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覆唐,我刘备三兴炎汉 > 第17章 引胡平叛

严天石见到刘备站起,反而自己回身坐下,轻酌了口茶,垂眉笑道:“听说韦相赠了将军百两黄金,将军是攀上韦相了?但我得提醒将军一句,韦见素自己都是无根之木……”

刘备一听,心中一冷,他才刚刚从韦见素那边出来,赠金之事发生还没到一个时辰,这严天石竟然就知道了。

刘备寡言地看向了茶馆外熙熙攘攘的扶风郡,刚才一路行来时,原来不知有多少人在阴影中盯着他。

他轻叹一声,政治还是政治。就算过了几百年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刘备对此并不陌生。

不过比起那故弄玄虚的韦见素,严天石虽年纪不大,但对这些东西倒是熟稔于心。

刘备再次坐了下来,再次望向严天石,眼神变得温和却又笃定,平静反问道:“子羽是想自己做宰相了?”

严天石一愣,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此人性情真是奇怪,有义气,有温厚,却也有旷达,却也太过坚毅。他心中闪过一丝动摇,这种人真控制得了吗?他少见地对自己表姑的选择刘备产生了质疑……

但他还是坦坦荡荡说出了自己的野心:“我若为宰辅,将军亦为大将军!”

刘备安静了会,轻笑摇头道:“马嵬驿时,子羽就假造密诏骗过我一次,这叫我如何信你?”

严天石有些尴尬,脸红着说道:“事急从权,而且我虽无密诏,但圣人确实是意有之……”

“意有之三字,何以服天下?”刘备脸色淡然,看不出他的情绪。

没有等严天石回答,他神色平静道:“贵妃想让我做什么才愿救杜甫?”

严天石被刘备的气势压住了,他喝了口茶掩饰自己的不安情绪,低声说道:“近日圣人总与吐蕃使者私下攀谈,没人知道其谈话内容,这使者是番将,只喜武夫,我等不好接近,我会给将军制造机会,还请将军探查其目的。”

刘备皱眉,问道:“贵妃想知道这个干什么?”

严天石挑了挑眉,说道:“安西陇右强军与各部番军东调,贵妃想知道,吐蕃现在蠢蠢欲动,是单纯地想攻城略地,还是与李亨有勾结?”

他继续说道:“李亨与贵妃已是不共戴天,他想卷土重来,除了笼络各地武将,也必会向吐蕃、回纥借兵。”

“向吐蕃、回纥借兵?”刘备脸上闪过一丝不可置信的表情,他极为震惊。

严天石有些讶异于刘备的反应,疑惑道:“此事平平无奇啊,圣人也说了;西戎北狄,吾尝厚之,今国步艰难,必得其用,也是不得不为之!”

刘备猛然站起,一手按在自己的佩剑柄上,睥睨而视,大怒道:“引胡人平叛?若真开此先河,必遗祸万年!”

……

……

大军要继续在扶风郡待几日。

刘备回营的时候,韦见素的黄金也送到了,刘备对这笔钱极为重视,亲自进行了迎接。

城外的一块平地如今已围成了军营模样,碍事的树木被移去了,还造起了木栅栏、木梯、拒马。也亏得虽久经征战,那些随营的工匠仍然还在。

技术工种永远是极为昂贵的兵种,刘备一直注意这一点。

飞龙军一千人在这个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军营其实有些挤,但眼下飞龙军的目标是恢复士卒的士气,和重新开始纪律训练,这对于场地的要求倒也不高。

