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董卓的周公养成计划 > 第110章 被骑的喜鹊

“蔡大家,朕依稀记得,当时是将这诗词随意赏给了一女官手中,怎么如今反倒到了蔡大家手里?”

刘协明知故问。

“该不会是蔡大家特意去人家那里要来的吧?”

“不会吧不会吧?”

“蔡~大~家~”

蔡琰抿着嘴,已经完全不知道如何反击。

……

……

有了!

蔡琰微微欠身:“家父对陛下这首诗词评价甚高……恰好家父马上便要过寿,便想着将陛下这诗词拿去,给父亲祝寿。”

反正,仅仅是喜欢你的诗,不是喜欢你的人。

而且不是我喜欢你的诗,是蔡邕喜欢你的诗。

蔡邕昔日在鸿台之宴上,可是当众夸奖天子此诗足以与《凤求凰》相比,所以蔡琰有此心意,反倒是尽了孝道。

刘协见蔡琰不惜将孝道亮出来当挡箭牌,便知道蔡琰这是在顾忌名节礼仪,所以也就收敛了调侃之心,不再逼迫蔡琰。

“虽然是蔡大家要去给蔡中郎祝寿的礼物,但朕还是要说一句……这诗词毕竟是朕赏给当日那女官的,朕记得那女官对这诗词颇为喜爱,蔡大家夺人所爱,那可是有损名声的事情。”

“不如这样,蔡大家若是喜欢这首,那就留着。可也不能亏欠了那女官,免得她日后对蔡大家心生埋怨。朕不如再另写一首,由蔡大家交予那女官。”

蔡琰又是羞愧,又有一些暗喜。

羞愧是因为,她想起那日从伏寿手中拿走这卷诗词时,伏寿确实是依依不舍,显然是爱极了这卷诗词。

暗喜是因为,刘协竟然也在顾及她的名望,甚至愿意为她再写一首诗词出来。

这不正好证明了,天子心中还是有她的?

刘协提笔,直接略显赴宴的写好诗词的题目——

《望瀑布》。

同时顺口问了一句蔡琰:“那女官叫什么名字?可不要有什么忌讳。”

万一人家叫赵紫烟,那刘协岂不是在耍流氓?

“回陛下,那女官唤作伏寿。”

伏……寿?

刘协的笔尖顿住,不敢置信的又问了一遍:“谁?”

“伏寿,陛下难道认识此人?”

说认识也不认识。

说不认识也认识。

未来的大汉皇后,史书上刘协的原配正室。

陪伴着刘协渡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只可惜最后还是因为密谋书信而被曹操下令处死。

当时伏寿被尚书令华歆率士卒从躲藏的墙壁中驱赶出来,披发赤脚徒步而行时路过刘协身边询问:“陛下还能救救我吗?”

刘协哭着对伏寿说:“朕自己都不知道朕自己能够活多久啊!”

之后,伏寿被杀害,为刘协诞下的两个皇子也被曹操毒杀,兄弟宗族一百余人亦受牵连被处死……

叹了口气,刘协将《望瀑布》三个字给划掉。

对待此女,刘协觉得并不该这般敷衍。

重新研磨、蘸墨,刘协将身姿坐正,找来一卷新的竹简写下两个大字——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笔落,诗成。

前世史书,便全当只是庄生梦蝶好了。

刘协将竹简交予蔡琰:“劳烦蔡大家代朕交予伏寿。”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蔡琰乃才女。

虽然这首诗的韵脚依旧奇怪,典故也用的晦涩,可单看最后一句,蔡琰便能品尝到诗中的哀伤与愁绪。

诗,确实是好诗。

若是蔡邕在这里,恐怕依旧会评价这是一首不逊色于《凤求凰》的佳作。

但是!

蔡琰不理解!

陛下理应与伏寿素不相识啊!

既然素不相识,为何能写出这样的诗出来?

感情如此沉重,便是说陛下与伏寿是七世怨侣蔡琰都信!

本来,蔡琰无比肯定,刘协那日在鸿台上的《日日思君不见君》是为自己所作。

可今日,在刘协写下这首《锦瑟》时,蔡琰却没那么肯定了。

刘协写完其实也意识到直接将这诗写给伏寿有问题。

可朕为天子,写了就写了!难道还有人还能跑过来询问这首诗写的究竟是什么意思不成?

这天下,哪有那么无聊的人!

……

还真有!

蔡琰捧着诗词,小心翼翼的询问:“陛下此诗为何这般哀怨?”

嗯?

不是,你还真问啊?

刘协摸着下巴:“兴许只是朕这些日子太过劳累。在尚书台要处理那么多犒赏之事,所以心里有些怨气。”

这个随口编出的蹩脚理由,刘协自己都不信!

