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先生有毒 > 第 220 章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朕问你,今日检查所开业之后,一共调解了多少起案件?”

“陛下请稍等,草民这就去查阅记录。”

唐鲂当即就去了档案处,没过多久,便带着一份记录本走了回来。

“陛下,从开业至今,一共接待了一百六十三位百姓,涉及案件大部分为民事纠纷。民事纠纷一百五十四件,刑事案件九件。”

“现已调解完毕的,一共有一百零二件。剩余五十二件未调解,九件刑事案件需要经过监察司审判才行。”

“什么?!”

杨恭仁听到这话,顿时瞪大眼睛。

多少?!

“已经调解完一百零二件纠纷,剩余六十一件未解决。”

唐鲂又简单的重复了一遍。

“有这么多?”

杨恭仁差点都怀疑,自己手底下那些官员,究竟是干什么吃的。

一年到头解决不了多少案件。

可这检查所,开业多久?

不过两个时辰。

便已经解决了一百件纠纷!

就这效率,可以说是吊打他手底下那些官衙的人了。

不仅杨恭仁如此,就算是李世民。

也饶是被这数字,给惊住了。

开业不到一上午,就已经解决了这多的案件。

李世民已经可以想象到,过一段时间。

长安城是何等和睦的场景。

矛盾哪有天天有的?

“你这办事效率,当真有这么快?”

长孙无忌有些怀疑的问道。

他之前也去看过官衙处理,一整天下来,能处理个几十件就已经算多了。

可这才多久?

不到两小时,就已经解决了一百件。

这如何能不让长孙无忌产生怀疑。

有一瞬间,他差点以为唐鲂说的是假的。

但转念一想,天子面前,他唐鲂恐怕没有这个胆量。

霎那间。

众人的目光,全部落在了唐鲂的身上。

他们并非听不出长孙无忌的言外之意。

“如此高的办事效率,具体是如何办成的?”

李世民话语急促,满是迫切。

这么高的办事效率,若是真实的,那他完全可以推广到全天下。

如此高的效率,省钱又省力。

何乐而不为呢?

唐鲂开口道:“陛下,这次改革试点,一共涉及到了几个方面。”

“哪几个方面?”

“一个是官府里面的许多小吏,甚至是一县县令对于百姓不上心。百姓来找官府,肯定是受到了不公平亦或者委屈。”

“而官府那边是怎么做的?好一点的,就做个记录让百姓回去等着,等个十天半月,仍旧没有处理。甚至有一些,连百姓的需求都听不进去。”

“试问陛下,这样的官吏,办事效率又能高到哪里去?”

“是这样?”

李世民看向杨恭仁。

他虽然知道,在底层官吏那里,办事效率没有这么积极。

可完全没有想到,居然会是这样一番场景。

“陛下,臣愿以人头担保,雍州牧绝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杨恭仁抱拳,语气坚决。

“行了,朕知道你的为人。”

李世民摆摆手。

杨恭仁的为人,他很清楚。不然也不会让他担任雍州牧。

房玄龄开口道:“陛下,唐鲂说的,倒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世人常说,小鬼难缠,而这些小吏便是小鬼。”

“在雍州牧的管辖范围内,或许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可我大唐的疆土何其庞大,小县小城数不胜数。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情况存在的概率很大。”

杨恭仁也是点头:“房相说的没错,地方小吏一般都以捞油水为主。对于百姓的生活,丝毫不关心。”

他说的是事实。

要不是雍州牧管辖的地方,包括了整个京畿道。

他也不会一直严格约束手底下的那些小吏。

天子脚下,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慎之又慎才行。

一不小心,便会招惹祸端。

但那些小县城不一样。

地形崎岖,又远离长安。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甚至有一些连圣旨都阳奉阴违。

前朝前代,这种事情并不少见。

李世民暗暗点头。

房玄龄和杨恭仁说的,他都知道。

但是又没有什么太大的办法。

就算罢免了一个官员,也不能保证下一个不会维持原状。

所以李世民也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要不闹出什么大乱子。

就随他们而去。

不仅李世民是此想法,前朝很多皇帝,也是如此。

“你说的很不错,还有哪些方面?”

