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皇帝旅游 > 第92章 提前办丧事是先见之明!(求订阅!)

四个小学生开开心心吃着零食。

听到朱明的话。

三杨顿时傻眼了。

燕王杨倓睁大眼睛:“你说什么,不可能,皇爷爷怎么可能会死!”

越王杨侗带着哭声:“现在才大业八年,难道已经爆发了江都兵变?”

代王杨侑惊呆了:“是不是宇文化及,上次见到皇爷爷,我就说过了,杀了宇文化及!”

朱明摇摇头:“这个是大唐时候的杨广,不是大隋时候的杨广。”

三杨表示不理解。

朱明想了想:“大唐的时候,你们皇爷爷肯定是没了吧。”

三杨点点头,身为大隋皇孙,对于隋末唐初这段历史还是很感兴趣的。

不管野的正的,看过不少次。

“在大唐,你们皇爷爷埋的不太好,我们就挖了出来,带回大隋,重新埋一遍。”

“至于大隋时候的老杨,现在还活的好好的,你们可以放心。”

朱雄英听懂了,对着他们三兄弟说道:“举个例子,就是去大明把你们皇爷爷挖出来,带回大隋重新埋一遍。”

“大明那边应该是大唐埋的,朱叔叔,要不你们去大明也挖出来,带回大隋埋一边?”

朱明嘴角一抽,这样的话,老杨岂不是要去朱棣那里,再挖一边。

再出现几个朝代,大隋没啥事了,天天给杨广发丧!

份子钱都能再挖一条大运河了。

朱明弹了一个脑瓜崩:“到了大明,骨头架子可能都没了,挖出来干啥。”

...........

大隋。

后宫两个萧皇后面对面。

大隋萧皇后目瞪口呆,难道是失散多年的姐姐,自己没听说过有姐姐啊。

要说最惊讶的,还得是武德萧皇后。

眼前之人,怎么跟自己几年前一模一样。

杨广看着两个几乎一模一样的萧皇后,开始给两人解释。

大隋萧皇后对于穿越的事情很了解。

马上明白了怎么回事。

武德萧皇后内心充满惊讶!

还在大唐的时候,杨广就说过,之前一直认为是假的。

想不到竟然是真的。

马上明白了之前杨广奇怪的表现。

为什么会让大臣自由选择明主。

原来都不是一个时代的。

不太方便带过来。

同时对于朱明也充满好奇。

有这种能力,难怪敢和杨广勾肩搭背,说话非常随意。

人家是有真本事的人。

杨广抓着两个萧皇后的手,突然想到了什么。

脸色从古怪变得惊喜。

我踏么好像多了一个皇后,晚上该怎么办?

杨广的二儿子杨暕。

老大没了以后,开始整天幻想着当皇上。

可惜本事不大,毛病却一大堆。

被杨广不喜。

正在家中,幻想着如何讨父皇欢心。

突然一封八百里加急送到跟前。

杨暕打开以后,目瞪口呆。

竟然是父皇没了,让自己去守夜。

急忙找来心腹。

“你看看这封书信,父皇突然没了,我现在该怎么做?”

“殿下节哀,对于殿下来说,也不算是一件坏事。如今三个皇孙还小,您的三弟也才几岁,大隋的重担必当落到您的身上。”

“殿下接下来一定好好表现,讨的皇后娘娘欢心,到时候皇位自然就是您的了。”

杨暕觉得很有道理。

有资格继承的几人,都是小朋友,怎么跟自己竞争。

“快点把孝服拿来,跟我皇宫!”

杨暕快马来到皇宫。

去找萧皇后。

结果看到两个萧皇后,顿时傻了眼。

左看看,这个很像,应该是真的。

右看看,这个也不像是假的。

我堂堂大孝子,竟然认不出自己的母后。

干脆直接喊吧。

“母后!”

两个萧皇后同时说道:“暕儿来了!”

