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皇帝旅游 > 第79章 李渊:杂交水稻真祥瑞!(求订阅!)

“哔哔!”

汽车的声音引起李渊两人的注意。

下意识的站在路边。

好奇的看着商务车。

在大唐,两人从来没有见过,心里面不断的猜测,到底是什么东西。

下面有点像是马车的轮子,只是前面没有马!

朱明将车停在两人旁边。

李渊和李建成下意识的将手按在腰间。

腰间都挂着大宝剑!

准备随时应对不明的情况。

朱明下车看着熟悉的面孔。

马上就确定了两个人的身份。

一个是大唐的开国皇帝李渊,另一个就是唐太子李建成。

能够来到这里,说明还没有发生玄武门之变。

现在还是李渊当皇帝的时候。

李渊和大隋的李渊区别不是很大。

要不是有的系统提示,说这两位客人是来自大唐。

朱明感觉自己肯定会认错人。

大隋李渊比大唐李渊也小不了几岁。

大唐的李渊应该是因为当了皇帝,平时更加注意一些打扮,看上去显得年轻了一些,因此看上去跟大隋李渊差不多。

朱明见过大隋李建成,还是一个年轻小伙。

眼前的李建成明显更成熟了一些。

.................

“老李小李,说好久不见可能不太适合,欢迎你们两个来到后世。”

两人四目相视,微微摇头,表示都不认识对方!

李渊眉头紧皱,怎么看对方的样子好像是认识自己。

我自己却没有任何的印象。

一头短发。

奇怪的服饰,看上去就是番邦。

而且还叫自己老李。

别说自己现在已经成为了大唐皇帝。

就没有当皇帝之前。

也没有几个人敢这么称呼自己。

果然是番邦,没有叫教化,一点礼仪都不懂。

心里盘算着等会儿问清楚这里是哪里。

一剑斩之!

区区一个番邦小贼,能死在自己的剑下,也算是他的荣幸!

...........

李建成也是皱着眉头。

以前短毛自己从来没有见过。

看上去年龄还不如自己大,竟然喊自己小李!

除了自己微服私访的时候,那些村里的老人这么称呼过自己。

其他人怎么也得称呼自己一声公子。

现在情况有些诡异。

不知道这里是哪里?

需要先弄清楚当前状况。

“哈哈,好久不见!”

“这位仁兄看上去有点眼熟,不知道怎么称呼?”

朱明轻轻一笑:

“你能看着我眼熟?”

“我叫朱明,大隋土豆伯!”

李渊大脑快速搜索。

可以肯定自己从来没有听说过。

土豆伯,这是什么爵位名号?

土豆又是什么鬼?

这番邦小子,不仅无礼,而且谎话连篇。

定然不是个好人!

李建成想了一圈,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

更不知道大隋还有土豆伯。

不过,李建成也没有揭穿朱明:

“原来是土豆伯,真是失敬失敬!”

“土豆伯,可否告知此乃何处,我们不小心迷失方向,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朱明一笑:

“你们两个要是能找到回去的路,那就奇了怪了。”

李建成皱眉:“此话何讲?”

朱明:

“这里是隋末唐初一千四百多年后的开心农场!”

李渊和李建成对视一眼。

暗道,眼前不但谎话连篇,恐怕还是一个傻子,或者是什么江湖骗子。

这种人在他们那里也不少。

一见面就跟你说今天有血光之灾,然后就是接着一顿忽悠。

李渊年少的时候,有一次偷偷跑到外面,遇到过一个算命老头。

说自己有血光之灾。

李渊肯定不信。

结果就被老头打了一顿,鼻子流血。

硬是说自己没有算错,拿走几十文钱!

....................

李建成笑道:

“土豆伯莫要开玩笑,我二人是真的迷路了。”

“还请土豆伯帮忙指下路,这块玉佩,可以换一些酒水。”

说着掏出一块玉佩递了过来。

朱明接过看了一下,材质不错,是块好玉。

收进包里。

“我可没有开玩笑,这里就是隋末唐初一千四百多年以后的时代。”

李建成一愣,拿钱不办事!

“既然仁兄说这里是大唐一千四百多年以后,那为什么又自称大隋土豆伯?”

“仁兄不觉得前后有些矛盾吗?”

朱明:

“你们能从一千四百多年前来到这里,我自然也可以回到一千四百多年以前。”

“这没问题吧!”

“前段时间,刚从大隋回来!”

“至于土豆伯,还是杨广亲自册封。”

..............

提到杨广,李渊身体一颤。

杨广活着的时候,李渊可没少受欺负。

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点阴影。

尤其是当了皇帝,总觉得是自己抢了杨广的皇位。

李建成摇摇头:

“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事情,在下也算是读过不少书,穿越时空这种事情,从来就没有听说过!”

朱明:

“虽然很难相信,不过确实是真的,很快你们就会相信了。”

“我认识你们两个,还是在大隋认识的。”

“不得不说,老李,大隋的你口才很不错!”

李渊愣了一下,不知道朱明什么意思。

李建成点点头:

“难怪仁兄认识我们父子。”

“既然仁兄口口声声说,这里是一千四百年以后,不知道带我们见识一下?”