李世民再度看向唐鲂。

眼神中满是欣赏。

简练又精简。

此子,将来或许能成器。

“陛下,这只是第一个方面。针对这个原因,先生曾说过,需要对大唐官吏进行新思想的洗礼。”

“怎么个洗礼法?”

房玄龄好奇道。

“进行思想教育,并且运用新型的官员考评制度。在官员固定的俸禄基础上,加上一小部分效率提成。而效率提成,又和百姓的满意程度所挂钩。”

“等等,你说的这个提成,是不是额外发钱?”

长孙无忌开口道。

“正是。”

唐鲂点头。

“这不现实,就算每一个官吏多发五十文钱的俸禄,对于户部来说又是一大笔支出。”

长孙无忌摇头说道。

开什么玩笑。

大唐的官员数量何其之多,稍微增加一点俸禄都是巨大的一笔开支。

“这个,先生曾说过。有得必有失,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想必齐国公并不陌生。”

唐鲂开口道。

李世民赞同点头。

要是处处都有这个办事效率,每个月奖励几十文钱,并不为过。

人家拼了命的帮你做事。

你连一餐饭都留人家吃一下,说的过去吗?

可现在的问题是,没钱。

大唐的官吏太多,就算只多发十文钱,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这个老夫自然知晓,只是这钱,该从何而来?”

长孙无忌沉声道。

“既然是提成,就该有一个限,几十文钱看似不多。但在数量的加持下,就显得有些过于庞大了。”

“这一点,先生也说过。”

唐鲂说道:“往往办事的高峰,一般都只会维持一段时间。只要事情得了解决,百姓无事又岂会成天去报官?”

“还有一个,效率提成。是和百姓好评所挂勾的,也就是说只有达到了一定的案件数量,才会又这个提成。”

“这个数量,可以是十件,也可以是百件。”

房玄龄听到这话,顿时要眼前一亮。

对啊,这提成是由朝廷制定的。

“可你将提成定位一百件,若是那些小吏对于这些提成不感冒,又该如何?”

房玄龄问道。

这又是一个问题。

解决一百件的时间,那些小吏,为何不从别处捞油水?

“很简单,建立好评排名制度。每月底依据排名前后给与奖励和惩罚,排名靠前者奖励,靠后者惩罚。”

“若是惩罚达到了一定的次数,便可加重惩罚。”

“例如一年十二月,若是有小吏连续六个月排名在后面,便可揭了他的乌纱帽。”

李世民听到这话,脸上大喜:“好主意!”

他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方法呢?

一年十二个月,他不要多了。

只要你半年时间排名靠后,你就别想继续当官了。

连百姓的需求,都不能满足。

留着你干什么?吃白饭不干事?

再一个。

既然有惩罚,那就有奖励。

有一些官吏,为了得到那些奖励。

会拼了命的去解决百姓的需求,需求是有限的,越到后面,需求越少。

提成奖励也会逐渐减少。

朝廷的开支,又能减少一部分。

这好评排名制度,简直是一举多得。

既满足了百姓的需求,又提高了行政效率。

至于提成支出。

有失必有得,这种该给的东西,就不能吝啬。

“先生曾说过,大唐的官本思想太过严重。士农官商,官一直排在第一位。而官的存在,又是为了百姓。”

“只有满足了广大百姓的需求,陛下您的统治,才会更加稳固。百姓对于您的爱戴,才会更加发自内心。”

“说得好!”

李世民喜形于色。

尤其是后面那句,他受的是真舒服。

哪个皇帝不喜欢被百姓爱戴?不想要被后世之人所称赞?

至于士农工商的排名。

韩北很早之前,便和他说过。

现在天下人都以当官为荣。

至于士子。

金榜题名的最后,不一样是踏入仕途?