武德萧皇后知道,眼前虽然不是自己生的,但也是自己的儿子。

dna都能确定的那种。

加上在大唐那边,几个孩子全没了。

对于大隋杨暕,武德萧皇后那是没有丝毫的隔阂。

杨暕一愣,两个人竟然都答应。

杨广从外面走了进来。

看到是杨暕:“暕儿来了。”

杨暕听到熟悉的声音,回头一看。

差点蹦了起来。

“父、父皇,你、你没死啊!”

杨广脸色一黑,眯着眼问道:“怎么,你就这么盼着朕死去,你好继承皇位?”

杨暕急忙摇头,自己父皇活着,身上的孝服在穿着,那就是笑话了。

把身上孝服脱下,面色苍白的解释:“父皇,儿臣不是真想穿孝服的,是有人假传消息,告诉儿臣父皇驾崩,儿臣才会穿着孝服。

此人心怀不轨,是想挑拨我们父子关系,真是太可恶了!

若是让儿臣知道幕后主使,儿臣灭他全家!”

杨广淡淡的说道:“此书信是朕派人送的!”

杨暕难以置信,沉默了两分钟,小心翼翼问道:“父皇,你是不是得病了,今天还没吃药?”

.......

经过杨广的解释,杨暕总算知道了事情的经过。

偷偷看着自己的父皇。

真是狠人,连自己坟墓都挖!

还把自己的夫人给霸占了。

从此之后,自己岂不是有了两个母后。

难怪看不出来真假,原来都是真的,看来我还是孝子。

杨暕轻声说道:“儿臣现在就去父皇的棺材旁边守灵?”

朱明带着三杨和其他皇帝来到杨广面前。

三杨抱着杨广哭了一会。

武德萧皇后看到活蹦乱跳的三个孙子,也是激动的掉眼泪。

在她那边,眼前三个孙子全没了。

实在没有想到,还能有见到自己的三个好孙子。

........

始皇拍了拍老杨的肩膀:

“话说,参加你的葬礼,感觉怪怪的,听说你要采用火化的方式,正好明天可以看看,你烧成灰的样子。”

老朱拍着另外一边:

“老杨,等会喝点,给咱说说,给自己办丧事,有什么感觉?”

朱棣:“大哥,你放心,一定让你走的风风光光,这是我送你的花圈,你看看放在哪里合适?”

唐皇李渊也来了。

“陛下,之前的江都兵变臣没能帮上忙,这次一定让你风风光光的下葬!”

“臣准备在大唐那边修个陵墓,陛下,你的骨灰到时候能不能分给大唐一点,毕竟,棺材里面的陛下,属于那个时代。”

杨广听着想打人。

始皇老朱自己的管不住。

小弟朱棣,那就是一个战争狂人,天天想着打仗。

怎么你李渊也敢来看笑话,什么叫分一点骨灰给你们大唐,这东西,是能分的吗?

朱明倒是觉得可以。

免得到时候,另外一边的后人,找不到杨广的陵墓。

“老杨,我觉得可以。”

“我们那边在埋骨灰盒的时候,会放点生前常用的东西当做陪葬品。”

“大唐那边估计不好找,你看看你贡献几样东西,不用太大,你腰间挂的玉牌就不错,要不跟着一块埋了?”

老杨满头黑线:“我还活着!”

朱明:“我知道,不过棺材里面那个也是你,总不能什么也不带吧。”

杨暕知道几人来历,全都惹不起。

小心翼翼的建议:“要不陪葬几个宫女?”

朱明眼神冰冷的看着杨暕:“都是父母的孩子,你怎么不让你女儿陪葬!”

“这种野蛮行为,谁要是敢用,我先让他下去!”

老杨怒斥:“你个丢人现眼的玩意,滚到灵堂去给我守灵!”

自从认识朱明以后。

老杨都不在自己宫里面随意处罚宫女公公。

除非是不可饶恕的事情。

其他时候,打板子都得悠着点。

上次一名宫女不小心打翻了茶水,将自己给烫了。

放在以前肯定杖毙,最后只是罚了一些俸禄。

.......

