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覆唐,我刘备三兴炎汉 > 第19章 偏激之人

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同一年,虽然孔子仍然坚持在《春秋》的落笔里称呼吴王为子,但吴国已称王。

子曰,吾道穷矣。

《春秋》至此收笔,春秋时代至此收笔。

孔子的一生,也至此收结。

这是公元前的481年。

在这一年的二十五年前,楚国人伍子胥与齐国人孙武在柏举击败楚军,长驱攻入楚都。

而现在,次旦桑杰狂笑而咄咄逼人,指着桌子上的弯刀朝严天石质问道:“如若王不贤,伍子胥带着其他国家的大军回来,杀了不贤的王,这种事,岂不是很爽快吗!他岂不是英雄吗?”

次旦桑杰一双古铜的眼睛闪烁着寒光,紧紧盯着站起来的严天石,嘴快要咧到了耳根。

严天石眼神闪过一丝慌乱,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双手紧握,指甲几乎要嵌入掌心,脑海中一片混乱。

他其实十分自负,自认为可以随意拿捏吐蕃人,列的计划就是先激怒次旦桑杰,再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上演一出英雄不打不相识的戏码。

但现在,情况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他突然想到,伍子胥的这处戏曾经也在宫里排过一次,圣人那天很高兴,但从那以后,宫就再也没有看过这场戏。

次旦桑杰背后定有高人!

伍子胥杀死的楚平王,同样不喜欢他的太子,同样抢了自己的儿媳,楚平王还死在了太子手下!

如果隐喻圣人是楚平王,隐喻圣人会死在了太子手下!隐喻圣人死后还会被掘开陵墓,遭鞭笞尸体三百下………这是何等险恶的用心,如果他说出这话,就算是贵妃也保不住他。

次旦桑杰眼神戏谑盯着他,咧嘴大笑,他肯定知道严天石的身份,就等他回答这个问题。

而在窗外,好像有众多模糊人影在黑暗中窥探着,手拿纸和笔,时刻准备记录刘备和严天石的回答。

……

严天石呼吸变得急促,他脑中已经无法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他看向刘备,变得断断续续地道:“刘将军,我们好像……被人算计了。”

他已经失了主见,转头求助于刘备。

随着严天石的动作次旦桑杰也看向了刘备,这是一个身形挺拔的男子,和严天石不同的是,他腰间别着的不是扇子,而是一把长剑。

次旦桑杰敏锐地捕捉到这人应该是个战士。

焦虑和紧张的严天石也惊到了刘备,刘备看了眼龇牙咧嘴的次旦桑杰,又看了眼他插在桌子上的吐蕃弯刀,依然有些不解。

他没严天石那么多脑补的能力,只是看这个吐蕃人不爽。

次旦桑杰看着刘备衣着朴素,眼露不屑,出语嘲笑道:“怎么,伍子胥怎么杀王的都不知道?你打算让你的侍从回答我吗?”

他把刘备认成了严天石的侍从。

次旦桑杰往前一步,盯着刘备,赤裸裸地说出了自己的目的:“那你来说说,伍子胥杀了自己的王,他做的对不对?!”

刘备沉默了一下,面对着咄咄逼人的次旦桑杰,说出了他的答案:“伍子胥乃英雄也。”

严天石听到这话,顿时面如死灰,他觉得此时唯一的转机就是咬牙说伍子胥是个勾结外国的逆贼,这样顶多被人嘲讽几句不识英雄。

而刘备这话一出,在有心之人听来,却容易联想到别的地方去——伍子胥是英雄,但他毕竟带着外国之兵要杀自己的君主。

而且现在的李隆基极度多疑。

次旦桑杰笑的更放肆了,他蔑视地看了刘备一眼,都说唐人狡猾,也不过如此。

刘备站起,身姿如山岳般巍峨不动,说道:“伍子胥孤身一人,能屈能伸,故主之孤儿,提三尺剑,几覆万乘之楚国。这一点人,为子孝,故人人欲得其为子;为臣忠,故人人欲得其为臣。”

严天石眼睛突然一亮,他似乎抓到了什么。

刘备没有看严天石,上前一步,继续说道:

“杀楚平王前,楚国无一人站出来劝谏楚王,后来伍子胥报仇于楚,楚人竟然没有怨恨。而后吴王欲继续征伐四国,伍子胥却逃命拒绝,这一点恩仇必报,报完就抽身而去,这还不是英雄?”

“在你们吐蕃人看来这样的人不是英雄?”刘备反问道,次旦桑杰的脸顿时一僵,吐蕃人自然崇敬英雄,他好像没法反驳。

严天石突然明悟,楚国无一人站出来劝谏楚王,圣人自负,是绝对不会承认这一点,那岂不是说满朝都是奸臣在欺瞒他,他过去几十年任命的全是奸臣,那他又是什么?

太子,或者那个不存在的伍子胥想报仇圣人,天下也同意这件事?圣人绝不会认为天下是同意的,他可是千古一君,现在只是犯了点小小错误。

严天石不禁喝彩道:“好!”

刘备一愣,他却不知道自己哪句说的好了,对面的次旦桑杰脸色也莫名其妙阴沉起来,都盯着刘备。

周围一下子沉默了起来。

过了许久,次旦桑杰操着他那声腔调奇别扭的汉语,突然大笑道:“那我吐蕃愿助唐皇,效当年伍子胥借吴兵伐楚之事,唐皇也可将那安禄山鞭尸三百,所以我砸那个唱者,有何不可?”

次旦桑杰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向了台上瑟瑟发抖的唱者,又突然再次指向了严天石,说道:“我吐蕃助唐皇乃一片好心,我也是出于此意,你朋友为什么辱我!”

他却是不敢把刘备当严天石的仆从了。

刘备听到这话,突然变得激动起来,上前一步,手握自己剑柄,横眉怒目大声喝道:“你无礼!这是我华夏之事,与你蕃夷何干。”

次旦桑杰一听,粗壮的手指指向了自己扭曲的脸庞,勃然大怒,目光如刀,仿佛要将对方生吞活剥:“你辱我为蕃夷!”

他好像极其在乎“夷”这个字,一张脸涨得通红。

但刘备也好像极为在乎吐蕃助唐皇这件事,也是极为激动。

他再往前一步,怒视道:“中国百姓,才是天下之根本,四夷内附之人,若崇汉愿服教化,也是我中国之人,此类旁枝帮主枝还可接受,但你吐蕃不服王化,自立为国,岂能以国之名掺和我中国之事!”

这话意思很明确,现在中国是在内战,他刘备不认可你吐蕃用国家的名义干预中国之事。

刘备神情极为严肃,且愤怒之情溢于言表。次旦桑杰死死盯着他,确认刘备是真心这么认为他,他是真心认为这种行为是胡作非为的行为。

旁边的严天石也有些疑惑,大唐风气开放,借兵而已,刘备这种观念好像有些太过偏激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