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沧海桑田 > 第352章 大宋的错觉,金人其实很弱?

在遥远的隋唐时期,那时候北方的突厥势力纵然强盛无比,但朝中的大臣们却充满了自信。

他们坚信,只要下定决心出兵攻打,必定能够战胜突厥。

只是没有办法彻底消灭而已。

然而,时光流转到了大宋年间,情况已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此时北方的异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壮大,实力早已今非昔比,面对大宋时更是毫无惧色。

在以往的历次战争中,大宋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为了被动挨打的一方。

对于大宋朝廷而言,北方异族的强大早已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个人的心中。

金人更是强大无比。

就在不久前,金人曾经挥师南下,大宋军队节节败退,最终不得不以割地、赔款等屈辱条件向金人求和。

而这一次,金人更加威猛,直接兵临大宋国都,并且强行攻破了外城。

一时间,整个朝廷上下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尽管那些大臣们表面上还故作镇定,可实际上内心深处早已有了深深的畏惧之情。

更有甚者,一些胆小怕事的大臣居然提出了南迁的建议,打算干脆把北方的大片土地拱手相让给金人。

正在这人心惶惶之际,突然间一名信使飞奔而来,带来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

几个时辰之前,奇袭北城门的陌生大军,竟然主动出城迎战金人!

双方刚一交锋,战场的局势跟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这支陌生的军队如猛虎下山一般冲向敌阵,金兵根本来不及做出有效的抵抗,眨眼间便被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双方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金人大军伤亡惨重,突然出现的陌生军队,几乎没有任何的伤亡。

并且,这场战斗结束得异常迅速,短短不到半天的时间里,金人伤亡惨重,数以万计的士兵战死沙场,其余残部则尽数被俘。

还是因为打扫战场占据了不少时间,真正的战斗,半个时辰都不到。

也难怪朝堂上的大臣不相信。

“快快派人前去速速探查一番,老夫定要知晓这其中真实的状况!”一位白发苍苍、满脸威严的老者怒目圆睁地吼道。

“那可是如狼似虎的金人大军啊,绝非是什么街边随便可见的阿猫阿狗之辈可以比拟的。”有人忧心忡忡地附和着说道。

“如今辽国已然覆灭,除了咱们大宋之外,试问天下间还有哪一方势力能够抵挡住金人那凌厉的攻势呢?依老夫看,定然是你在此假传消息,妄图扰乱人心,说吧,你究竟安的是什么居心!”一时间,大臣们议论纷纷,各种质疑之声不绝于耳。

就在这片嘈杂混乱之中,又有几个风尘仆仆的士兵匆忙赶来禀报。

尽管这几位士兵所言各有差异,但所要表达的意思却大致相同。

城外的金兵遭遇惨败,伤亡惨重不说,已经高举白旗,选择了投降。

而这几名前来传递消息的信使更是一个个信誓旦旦,不惜以自己的性命作保,坚称所报之事绝无半点虚假。

尽管如此,朝中的大部分大臣依然心存疑虑,难以完全相信这样惊人的战报。

金兵向来凶猛善战,怎么可能会如此轻易就被击败呢?

不过,还是有一些大臣心中开始产生了动摇。

毕竟,没有人会愚蠢到拿自己宝贵的生命来开玩笑,尤其像这般极易分辨真伪的消息。

“难不成此事竟是真的?”终于,有人忍不住低声呢喃起来。

“这支神秘莫测的军队,听闻其全员身披重甲,且轻而易举地便攻破了北城门。由此看来,其实力着实不可小觑啊,说不定此番战败之说确有可能属实。”另一位大臣皱起眉头,若有所思地分析道。

“既然这样,那我们不妨一起前往城头查看一下,亲身感受并观察一下实际状况究竟怎样?如此一来,大家心里都有个底儿。”其中一人说道。

“没错,只要登上城墙瞅一眼,就能清楚地了解到具体情形啦。”另一人随声附和道。

然而这时,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万一这是敌人设下的一个陷阱呢,专门把咱们给诱骗出去,然后来个一锅端、一网打尽!”

