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卧龙姐夫 > 第146章 你随便整活儿,我皆不信!你哥是个老实人!公瑾你计策有漏洞啊!

黄盖诈降?

刘备和诸葛亮的眼中,闪烁的是同样的惊疑。

二人对萧方的神机妙算,向来是深信不疑,但这一次却是例外了。

孙策用人有误,这没错吧。

江东诸将对孙策不满,这也是事实吧。

黄盖这个老资历一着急上火,顶撞了孙策几句,这也没问题吧。

以孙策那嗜杀成性的暴脾气,一怒之下打了黄盖,这也合情合理啊。

以黄盖这种两代元老,当众给孙策打了,还哪有脸在江东混下去,一怒之下反了孙策也顺理成章。

而诸葛瑾正好有萧方这条路子,又跟黄盖一样对孙氏皆是不满,两人一拍即合,由诸葛瑾过来表明归降之心,简直是不要太合情合理。

莫说是老刘,就算是诸葛亮,想破了脑袋也实在想不出,这其中有什么破绽。

“姐夫莫非是怀疑,孙策并没有杖责那黄盖?”

“那我们也可派细作往南岸刺探,兄长他说黄盖是在大庭广众面前被打,那必定是无数人亲眼目睹,我们理应很容易刺探出真伪。”

“只要黄盖被打是真,那其怨恨孙策,归降主公便应该是真心的了。”

诸葛亮道出了整件事最关键之处:

黄盖是否真被孙策打了。

刘备也连连点头,显然也认可了诸葛亮的判断。

黄盖是否被打,这一刻,便成为了其是真降还是诈降的判断依据。

萧方不得不承认,自己这小舅子一眼就抓到了问题的关键。

说实话,若非是他有先见之明,只以正常人的脑回路,还真就信了。

可偏偏他就不是“正常人”。

在将整个战场环境,双主兵力优势劣势,种种因素都考虑在内之后。

萧方很容易就推演出,周瑜若想助孙策速战速决,便只能向孙策献计,派人前来诈降。

不管孙策派来的这个人,是不是黄盖,前来出使之人,是不是自己的大舅哥诸葛瑾,都改变不了萧方这种“先入为主”的判断。

有了这个大前题之后,后面的事就简单了,无论你孙策周瑜怎么整活儿,把局布的如何天衣无缝,我就俩字:

不信!

至于不信的理由,无非是先射了箭,再围着箭画靶子,倒推出来便是。

面对老刘二人的质疑,萧方便道:

“不用细作去刺探了,黄盖肯定是被孙策打了。”

“不过他这一顿板子,无非是那周郎的苦肉计罢了。”

苦肉计?

三字一出,老刘眼神依旧疑云未散。

诸葛亮却眼神一变,隐约已被萧方点拨,开始猜到了什么。

“军师,这苦…苦肉计又是何计?”

老刘只得强压着狐疑,忙是问道。

“苦肉苦肉,顾名思义,自然是让自己的皮肉吃点苦头。”

“黄盖虽乃荆州人,但光以荣归故里为由,还不足以令主公相信他的归降诚心。”

“所以孙策便要演一出戏,让黄盖当众顶撞他的用人失误,再当着三军将士面前,公然杖责了黄盖。”

“这一顿皮肉之苦后,黄盖颜面扫地,对孙家的情谊也被统统打碎,含恨之下归降主公,便成了顺理成章。”

“这便是所谓的苦肉计。”

“我料想此计,必出自于那周郎的手笔!”

萧方不紧不慢,戳穿了这苦肉计的玄机所在。

刘备和诸葛亮身形一震,眼中那份深信不疑,霎时间便被萧方轻松动摇。

“如军师所说,这黄盖倒确有可能是诈降。”

刘备眉头紧锁,先是点头,接着脸上却再生疑云。

“只是这黄盖年岁也不小了,挨这一顿军棍岂不得去了半条命去?”

“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只为换取我的信任,窃了粮船前来诈降么?”

“就算他在骗取我信任,混入了我营中,又想图谋之什么?”

“难不成他想里应外合搅乱我军,好配合孙策,趁势攻我水旱大营?”

“我军可是有四万大军,他就凭手中那点降军,就妄想搅乱我大营,未免也太过自信了吧。”

老刘的智计也是在水准线上的,从常理出发推算出了黄盖诈降的意图。

这么算的话,确实是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性价比着实不高。

“主公低估那周郎了,若他只是想让那黄盖,来混入我大营中充当内应的话,又岂能说服黄盖忍辱负重,吃这么大的苦头?”

“黄盖这一出苦肉计加诈降计,必是为毕其功于一役,一举打垮我四万大军而来!”

萧方语气意味深长,眼神中暗藏玄机。

一举打垮我四万大军?

这最后一句话,听得老刘脸色骤变,不禁打了一个寒战。

“军师,那这周瑜,到底要使什么毒计,竟有如此威力?”

老刘警惕心顿起,急是问道。

萧方却是一笑,宽慰道:

“主公莫要担心,有方在,不管他是什么毒计,都休想得逞。”

“至于周瑜这毒计,方现下还只是推测,未能完全断定。”

“方料想接下来,这周郎应该还有后招,若果真如此,那我就笃定无疑了。”

还有后招?

这苦肉之计已经够诡诈绝伦,无懈可击,竟然还有后招?

