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覆唐,我刘备三兴炎汉 > 第24章 抛弃

“张司丞我猜的对吗?”李星鸾这般问着。

不等张小敬回答,她却继续说道:“这人嘴硬,时间仓促,陈将军也只审了个大概,他说了太多乱七八糟的东西,真真假假的,我也不太肯定。”

“公主猜错了,这事就是吐蕃人勾结剑南军。”张小敬断言。

“原来是这样……”李星鸾神色倒是不变,挥手道:“把那人带上来。”

身后士卒架上来一个血肉模糊的囚犯,这人披头撒发,已经被打得浑身上下没有一块好肉。

这囚犯一直低头喃喃道:“我招,我已经招了……”

陈玄礼走过去,一把扯住他鲜血淋漓的耳朵,指着尸体问道:“说,此人是不是你的同谋?是谁指使你的?”

张小敬突然出声大喊:“都说,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你说了对谁都有好处!”

听到这声音,囚犯残破的身子细微地颤动了一下。

陈玄礼恶狠狠地瞪了张小敬一眼,让他闭嘴。

“是右……右相。”这人头也不抬,低声道:“右相杨国忠待我等恩重如山,右相惨死,我等为他报仇……”

陈玄礼却硬扯着他的头道:“你刚才不是这么说的!”

这人脑袋像破布一样晃来晃去,却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道:“是右相,是杨国忠指使我们做的……”

“别想把事情推到杨相身上!”陈玄礼骂道,他猛然抽出腰间佩刀,刀刃摁在这人的脖颈根部,道:“说实话!”

这人已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勉强睁开了眼,他往前看了一眼,却不知道看谁,张小敬的头却低得更低了。

但囚犯还是以微弱的声音坚持道:“是我们的人,都是杨相叫我们做的……”

“真相大白了。”张小敬高声喊道。

李星鸾挑了挑眉,扫了眼张小敬。

陈玄礼突然大笑,问道:“张小敬你慌什么?”

“不慌,不慌,我可没慌,哈哈。”张小敬也强撑着大笑了一声,转过头去。

瞥到陈玄礼作势还要折磨这人,张小敬埋下了头,身子有些轻微颤抖。

“够了!”刘备上前一步,站在了众人的中间。他冷冷看着陈玄礼,问道:“这个人是陈将军你拿的,你审不出来?”

陈玄礼冷哼一声,应道:“这人是个硬骨头,的确嘴硬。”

刘备抬头看了他一眼,拱手而道:“那就麻烦陈将军继续再查,我们去别处了。”

陈玄礼一愣,只见刘备作势就要走。

“将军且慢!”李星鸾突然出声。

“何事?”

李星鸾深深看了他一眼,一脸正经地说道:“将军既然领了圣命彻查此事,且不可负了圣恩啊。”

她突然上前几步贴近了刘备,这个距离已经非常近了,刘备甚至可以闻到她身上的淡淡香气,看清她脖颈上的白腻肌肤。

李星鸾一双美目饶有深意地盯着刘备,轻声说道:“我猜也不一定是杨相指示的,或许另有隐情,将军等会若有为难的地方,可随时来问我。”

“多谢公主好意。”刘备拱手行礼,然后转身离开。

张小敬抬头想说些什么,却最终什么话都没说,转头也跟着刘备离去。

……

……

外面大街上,刘备负手而立,若有所思,等到张小敬走过来,他不满地道:“那人已存死志,你待在那反而可能害了他。”

“你看出来了?”张小敬苦笑,摇着头道:“我是旧历二十年从军,十年陇右兵,九年不良帅,又在靖安司混了四年,现在想想,边军才是好地方啊,哪像长安里全是肮脏之事。”

“那人叫简祖。也是开元二十年陇右募兵,天宝元年我回长安。他回陇右老家,今日见面却成了这种情形。”张小敬说着,脸上却有些痛楚之意。

“你怕他们被抓后处死,所以为他们遮掩?”刘备问道。

“是他们自己寻死!”张小敬恼怒地“啐”了一口,他喃喃道:“开元二十五年,崔将军带大军大破吐蕃宰相乞力徐,我跟着将军纵横吐蕃二千余里,杀敌无数,他从尸山血海里背出了我,我却救不了他。”

张小敬苦笑了一声,神情复杂,说道:“他们行事前曾找过我,让我参与他们的谋划,我拒绝了,找了个由头让高力士关了我,所以我才会知道他们要栽赃给吐蕃人。”

“那行事你还知道什么?”