便是遍个“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估计都比这个理由要恰当。

蔡琰也不信。

但蔡琰毕竟是个聪明的女子,没有再继续询问,而是顺着刘协的话说道:“原来如此。陛下要考虑那么多士卒还有官员的犒赏,肯定会心生疲倦。”

刘协眼中有一瞬间的呆滞。

他抬眼看着蔡琰:“蔡大家方才说什么?”

“陛下肯定会心生疲惫,有所怨气。”

“上一句!”

“陛下要考虑那么多士卒还有官员的犒赏……”

就是这句!

刘协突然想起来一件事!

均田、府兵制度主要针对的是士卒!

那还有文官呢?

那还有尚书台统筹的官员呢?

贾诩、钟繇刘协不担心,二人虽掌揽机要,但品级俸禄都还很低,可以随便加几个职务,多领几份俸禄。

真正麻烦的,是董卓!

直到蔡琰此刻突然提起,刘协才意识到一个东西——

自己从始至终,竟然一直都忘记了要给董卓封赏!

河东之战,董卓这个主帅按理说才应当是首功!

虽然刘协猜测董卓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也没想着要朝廷给位极人臣的他再封赏些东西……可是一码归一码。

就好比西凉军队虽是董卓的私兵,可打了胜仗之后,必须是由朝廷给他们发俸禄,这个秩序不能乱。

董卓立下功劳却不予赏赐,岂不正是破坏了规矩?

毕竟,朝廷是朝廷,董卓是董卓,二者绝对不能混为一谈!

“文和居然到现在都没提醒朕?”

刘协有些埋怨贾诩。

按理说,以贾诩算无遗策的心智,是断然不可能将这事遗漏。

所以刘协猜测,贾诩是故意“忘记”了此事,想让这件事顺其自然的就这样过去?

“文和险些耽误大事!”

但好在现在筹备此事也不算晚。

刘协兴奋的想要上去抱一抱蔡琰,但想到还有礼法,却又收回手来。

“蔡大家这次是立下了大功啊!”

蔡琰不知道刘协此刻都想了些什么。

但见到刘协舒展眉宇,蔡琰便知道之前的事情都不重要了。

刘协兴奋的转着圈,可没想到眼前突然黑了一下,脚底也有些拌泞。

蔡琰赶紧上前扶住刘协:“陛下怎么了?”

“无事,只是有些疲乏。”

在尚书台中熬了十个日夜,出来后又在董白身上耗了不少精力,方才更是情绪跌宕起伏,让刘协的精神突然有些吃不消。

“朕躺着休息一番便是。”

蔡琰将刘协扶到床榻上,还是有些担忧:“陛下可要传唤医者?”

“不用,喝药还不如给朕添一碗蜜水来的见效快。”

刘协摆摆手,示意蔡琰不要折腾。

蔡琰见刘协闭目平躺,好几次欲言又止。

但她最后还是鼓足勇气:“陛下,民女曾经学过一些推拿的手法,能够舒缓疲劳。不知陛下愿不愿意一试?”

还有按摩?

方才不要蔡琰折腾的刘协立即换了嘴脸,准备折腾蔡琰——

“既如此,就劳烦蔡大家了!”

蔡琰来到刘协前放,将双手放在刘协的风池穴上,轻轻揉摁。

嘶!

舒服!

这还是刘协第一次与蔡琰有肌肤之亲。

蔡琰的手指,稍稍有些冰凉。

而且该说不说……蔡琰身上的气味,很好闻!

蔡琰也注意到了刘协抽动鼻子的动作。

这无疑让她的脸颊顿时布满红霞。

她本以为刘协闭着眼睛,就察觉不出她的异常。

可殊不知,手指上的升温,早已让刘协明了一些事情。

但二人谁都没有戳破。

宫室中寂静无言,却又好像充斥着千言万语。

直到——

“咳咳咳!”

董白醒了!

而且还咳嗽了!

但是没人理她!!!

“咳咳咳咳!”

董白不死心的继续咳嗽。

依旧没人搭理她。

“我渴了!”

实在忍不住的董白终于正常出声,朝着不远处的刘协、蔡琰大喊。

“渴了就自己去喝水!”

刘协的忽然出声让董白一脸委屈——

原来你听得见啊!

蔡琰倒是想到董白身边去,但刘协浑身拧了拧,显然是示意蔡琰继续推拿,不要管那个小丫头片子!

只可惜此时突然有宫人来报——

“太师来了!”

刘协与董卓最近本就经常往董白这跑,所以撞上也算正常。

蔡琰警觉的收起双手,明明没有做什么激烈的举动,却在整理着衣裳。

刘协有些郁闷的起身,不满董卓来的时机。

倒是董白最为高兴!

刚刚还被无视的她急需要在董卓面前证明自己的存在感——

“祖父!祖父!我今天有很乖!还做了喜鹊!”

“什么喜鹊?”

“被牛郎……就是天子骑的喜鹊!”

刘协听完这话差点原地跪下。

渭阳君!

这消石可以乱吃,但是话绝对不能乱说啊!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