“若是真的,在下也想见识一下,一千多年后的时代,究竟是什么样子。”

朱明:

“就算你们不说,我也会带你们见识一下。”

“日后想去大唐玩玩的话,也需要有熟人才方便。”

李建成:

“若是仁兄说的是真的话,去了大唐,建成必会好好招待!”

朱明:“走吧,先上车,总不能在晒太阳吧。”

两人犹豫了一下,跟着朱明上车。

朱明坐在驾驶座,看着站在旁边的两人。

“这里是驾驶位,只能坐一个人,你们坐在其他地方。”

老李坐在后面。

李建成看了看几个座位,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

方便问些问题。

................

“朱兄,这是何物,竟然不用马也能跑!”

朱明:“我们这里的代步工具汽车。”

轰了几脚油门。

速度达到八十迈。

李建成看着外面的庄稼,飞速倒退。

面带震惊:“好快的速度,比在下的宝马,还要快上不少!”

“想必汽车在你们这里也是稀罕之物吧。”

朱明摇头:“不能说家家都有,却也是平常之物,早就已经普及了!”

李建成一愣:“怎么可能,在大唐,马车也不是人人都有,绝大部分百姓家中,都没有马车!”

朱明:“时代不同,我们这里与你们那里许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区别。”

“观念也不同。”

李建成沉思片刻:

“若真是千年以后,倒也不是不可能。”

“连汽车都是寻常之物,那你们这里的人应该生活很富裕吧?”

朱明:

“吃喝的话肯定是没有问题。”

“愿意的话,可以天天喝酒吃肉!”

“比你们大唐的百姓生活要好的多。”

后面的李渊心里嘲笑。

要说吃饭的话,还是有可能。

天天喝酒吃肉。

除非是官员世家门阀,普通百姓怎么可能呢?

放在大唐的话,百姓顿顿有饭吃也是很困难的。

李建成心中抱有怀疑。

大唐建立才几年时间,还一直在争霸天下的过程中。

作为大唐太子,为了保证大军的后勤。

对于百姓和农耕的事情非常了解。

在李建成看来,大唐的百姓非常的勤劳。

但是想要顿顿吃上饭,都非常的困难。

更不要提喝酒吃肉!

哪怕是过年,恐怕也只能闻闻味。

...............

李建成诧异的问道:

“难道这里年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路边的都是农田吧,看上去长势确实不错!”

朱明:

“气候方面跟大唐差不多,年年都有地方大旱,也有地方涝灾。”

李建成听得更纳闷了。

大唐遇到灾年。

别说吃饭,能不饿死就算不错了。

“那你们是如何做到人人吃上饭,还有酒有肉,就算是地主家,也不敢这样!”

朱明:

“相对于大唐,如今有一些高产作物。”

“水利设施建设的比较好,看天吃饭的情况得到了不小的改善。”

“我们这里还有伟人,将水稻的产量大幅度提升,是大唐是十倍多。”

李渊听闻十倍,惊讶的起身。

一头撞在车顶。

“十倍,你在开玩笑吧!”

李建成也是目瞪口呆。

坐在汽车上,李建成心里对于来到一千多年后,还有点相信。

但现在朱明越说越离谱。

让李建成心中的那点相信,正在飞速的流逝。

“不可能,我们那里的水稻,一亩差不多两石左右。”

“十倍岂不是二十石!”

“若是真的话,绝对是圣人,甚至比历代圣人还要厉害!”

朱明:“到时候可以带你们见识一下,你们就知道是真是假。”

李建成:“能不能现在带我们去见识一下?”

朱明:“可以是可以,好像有一批快要成熟了,不过有点远,你们坐稳了,我加速了!”

...........

一脚油门。

汽车再次提速。

李渊和李建成大惊。

刚才的速度已经让两人非常震惊。

想不到现在又快了几分。

李建成看着前面的道路。

“朱兄,你之前说,汽车在里面这里很常见,为什么跑了这么一会,没有看到其他的汽车?”

朱明:“这又不是什么交通要道,目前还在我们农场里面,车辆肯定少。”

李建成大惊:“如此好的路,竟然不是交通要道!”

“在大唐,就没有比这还要好的路。”

朱明:“这只是农场里面,为了运输方便修的路,等会到了外面你们就知道了。”

..........

道路笔直!

双向八车道。

看上去灰黑色看上去就高端。

李渊和李建成把头伸出车外。

惊讶的说不出话。

马路上的车辆,可不像农场里面这么少。

来来回回,一辆接着一辆。

前方红绿灯。

朱明把车停下。

李建成忍不住问道:

“前面出了什么事情了吗,这边的车都停下了,为什么那边的还在跑,是皇帝出巡还是其他大臣?”

朱明指着前方的红绿灯说道:

“看到那个东西了吗?”

