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三人面面相觑,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瞪得浑圆,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神色。
甚至不约而同地伸出手去,使劲地掏了掏自己的耳朵,仿佛这样就能确认刚刚听到的话不是幻听。
纪灵则将目光投向远方,眯起双眼看着远方的一棵大树。
估量着这段距离。
那棵大树距离这里差不多五百步的样子。
然而,此时的大树,在眼中仿佛一个黑豆一般大小。
暗自思忖道:别说是要射中长戟的戟枝了,就算只是能勉强看清楚长戟的轮廓,也算得上是相当厉害了。
并且这个距离,最为精良的弓弩,其射程也达不到。
站在一旁的刘备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喜悦之情。
原本当他看到对面敌军那整整十万身披重甲的精锐战士时,内心深处不由自主地生出了一丝恐惧和畏怯之意。
暗暗叫苦不迭,心想以自己手中这点可怜巴巴的兵力,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简直就是任人揉捏的软柿子。
然而此时此刻,情况似乎出现了转机。
刘备心想也许对方只不过是想给自己找一个下台的阶梯,从而放他们一条生路罢了。
,能够在一百五十步之外准确命中目标已然堪称神技,令人惊叹不已。
而现在居然有人夸下海口说要在五百步之外射中长戟的戟枝。
刘备无论如何也无法相信这是人所能达成的壮举。
吕布更是上上下下地将李景隆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番。
李景隆生得一副好皮囊,相貌堂堂,气宇轩昂,举手投足之间皆散发出一种非凡的气质,让人乍一看便觉得此人颇为靠谱。
但即便如此,吕布仍然对他所说的话嗤之以鼻,根本不相信眼前这个人真有本事完成这般不可思议的事情。
吕布深知,自己之所以能够在一百五十步外成功射中戟枝,靠的可不仅仅是运气。
那是多年来坚持不懈地练习箭术所积累下来的深厚功底,再加上天生神力的加持,才有了如此惊人的成果。
李景隆面容白净,儒将风范,看上去与那传说中的天生神力之人相差甚远。
莫说要射中五百步之外的长戟戟枝,即便是能将箭射至五百步之遥,恐怕众人都会为之惊叹不已。
吕布忍不住问道:“五百步?将军您是不是说错了?这距离实在太远了。”
朱棣听闻此言,微微摇头,神色坚定地回应道:“本帅向来一言九鼎、金口玉言,岂会有错?既然说了是五百步,那就一定是五百步,绝无半分虚假。李景隆,你可有信心做到?”
只见李景隆挺直身躯,声如洪钟般大声喊道:“末将定当不辱使命,保证完成任务!”
朱棣满意地点点头,接着又严肃地警告道:“很好,但若是未能完成此项任务,军法无情,军棍伺候可少不了你的份儿。”
话毕,李景隆便转身向后撤去。
步伐稳健,一步步朝着那远在五百步之外走去。
待李景隆站定位置后,朱棣转头看向身旁的吕布、纪灵和刘备三人,并开口说道:“你们三位不妨派人前去查验一番,确认一下此处与长戟之间究竟是否有整整五百步的距离。”
纪灵顺着朱棣所指方向望去,极目远眺之下,远方的李景隆已化作一个小黑点,几乎难以看清其身形。
不禁感叹道:“不必了,依在下所见,这距离何止五百步啊,只多不少。”
刘备闻言亦是微笑着颔首,表示认同:“哈哈,大将军气度恢宏,又岂会在此事上欺瞒我等?在下信得过将军,无需再行验证了。”
吕布双眉紧蹙,拧成了一团麻花。
同样没有派人去验证。
目光所及之处,李景隆所处之地,粗略估量一下,少说也得有五百步之遥。
即便有所偏差,想必也相差无几。
吕布深知自身实力,以他的能耐,莫说这么远的距离,哪怕只是其中的一半,他也是万万做不到的。
倘若在此等遥远的距离之上,对方居然还能精准地射中戟枝,就算是能命中那长长的戟身,那么吕布心里也明白——这场比试自己就算是输了。
能命中五百步之外的长戟,就能够命中五百步之外的人。
行军打仗。
没必要非要对着要害射击。
五百步已经非常远。
抹上一点毒药,五百步之外出其不意射击。
谁能抵挡。
朱棣不慌不忙地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巧玲珑的对讲机,对着它开口说道:“李景隆,你可准备好了吗?”
