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盘点王侯将相,古人彻底疯狂 > 第68章 题诗泰山,李杜互赠

【科举落第,题诗泰山。】

【开元23年(公元735年),杜甫前往洛阳考取进士,不幸落第而归。

于次年开元24年,开始过上了游山玩水的游侠生活,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并于登上泰山后,写下《望岳》一诗。

自此之后,古今于泰山题诗,皆不如此,此诗也成了歌颂赞美泰山的千秋桂冠之作!】

天幕画面从长安城缓缓转移到了泰山山脚下,镜头也给到了带着小厮前来游玩的杜甫……

“泰山之雄伟,当真是千古无二啊!”

年轻的杜甫站在泰山脚下,望着眼前整座盘踞在神州大地之上的雄伟泰山,不由得感叹道。

“来,开纸,研磨。把笔给我,我要题诗一首!”

杜甫看着泰山不禁入了迷,心中也有了一些感悟,便对着跟在自己身旁拿东西的小厮吩咐道。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一口气便作完了全诗,墨笔放于一旁,拿起自己的作品便开始了细细端详自我陶醉。

“真不错!就我这水平,实在不理解科举怎会落榜?考官有眼无珠,有眼无珠啊!”

……

【杜甫此诗,仅是寥寥几句,便将泰山的雄伟壮美,神奇秀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一句,更是成为千古绝唱,展现了年少时的他非凡的心胸与气魄,无与伦比的自信与轻狂。

杜甫曾称赞千古第一狂人——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而他自己,自此也是有了自己的高光张狂时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天幕前。

正在和李斯一起沉醉在《神书宝典》之中的高冷政哥也被这句话惊得抬起了高傲的头颅。

啧,你别说,这句话搭配祖龙嬴政还真是无比贴合,正好能象征着我政哥一扫六国,定鼎中原!

汉武一朝。

“哈哈哈,好诗好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不比咱那高祖什么‘大风起兮云飞扬’要霸气多了?

来人!把杜甫的这句诗给我裱起来,还有李白的那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两句朕喜欢得紧!”

刘猪猪看着这句霸气自信的诗句,也是心中大喜,他就喜欢这种霸气非凡,大气磅礴的句子,就像《上林赋》一般,深得朕心啊!

而隔壁邦子,二凤,杨坚,赵匡胤等一众皇帝也是纷纷开口称颂,发表自己的见解。

就连大老粗一个的老朱,也是听说过这句千古名句的好吧!

……

天宝三年,小酒馆,中年李白杜甫聚集处。

32岁的杜甫和43岁的李白正在喝着小酒。

杜甫此前调侃李白的笑容消失不见,但笑容并没有消失,因为转移到了李白的脸上。

“哈哈哈,你这还挺狂哈,就是不知你当年科举的考官看着你的这番发言,有何感想?”

李白看着天幕上年少狂妄的杜甫,对杜甫的好感也是噌噌噌地往上涨。

杜甫:“……”

毁了,自己的前途未来没了,希望考官大人不计前嫌,不要与自己这种小人物计较……

【科举失败,几年的游玩之后,开元29年(公元741年),杜甫回家与当朝司农少卿之女——杨氏结婚。

这一段婚姻中,杜甫时年29岁,杨氏19岁,又是我们熟悉的文人老牛吃嫩草环节。

但杜甫与李白、白居易、辛弃疾、苏轼等人不同的是,杜甫一生只有这一任妻子。

与自己的妻子相濡以沫30年,诞有三子一女,白头偕老,一生一世一双人!

关于这个,司马相如应该也有话说……】

天幕前。

李白、白居易、辛弃疾、苏轼:“你礼貌吗?”

司马相如:“……我也是只有一任妻子好吧!一首《白头吟》就要把我鞭尸千年吗?”

汉景帝年间,尚且年轻貌美的卓文君正在和自家夫君年轻有为的司马相如缠绕在一起,你情我侬,卿卿我我,巫山云雨中……

“夫君~你莫不是以后做了大官,抛弃了人家吧……”

“嘶,疼……娘子且松手,我司马相如对你始终如一,否则天打雷劈!”

轰隆隆!咔嚓!

“啊?娘子听我解释……唔……救,救命……”

……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杜甫和李白相遇,并同高适三人,一起到了梁园游玩。

其间发生之事,主角是李白,杜甫和高适送的诗上个天幕也已经播放过了,就不再多说。】

此时天幕前快要赶到李杜聚集处的高适:“?所以天幕神仙就不舍得给我一点画面吗?我好歹也是边塞四诗人之一吧!”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杜甫在齐鲁又与李白相见,饮酒赋诗,讨论炼丹求仙,还共同访问了兖州城北的隐士范野人。

并且,两人还互赠了诗篇。可惜的是,这也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

天幕镜头也给到了刚拜访过隐士范野人,来到城郊之地,将要分别的两人……

“李哥,今要分别,我心中实在不舍,便送一首诗给李哥你吧!”

杜甫举起手中的酒杯,双手对着李白做了一揖,便一饮而尽。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欲讨莼羹。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此诗就名《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吧!张小生,可记完了?”

杜甫将自己已经提前憋好的诗,抑扬顿挫,富有感情地吟了出来。

吟诵完之后,还不忘记询问跟在自己身后的小生,是否将其完整记了下来?

这也就是古人都喜欢带书童诗童这种小生的一大原因了。

“回大人,已全部写下,请过目!”

小生双手将宣纸呈上,交给了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杜甫。

“哈哈,谢谢贤弟赠诗,等我饮尽杯中这酒,为你即兴回赠一首!”

李白是不是即兴发挥的,咱不知道,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诗仙大人装13……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