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玄幻 > 汉末浮沉书 > 第53章 江上策(三)

黄元知道孱陵在何处,但他还真没有考虑过此地。

法正接着说道:“这就是我要回答明公刚才的第一个问题,我们做刘表哪个方向的棋子?

孱陵背靠群山,面朝云梦大泽,地势险要,土地膏腴,交通便利,不管是东进、西向、北上、南下,皆是便捷。孱陵西南是五溪蛮族,便于明公发展人口;而东南是长沙郡张羡。”

黄元听到法正之言,也是眼前一亮。若是在西线与赵韪交手,没有什么发展前途;而面对北线的曹操,东线的孙策,双方实力差距太大,只能被动防守;唯有南面的张羡,看似实力强大,可他并不具备北上的能力,反倒方便黄元刷战功。而且刘表对荆南四郡控制力薄弱,正便于黄元培植势力。

“诸位觉得孱陵如何?”

没等其他人说话,来敏便问道:“元子真的要听这小儿的,不准备回安陆了?”

众人俱看向黄元。

黄元起身拜道:“舅祖,回安陆,就得跟族中之人对上,我不希望再跟他们发生矛盾,若是真的有委屈,便让我来承受吧,还请舅祖原谅。”

来敏眼看黄元这个样子,一时不好说什么。

“希望你不会后悔。”

“让舅祖失望了。”

气氛一时凝重,马忠便故意笑道:“刘表也未必会给咱们孱陵,所以也得有个备选之地。”

杨洪道:“不管刘表给不给孱陵,荆南都是最好的选择。现在江夏郡是黄氏的地盘,南郡是蔡氏的地盘,章陵郡是蒯氏的地盘,无论明公去哪里,都会跟他们发生利益冲突,唯有留在荆南,才会最大限度地削弱他们对明公的敌视。而且荆南的世家大族要少,便于明公深植地方。”

至于荆南众多的豪强,那就是养料,并不需多担心。

听得杨洪之言,其他人也纷纷支持。

黄元见状便说道:“好,咱们就去孱陵。”

黄元说完,又向来敏拜道:“舅祖,此番去孱陵,跟当年我父留在阆中一般,只是暂时的,我的根在安陆,我绝不会忘的,总有一天,我会带着大父、大母和父母的棺椁,回到安陆。”

来敏没再多说,点了点头。

随着黄元的当场拍板,法正提出的诸多策略便正式被定下来。

对于法正的计策,来敏是不屑一顾的,可到底没说什么。他虽然狷狂,但并不傻,这一次黄元入荆,不容有失,他再是看不上法正,也得在此事定下之后再折腾。历史上诸葛亮评价来敏,“敏乱群,过于孔文举”,说他比孔融还能搅屎,可来敏却不像孔融那般身死族灭,就是因为他知道什么时候该搅和,什么时候该收敛。

对付法正这个毛头小子,来日方长。

确定了大方向,黄元又继续向法正问道:“对于蔡氏和蒯氏,孝直可有合适的看法呢?”

“蔡太守(南郡太守蔡瑁)是明公的姑丈,蒯太守(章陵郡太守蒯越)是先太尉的学生,二人虽然忌惮江夏黄氏,吃相却不能太难堪了。”

黄元明白了法正的意思,先打通刘表,庞氏,黄氏的关系,然后用这三家倒逼蔡氏和蒯氏。

而且黄元是晚辈,大不了不在乎颜面求二人。

来敏听了,不由得讥笑道:“看来法郎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得含糊其辞。”

黄元听出来敏有办法,立刻说道:“舅祖,孝直也是不了解咱们荆州的内情,你久在州中,可有良策?”

听到这话,来敏有些傲气地说道:“蒯越当年拜姊夫为师时,曾扬言若有显达,必报黄氏,我倒是想问问他,还记不记得曾经的话。”

黄元眼前一亮,若有这个承诺,蒯家还真不好为难黄元,毕竟蒯家处于上升期,不会因为此事臭了名声。

“至于蔡瑁,我与其来往不多,此人浮头滑脑,巧伪趋利,确实难对付,倒是有个办法,只是不知道元子舍不舍得割爱。”

“舅祖且言。”

“蔡家其实本是个襄阳小豪强,至蔡瑁之父蔡讽这一辈才崛起,却是没什么底蕴。他素来希望能让蔡家成为名满天下的大家族,所以一直渴求能够从你祖父那里,学得《欧阳尚书》,只是未能如愿。

我知道你家的《欧阳尚书》是传家之宝,可若是能将其拿出来,蔡瑁必然会同意你回荆州。”

来敏说完,也是有些犹豫。

两汉时期,一个家族能否称得上世家,并不考虑家里有多少钱,有多少地,而是有三个硬性条件。一是世传两千石,一般三代以上;二是家族有闻名一时的代表性人物,可以是高官,也可以是名士,像是黄家,就是靠黄香这个天下知名的大孝子而崛起;三便是家传学问。

在两汉时代,学问几乎完全为世家大族控制。在这个几乎识字就能做官的时代,学问传承的重要性根本不是土地、金钱可比的,可以说谁掌握了学问,谁就拥有了为家族持续造血的能力,掌握了未来。

两汉设五经十四博士,为官方学问。而这个十四个学派,十四门学问,几乎人人打破了脑袋都想学。

黄琼师从杨震学习《欧阳尚书》,后来便成了黄氏家传学问。黄保从长安逃入益州,几经生死,也没丢了这些经书。

蔡瑁想振兴蔡家,需要一门家传学问,而黄氏的《欧阳尚书》自是一个分量级的礼物,足以打动他。

黄元听后,几乎没有犹豫便说道:“给。”

来敏还想着费些功夫去劝黄元,没想到黄元答应的如此痛快。

“元子。”

“书是死的,人是活的。若是先祖在,也会理解我的。再说我本来就学会的东西,难道因为给了蔡家一套书便不是我的了?我会尽快誊抄一本,交给舅祖。”

黄元知道,学问很重要,可是若人没了,空有学问,有何意义。而且随着郑玄统一五经学位,五经十四家的时代也要结束,留着这些学问到了未来也不会有大用了,倒不如让他现在发挥作用。

黄元的果决,出乎所有人意料,也让众人叹服,拿得起,放得下,方为大丈夫。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