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代班暴君 > 第六十五章:迎回上皇

“君无戏言”朱祁钰微笑着说道。

在这场交锋之中,是他赢了。

让他没想到的是,竟然会这么简单。

他还以为会费点口舌。

没想到,他只是安静的坐在那里,孙太后就忍不住了。

至于迎回上皇的事情,朱祁钰承认自己有赌的成分。

这件事不用他说,群臣都会提起。

现在他拿着这件事来跟孙太后讲条件。

就是在赌孙太后并不知道群臣的情况。

现在看来他赌对了。

而且他刚刚一直不说话,直到孙太后问他所谓何事。

他才开口说道:“将朕的母亲送回郕王府,朕也会跟群臣商量迎回上皇”。

这明明是商量的话,但他却说的跟命令一般。

“见过太后,见过陛下”太监徐宾这个时候走了出来。

朱祁钰狐疑的看了他一眼,这个阉人想要干什么?

“臣以为,太上皇乃是群臣以前的君父,群臣...”徐宾的话还没说完,朱祁钰神色就冷了下来。

朱祁钰怒骂道:“朕与太后议事轮得到你这个阉人说话吗?!”。

“成敬给朕掌他嘴!”

说着朱祁钰便指着徐宾。

徐宾被吓了一跳,这庶皇帝是疯了,在太后面前打他。

这不是在开玩笑吗?

啪!

一声响亮的巴掌在徐宾脸上打响

让他没想到的是,朱祁钰真的敢让人在太后面前打他,也真有人敢在太后面前打他。

“继续打!”朱祁钰开口说道。

听到这话,成敬双手和巴掌更加用力。

孙太后从愣神中走出来,大声喊道:“住手!”。

成敬一点停手的意思都没有,直到朱祁钰微微抬起手制止。

这个时候徐宾的脸已经被扇肿。

“太够(太后),太够(太后)”徐宾口齿不清的哀求孙太后为他做主。

孙太后怒目看向朱祁钰,质问道:“你是要杀了本太后吗?”。

“太后为何这般想?朕只是为了教训这阉人”

“太后这般说,未免太让朕伤心了”朱祁钰叹息的说道。

好像他才是受伤的那一方。

孙太后气的发抖,这庶子真是不把她放在眼里。

现在敢打她的太监,以后是不是敢打她自己了。

如果朱祁钰知道孙太后在想什么,一定摇头表示自己不会。

他只是想让孙太后和朱祁镇都死。

打人什么的,他并不会做。

这样让太后和上皇受皮肉之苦,太过残忍。

“你....”孙太后气的指着朱祁钰的手指有些微微颤抖。

朱祁钰微微一笑:“太后这般指着一国之君,不觉得失礼吗?”。

这一次,朱祁钰拿起礼制的大旗狠狠的砸向了孙太后。

可以说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孙太后和那些群臣不是一直拿着礼制说话吗?

好像这礼制只有他们能用一样。

他朱祁钰难道不能用吗?

孙太后已经说不出话来。

见此情况,朱祁钰也不再有继续纠缠之意,从后宫带走了自己的母亲,回了王府。

在清宁宫中再次响起了清脆的破碎声。

负责采买的太监,看着清宁宫的瓷器要供应的数量。

他突然有种想要吊死的冲动。

郕王府中。

朱祁钰对吴贤妃说道:“母亲以后便住在王府中吧,若是太后再邀您进攻,直接称病拒绝就是”。

听到自己儿子的话,吴贤妃有些担忧的问道:“那可是太后了,这样不好吗?”。

“没什么不好的,朕是太后,母亲您也是太后”朱祁钰出声安慰道。

这不安慰还好,朱祁钰这一安慰,可把吴贤妃吓的不轻。

她原本只是个婢女,太后什么的怎么敢想。

将母亲送到住处,朱祁钰便回了书房。

坐在椅子上,朱祁钰长长的叹息一声。

刚刚在自己说完母亲是太后的时候,吴贤妃那惶恐的神情他都看在眼里。

或许在吴贤妃眼中,自己若是成了太后,那是真的大逆不道。

但在朱祁钰眼中,孙太后现在占着太后的位置,那才是真的大逆不道。

他现在是皇帝,太后应该是皇帝的母亲。

而孙太后又不是他的母亲,怎么能是太后!

朱祁钰虚眯起眼,他是皇帝,他母亲也应该是太后。

不过这件事可急不得。

孙太后还没死,她肯定不同意。

而正统一朝的朝臣大概率也是不同意的。

他想要尊自己母亲吴贤妃为太后,受到的助力不可能不小。

但他又不能不做。

这不仅是要给自己的母亲一个名分。

更是要为了自己正名。

让自己从庶皇帝的名头中摘出来。

只有吴贤妃成了太后,那他的皇帝的位置将会坐的名正言顺。

.......

次日早朝。

奉天殿上,殿头官一如既往的高声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只见有兵部官员出列说道:“天气苦寒,居庸关军士苦不堪言,请陛下以银二万两,胖袄裤鞋二万副,给守居庸关军士”。

龙椅上朱祁钰点点头说道:“可”。

兵部尚书于谦出列说道:“入京鞑贼虽然从京师遁逃,但恐有无赖冒充鞑子,行烧杀抢掠之事”。

听到于谦这么说,朱祁钰点点头。

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有这样的人。

“于尚书可有什么计策?”朱祁钰开口问道。

于谦点点头说道:“增添兵马司官于京师内外巡查,再令山东河南等处并南北直隶听令行事”

“有盗贼便严令处置,再设粥铺以安受扰民生”。

“可”朱祁钰点点头同意了于谦的说法。

他大概的想了想,没有什么比于谦这个做法更加合适的。

不是没有更好的办法,只是没有更合适的。

在当了一段时间的皇帝后,朱祁钰深刻的发现,大明各级官员的执行力实在是太低了。

虽然知道了这个事情,但他又没什么办法。

因为一旦要改变就会要改制。

而纵观各个朝代,改制都是一件大事。

一个搞不好就是空耗国力,什么事也做不成。

这个时候礼部尚书胡濙出列说道:“启禀陛下,臣有事启奏”。

龙椅上朱祁钰皱着眉头看向胡濙,这个老家伙,这么大声想要说什么?

“臣以为应该尽早迎回上皇”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