一旁的另外三个人见状,脸上纷纷露出诧异之色,心中皆是大惑不解。
他们怎么也想不通,为何朱棣要对着这样一个长方形、看似平平无奇的物件说话。
然而,令三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就在下一瞬间,从那小小的对讲机里竟传出了李景隆的回应之声。
“报告大帅,末将早已准备就绪!”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在场的三人瞬间瞪大了双眼,眼珠子仿佛都要掉出眼眶一般。
他们难以置信地死死盯着朱棣手中的对讲机,嘴巴张得大大的,足以塞进去一颗鸡蛋。
“吕兄,我方才莫非是产生幻觉了不成?怎的好似听到那个如同铁疙瘩般的玩意儿在开口讲话啊。”纪灵惊愕地问向吕布。
吕布摇了摇头:“不是幻觉,我也听到了。难道说,那东西里头竟然藏着个小人不成?”
刘备若有所思地猜测道:“依我看,这说不定是什么稀奇古怪的机关巧术。你们想想,墨家那些家伙向来擅长鼓捣这些神秘莫测的玩意儿,其精妙程度常常超乎常人想象。说不定就是墨家弄出来的东西。”
朱棣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轻声说道:“此乃对讲机也,于特定之距离范围内,可实现彼此通话交流。至于其具体如何运作达成此效,本帅倒确实不甚明了。”
言罢,朱棣对着对讲机果断地下达命令道:“射击!”
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
眨眼之间,只听得“呯!”的一声脆响骤然响起,划破了原本寂静的空气。
吕布、纪灵和刘备顿时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所吸引,他们满脸惊愕地望去。
只见那原本矗立着的长戟,其上的戟枝竟然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长戟也被一股莫名的力量带动倒在地上,发出沉闷的撞击声。
而下一刻,“砰!”又一声更为响亮的声音远远传来,如同惊雷炸响。
三人心中大骇,连忙走到长戟倒下的地方。
纪灵瞪大了双眼,嘴巴张得足以塞下一颗鸡蛋,难以置信地喃喃自语道:“淦!居然真的射中了,这到底是如何办到的啊?”
纪灵先是低头看了看横躺在地上已残缺不全的长戟,然后又极目远眺向远处那几乎难以看清身影的李景隆。
此时此刻,纪灵只感觉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常识在这一刻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
如此遥远的距离,强弩都达不到。
而现在,对方不仅成功从五百步之外击中长戟戟枝,这种精准度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刘备看着地上缺了一块戟枝的长戟,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真的假的,开玩笑的吧,这是人能够做到的?若是在战场上,躲在一个地方放冷箭,谁能够抵挡,恐怕露头即死。”
吕布面色阴沉得犹如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一般,他紧咬着牙关,弯腰缓缓地拾起了那柄掉落在地上的长戟。当他的目光触及到那已经断裂的戟枝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震撼和难以置信。
“好厉害!这究竟是怎样的身手才能做到如此精准的一击?“
吕布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手中残缺不全的长戟,嘴里喃喃自语道。
就在刚刚,他看似全神贯注地凝视着自己的兵器,但实际上,他一直都在用余光暗暗留意着四周那些虎视眈眈的将士们。
要知道,以他多年征战沙场的经验来看,没有人能够在五百步开外如此准确无误地命中一个小小的目标。
吕布对此深信不疑,因为这样的射程和精度实在是超乎常人想象。
开始暗自思索为什么朱棣会提出这样的比试。
要么是故意放过自己等人。
除此之外,唯一合理的解释似乎只有一种可能性——在这附近的将士之中,一定有人与射箭之人相互勾结、默契配合,趁着众人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地放出冷箭。
毕竟,当时距离长戟最近的人也不过才二三十步而已,在如此近的距离内,许多将领都拥有射中目标的能力。
于是,吕布便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不动声色地在暗中仔细观察着每一名将士的一举一动。
让吕布意想不到的是,直到长戟被击中的瞬间,他竟然丝毫未曾察觉到到底是谁出的手。
这一结果着实令吕布倍感震惊。
“难道这世上当真存在能够于五百步之外取人性命的绝世高手不成?“
吕布眉头紧锁,口中低声呢喃着,脸上满是无法掩饰的惊愕之色。
而站在一旁的朱棣,则是仰头哈哈大笑起来,仿佛对这样的结局早已了然于心,丝毫不觉得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之处。
李景隆枪法惊人,能够精准命中一千米之外的目标。
五百步换算下来也不过就是七百多米罢了。
而且今日这天空之上烟柱直冲云霄,如此明显的目标,要是没有命中,朱棣恐怕都会觉得有些反常呢。
朱棣面带微笑,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拿起手中的对讲机,毫不吝啬地称赞道:“干得漂亮!”
