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明末第一帅 > 第043章藏兵于民

第043章藏兵于民

崽卖爷田不心疼,可是袁融却心疼。

袁良在永城境内储存了将近两百万石粮食,二十万人可以敞开肚皮吃上一年。然而,这些粮食一年就会损失差不多十万石,也就说,将近十分之一的粮食就会消失,这其中还不包括管事上下齐手的贪墨,仅仅是纯自然的消耗。

粮食储存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让粮食数量大量减少,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粮食损耗。

粮食损耗是综合问题,比如虫蚁、老鼠啃食,粮食水分自然蒸发、哪怕放在后世,都是无解的难题。

“爹,粮食就是人命!”

袁良是后世之人,他非常清楚,未来的大明,各种灾难频发,什么冰雹、旱灾、涝灾,以及数不清的人祸,大量百姓会被逼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最终走向与大明王朝决裂的地步。

“粮食就是人命,多一口粮食,就可以多活一条命。”

“凡事要量力而行!”袁融叹了口气道:“袁家只是袁家,袁家不是整个天下!”

袁良耐心的解释道:“哪怕老百姓自己家中存上一千斤粮食,在细心照料的情况下,次年粮食肯定会减少几十斤。这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事情,现在粮食价格开始缓缓上升,在三月份的时候,一石粮食七钱银子,现在已经涨到一两三钱,要知道夏收还没有多久,照这个样子下去,粮食的价格只会越来越高!”

袁良利用后世粮食管理的经验,为了防止霉变,不仅要针对粮食进行晒干处理,对于粮库的建设,采取了必较严格的施工要求,首先是防潮,其次是鼠雀虫蚁,还有出库入库的严格管理。

哪怕粮食每年会损失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袁良也要咬着牙,顶着这个巨大的损耗,进行粮食储备。虽然陈粮口感不好,可是哪怕是霉变的粮食,那也比观音土强。

袁融看着袁良态度坚决,以为他想借着灾荒之年谋利,袁融并没有再劝袁良,毕竟孩子都会长大的,长大的孩子会产生自己的固有观念,同时也会质疑、反驳老子的意见。

越是拒绝袁良,袁良就会更加叛逆。

袁融并没有在粮食问题上多作干涉,他皱起眉头道:“这次的杨树林之战,其实也暴露了许多问题!”

袁良点点头。

首先就是杨树林是一座孤立的小镇,地处平原,无险可守,而且又没有战略缓冲之地。袁良其实也没有想到青龙寨和山东响马速度会如此之快,也幸亏山东响马只来了五百余人,如果是五千人呢?

如果是五万人呢?

事实上,这个数字并不算夸张,山东响马是可以聚集五六万人马的。

袁良望着袁融道:“爹,你有什么想法?”

袁融道:“当初,你打下訾寨,趁势买下了訾寨周边的地,现在这些山寨,除了青龙寨之外,其他大部分都保持完好,而且他们都是扼守交通要道!”

“爹,你是想买下这些地?”

“不错!”

袁融道:“这些山寨周边,因为有这些土匪横行不法多年,这周围的田地,地价就会非常廉价,要买下来,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

袁融也认真调查过这些山寨,除了青龙寨之外,大部分山寨多少有些易守难攻的味道,在这个情况下,袁福袁大管事携带着大量的银子,开始进行了购买之路,袁融就是要买下山寨周围的地,打造一座座小型的预警堡垒。

袁良疑惑的问道:“买地?有必要吗?”

“有!”

袁融叹了口气道:“我算看出来了,这次董袭栽了,他们董家这么多年的积攒,这次掏了一个精光,他董千户养的家丁兵不少,可惜,没有顶上用场,咱们袁家的家丁兵,只比董家的家丁兵多了十亩地,你可别小看这十亩地,咱们袁家家丁兵都是死战不退,可是董家!”

袁良两世为人,肯定无法理解明朝人对于土地的热衷,十亩地虽然少,可是总算有了属于自己的地,这样的人家就了立足之本。

袁良听到袁融是买了送给家丁,就没有再管。

反正,买地的银子也是从土匪山寨中抢到的,这就等于袁家用家丁兵挣到的钱,然后转一圈,再回到家丁兵的手中。

袁融突然的道:“咱们袁家如今家大业大,家丁太少了,完全不够用,我的计划是咱们的家丁兵再扩充一倍,这样以来,你爹的腰杆子也硬了!”

通过这次永城之战,袁融不仅仅在永城士绅面前抬起了头,同时取代了董袭的右千户,在归德卫正前千户所才是最能打的。

“可以!”袁良对于扩军完全没有意见,其实他还嫌袁融有些保守,如果不是怕引起归德卫和河南都司的忌惮,他真想一口气扩充五六千人。

原来的袁家养不起那么多兵马,可是现在袁家有钱,有粮,也有钢铁,完全可以养得起。

袁良趴在桌子上,指挥地图上标注出来的三十四个土匪山寨道:“爹,咱们买下周边的地,同时每个山寨,都可以设立一个中队。”

袁家家丁兵直接简单粗暴的采取小队、中队、大队的编制。小队,就相当于小总旗,每个总旗五十六人,一个中队则是一百一十二人,相当于百户所。大队则与明军卫所有些不同,每个大队下辖五个中队,十个小队,共计兵员五百六十人。

“三千四?”