“那是交通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路上这么多车,总不能乱跑吧。”

“要是撞了,车坏了不说,人也容易没。”

两人点点头。

觉得很有道理。

如此快的速度,要是撞一下。

可不是小事。

大唐两辆马车相撞,有时候都会把车撞坏。

李建成就曾经与其他人撞过车。

“或许可以在大唐推行一下。”

“尤其是在那些车比较多的地方。”

就在这个时候,旁边过来一辆大货车。

比朱明驾驶的商务,大了不是一星半点。

李建成好奇的问道:“那也是车吗?”

“怎么会这么大?”

“而且形状与其他车也不一样。”

朱明:“那是货车,专门拉东西的。”

“看到后面的车斗没有,只要敢装,一次能拉个十万斤不成问题。”

李建成大惊:

“十万斤,用来运送军粮的话,岂不是几辆车就可以保证一支大军。”

李渊:“用来运送士兵,也是不错,这一车能坐下不少人。”

“人摞人的话,估计能一次运送几百人。”

“再加上如此快的速度,随时可以进行支援。”

.........

绿灯亮起。

汽车继续前行。

李建成看着外面。

“路上的白线,是不是将道路进行划分,我看到基本上所有的车,都在白线里面行驶。”

朱明:“不错,一般情况下,都会沿着车道前进,要是变道的话,需要注意后方车辆。”

李建成觉得不错。

“父皇,可以在长安也划分一下。”

李渊:“到时候你看着办!”

十几分钟后。

朱明从主道下去,来到农场的另一片田地。

七拐八拐,终于找到种植水稻的地方。

“这里就是了,马上就要收割,晚来几天的话,你们就看不到了。”

.............

三人下车。

李建成走到田边。

看着一个个饱满的水稻稻穗。

李建成惊讶不已。

为了了解大唐各地。

李建成也算是走过不少地方。

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景。

伸手抚摸。

感受着沉甸甸的重量。

根本不是大唐水稻能够相比的。

李渊冲入稻田。

身体有些颤抖。

其他可以作假,但是眼前的稻田肯定是真的。

打眼一看,就知道产量绝对远超大唐。

若是大唐的水稻也能如此的话,人人吃上饭也不是不可能。

甚至家家户户还都有一些盈余。

“好,好,真是太好了!”

“想不到竟然是真的!”

“大唐的百姓,这下终于可以吃上饭了。”

李渊心里马上做出决定。

就算是掏空国库,也要把这里的水稻带回去。

李建成也是同样的想法。

“土豆伯,我能不能买一些水稻,带回大唐!”

“你放心,价钱好商量!”

“绝对会让土豆伯满意!”

朱明:“那没问题,不过有件事也得提前跟你们说明一下。”

“这些水稻虽然可以留种,不过产量却不会这么高。”

李建成惊讶的问道:

“这是为什么?”

..........

拿出手机。

朱明搜索了一下。

只知道不会留种,具体原因朱明还真说不上来。

好在有手机。

网上能够找到答案。

“杂交种子就是把同一物种的不同类型物种的优点组合起来,培育出新的优良种子。”

“如果留种自交,第二代、三代、四代就会产生“性状分离”,组合起来的各种优点少了甚至没有了,代数越多,分离越多,杂交的优点就会消失殆尽。”

“所以,一般不会留种。”

“当然,就算是留种的话,产量对比大唐高得多,能够翻上一两倍左右。”

李建成和李渊松了一口气。

翻上一倍也是可以的。

李建成奇怪的问道:“既然都弄出如此高产的水稻,弄出能够留种的也不难吧?”

朱明:“难不难的我也不清楚。”

“我们农场都是从种子公司买种子。”

...........

李渊望着前方看不到尽头的稻田。

“如今可以收割了,怎么还不派人来收割,这么多田地,一旦收割不及时,岂不是白白浪费!”

李建成点点头:“如此多的田地,至少也要上千人,才能赶得及。”

话音刚落。

远处传来轰鸣声。

一辆辆的水稻收割机缓缓驶来。

朱明笑着说道:“你们看,负责收割的人来了!”

李渊和李建成看去。

除了一辆辆能跑的车,看不到几个人。

惊讶的问道:“你就用这点人来收割?”

“这不得收到猴年马月。”

“简直是浪费,在大唐,朕直接把人砍了,亲自派人收割!”

朱明:“收完直接充公拉到粮仓里面?”

李渊冷哼一声:“那当然!”

朱明:“你这不是抢粮吗?”

“总比浪费要好吧!”

朱明:“浪费可耻,你做得对!”

“不过,我们这边跟大唐不一样,农场都是用机器来收割,指着人工自己收,那得收到什么时候。”

...........

三人正说着。

便看到水稻收割机驶入田地。

李渊大怒:“岂有此理,竟然把车开到地里!”

“就没有人制止吗?”

“既然如此,朕亲自制止!”

拔出大宝剑,李渊杀气腾腾的就要过去。

朱明一把拦住:“那是专门收割水稻的车,你看着就行!”

收割机嗡嗡作响。

飞快的进行收割。

李渊李建成快步走过去。

上面的司机看到朱明。

“老板,你也在里呢?”

朱明:“我正在拍段子,古人见到收割机,是如何被震惊的!”

“他们两个是演员,你看表演的像不像?”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