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我在贞观两三事 > 第八章 制盐与求医

第二天一早,王启明神清气爽的起床。

昨夜的雪并没有下多久,狂风呼啸了半个晚上,雪却早已经停了。

等到李世民一行人起床的时候,便看到王启明正站在院子里拿着一柄小刷子刷牙。

“慕白小友,你这是在作甚?”房玄龄招呼着问道。

“刷牙啊,你们起床都不刷牙的吗,要多注意个人卫生啊”王启明一边刷着牙一边嫌弃道。

要说来到大唐之后,王启明最不习惯的是什么,那便是个人卫生的问题了。想刷牙却没有牙刷和牙膏,要上厕所却没有卫生纸,都是用的树叶木棍或者布片之类的东西,还是反复使用,想想就难受,很是不便。

为此,王启明不得不自己动手,利用野猪的鬃毛自制了一个简易版牙刷,再用细盐代替牙膏来清洁牙齿。

而手纸则要简单的多,造纸术早在东汉时期便已存在,虽然大唐时期纸张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还是昂贵的奢侈品,根本用不起,但自制一些粗糙的草纸对于王启明来说倒也不难。

在隋唐时期,人们刷牙都是用泡了一夜水的杨柳枝来清洁牙齿的,所以王启明的古怪行为使得四人很是好奇,程咬金直接走上前来盯着他手里的‘牙刷’看个不停,眼里尽是好奇和不解。

随即又看到放在旁边木碗里的白色颗粒,好奇之下程咬金便伸手轻轻蘸起一丝放到了嘴里,顿时,就见他瞪大了铜眼惊道:“这……这,这是细盐?!”

“嗯,怎么了”王启明理所当然道。

“哇呀呀,小子,你竟用食盐来漱口,暴殄天物啊。”

王启明的随意顿时气的程咬金肝疼,要知道,在如今的大唐,盐和铁都是事关国运的战略物资,不论是勋贵还是平民都视若珍宝。即便是身为国公,程咬金家里每日的食盐用量,也是严格控制的,否则根本不够用。而王启明这厮,竟用如此珍贵的食盐来清洗牙齿,太他娘的奢侈了吧,没天理啊。

“不对,这……不是一般的细盐,这是……精盐!。”房玄龄走上前来观察一番后,也惊呼道。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闻言也立马走近过来,细细打量起来。发现碗中之盐和他们平日里吃到的细盐明显不同,颗粒要小得多,而且纯净如霜,完全没有青绿杂色,干净至极,是难得的精制细盐。

“慕白小友,你这精盐从何而来?”房玄龄转头热切问道。

“我家的盐,当然是我自制的了。”

“你还会制盐?”李世民惊讶。

“这有什么难的,从城里买些普通的青盐回来,再过滤加工一下就可以了,要不是青盐的纯度实在一般的话,我还能弄出更加精纯的雪花盐呢。”

要知道大唐现在的制盐技艺相对过去虽然已经算得上进步很大了,但比起王启明的要求还差得远呢,不得已他只能自己动手了。

虽然贞观时期大唐还没有实行盐铁官营,但是碍于生产效率和产量的短板,百姓吃盐其实并不多么容易;而且,因为勋贵和富商们会选择留下优质细盐供自家食用,其价格昂贵普通百姓根本吃不起,所以市场上卖给百姓吃的大都只是些粗制的青盐。即便如此青盐的价格也是不菲的,一斗便要一百二十文钱左右。

所以听到王启明毫无波澜的话语后,四人的内心之中都是震撼莫名,李世民追问道“小友能够制出如此精盐,不知产量几何?”

王启明漱了漱口后,随意道“制盐之法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有大量的盐矿、盐池或者盐田,再给我足够多的人手的话,便是让生产出供全大唐人吃的精盐又有何难。”

王启明一边说着一边回到了屋里,昨夜吃完了火锅,桌上可还没收拾呢。哎,家里没个婆娘就是不方便啊,不仅要自己下厨还得刷锅洗碗。

李世民站在院里久久无言,耳朵边回响的都是王启明刚刚的话语,震撼,不可思议。

“辅机,你说他的话可是真的吗?”好一阵,李世民回过神来,问向旁边的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思索后回道“臣也不知,慕白小友之言实在叫人震撼。”

李世民又看向了房玄龄,至于程咬金则被他直接忽略了。

“陛下,臣认为慕白小友不是胡言乱语之辈,但此事事关重大,是真是假,还需继续看看。”

李世民无语,两个老油条在这跟自己踢皮球呢,没一句有用的,全是废话。

“喂,老程,快进来帮忙,吃了饭不干活偷什么懒呢?”

王启明一抬头便看到四人鬼鬼祟祟的在院子里窃窃私语,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老子请你们吃了火锅,也不知道来帮忙收拾一下,太没有眼力见了吧。但这四人中一个老人,两个老爷的,都不好使唤,于是便盯上了身为护卫的老程了。

谁能想到,在大唐朝堂和军中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世魔王’,堂堂大唐宿国公,程咬金竟会有一天被人使唤着,做起刷锅洗碗的活计来。奈何皇命难违,李世民让他去他哪敢不去呢,程咬金只想说‘宝宝心里苦啊’。

昨夜吃了火锅野味,口味偏重,王启明想了想决定早上吃点清淡的好了。

于是便简单煮了一锅白米粥和几颗鸡蛋,再拿出一些自己做的腌萝卜对付得了。

餐桌上,按照昨夜几人的商议,李世民开口说道“小友,今日我有一请求想请你帮忙。”

“嗯?李叔你说吧,相见就是有缘,能帮的我一定尽力。”王启明随意应道。

“是这样,吾妻自幼生活坎坷,体弱多病,嫁于我后又多有操劳,身体一直不好。日前突然病倒,卧床已有半月之久,我虽找遍了长安名医却都束手无策,不见好转,所以我想请求小友能否出手救治吾妻,他日必感激不尽。”

“慕白小友,舍妹与我自幼孤苦相依,眼见她被病痛折磨,作为兄长却无能为力,好不惭愧。我也请求你能够前去救治舍妹,日后必重金回报。”长孙无忌紧跟着请求道。

“慕白小友,夫人乃是善良贤德之人,老朽也想请求小友帮忙一二。”

“慕白小子,你若是能治好夫人,老程可答应帮你办三件事,只要你开口俺老程绝不推辞。”

听着几人的真切恳求,王启明微微沉思便答应下道“你们这是做什么,身为医者,行医治病、救死扶伤本就是我辈使命,而且我们还如此有缘分,当然没问题了”。

几人一听,心里都是松了口气,正要说话就听王启明又说道:“不过既然你们这么有诚意我也不好推辞,你们的话我可都记下了。重金呀什么的,意思意思就好了,谁叫咱们关系好呢。还是老程啊,等我治好了李夫人的病后可不会跟你客气,你说的三件事啊,我可记着了。”

这四人一看就是狗大户,不趁机赚一笔钱都对不起老天爷把他们送上门来的安排。

四人微微一愣,房玄龄随即苦笑道“慕白小友尽可放心,这点信义我们还是有的,只要小友能治好夫人的病,我等必定重谢。”

李世民则说道:“小友,不知何时可以动身,吾妻的病情一直不见好,我担心不能再耽搁了。”

王启明见他神色焦急,不似作假,想来情况确实紧急,于是道“那就吃完赶紧收拾一下吧,我先去准备一下药箱,待会我们就出发。”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