刘备眼中掠起几分忌惮之色,啧啧慨叹道:

“如今看来,这周瑜智计,远在那蒯越之上啊。”

“幸得军师技高一筹,否则备于无形之中,已落入他布下的陷阱,后果实难想象。”

这时。

一旁沉思的诸葛亮,突然间脸色一变,急道:

“若照姐夫推测,这黄盖乃是诈降,难不成兄长竟也——”

诸葛亮打了个寒战,额头冷汗已滚下,不敢再说下去。

萧方自然知他在害怕什么。

他是害怕兄长诸葛瑾,已经知晓内情,却仍旧站在了孙策周瑜那一边,借着与自己这层亲眷关系,前来为黄盖诈降。

若果真如此,诸葛瑾岂非站在了刘备的对立面,成了他与萧方的死敌?

他日刘备破了孙策,又当如何处置诸葛瑾?

“阿亮,兄长的性情,你这做弟弟的还不了解么。”

“你这位大哥,他可是位老实人,若他真要辅佐孙策与我们为敌,也会堂堂正正的辅佐,而不屑做诈降这种事。”

“我料他必是蒙在鼓里,以为黄盖当真想要归降主公,无意之间成了孙策周瑜的棋子。”

萧方点破了诸葛瑾为人,淡笑着宽慰道。

历史上诸葛亮出使东吴,联吴抗曹,孙权赏识其才华,便曾令诸葛瑾以兄长身份出面,劝说诸葛亮脱离老刘,投靠到他孙权麾下。

结果诸葛瑾当面拒绝孙权的命令,称老刘与诸葛亮君臣名份已定,自己绝不做离间别人君臣的小人之举。

那么换到眼前,诸葛瑾自然也不会为了孙策的霸业,不惜欺骗自己的妹夫和弟弟,前来做诈降老刘这种事。

诸葛亮听罢心头一震,脸上的担忧霎时间消失全无。

沉默片刻后,诸葛亮面露几分惭愧,拱手道:

“姐夫言之有理,大兄乃是忠厚之人,绝不会做这等事。”

“姐夫与大兄素未谋面,竟比亮还了解大兄为人,亮当真是惭愧。”

当下诸葛亮如释重负,再无顾虑。

刘备便问萧方,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萧方目光射向南岸敌营,冷笑道:

“主公什么也不用作,只需以不变应万变,静静的看着孙策周瑜他们上蹿下跳便是。”

“等他们跳够了,自己送上门来求死之时,主公再出其不意一击,一举破了孙策的四万水军!”

长江南岸,樊城大营。

“公瑾,淮南细作刚刚传回的密报,二乔有消息了!”

孙策看过手中密报,欣喜的向周瑜一扬。

正自闲呷汤茶的周瑜,精神陡然一振。

“细作声称,那乔公对袁术深为厌恶,已从寿春举家南迁,有回皖县老家避居的意图。”

“只等他迁回皖县,吾便派兵渡江破了皖县,将二乔收入囊中。”

“介时你我便能实现当年发下的宏愿,分娶二乔,成就一桩佳话也!”

周瑜面露喜色,忙是接过孙策手中帛书。

想当初他二人还是袁术部下时,在寿春时参加乔玄的寿宴之际,曾一睹其两位千金的花容月貌。

当时二人便暗自立誓,将来功成名就之时,必要分娶了二乔为妻,从好友变成了连襟。

现下孙策成了江东之主,周瑜则成了孙策谋主,称得上是功成名就。

今又有机会实现当年分娶二乔的誓言,抱得了美人归,这等人生快事,岂能不令周瑜欣喜。

“照细作所报,乔公南迁也就这几个月了,介时我们至少已拿下了江夏郡。”

“到时我们正好可腾得出手来,分兵攻掠庐江郡所属江北之地,顺势便可将这皖县拿下。”

“介时既得江夏,又能迎娶二乔,确乃双喜临门的快意之事呀!”

周瑜脸上难掩笑意,为孙策畅想勾勒起了蓝图。

两人相视大笑。

一旁的鲁肃,本该是恭喜几句,却一直沉思不语,一脸心事重重的样子。

便在这时,帐帘掀起,黄盖扶着腰兴冲冲而入。

“主公,一切如公瑾所料啊!”

“那诸葛瑾已经从江北归来,他已见过了刘备和那萧方,如公瑾所料,那主臣二人果然没看出破绽,对我诈降是深信不疑!”

“公瑾啊,你的苦肉计果然厉害,那萧方也被你蒙骗了过去!”

黄盖兴奋的报上了喜讯。

孙策一听更是大喜过望,抚掌大笑道:

“今日既得二乔消息,公瑾你的诈降计又成功,真乃双喜临门啊!”

“拿酒来,今天吾要痛痛快快喝上一场。”

酒满上,孙策连饮数杯,大呼痛快。

黄盖也不顾皮肉伤未愈,举杯笑道:

“诈降计已成,接下来就是定一个合适时机,我率船诈降刘备,一把火烧尽他的水军,烧刘备一个天翻地覆!”

孙策兴奋无匹,哈哈大笑,又是仰头狂饮一杯。

帐中气氛,俨然已是沸腾。

这时。

一直心事重重的鲁肃,陡然想到了什么,忙是拱手道:

“主公,公瑾,公覆老将军,恐怕我们太过乐观了。”

“即使诈降计成功,老将军能顺利抵近敌营施放火船,只怕也烧不尽刘备的水军啊!”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