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覆唐,我刘备三兴炎汉 > 第30章 求贤若渴

天宝十五载六月二十二日。

扶风城外,飞龙军大营。

营中就有点嘈杂,大军正在收拾营寨。

收拾营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大的小的、活的死的,能用的东西都得用上,飞龙军底蕴差,没有多少辅兵和畜力,士卒们要自己背负很多行礼。

今天一早,剑南节度知留后崔圆送来的十余万匹蜀锦,已到扶风城。

剑南节度原为杨国忠遥领,现杨国忠身死,而知留后一职,为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代理之意。

崔圆此番动作,足以见其忠心。

圣人已任命崔圆为剑南节度等副大使,崔圆此时应该在河池郡城恭迎圣驾入蜀。

而明日大军开拔在即,圣人对大军今日有封赏!

校场上,随着蜀中送来的大量财物犒军,士卒们一片喜庆。

“真是英武健儿啊。”监军使周承元赞叹着,指着远处的策马奔腾的杜立世道:“本使听说了,杜都尉在马嵬驿血战,率五十骑大败逆太子大军,今日一见,果名不虚传啊!”

刘备在一旁抱拳道:“监军使过誉了。”

“能把如此猛将指挥得如臂指使,刘将军也不凡啊!”

此时有一小将上前半跪道:“禀刘将军,杜都尉差人来问,军中士卒皆赏绢十匹,是这个数吗?”

蜀中绢价,上等的大练每匹价值300文,次等的大练每匹价值也有200文,十匹怎么都有2000文以上了。

一个普通泥瓦匠一年够呛大约为2700文,2000文差不多是大半年的收入,已经很是丰厚了。

但周承元白胖的脸上抖了抖,他心里略微算了一下,这么发的话,刘备没给自己留多少钱财。

他心中闪过一丝疑惑——按照惯例,主将只克扣三成赏赐的,都可以说是甚为清廉了。

平时的交际、幕僚的工资等等,都是需要钱财维护的。

看着昂然站立的刘备,再瞟了瞟刘备脚下靴子上的好几个破洞,周承元觉得之人不是太傻,就是太过聪明。

唐朝官职为职和品两个层面,刘备现在是飞龙军行营兵马使,统制飞龙军兵马,这是职没有品,他领五品的右中郎将,勋游击将军。

五品武将,已经不能说是低了。

似是斟酌了一番语句,周承元方道:“刘将军清廉自守,视兵如子,深得军心,将士用命。本使在禁军中亦难寻一人相比,难得啊。”

“监军使谬赞了,愧不敢当。”刘备答道。

周承元盯着刘备,却见他脸上没有丝毫情绪,更是不解了。

他把那丝疑惑存在心里,随即笑道:“将军过谦了,本使在贵妃那都听过你的美名啊。”

刘备眼神微动。

二人畅谈,稍过一会儿,刘备用不经意的口气问道:“贵妃能谈论军政之事?”

周承元顺口说道:“自然不行,但马嵬驿之事后贵妃受了惊吓,常劝谏圣人重用天下英才,善待各军将士。圣人很听她的。”

刘备沉吟片刻,轻轻说道:“原来如此。”

说话间,一位身着铁甲的大汉走近。令狐骨体型高大,虎背熊腰,只是站定在那,一股凶煞的气势自然而然发散开来。

他却上前恭顺地朝刘备道:“禀将军,靖安司司丞张小敬来了。”

“失礼了。”刘备抱拳道。

“将军统兵有方啊,部下那么多虎狼桀骜之士。”周承元白胖的脸依然和气,但语气中也终于流露出了些许疑惑的情绪。

都说现在武夫桀骜,但这帮人在刘备面前没有丝毫这种感觉。

“一千人罢了,谈什么统兵。”刘备笑了笑,道:“河南河北之地,自是与关中不一样。风气如此,说不上桀骜。”

“哈哈哈,真是一员猛将啊。”周承元摇头笑道,把这事抛在了脑后。

……

……

大营前面,张小敬姿势不雅地立着,他今天穿了一件深绿色的圆领袍衫,佩带银质腰带和铜制鱼符。

张小敬始终蓬头垢面,脸上还有一条丑陋的刀疤,显得面相凶悍,搭着这身六品的官服怎么看怎么别扭,但他还是大大咧咧地喊道:“刘将军,人给你带来了。”

刘备面露欣喜之色,走上前去,拱手朝旁边身材瘦长、面容沧桑,腰间挂着个酒葫芦的的中年人行礼道:“久仰杜先生大名,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但这这一句,我已是日夜品味,先生大才啊!。”

见刘备首先行礼,杜甫十分讶异,连忙推辞道:“不敢当!不敢当!在下只不过是个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的小官而已。”

“非也非也,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文章千古事,先生文华璀璨昌盛,定惠及后世子孙,勿要妄自菲薄啊。”

刘备这句话倒的确是情深意切,单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句的情怀,足以在史书上留下痕迹了。

听闻刘备这么说,杜甫竟有些感动,从他第一次参与科举到现在,已经过去二十年了,从没有人这么对待他。

二十年前,杜甫才二十五岁,“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他也曾豪情万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也曾自己的才学非常自信。

但宰相李林甫嫉妒贤能,言“野无遗贤”,而后的杨国忠也是一丘之貉,甚至还不如李林甫,无权无势的非名门子弟就算得到制科出身,也难有个好官职。

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就是杜甫现在的官职,只有从八品,要不是他那诗撞到枪口上,李隆基估计都懒得理他。

“我乃飞龙军行营兵马使刘玄佐,敢问先生,愿否屈尊于我营中,出任仓曹参军事一职?此职虽为八品,然吾深信先生之才,必能胜任,定不会辱没先生之才学。”

刘备拱手行礼神情真挚,杜甫有些受宠若惊,他哪会想到这五品的禁军大将会如此热切,喉咙里“咯咯”作响。

刘备以为杜甫犹豫,一把挽住杜甫的手,语气情深意切:“古语云:‘英雄不问出处,能者居之。’先生要助我一臂之力啊!”

“在下!”杜甫满脸通红,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手也有些略显颤抖。

刘备每一个字都如同鼓点般敲击在他的心头。

他着实已经蹉跎了好久了,出身“奉儒守官”的他,向来不肯彻底拉下脸皮攀附权贵,但其实也有了心灰意冷之情。

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这个职位,就是他向左相韦见素投递干谒之诗,才换来的机会。

干谒之诗,有展示自己、请求提携之意。

诗中有云:韦贤初相汉,范叔已归秦。盛世今如此,传经固绝伦。

韦见素其实只是位高权重而已。

写这诗的时候,不知杜甫是怎样的一种情绪。

但此时握着他手的刘备,却语不惊人死不休地道:“为臣之道,非唯谄媚奉承,亦非商贾之谋。魏征直言敢谏,以忠贞立朝;姜尚垂钓渭水,待时而动;百里奚市井出身,而能辅国。”

说着,刘备一只手又抚上了杜甫的背,眼神明亮的说道:“此皆世之英才也。若遇国家危难而退缩不前,何以称政治之建树?故曰: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啊!”

而旁边看到全过程的张小敬,更是下巴都要惊到掉下来了。

杜甫连连点头。

刘玄佐刚才说话、牵手、抚背的一套动作,行云流水一般流程,过程中没有一点拖泥带水,更毫无造作之态,简直就像本能一样!

刚才那一段,他言谈举止之间,如同春风拂面,使人倍感亲切;牵手抚背之际,又如细雨润心,令人心生暖意。无需刻意为之,便已尽显其魅力!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