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良夜见小松不语,倒也不急,只越发耐心的瞧着她,迫得他不得不开口。
小松眸光愈发复杂,实在是今日所见所闻与往日实在不同,叫他一时有些难以接受。
平日粗犷的王管事说话细声细语,而清冷疏离的温相公,忽然来问他自己是否变丑,实在叫小松……不知如何是好。
“小松并未有过……觉得您,变,变丑的时候,相公您是小松见过,生的最好的人。”
摸不准温良夜到底是何想法,小松只得颤颤巍巍的说了实话。
温良夜定定瞧他片刻,也知小松并未说谎,毕竟他生的模样无法改变,尹子染若不喜的话,当初也不会打定主意一定要嫁他。
对于这张面庞,温良夜还是有几分自信的。
可若不是长相的原因,定然是因为旁的……
温良夜瞧了一眼小松身上藏青色的衣袍,又低头瞧了瞧自己一身白衣。
当初肖桓来的时候,尹子染同他欢声笑语,显然并不厌烦他,而肖桓最喜穿着颜色各异的衣裳,跟肖桓比起来,他这每日都穿白衣确实是单调了些。
这般想着,温良夜坚信自己寻到了尹子染躲着他的缘由,精神大振,他略思忖了下,当即便想到了衣着最张扬之人,旋即便出了门,直奔绣春阁。
而那头,尹子染对前堂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
她捂着一张脸便冲到了水井边上,鞠了一捧冷水泼在面上,这才缓解了几分发烫的脸。
她与温良夜两人,虽日日躺在一张塌上睡,但各自穿着里衣,并无太多暧昧旖旎,但昨个夜里,温良夜在屋中洗澡忘了遮上屏风,尹子染贸贸然闯了进门,恰巧见温良夜从浴桶中起身。
他身上皮肤也是一般的白皙,腰身劲瘦没有丝毫多余的肉,侧着身子的时候肌肉线条隐隐而现,墨发随意披在身上,更将他出浴的模样勾勒的十分色气。
得亏在温良夜察觉之前,尹子染就逃走了,但他棱角分明的腹肌,劲瘦的腰身却总在尹子染脑中,挥之不去,至于腰身之后再往下……尹子染实在没敢瞧。
尹子染年纪不小,穿越前妥妥的成了年,平日又喜欢看小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对于男女之间的那件事,隐约也有些猜测。
可每当她想起昨晚那一幕,仍是面红心跳,谁知今日,胡思乱想时竟给温良夜逮了个正着,她自然会落荒而逃了。
泉水清凉,尹子染这才觉着面上温度降了些。
她这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方才的举动实在是欲盖弥彰,心虚的朝大堂瞧了一眼,还不知温良夜已经离开了。
咬了咬牙,到底不敢回去面对温良夜。
她去了奶娘那屋。
里头传来稚嫩小丫头的声响,玥儿正捧着一本三字经,摇头晃脑的念叨,奶娘虽不用瞧话本,也能凭借记忆,教玥儿识字。
尹子染并不吃惊,她早就知晓奶娘是读过书的。
奶娘见她进来,面上笑意又浓了几分,招呼她一起吃糕点,“子染丫头来啦,快来一起吃些桂花糕。”
奶娘一笑起来,面上倒是挤出几条皱纹,但眉眼间的温和却丝毫不受影响,在奶娘身侧坐下,尹子染心绪才平静了几分。
却听奶娘忽然问她,“瞧你这满头的汗,身子可有哪里不舒服?”
说罢还伸手探她额头。
尹子染一愣,还以为奶娘发现了什么,愣愣的抬手去摸,这才摸到额上的碎发还湿着,应当是方才洗脸打湿的,还没干。
现在天气凉快,若寻常时候不至出如此多的汗,尹子染想清其中缘由,耐心解释,“方才在井里洗了个脸。”
然后才伸手,捻了块桂花糕来吃,方才折腾了那一通,肚子里头倒是空了。
桂花糕香气清甜,放入口中立时便化了,桂花的甜香,甜味恰到好处,所以吃起来也不会叫人觉得太腻味。
出乎意料的好吃,尹子染一双眸子亮了亮,伸手便去拿第二块。
第二块桂花糕放进口中,尹子染才想起,这糕点明明是给奶娘买的,怎么全都给她吃了。
她朝奶娘笑笑,颇有些不好意思。
奶娘见她吃的开心,眸中笑意也越发浓厚,人上了年纪都是这样,格外愿意瞧见小辈吃的多些。
奶娘摸摸她头顶,笑眯眯的叮嘱,“你这丫头吃慢些,剩下的都给你留着,瞧着倒像是饿坏了?”
玥儿乖巧,端了碗茶水给尹子染递到了面前。
温热的茶水,混着清淡的桂花香,好吃的尹子染一双眼睛都眯了起来。
她正开心,笑的像只猫一样,却忽然听奶娘问,“不过丫头,怎么这么久过去了,你这肚子还没有动静?”
尹子染一愣,给奶娘这问题砸的懵了,不知如何应答。
好好的吃着桂花糕,怎的就提到她的肚子了。
奶娘却当她没听懂,恨铁不成钢的瞄了一眼她的小腹,眸光暧昧,“你跟良夜都是好孩子,照理说不该如此慢啊。”
说的如此直接,尹子染便是连装傻也做不到了。
尹子染心中慌乱,但面上仍须维持着冷静,略带祈求的看向奶娘,“奶娘,玥儿在呢。”
毕竟有个小娃娃在一旁,说这些事情不大好,尹子染便指望,能借玥儿的手糊弄过这一次。
谁知玥儿闻言,却朝她瞧了过来,脆生生的开口,“东家,玥儿都知道,你与温相公成亲了,日后是要生孩子的。”
希望落空,尹子染眸光复杂的看着玥儿,心中好奇,为何这小不点懂得如此多。
奶娘握住尹子染的手,面色凝重道,“你两个可努力尝试了?这么久都没动静,难道是……良夜他不能生?”
尹子染在心中反驳,他们都没做过那事,能生才怪了!
但这话,却不能叫奶娘听到。
奶娘手心温热,烫的尹子染红了一张脸,只想逃走。
这时门开了,尹子染宛若瞧见救星一般朝门口看去,结果却瞧见了一只五彩斑斓的“大孔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