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大明首辅:从淳安知县开始 > 第四十三章 知县的社畜日常

李青云一直觉得,使命,责任,精神这些品质,在做大事的时候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没有高尚的思想觉悟,和充沛的精力,大多数人都会在累如烟海的工作中选择躺平,摆烂度日。

  说实话,做一个知县其实不累,但做好一个知县的工作,那就相当累。

  作为地方的一把手,县里的百姓要吃饭,要就业,要发展,这些担子全都压在知县一个人的身上。

  县也有分级,以缴纳田赋的多寡为差,把县划分为上中下三等。

  淳安毋庸置疑是上县,李青云一家花钱托关系才顶上这么一个肥缺,如果干得好,仕途一片光明。

  但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

  作为上县,淳安每天簿书成堆、词讼纠缠众多,同时也是明代课税多的地区,赋税之重,甲于天下,素来被认为是繁剧难治且好争讼。

  公署忙碌,公座劳累。

  举凡财政、司法、治安等各个方面的繁杂事务,都集中于一個小小的县衙。

  面对地方的司法词讼、钱粮谷簿、人情往来,工作劳动强度大,一点清闲都没有。

  你以为当了知县就是整日游山玩水,文采好点的写一篇《醉翁亭记》,但事实上的知县是俯首案牍之劳行,一个大大的社畜。

  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做不了一个好官的。

  只是掌管百里之地的官员就已经这么累了,很难想象,那些一心勤政,不假于外人之手的皇帝会有多累。

  这也大概是为什么朱元璋和雍正这么出名的原因吧。

  靠着勤劳和能干,在一众皇帝中杀出重围。

  不过最终也因为太勤勉,而早早累死。

  晨起鸡鸣,只睡了两个时辰的李青云起身由下人服侍着洗漱完毕,吃完早饭后就要去承发房画押签到进行点卯。

  简称打卡上班。

  知县有特权,但为了肃清风纪,李青云必须做好榜样。

  签押房里,李青云审阅今天的公文。

  郑泌昌何茂才两人承诺的粮米终于运到了淳安县。

  被关了几十天的方二牛终于得见天日,脸上的表情不哭不笑,只剩下麻木。

  待他回到杭州,迎接他的不知道是什么命运。

  他的命运,李青云并不担心。

  方二牛只是一个小人物,一个被指使,最后在大漩涡中身不由己的小人物。

  他的供状能起到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取决于利用他供状的人想要做到什么程度。

  有,和没有,是两个概念。

  如方二牛在李青云眼里是个小人物一般,李青云在浙江,内阁的兖兖诸公中也是一个小人物。

  能做的事都很有限,做出来的事能不能被人看到也完全取决于身后的那些人。

  这些东西在现在叫靠山,在后来,叫政治资源。

  李青云现在的靠山有清流一派,还有立场不明的胡宗宪。

  这几天他也从胡宗宪那里获得了准信,代表着胡宗宪同意了他与海瑞共同制定的改稻为桑议案。

  议案将以淳安建德两个县为中心进行改稻为桑,附带周围七个县受灾土地,粗略估计大概为35万亩桑田,名义上高翰文为主,李青云、海瑞为辅。

  实际上高翰文的作用还是蛮大的,他需要顶住各方压力,拦住浙江各个衙门伸出的手,保证粮米的充足供应。

  改稻为桑的直接目的是每年增加二十万匹的丝绸,卖给西洋人,最极限的情况下,要增加三十万亩桑田才能生产出足够数量的蚕丝。

  为了不伤民,买田的粮不能少于三十石一亩,淳安建德加起来,数量也差不多够。

  而沈一石不能之所以只能十石一亩田才能勉强维持收支平衡,究其原因,就是上上下下伸手的人太多了。

  现在淳安和建德已经成为了内阁关注的重点,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盯着这里,只要高翰文顶住了上面的压力,李青云和海瑞将改稻为桑平稳度过,那就是一项大大的功绩。

  如此看来,谭纶说的话倒也没错。

  月升日落,李青云揉了揉酸痛的腰。

  酉时之后,县衙里的衙役,吏役打卡下班。

  而工作了一天的李知县,又要接着工作了。

  今天要加夜班,淳安建德两县的丝绸大户,乡绅土豪将会齐聚海天楼。

  与他们一同前来的,还有参军谭纶,建德知县海瑞。

  海天楼就在县衙旁边,远远望去,灯火通明,此时车马如流,来来往往,好不热闹。

  谭纶:“李玄卿,久违了。”

  三人站在县衙门前,皆身穿袍服。

  李青云作揖:“谭参军,刚峰兄,时候尚早,可要进去喝口清茶?”

  谭纶:“倒也不必,我有事在身,说完便走。”

  海瑞问道:“海天楼里可有人招待?”

  “家父与田有禄在招待,这种场面他们比我更适合应对。”

  海瑞眼中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

  谭纶笑道:“李知县年少有为,为何还不成家娶亲?”

  李青云:“早前家中经商,受了不少白眼,家中父母金银丝绸皆不敢穿戴,我立志为官,既为解生民之苦,也为光耀门楣,早有立誓,不得功名,不成家。”

  “外放为官后,事情又一直没停过,所以还未有娶亲之念想。”

  谭纶:“既然如此,那便不着急,改稻为桑事了,你与刚峰便有通天的前程,到了北京城,我领你与徐阁老见上一面。”

  “北京城内多才女,届时也给你推荐一二。”

  李青云立刻领略谭纶这番话的意思。

  自古以来,成家娶亲都是父母操心的事,谭纶所言,表达的意思就是彻底认可李青云作为清流中的一员,联姻之后,就可以成为自己人了。

  李青云心中不以为意,但还是礼貌应和。

  海瑞打断两人:“国事要紧,儿女情长暂且搁置一边。”

  他接着说道:“谭子理,你不是有话要交代吗?”

  “是是是,”谭纶顺势转移了话题,表情郑重:“你们三人总领改稻为桑一事,我已经向徐阁老说明,胡部堂也是支持你们的,如此一来,从内阁到浙江,不会有人向你们使绊子。”

  “但是,我需要你们向我保证,浙江必须安稳,不起动荡!”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