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沧海桑田 > 第348章 送礼就送‘靖康之耻’

开封城内城。

由于金人的逼迫,靖康大宋正在全城搜刮百姓。

历史上。

靖康元年八月,金太宗完颜晟毅然决然地发动了规模浩大的军队,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向着宋朝席卷而来。

这支金军可谓是气势如虹,锐不可当,其中完颜宗翰被任命为左副元帅,完颜宗望则担任右副元帅,他们分别统领着东西两路大军,浩浩荡荡地向中原挺进。

九月初,秋风萧瑟,凉意渐浓。

完颜宗翰率领的金军犹如猛虎下山,一举攻破了坚固无比的太原城。

这座曾经坚不可摧的城池,如今也在金军的猛攻下沦陷了。

而此时,远在金军阵营中的左副元帅完颜宗翰得到了一个令他喜出望外的消息——他一直惧怕的李纲竟然被罢黜了官职!

这个消息无疑给了完颜宗翰极大的鼓舞和信心,于是他立刻与右副元帅完颜宗望商议,决定合兵一处,共同南下,直捣宋朝的腹地。

十月初的时候,金军势如破竹,成功攻下了真定府。

然而,他们的脚步并没有因此停歇,反而愈发急促起来。

没过多久,金军左副帅完颜宗翰带领的西路金兵再次大规模出击,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顺利地向南侵略而去。

他们的目标直指宋朝的京城——开封。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二十二日,天空阴沉沉的,仿佛预示着一场巨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金军如饿狼扑食般,猛烈地攻击着通津门和宣化门。

守城的宋军虽然奋勇抵抗,但无奈金军来势汹汹,宋军最终出战失利。

至此,金国完颜宗翰率领的西路军与东路军成功完成了对开封的合围,将这座繁华的城市紧紧围困在了中间。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宋钦宗赵桓心急如焚。

万般无奈之下,他派遣自己的弟弟、康王赵构前往金军统帅完颜宗望的营帐,试图通过谈判求和来化解这场危机,金人并没有理会。

闰十一月初,寒风凛冽,大雪纷飞,恶劣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金军攻城的决心。

金人架起云梯,推着投石车,不断地向开封城发起一轮又一轮的猛攻。

城内的宋军将士们浴血奋战,拼死抵抗,但双方实力悬殊,开封城的形势已经变得岌岌可危。

为了鼓舞士气,赵桓穿甲戴盔,亲自登城巡视,还把御膳房为皇上做的饭食赏给士卒们吃。

赵桓又乘马踏着雨水、烂泥,到宣化门慰劳军队。

可惜这些做法也没起到多大作用。

外城被破。

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两位金军将领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没有急于攻克内城。

相反,他们采取了一种更为狡诈的策略——仅仅占领外城的四面城墙,然后持续不断地发动佯攻,以此来恫吓城内的宋军和百姓。

同时,他们还假惺惺地对外宣称愿意议和并退兵,以迷惑宋朝君臣。

宋钦宗赵桓听到这个消息后,犹如溺水之人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信以为真。

匆忙派遣宰相何栗和齐王赵栩作为使臣,火速赶往金营求和。

当何栗和赵栩踏入金营时,迎面而来的便是一脸冷漠的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

只见两人嘴角微微上扬,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笑容。

完颜宗翰率先开口说道:“自古以来,天下便有南北之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今,只要你们大宋能够答应割让土地给我大金,我们便可议和罢兵。但此事重大,需得请太上皇亲自前来商议方可定夺。”

太上皇赵佶听闻此要求后,心中顿时惶恐不安。他哪有那份胆量去面对凶狠残暴的金人?

于是,赵桓万般无奈之下,只得涕泪横流,以太上皇受惊过度且身患痼疾为由,决定由自己代替太上皇前往金营谈判。

闰十一月三十日的黎明时分,天色依旧昏暗阴沉,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厄运。

钦宗率领众多大臣,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缓缓走向金营。

当钦宗一行人抵达金营之后,满心期待能够与金军统帅当面商谈议和事宜。

然而,令他们大失所望的是,金军统帅根本就不屑于与他们相见,只是派出手下使者向钦宗索要投降书。

面对如此屈辱的要求,钦宗虽然心有不甘,但又惧怕金军会再次发起猛攻,权衡利弊之后,终究还是不敢违抗金人的旨意。

赶忙吩咐身边的人赶紧撰写降表,并战战兢兢地将其呈献给了金人。

金人并不满足,你们宋人自称文采斐然,于是蛮横地命令必须要用四六对偶句来书写这篇耻辱的文书。

钦宗皇帝在金人强大的压力之下,只能忍气吞声。

负责撰写降表的大臣孙觌开始绞尽脑汁、字斟句酌起来。

一遍遍地修改着降表的内容,每一个词句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和琢磨,生怕有丝毫差错会惹恼那些喜怒无常的金人。