刘备知道自己对于这个时代的带兵之法了解不深,但他向来知人善用,杜立世原为天兵军将领,长年与突厥厮杀,长于军务,现在负责营中的新兵训练。

“将军,要训话吗?”杜立世翁声翁气道,他在日头下待了一天,皮肤更黑了,更像个土了吧唧的农夫了。

刘备摆手拒绝,他望着空地里的队伍,这支部队现在成分复杂,河南的,河北的,长安的禁军,甚至还有十几个突厥人,他们原是属于东宫的人马,太子逃跑之后也就投了刘备。

现在训话没多大用,军队还在磨合。没人在意不熟悉的人给他们讲什么的。

这年头的武夫,从军其实就是当兵吃粮而已,要想成为真正的精锐士卒,必须得经历长时间的投入。

这投入不但是物质上的,还得是精神上的。

刘备此时手底的精锐,还是那三百河南老卒,现在营中人数一多,刘备做不到像之前那样用情谊挨个笼络所有人了,这得靠底下的将领,刘备清楚“帅”和“将”的区别。

他看着营中士卒,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朝旁边的杜立世问道:“你原为天兵军将领,却是怎么到了长安附近的?”

杜立世瓮声答道“天兵军由北都留守兼太原尹杨光翙统领,他是杨国忠部下,素与安禄山不和,安禄山派了员悍将带了二十名骑兵,劫杀了杨光翙,我护送其家眷回长安,后面的事将军也知道了……”

“听说河东军有众多将领投了安禄山?”刘备继续问道。

“上层将领没多少,但是却有很多中下层军官投了安贼。”杜立世回答道。

“军中上层将领,可多是关陇人士?而投敌的中下层军官,是不是大都是河东、河北本地人?”刘备目光灼灼,问出了自己的猜测。

杜立世愕然,思索了片刻后道:“好像还真是这样,将军是如何知道的?”

刘备沉默了一下,答道:“我观禁军……和回想在潼关的所见所闻,军中上层将领,好像都为关陇门阀人士,故有此猜测。”

杜立世也沉默了,过了好久他说道:“本朝一直打压河北士族,这却也不是秘密了,我这个武将都有听闻。”

“本朝建国本就是关陇人士为主,不足为奇。”刘备摆了摆手,却低头继续沉思道:“我思本朝军制,驻守边疆的边军,将领或许胡人,或多半为关陇人士,碰到大战与中央调拨的府兵配合,天下有650多个折冲府,而其中500折冲府多集中在距离长安千里之内的区域,都为朝廷所控……”

杜立世没明白刘备想说什么,但刘备仍然自言自语道:“虽说军功有十二转,本朝与秦汉军功却有一区别,本朝军功只是爵,不为实职,武人杀敌多几转功勋,却也无实际封地,故武将大多比起封侯,更愿意当节度使。”

“确是如此。”杜立世突然翁翁出声,愤恨道:“不掌兵马的宦官也称骠骑大将军,陪皇帝打球的马球供奉也可封六品功勋,比起虚衔,武人肯定更愿意当实品的节度使。”

刘备继续说道:“而我原为折冲府将领,我记得,按《唐律》:折冲府私出境者,杖一百。但现在……”

他指着营中正在训练的士卒,说道:“现在光飞龙军中,有河南的府兵,有河东的府兵,有江淮的,甚至还有河北府的府兵,天下府兵之制,恐怕早已崩坏了。”

刘备又看向杜立世,断言说道:“本朝节度使权重,掌辖区内屯田、度支、视察、人事等工作,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现关中府兵崩坏,朝廷禁军也遭重创,四周节度使的军队超过了朝廷控制的军队,而安禄山叛乱,朝廷给各地节度使的任期也必将大大加长,长久以往,只怕尾大不掉。”

杜立世黑黑的脸作沉思状,说道:“将军是担心天下节度使都会变成安禄山那种,名为唐臣实为割据,行事不听中央调遣的叛贼,但不会吧,天下应该还是忠臣多吧?”

刘备摇头,杜立世这话恐怕连自己都骗不过去,只是两人不好明说而已。

“将军,那这当如何?”杜立世小心地问道。

刘备沉默了好久,只是重重地吐了一口气,他目光望向了远方,摇头道:

“我却也不知。”

刘备这时候突然很想念孔明。

如果有孔明在的话,一定能告诉他该怎么办吧。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