“但有用到我的地方,请将军尽管吩咐。”
耿子茂说道:“等战事一起,你们就冒充逃难的流寇,去琉球国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