袁融皱起眉头:“是不是有些多了?”

袁家的家丁兵来源成分非常重要,不是是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袁家的家丁兵,所以,在袁家能不能成为家丁兵,首先可看是不是忠心。

袁家有二十多万亩地,共计三千余户,小两万佃户。从佃户中或家仆中选出一千名家丁兵不难,最多两千人就顶天了。

可惜,要增设三千百余人?这就有些超出袁融的心理底线,总关键是,加上原本的家丁兵,袁家就有了将近五千家丁兵,这就与袁融的官职不匹配,如果他是一镇总兵,养这么多家丁兵肯定没有人说什么。

可是,他现在只是一个千户官。养一千多名家丁兵已经是举世罕见了。

袁良虽然知道距离后金突袭京师没有多少日子了,他需要兵,袁家也需要崛起。

但是,这话又不能与袁融明说。

于是,袁良想了想道:“确实是有点多,不过,不如这样,爹,你以家主的身份,给各田庄,佃户,下一道命令,让各田庄利用闲暇时节,进行训练,秋收之后,袁家准备扩充家丁兵,只要是袁家佃户或家仆,只要演武合格,就可以成为家丁兵,每人分十亩田!”

无论是袁家仆从或者家丁,对于十亩田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一旦他们想改善生活,想出人头地,那么肯定会进行暗中训练。

这样以来,袁家就可以藏兵于民,一旦需要,袁家佃户,随时可以武装成军。

现在袁家有自己的钢厂,有自己的武器作坊,兵刃不缺,人手不缺……

随时都可以把兵马集中起来,派上大用场。

正如袁良猜测的那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今天有一块馒头,每天想要一个包子。哪怕是最底层的百姓,他们也想翻身,也想出人头地。

袁融将演武所需要的兵刃、武器、粮食,分别发放在各个田庄,在管事的耐心宣传之下,所有袁家田庄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演武训练。

是的,只要年龄合适的青壮都参加了,无论想不想成为袁家武装家丁,他们都愿意参加。关键是参加演武,袁家管饭。

其实,那些佃户青壮精明着呢,多吃袁家一口饭,就可以为家里剩下一口。就这样,各个田庄里,鸟铳、火枪,打得噼里啪啦,横刀挥舞,长枪突击,杀喊声震耳欲聋。

而袁良则一头扎入武器作坊,针对火炮笨重的问题进行改革,特别是何奉麾下五百余名明军降军,他们在按照自愿的原则下,对他们进行部分劝退,有些士兵年纪偏大,体质太虚弱,只好清退。

当然,这种清退并非一刀切,而是根据劝说,将这些明军士兵安置在钢厂或采矿的位置上,至少保证他们生活不成问题。

何奉麾下清退二百余人,又先后补充三百余人,合计整编了三个炮兵中队,共计五十四门子母炮,三十六门红夷大炮。而炮兵营的营长,则是由袁家家丁中戚延超担任,何奉担任副营长以及第三炮兵中队中队长。

于此同时,针对家丁兵中那些伤残的家丁,也是同样的安置,不过待遇要比明军降军要好一些。

像徐三麾下一名叫路顺风的家丁兵,在这些杨树林之战最后关头,一名负隅顽抗的土匪砍断了大拇指,别看就少了一根手指头,他以后无法握刀了。

徐三只能忍痛按照标准把路顺风清退,袁家安排路顺风担任磨坊的头头,就这样路顺风带着几名家丁,看管着十几名土匪俘虏,负责研磨面粉,日子过得依旧惬意。

袁良非常头疼现在的红夷大炮,动辄两千斤,三千斤或者五千斤,有的还有上万斤,放在后世这倒没有什么,放在现在,想要移动这些火炮非常困难。

袁良提出自己对火炮的意见,首先射程要满足三公里,也就是说两千五百步以上的射程,同时重量不太重,至少要在一千斤之内,这样以来,骡马比较容易拽着走。

看着袁良的要求,负责铸造火炮铸炮师头大如斗,原本袁良招募了几个洋炮师,并且给他们极高的待遇,享受年薪一千两白银。

然而,问题是,由于语言不通,这些洋铸炮师根本就是招摇撞骗的骗子,在澳门上门的落迫水手。

袁良毫不客气,敢骗到老子头上,直接把这些洋炮师扔在铁矿开采铁矿,不干活不给饭吃。

此时负责铸造火炮的管事徐宗泽。

这个徐宗泽曾担任过孙元化的门人,后来因为魏忠贤迫害袁崇焕,孙元化也被迫回乡,归德籍的徐宗泽只好回乡。

徐宗泽跟着孙元化也学到一些东西,他看着袁良的要求,有些苦笑不得:“袁大少爷,你的想法不错,如果能够实现的话,一定可以铸造出威力巨大的火炮,只是问题太多!”

袁良微微一愣:“能有什么问题?”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