灵堂那边。

第二天一早,就把老杨拉出来烧成骨灰。

中间还摆放着一张杨广的黑白照片。

照片是朱明找杨广拍的。

听到为什么拍照片的时候,杨广顿时感觉不好。

不但要埋一张。

还要在宫中挂一张。

关键自己活得好好的。

在朱明的主持下。

大臣排队上账,然后一一前来跪拜告别。

杨广的儿子孙子,一直在陪着磕头谢礼。

身为皇帝。

来的人不是一般的多。

整个仪式与大隋的礼法那是格格不入。

尤其是那些儒家,吃席的时候,脸色一直非常难看。

只不过这种时候,谁都不敢找事。

出完丧。

几乎没什么事情。

只要等到明天天不亮,去陵墓把骨灰盒埋下去就行。

至于那些石碑石画什么,时间短肯定弄不完,到时候让人慢慢刻就行。

杨广站在远处,静静的看着自己的葬礼。

确实比大隋这边简单的多。

两三天就能完事。

要是之前,没个几月的时间,可能都完不了事情。

........

东征高句丽一战而下。

杨广大胜而归。

着手开始与世家打擂台。

朝堂上。

李渊正在上奏。

“a、o、e、ê、i、u、u.....”

“通过声母和韵母组合在一起,就能读出我们大隋的每一个文字。”

“对于学习文字来说,有着极大的帮助。”

“只要掌握字母表,就算是不识字之人,也可以通过拼音标注,读出一篇文章。”

“而且,还能规范读音。”

“大隋疆域辽阔,但是不少地方都有着自己的方言。”

“有些方言,甚至比突厥语还难懂。”

“但是通过学习拼音,可以统一这些方言,打破各地方言之间的隔阂。”

李渊侃侃而谈,提出在大隋推广汉语拼音,说普通话。

不少大臣目瞪口呆的看向李渊。

这些大臣,早就知道了汉语拼音的事情。

但是一直在极力阻止。

要是天下百姓都读书认字了。

那世家最大的底牌就没了。

许多大臣身后的世家,早就达成联盟。

坚决不能让拼音在大隋推广。

你李渊就算是倒向杨广,但也还是世家的一员。

这是要彻底与世家门阀决裂!

李渊刚刚说完,马上就有不少大臣反驳。

“陛下,万万不可!”

“我们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这些拼音是什么,与文字格格不入,若是推广,以后的人怕是只认识拼音,不认识文字,对于文化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这种拼音,像是异族的一种文字,李渊这是卖国求荣!”

“我大隋乃是天朝上国,岂能学习外族的东西!”

“李渊故意毁灭我们的文化传统!”

“规范了语言,岂不是更容易造反,到时候大隋将会陷入战乱,有亡国之危!”

“听说唐国公的族人,早就在学习拼音,定是想要借此来掌控天下,建立李唐王朝,如此狼子野心之人,应该灭门抄家!”

杨广看着下面的大臣,心中在冷笑。

这些人什么想法,自己可是清楚的很。

至于拼音会不会导致文字消失。

杨广早在朱明那里见识过。

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李渊也不是一个盟友都没有。

杨广发丧。

张须陀和李靖都在。

两人马上站了出来。

张须陀:“陛下,臣在齐郡进行试点,拼音对于识字有极大的帮助。”

“借助拼音,已经教会上千人识字,虽然不能认识全部的文字,但是常用的文字已经学会,朝廷的公告也能看懂。”

李靖:“臣也支持唐国公。”

“军中士卒来自各地,都带着浓重的方言口音,交流起来确实费劲,有时候会传达错指令。”

“若是能够借助拼音识字,推广普通话,便能够解决这些弊端。”

“臣还建议,朝廷政令全部用我们日常说的话。”

“用官语,许多人根本听不懂。”

两人说完,马上就有人反对。

“陛下,臣弹劾李靖预谋造反!”

