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新大明 > 第2章 剑术天才

“当然可以!”

徐平听朱文山说想要学习剑法,这可让他喜出望外。

他觉得朱文山虽然很聪明,懂的知识也很多,可是这个人就是太文气了,不太合他这个武将的胃口。

现在朱文山主动说想要学习剑术,他怎么有不教的道理?

朱文山是个乡下孤儿,身体并不强壮,刚接过那把剑的时候,甚至连剑都很难平举。

这让很多人发出哄笑声。

因为很多士兵都把朱文山当小孩看待,虽然对他颇有关爱,但却少有敬畏,所以看见朱文山连剑都拿不动,不由得哄笑出声。

徐平是武功高手,他的佩剑比别人的剑更重,足有十二斤,朱文山拿不动,也就很正常了。

“是我鲁莽了,我找一把轻一些的剑。”

徐平觉得,这样会让朱文山出丑。

朱文山脸色坚毅,拒绝了徐平的好意。

他明白,想要征服这些士兵,他就要表现出足够强的实力。

哪怕没有实力,也要表现出自己的坚持和勇气。

军中的男儿,最讨厌软蛋!

如果朱文山想要夺取大权,真正让这些人归顺自己,那么就要让这些人心生敬佩。

整整一上午的时间,朱文山在船上别的东西都没有学,就做了一件事,举着那把剑。

单手持剑,平举。

或许对于壮汉来说,这种动作非常轻松,可是对于一个筋骨孱弱的十五岁少年来说,却是相当费力的事。

但是朱文山哪怕额头上全是汗,甚至手臂都在颤抖,他也仍然没有把那把剑放下,就这样坚持着,他已经坚持了一上午。

起初,这些士兵都以为,朱文山只是小孩子心血来潮。

但是当朱文山坚持一个时辰以后,这些士兵们的脸色就严肃了起来。

在朱文山坚持了两个时辰以后,这些士兵无不动容。

“陛下竟然有这般毅力,真是难得。”

“哪怕是我,让我这样持剑一上午,也是很疲惫的。”

“最重要的是,陛下哪怕很疲惫,也没有叫过苦,这样的心志,未来大事可成!”

这些士兵,追随建文后裔,他们不怕吃苦,更不怕死。

如果他们怕死,早就投降朱棣了。

可他们怕没有希望!

而如今,朱文山的强悍和毅力,给力他们希望,给力他们重新崛起,反攻京城的希望!

早晚有一天,他们能够在朱文山的带领下,夺回大明江山!

到那时候,他们都是功臣。

“呼!”

朱文山松了口气,将那把剑放了下来,手臂上传来了剧烈的疼痛,让他龇牙咧嘴。

“陛下,这是舒筋活血的药酒。”

徐平很贴心的拿来了药酒,他本身就是习武之人,知道练功的时候最忌讳贪功冒进,如果训练量过大,很有可能会伤到筋骨。

而这种时候,药酒就能起到养身疗伤的作用。

下午的时候,朱文山跟随徐平学习剑术。

徐平的剑法,并不像江湖上的那些剑客那样花里胡哨,招式很简单,但是却都是实战的杀伐之处术。

船舱里面,有一个面白无须的老太监。

曹公公是皇宫的大内总管,燕王朱棣攻破京城之后,他逃出城外,和徐平等人一起寻找建文皇帝的后裔。

如果说徐平是忠君之人,辅佐朱文山,图一个建功立业,封妻荫子。

那么曹公公则是一个狼子野心的人。

他有着与别的太监迥然不同的巨大野心,按理来说,他一个没有子孙的太监,哪怕得到了皇位,他死了以后,皇位又传给谁呢?

别的太监都是依附于皇帝,而曹公公却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想当曹操。

“总管大人,陛下他跟徐将军学习剑术,那些士兵,好像都对他刮目相看!”

太监小春子是曹公公的眼线,负责帮他监视小皇帝。

可是听说了小春子的报告以后,曹公公却是淡然一笑。

“不怕,小孩子一时兴起罢了,难道说他练几手剑法就能让那些士兵死心塌地吗?不可能的!”

现在船上,大部分的人,都效忠于曹公公。

如果不是徐平手下的数百御林军过于悍勇,他完全可以把朱文山软禁起来。

日落西山,夕阳的光芒撒在海面上,显得分外好看。

而此时,朱文山已经学会了三招剑法。

看起来三招并不多,但实际上徐平的剑法一共也只有十招,朱文山一下子就学会了将近三分之一。

最让徐平感到欣慰的是,朱文山并非是死记硬背,而是能够举一反三。

老师都喜欢聪明的学生,朱文山的剑术天分,让徐平感到很高兴。

“想不到,陛下竟然这么聪明。”

“那是当然,陛下可是皇家血脉。”

“现在陛下年纪还小,十年之后,陛下的武功肯定突飞猛进,到那时候,肯定能带着咱们打回去!”

这些士兵哈哈大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虽然这片大海无边无际,但是他们却并没有迷茫的感觉。

“全体戒备,即将到达东瀛,晚上随时都有可能会有倭寇的袭击!”

徐平下了命令,安排几支队伍晚上巡逻,防止敌人的偷袭,而他更是亲自带领十几个人守卫朱文山。

朱文山让人找了一套盔甲,让人帮着他穿上了。

看见朱文山的装束,徐平脸色一变,他哪里不明白朱文山是什么意思?陛下这分明是想要御驾亲征啊!

“陛下,这恐怕不妥!你的龙体要紧,你要是有危险,兄弟们就全完了!”

徐平很着急,他可不想这位建文皇帝最后的血脉,死在倭寇手里。

朱文山却道:“你是想我做一个懦弱的皇帝,还是做一个骁勇善战的皇帝?”

徐平沉默了。

朱文山侃侃而谈道:“自古以来,西楚霸王,蜀汉刘备,唐宗宋祖,乃至于我们大明的开国皇帝,哪个不是戎马一生?”

朱文山声音铿锵,带着豪迈的气魄:“我身为大明后裔,纵然年纪幼小,也绝不做孬种!难道我能看着士兵们拼杀,我缩在后方吗?”

徐平长叹一声,终于他握紧拳头道:“陛下,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胸怀大志之人,之前是我浅薄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