就这样,孙觌前前后后一共更改了四遍,才终于让金人感到满意。

这篇降表的大致意思无非就是宋朝向金国低头认输,甘愿成为其附属国,并且低声下气地祈求对方能够宽宏大量,饶恕自己所犯下的过错。整篇降表充满了谄媚讨好之意,尽显宋朝君臣那副奴颜婢膝的丑态。

当降表被呈交给金人之后,这些得寸进尺的家伙竟然再次提出了更为过分的要求——他们要太上皇亲自前往金营。钦宗皇帝听闻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连忙苦苦哀求金人放过太上皇一马。

也许是看到钦宗如此卑微可怜,金人最终勉强答应不再坚持这一条件。

紧接着,金人在斋宫里特意朝着北方设置了一个香案,然后趾高气扬地命令宋朝的君臣们面向北方跪下叩拜,以此来行臣子之礼,并当众宣读那份令人羞愧难当的降表。

此时正值寒冬腊月,天空中飘洒着鹅毛大雪,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吹打在钦宗君臣的身上。面对这样的奇耻大辱,他们每个人的内心都痛苦万分,眼眶里噙满了泪水,但却不敢有丝毫的反抗,只能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

好不容易等到投降仪式结束,那些心满意足的金人这才放过了钦宗等人。

钦宗皇帝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缓缓离开金营,踏上归程。回想自己刚刚踏入金营时的情景,真可谓是历经了重重劫难,遭受了无尽的屈辱。

如今,短短三日过去,他感觉仿佛已经过了漫长的一生。

当钦宗重新回到朝廷的时候,还没来得及喘口气,金人就迫不及待地派人前来索要巨额的财物——黄金一千万锭、白银二千万锭以及绸缎一千万匹。

可是此时此刻的开封城早已变成了一座孤城,城中能搜刮到的财宝都已经被搜刮一空,根本不可能凑齐这么庞大的数目!

宋钦宗大急,在后花园与李侍郎喝酒解闷。

按照原本的历史。

宋钦宗已被金人吓破了胆,一意屈辱退让,四处搜刮金银。

金人索要骡马,开封府用重典奖励揭发,方才搜得7000余匹,京城马匹为之一空,而官僚竟有徒步上朝者。

金人又索要少女一千五百人,钦宗不敢怠慢,甚至让自己的妃嫔抵数,少女不甘受辱,死者甚众。

关于金银布帛,钦宗深感府库不足,遂令权贵、富室、商民出资犒军。

所谓出资,其实就是抢夺。

对于反抗者,动辄枷项,连郑皇后娘家也未幸免。

即便如此,金银仍不足数,负责搜刮金银的梅执礼等四位大臣也因此被金人处死,其他被杖责的官员比比皆是,百姓被逼自尽者甚众,开封城内一片狼藉萧条景象。

然而金人仍不满足,扬言要纵兵入城抢劫,并要求钦宗再次到金营商谈。

钦宗终究不敢违背金人的旨意,不得不再赴金营。

到达金营后,宋钦宗受到无比的冷遇,完颜宗望、完颜宗翰根本不与他见面,还把他安置到军营斋宫西厢房的三间小屋内。

屋内陈设极其简陋,除桌椅外,只有可供睡觉的一个土炕,毛毡两席。屋外有金兵严密把守,黄昏时屋门也被金兵用铁链锁住,钦宗君臣完全失去了活动自由。

此时正值寒冬腊月,开封一带雨雪连绵,天气冷得出奇。

钦宗除了白天要忍受饥饿的折磨外,晚上还得忍受刺骨的寒风,辗转反侧,不能入睡,想着眼前这一切,心如刀割,泪如泉涌。

转瞬之间,钦宗从贵不可及的皇帝沦落为金人的阶下囚。

大宋受到重创。

然而,随着宋钦宗二人从后花园出现在后世。

一支装备精良大军的到来。

大宋的命运也发生了变化。

外城被攻破,消息迅速传开,整个开封内城瞬间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大街小巷原本热闹非凡的景象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气沉沉、萧条冷落。

老赵站在内城的一处高地上,目光缓缓扫过四周。

看到人们脸上满是惊恐和绝望,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无名怒火,脸色变得铁青。

“这就是大宋的都城?感觉还不如我那里的一个偏远城镇繁华。”

一旁的朱明正低着头,仔细翻看着下载下来的有关战况的资料。

看完后,他抬起头来,冷静地说道:“这情况其实挺正常的。如今金人已然将这里团团围住,外城又已沦陷,只剩下这内城也是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可能被攻破。老百姓们自然会感到害怕啊。”

老赵闻言,更是怒不可遏,他瞪大双眼,冲着朱明吼道:“朱老四,等会儿一定让我亲自率领一支大军!老子要亲自出城去跟那些金兵好好较量一番,倒要看看这些金兵是不是真有三头六臂,竟敢如此嚣张地围攻我大宋的都城!”