不多时,李景隆便一路小跑而来,额头上微微见汗,但神情却显得颇为轻松自得。
这一次,吕布三人望向李景隆的目光已然发生了变化。
每个人的眼中都充满了好奇与探究之意,似乎想要弄清楚这个李景隆究竟有着怎样神奇的本领,居然可以射中五百步之外的物体。
纪灵率先开口说道:“李将军真是好箭法啊,在下实在是钦佩不已!”他的话语之中流露出几分由衷的崇拜之情。
李景隆听闻此言,只是淡淡地一笑,轻描淡写地回应道:“这不过是基本操作罢了,无需大惊小怪。区区五百步距离,在我军中有许多将士都能够做到。”
“什么?还有其他人能够做到这样的事情?”吕布三人闻言皆是一惊,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
要知道,那可是足足五百步的距离啊,可不是五十步。
“你们说会不会有人躲藏在一旁,趁着我们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放箭,所以才会造成长戟被击中之后,紧接着又传来一声巨响?”
吕布摇摇头:“应该不是,刚才我暗中留意过,没有看到军中有人出手。”
朱明解释道:“子弹啊从枪膛里射出来时的初始速度非常之快,比起声音通过空气传播的速度可要快多!足足能达到每秒五百步甚至更快!正因如此,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我们会先看到目标被击中的模样,过了一小会儿之后,才能够听见那响亮的枪声传来。”
吕布三个人有些发懵。
子弹、初速度还有声音传播之类的词汇,对他们来说可真是完全陌生的概念呢。
瞧着眼前这三人一脸茫然的样子,朱明连忙又举了个例子来进一步说明:“就好比说大家肯定都见到过天空中打雷的情景对吧?每次打雷的时候,咱们总是会先瞧见那一道道耀眼夺目的闪电划破天际,得过上一会儿功夫后,才会听到轰隆隆的雷声滚滚而来。实际上啊,这里面所蕴含的原理和刚才所说的子弹与声音的关系是一模一样的。”
三人闻言略有所思。
片刻之后,吕布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则紧紧地死盯着李景隆,开口问道:“壮士,不知可否让我好好瞧一瞧你的弓?在下实在是很好奇,到底得是怎样一把厉害无比的硬弓,才能够拥有如此惊人的射程。”
得到朱棣的同意。
李景隆打开后背的背包。
一把寒光凛泠的狙击枪出现在眼前。
当然,里面并没有子弹。
“刚才我用的就是它。”
吕布三人定眼一瞧,顿时傻眼了。
“好奇怪的造型。”
“这是弓弩?”
“弓弦呢?”
李景隆微微一笑:“当然了。”
“它怎么用来放箭?”三人有点好奇。
“这是枪,不用箭支。”
远处空中有只大雁飞过。
李景隆裤裆拿出一颗子弹,抬起狙击枪。
“砰!”
在几人目光中。
大雁直挺挺的掉落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