“不多,我只知道圣人旁边有人帮他们,而且地位不低。”

“若把这事推到杨国忠头上,杨国忠虽死,但贵妃还在,那人或许与贵妃有怨。”刘备低头沉吟,继续问道:“万春公主是什么人?”

“你不认识李大福星?”张小敬十分惊讶。

刘备摇了摇头。

“那李星鸾可太有名了,且不说她聪明,最主要她运气好得过分,掷卢、投骰什么的莫名奇妙总赢,有道人说她这辈子被改了命,有大气运在身,因此圣人非常喜欢她。”

张小敬神色却一转,有些严肃地说道:“李星鸾忠于圣人,而且只忠于圣人。”

刘备眯起了眼,沉思了一会道:“马嵬驿之变后,太子北逃,陇右、河西善战之将都在北,如果查出来这些人是西域兵,圣人就有了个把柄,但你担心这个把柄,所以想把这事推到死人身上。”

张小敬点了点头,叹道:“潼关之败,便是圣人疑心太重,郭子仪、李嗣业俱是名将,大唐受不起第二场潼关之败了。”

两人继续向前走着,走过这条街道,兜兜转转又能看到刺史府了。

刘备回想起死去的兵穿着的厚实皮靴,摇了摇头,说道:“你们这事办得不密,既然那李星鸾聪明,那她多半也猜到了,她却不点穿……”

“只是看她愿不愿意演这出戏了,一同把这事推到杨国忠身上。”张小敬这般说道。

……

刘备突然停了下来,神情愈发凝重,道:“杨国忠死了,但贵妃还在。贵妃绝对不愿意背这个锅。”

张小敬盯着刘备,有些警惕的道:“你不就是贵妃的人吗?你想阻止我?”

“我不是贵妃的人,你猜错了。”

“那你怕什么?”

“我觉得贵妃另有所图。”

“如何说?”

刘备皱眉,他并不擅于这种心机算计,因此想看清一件事的真相对他并不容易。

他只有直觉,无数次厮杀中锻炼出的直觉。

一定会有线索,这些线索零零散散的,断成一片又一片,晦涩不明。

但真相就在这片晦涩中。

刘备猛然盯着远方,一字一顿说出了自己的猜测:“安禄山叛乱之名为清君侧,太子行大逆之举也是清君侧,而杨国忠已死,他对圣人已经无用,是圣人想丢了杨国忠,同时还能握住大将们的把柄!”

这时,有一队骑兵以猛烈的气势猛冲而来,马蹄急速交替翻飞,尘土飞溅。

听得前方阵阵马嘶,刘备脸色一变,他感觉到自己猜对了。

上百骑兵如同疾奔的海浪,围成一个半圆形挡住了刘备的前路,后面还跟着一长串禁军步兵,好像半个城的禁军都靠过来了。

刘备眼中有寒芒闪动,他往前一步,盯着带头骑在马上的陈玄礼。

“刘将军,又见面了!”陈玄礼冷冷道,此时他身着全甲,一身的威杀之气,也不废话,直接道:“跟我走一趟吧!”

刘备不动,拱手冷冷问道:“陈将军何意?”

陈玄礼双手合抱状如抱鼓,手心向内,双手要高举与额头相齐,作悲愤状大声朗道:“圣人遇袭,现已从昏迷中清醒,万春公主已查明真相,此次爆炸乃杨国忠生前所指示,此事已禀告圣人!”

他继续开口大喊:“有尚书左仆射韦见素检举,杨国忠身前私自串联各地府军,意图不轨!有吐蕃使者举证,杨国忠身前曾向其借军,意图谋反!”

呜咽苍劲的号角响起,几百名禁军士卒随着号角声开始调动,缨枪密布成林,指向了刘备。

陈玄礼手中明晃晃的长剑高高举起,大喝道:“圣人传召刘玄佐,御前对质!”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