众人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争辩。

一时间,各种观点此起彼伏,谁也说服不了谁。

经过一番唇枪舌剑之后,最终还是有几名武将下定决心要亲自登上城墙一探究竟,弄清楚真实的局势。

朱棣等人虽然成功占领了北城门,但对于其他三个方向仅仅只是采取了防御措施,并未发动进攻。

因此内城尚有另外三个城门依然牢牢掌控在大宋手中。

城外,朱棣已然完成了对战斗成果的清点工作。

老赵手持长枪,用力地擦拭着枪身上沾染的斑斑血迹,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兴奋与喜悦,放声大笑起来:“哈哈,真是太过瘾了,这般酣畅淋漓的战斗,让老夫恍惚间又回到了曾经那段金戈铁马、纵横沙场的峥嵘岁月啊!”

朱棣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认同:“虐菜肯定爽。”

一旁的朱明则狡黠地咧嘴一笑,打趣道:“要不咱再搞一次黄袍加身怎么样?这次肯定会比上回更有气势、更具格调哟!”

“罢了罢了,不瞒你们讲啊,最初听闻咱这大宋竟被打得如此憋屈狼狈之时,我他娘的肠子都悔青了,当初何必搞那劳什子的黄袍加身呢!再者说了,如今我这边都是自顾不暇呀!就拿上次的综合考评来说吧,我的名次竟然居于中下等!若是再不加把劲,恐怕就要沦为倒数之列!想我老赵堂堂一朝开国之君,登场又那么早,倘若当真落到个倒数的下场,我这张老脸往哪儿搁!”老赵一边说着,一边急得连连摇头。

朱明开口反问:“那难道还要让赵桓继续当这皇帝不成?”

老赵闻言,当即冷哼一声道:“绝无可能!哪怕是将皇位拱手相让于他人,朕也断不会让赵桓那个忤逆不孝的孽障继续坐在龙椅执掌天下!”

“好了好了,关于这皇帝人选之事嘛,可以稍后再议。眼下当务之急,乃是咱们发起反击之时!”朱棣双目微微眯起,沉声道。

言罢,伸手抄起一旁的对讲机,大声下令道:“侦察军团速速集结!”

接到命令后,侦察军团不敢有丝毫怠慢,迅速行动起来。

不多时,便已全员到齐。

足足有两三万人。

朱棣手持一只大喇叭,高声喊道:“诸位将士们听令!每人务必备好数日的口粮与银钱,一切皆按既定计划行事!不得有误!”

众将士齐声应诺,表示已然知晓任务要点。

他们心里清楚,接下来等待着自己的,将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长途奔袭和对未知地域的深入探查,也就是俗称的“跑地图”。

面对眼前的艰难险阻,英勇无畏的战士们没有一人退缩,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除了有军功可以拿,跑图期间三倍工资。

跑地图可绝非仅仅只是将如今的大宋疆土跑个遍那么简单。

周遭那数个毗邻的国度,都需要跑一遍。

每当出现一个新皇帝,这般场景便会上演一番。

那支训练有素、经验老到的侦察军团,行动起来可谓是驾轻就熟。

只见他们瞬间化整为零,如同一群机敏的猎豹一般,朝着四面八方疾驰而去,眨眼间便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此刻,站在原地的老赵心情激荡无比,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光芒闪烁不定,紧紧地盯着逐渐远去的侦察军团。

老赵情不自禁地放声大笑:“哈哈哈哈,好,真是太好了!再过些许时日,咱们便可酣畅淋漓地大干一场啦!这些勇士踏足之地,皆会成为我大宋广袤领土!”

与此同时,在巍峨耸立的皇城之中,数名威风凛凛的武将身跨雄健的宝马,风驰电掣般迅速赶到了城墙之上。从这高耸的城墙上俯瞰下去,城外的情形尽收眼底。

原本密密麻麻围绕在城外的那些金人营帐,此刻已然踪迹全无。

曾经作为金人大帅指挥中枢所在的营帐处,此时正被熊熊烈焰所吞噬,火光冲天,映红了半边天际。

定睛细看之下,可以清晰地瞧见,为数众多的金人士兵尸首堆积如山,正被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焚烧处置。

更令人瞩目的是,大批的金人士兵已沦为打着“炎黄”旗号一方的阶下囚。

“嘶——”其中一名武将倒吸一口凉气,满脸难以置信之色,喃喃自语道:“竟然……竟然都是真的!”