“李靖四处征兵,并且这些士兵,平日不事生产,每日锻炼学习怎么打仗。”

“对于周围的匪患却不管不顾,定然是达成某种协议,为日后起兵造反做准备!”

“臣弹劾张须陀,勾结李渊李靖,齐郡现在的官员,要么姓张要么姓李,显然是在为争霸天下做准备!”

徐妙云也出现在朝堂上。

她可不是宫中的那些女官,是有正式的官职。

也充当着外交官的职位。

“陛下,臣建议在大隋各个郡县,建立学堂,来开启民智!”

........

“荒谬,大隋根本没有财力,在各地建立学堂,国库空虚,定然会导致天下大乱!”

“女子就不能为官,陛下应该将此女的官职革去!”

“你一个大明人,也敢对我大隋提意见,陛下,此妖女肯定是想搅乱我大隋!说不定,大隋一乱,大明将士就会出现在这里,将大隋消灭,从此成为大明的一部分!”

要说拼音对世家门阀来说,算是一刀。

徐妙云的提议,直接插在要害。

两者结合,那是捅在了心窝子上。

朝堂已经变成菜市场。

争吵的不可开交。

杨广听得耳边嗡嗡响。

大隋朝堂,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

就算是杨广提出出兵百万攻打高句丽的时候,都没这么热闹。

“都给朕住口!”

“既然双方争论不休,那就先在大隋几个郡县先进行尝试。”

“到时候,根据效果看看是否全面推行。”

大臣对于杨广非常了解。

什么试点,到时候恐怕不管好坏,都会推行。

事关利益。

几个世家主言语中带着威胁。

“陛下,他们几人都是来搅乱大隋的,一旦答应的话,恐怕天下大乱!”

“陛下,读书人都是心高气傲,要是知道,泥腿子也跟他们一样读书识字,说不定一切之下,全部辞官!”

杨广眯着双眼看向几人:“你们是在威胁朕!”

“不敢,臣等对陛下忠心耿耿,只是向陛下提出建议!”

“陛下,如今大隋动乱,各地反贼层出不穷,还是先平定才是上策!”

杨广冷哼一声:“区区一些反贼,顷刻间,朕就能平定!”

“此事无需再说,就按照刚才朕的办法,先找一些郡县,进行尝试!”

..........

密室中。

聚集了许多人。

要是杨广看到的话,能够认出来,不少是朝中大臣。

还有一些,都是各个世家的家主或者代表。

“看来杨广是铁了心与我们世家为敌!”

“什么拼音学堂,对于世家来说这是毒药!”

“一旦推广,哪里还有我们世家的立足之地!”

“大隋各地的反贼,成气候的不多,需要选出一个世家,来带领这些反贼。”

“此事不管是我们关陇贵族的事情,山东士族,南方士族等也不会坐以待毙。”

“看来需要换一个皇帝,或者换一个王朝!”

“刚刚给其他朝代杨广发完丧,现在该轮到这里的杨广!”

“还是有先见之明,提前给自己办了一次丧事!”

.......

御书房中。

都是杨广的心腹。

朱明看着老杨:“我估计你的大隋要彻底乱了。”

老杨冷哼一声:“这是肯定的,就看看世家有什么动作。”

“若是在以前,朕可能没有办法,不过现在,朕就等着他们造反呢!”

张须陀:“臣定会为陛下披荆斩棘!”

李靖:“臣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杨义臣:“臣就算是拼了这条老命,也会为陛下保住大隋!”

在场的心腹神色凝重,知道大隋到了生死关。

一个个向着杨广保证。

不久后。

大隋各地的反王,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的冒出来。

以前还主要集中在河南道和河北道。

现在大隋遍地烽火。

十八路反王那只是谦虚。

就连突厥,都闻到了血腥味,蠢蠢欲动。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