所以,官一直是排在第一。

“还有其他的方面呢?”

房玄龄没忍住问道。

“第二个方面,就是大唐现在的治理方法太过落后。”

“第一个就是百姓接触官府的途径太少,目前除了长安城有网格员和检查所外,就只剩下了报官这一条途径。”

“而百姓一般对于官衙,又存在着极大的害怕心理。这也导致了不到极点,百姓不回去报官,想着忍一忍就过去了。”

“这一点,倒是没错。”

李世民点点头。

就像百姓见到了皇帝一般,基本上都是恭敬又害怕的心理。

像唐鲂这种,能在他面前谈吐自如的,少之又少。

“针对途径过少,先生一共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

唐鲂从怀中拿出平时记笔记的小本本

“这样各自处理各自的事情,效率自然会提升。像检查所,就划分了许多的案件窗口。例如民事纠纷以及刑事纠纷。”

李世民暗暗点头。

唐鲂说的这些,都很有道理。

有些时候,他政务处理不过来的时候,便会让太子李承乾跟着一起处理。

不过这种时候,终究是少数。

“继续说。”

李世民朝着唐鲂示意。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先生将其称为群众制度。不过这一点,我们暂时还没有实行。”

“群众制度?”

听到这个词,李世民不禁沉思起来。

李世民问道。

将权力全部下放到郡县,这是不现实的。

想必韩北,也知道这一点。

地方的权力太大,会直接影响到中央的统治。

不然汉武帝,也不会颁布推恩令。

借此来削弱诸侯国的实力。

“所谓群众制度,就是将百姓组织起来,利用百姓的力量,去解决纠纷。”

“就选这些和百姓关系好的人,组成百姓居委会。若是百姓有各种需求或者纠纷需要解决,便可以先去找居委会。通过居委会协调后,实在是解决不了,便再去报官。”

唐鲂说着,便拿出了一份资料。

“这是这些天,试点的成果。长安城城南已经有了几个,基本上都由德高望重的老者组成。”

“若是实在解决不了,便可由官府或者监察司处理。”

杨恭仁听到这里,不由咽了口唾沫。

说了这么多,他已经快要麻木了。

大唐现在的办事制度,已经是经过改良后的最好版本。

可在唐鲂的口中。

这些制度,无比落后,甚至唐鲂还提出了解决方案。

不!

应该说是韩北提出了解决方案!

因为唐鲂,只是执行韩北的想法而已。

这一刻,杨恭仁甚至感觉韩北根本不是人,而是妖孽!

也不知道韩北脑子里,究竟装着什么。

居然能想出这么多的东西!

在这一瞬,杨恭仁甚至已经没了为韩北打下手,而心中生气的想法。

“这制度,可行。”

李世民满脸欢喜。

今日这一趟,来得值了!

“还有没有别的方面?”

“有的。”

唐鲂点点头:“现在大唐地方的官府,大部分由县令一人决断。这便是一个就极大的问题。”

“若是这县令,是一个清廉的好官倒还好说。可若是遇到一个懒怠懈政的人,又该如何?”

杨恭仁没忍住:“大唐现在,不是有巡查制度吗?”

“没错,大唐现在已有巡查制度,难道这巡查制度也过于落后了?”

长孙无忌也是有些疑惑。

他就当过巡查使,不过那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唐鲂呼出一口气:“这位大人,若是那些官员,只是一个整日无所事事混吃等死的人。根本无法满足百姓的需求,但是一些冤假错案又能解决,这些东西,能巡查出来吗?”

“这.......”

杨恭仁一下就噎住了。

因为唐鲂说的没错。

这种情况,巡查的确很难查的出来。

你说他不行吧,又能解决一些事情。

你说他行吧,对于百姓的需求他又无法满足,而且整日混吃等死。

这种完全就是那种最平庸,但你又挑不出什么大问题的官。

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也跟着陷入了沉思。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