另一名武将同样满脸惊愕之色,他那双原本就圆睁着的眼睛此刻瞪得更大了,仿佛要从眼眶里掉出来一般。嘴巴张得大大的,喉咙里发出一声惊叹:“天啊!那向来目中无人、飞扬跋扈的金人,这一次竟然真的被打得一败涂地!”

一个年轻的小将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向城外的战场,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你们快看,地上横七竖八躺满了金人的尸首,血流成河,简直惨不忍睹。再瞧瞧另一方,居然几乎找不到一个受伤的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旁边有位将领皱起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据可靠情报,此次他们乃是主动出城迎战,与金人正面交锋!如此悬殊的战果,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这时,人群中有一人提出疑问:“会不会是那些金人只是表面看起来强大,实则不堪一击,不过是徒有其表罢了?”

立刻有人反驳道:“绝无可能!此前咱们与金人屡次交战,每次都被他们打得落花流水,狼狈不堪。若不是依靠坚固的城墙作为屏障苦苦支撑,恐怕这皇城早就落入敌手了!”

众人议论纷纷之际,先前那位武将再次开口:“依我看,这支打着‘炎黄’旗号的大军,其战斗力必定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别的暂且不论,光是瞧他们身上的装备,每名士兵皆是全副武装,身披重甲,就连咱们军中的部分武将也难以望其项背呀!”说完,这位武将依旧呆呆地站在城墙上,目光直直地盯着城外那震撼人心的场景,久久无法回过神来。

半晌之后,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气氛异常凝重。

几名武将脸上带着深深的忧虑之色。

其中一名武将率先打破沉默,忧心忡忡地说道:“诸位,你们说说看,那支刚刚打败金人的军队,会不会在解决掉金人之后,突然转过头来对付咱们?”

他的话音刚落,其余几人纷纷对视一眼,表情越发沉重起来。

另一名武将摇了摇头,迟疑道:“按常理来说,应该不会吧。毕竟此前他们占据北城门时,如果真有此意,凭借其强大的兵力和战斗力,完全有可能顺势一举将整个城墙全部拿下,但他们并没有这样做。”然而,尽管如此,众人心中的担忧却并未因此减少半分。

又有一人满口担忧的说道:“以对方展现出的实力来看,如果他们真的调转矛头来攻打我朝,那必将成为一个比金人更为可怕得多的劲敌!”

此言一出,在座之人皆是心头一震,暗自思忖起应对之策。

“唉,但愿事情不要发展到那般地步。否则的话,这内城恐怕也难以坚守太久。要知道,此时此刻北城门依然掌控在对方手中,而且谁能保证城中没有潜伏着大量对方的士兵呢?一旦他们发难,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就在众人陷入绝望之际,最后一名武将稍稍振作精神,开口安慰道:“本将倒是认为,目前的情况或许不至于太过糟糕。大家想想看,他们所打的旗号可是‘炎黄’二字,由此可见,他们不太可能是异族之人。相比之下,总好过让金人攻破城门、长驱直入吧。所以,咱们还是先静观其变,再作打算为好。”听他这么一说,其他人的心情稍微平复了一些,但依旧不敢放松警惕。

侦察军团散去。

朱明抬头看向不远处的城墙。

“接下来,就该解决一下皇城里面的问题了。”

朱棣望着城墙上的几名武将,轻轻一笑说道:“这里的情况,估计已经传遍大宋国都,不知道现在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老赵冷笑一声:“我可不管他们现在的心情如何,只知道,接下来他们的心情,会变得更糟!能够打出靖康之耻的朝堂,纵然皇帝不行,满朝文武估计大都是酒囊饭袋,朕要大开杀戒!”

朱棣点头赞同,提议说道:“我觉得,你应该聘请我父皇来帮忙调查一下贪污腐败的问题,他是专业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