朱棣听到这话,冷哼了一声,表示赞同:“没问题!奶奶个熊的,就凭这些小小的金兵,居然也敢在这里撒野?这一回,该轮到咱们主动出击,把金人的伪皇帝给活捉回来!”说罢,他大手一挥,身后的十万大军立刻整齐划一地发出一阵怒吼声,气势如虹。

朱棣手持着那张详细的都城地图,认真思索了片刻之后,果断下令:“此地距离北城门较近,众将士听令!全军全速前进,务必以最快速度占领北城门,然后出城与金兵展开决战,生擒金奴!”话音未落,只见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便如同离弦之箭一般,向着北城门疾驰而去。

大军迅速行动,朝着北城门出发。

朱明笑着说道:“城外金人不少,咱们这些打败他们并不困难,想要多抓一些,就有点难度了,我再回去拉几十万大军过来。”

朱棣哈哈一笑:“正合我意,等到我们出城,马上就开始跑地图,争取在一个月内,让大金灭亡。”

城外。

在金人密密麻麻的营帐之中,时不时地传出一阵极其嚣张且刺耳的狂笑声。

完颜宗翰此时正容光焕发、神采奕奕,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得意之色。

仰头张狂大笑道:“哈哈!真是令人意想不到啊,这大宋的皇帝居然如此愚蠢至极,竟亲手斩断自己的臂膀,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一旁的完颜宗望同样也是放肆地放声大笑起来:“可不是嘛!谁能想到此次进攻竟是这般顺利,轻而易举地就把这大宋的国都给围困得水泄不通。现在就只等那宋皇乖乖地将金银财宝如数送来啦!”

“依我看呐,这大宋往后干脆别叫大宋了,直接改名为大怂算了!咱们稍微吓唬一下他们,这些家伙立马就服软答应了咱们所有的要求。讲真的,起初我说那些话的时候,不过也就是顺口那么一提罢了,原本还想着他们会跟咱讨价还价一番呢,没想到他们竟然如此胆小如鼠、懦弱无能!”

“嘿嘿,要说那宋皇啊,可真是够天真幼稚的。他难道真就认为只要把金银财宝都凑齐交给咱们,咱们就会心甘情愿地退兵吗?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想得美哟!”

“像这样足以名垂青史的赫赫战功,咱们又怎会轻言放弃呢?”

“没错!不仅是当今在位的这位皇帝,就连那位已经退位的老皇帝也决不能放过,必须要将他俩一同俘虏带回金国去,让咱们大金的子民好好瞧瞧,这所谓的大宋天子究竟是何等的窝囊废!”

“听说大宋如今所用的年号叫做靖康对吧?哈哈哈……看来这‘靖康之耻’必将成为咱们大金族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一段佳话呀!”

“也不知道宋朝的小皇帝准备的怎么样了,让人去催一下。”

北城门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朱棣身先士卒,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十万大军如汹涌潮水般迅速抵达此地。

负责守卫北城门的宋军将士们瞬间惊呆了,他们瞪大双眼,满脸难以置信地望着眼前这支气势磅礴的军队。

北城门守将李玉更是惊得目瞪口呆,嘴巴张得能塞进一颗鸡蛋。

无论如何也未曾料到,这看似平静的城中竟然隐藏着十万之众的精兵强将。

一时间,惊喜之情溢于言表:“哈哈哈哈,好啊,实在是太好了!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真没想到城中竟有如此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精锐部队。”

要知道,此时城外正被金人的大军所围困。

虽然外城失守,但是内城还在。

出现寥寥几个或者十几个金兵还有可能。

整整十万金兵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城中,那绝对是天方夜谭之事。

所以,李玉想当然地认定这些人马必然都是大宋自己的士兵。

于是,他壮起胆子,高声喊道:“你们的将军是谁,让他来见我。”

话音未落,老赵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轻蔑的冷笑,嘲讽道:“哼,自身实力不怎么样,摆起架子来倒是不小。”

听到这话,李玉顿时火冒三丈,怒喝道:“你竟敢口出狂言!”

就在这时,朱棣猛地挥动右臂,随着他的动作,身后的万朝联军如同下山猛虎一般,毫不犹豫地发起了冲锋。

刹那间,喊杀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李玉和他的部下们哪里见识过步枪和大炮的巨大威力?

只听得一阵轰鸣声响彻天际,火光冲天而起。

紧接着,密集如雨的子弹和炮弹呼啸而来。

仅仅一个照面,李玉连同部下就被这恐怖的火力吓得魂飞魄散,肝胆俱裂。

几十名亲兵瞬间乱作一团,士兵们纷纷抱头鼠窜,完全丧失了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

李玉被万朝联军特战队擒获。

万朝联军轻轻松松,便占领了北城门。

“不知道小朱什么时候回来?”

话音刚落。

周围突然多出数万人影。

“哈哈哈哈,小朱掐的时间还挺准确,”

朱明摆摆手:“什么准确,刚才我自己回来看了一眼。”

兵多将广。

两万人负责守住城门。

城门缓缓打开。

朱棣冷笑一声:“众将士,随本帅出城迎战,送给金人一个‘靖康之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