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董卓的周公养成计划 > 第122章 找个野爹

曹操终究没有给荀彧一个明确的答复。

荀彧失望的自曹操住处走出,自院中看见一人。

“公台也是来劝主公的吗?”

来人正是陈宫。

陈宫点点头,可当他看到荀彧的脸色时,便已经意识到了什么——

“主公没有推辞袁绍的封赏,是吗?”

陈宫闻言,转身就走。

“公台!等等!公台!”

荀彧快步追上陈宫:“主公平日最听你的话,你若前去相劝,主公必然会幡然悔悟,不与袁绍同流合污!”

“不去。”

陈宫性情一向刚直,凡是决定的事,从不反悔。

“公台~”

荀彧挽住陈宫的手:“主公只是担忧袁绍的兵威,其内心还是忠于汉室的,你一定要相信主公啊!”

担忧袁绍兵威?

陈宫嗤笑一声:“这话若是说的是别人,我信。若说的是主公,我可不信!”

“昔日主公担任洛阳北部尉时,曾造五色大棒,扬言“有犯禁者,皆棒杀之”!便是昔日灵帝宠臣蹇硕的叔父犯法,也依旧被主公活活打死!那时主公手中可有半个士卒?统领可有半寸土地?可天下谁人不称赞曹孟德乃是正直刚勇之人呢?”

“怎么如今强盛起来,手握数万大军,行令一州之事的时候,反倒是畏惧起袁绍的兵锋来了?”

荀彧一愣。

“公台何意?”

“还能何意!”

陈宫深深朝曹操住处看了一眼,眼中没有半点昔日的与曹操初遇时的热情。

“乱世之奸雄!”

“你以为曹公真的和你荀文若一样,能够始终坚定匡扶汉室的大志吗?”

说完,陈宫便拂袖而去,只留荀彧一人在原地踟蹰。

……

钟繇在蒲津等候之时,还不断在搜集关东的最新消息,将其禀报朝廷。

现在钟繇最担心的,便是朝廷终止原定的政策,废除与袁绍的贸易。

袁绍另立天子,确实该死!

但关中的百姓,不该为袁绍陪葬!

焦虑、担忧、惶恐。

又是等了三日,钟繇终于收到了一封刘协的亲笔书信——

“一切照旧”。

看到这四个字,钟繇莫名心安。

他对着长安的方向拜了三拜——

“天子能忍受这样的耻辱,依旧为大汉的百姓着想,这是何等的心胸啊!”

钟繇将刘协的书信揣入怀中,重新启程。

但,君辱臣死!

钟繇已经暗自决定,他必定会让袁绍付出代价!

如今在未央宫的天子,此刻怕是也一定不好受吧……

事实上正如钟繇所料。

刘协确实不怎么好受。

不是愤怒,

而是烦。

当袁绍另立天子的消息传来后,瞬间便又压过了董卓封公的浪潮。

吕布、牛辅、李傕、郭汜等将都纷纷上书,请求朝廷发兵讨伐逆臣!

就连被派到陇右,去给董家守宗庙的董旻也上书,请求领兵攻伐袁绍!

太恶劣了!

太嚣张了!

一个大汉,竟有两个天子!

这样的行径,如何对得起高祖、世祖皇帝?这难道不是对于刘氏列祖列宗的背叛吗?

武将这般群情激奋,文臣一样不甘示弱。

无论之前是不是对董卓不满,这些清流大儒也都纷纷上表,请求朝廷征伐袁绍。

甚至就连三公之一,出自弘农杨氏,从不在朝廷上惹人注意的杨彪也写了公文,痛斥袁绍!

而且其言辞犀利,惹得刘协初闻时,还以为是哪个毛头小子所写的文章。

看得出来,以杨彪为代表的这些朝臣是真的急眼了。

以往,无论董卓怎么与袁绍争,王允怎么与董卓争,他们都是朝臣!都是大汉的高官!

但现在,大汉竟然分裂了?当今天子竟然被斥责为伪帝?

混账!

那是不是意味着,他们这些朝臣,也是伪臣啊?

老子的父亲、祖父、曾祖父,世世代代都在为这个朝廷效力,结果你袁绍现在反过来称呼我等为伪臣?

袁绍,果真尔母婢也!

见到这群整日里半死不活的朝臣突然诈尸,刘协都觉得有些好笑。

“袁绍,这是一脚踩到了他们的尾巴啊。”

本来大家都是好好的朝廷高官,世食俸禄,结果突然被开除官籍了,人家能不跟你拼命吗?

此时的刘协面前,正坐着前来汇报政务的贾诩。

贾诩有些钦佩天子的心态:“陛下还有心思发笑……这般有损朝廷威严的大事,陛下难道真就不愿意认真考量一番吗?”

刘协其实对于袁绍突然立了个天子也有些吃惊。

袁绍又不是曹操,凭借他的名望与实力,完全不用玩“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直接一路从河北平推,说不定还真的能完成昔日世祖皇帝的功业。

对袁绍而言,拥立天子,其实反倒是掣肘,不是助力。

思来想去,能让袁绍出此昏招的,恐怕正是刘协之前提议,令朝廷发出的那篇檄文了。

檄文将汉室曾经授予袁绍的法理全部收回,让袁绍的统治失去了基础。

走投无路,也只能是再立一位天子,勉强再借用大汉的旗帜遮掩住自己的野心。

大汉如今的威望,正是这般。

你可以看不起它,你可以践踏它,你可以无视它,但你绝对不能没有它。

不光是袁绍需要继续扯着汉室的大旗,他麾下那些世家大族同样需要汉室的大旗才能不让自己的支柱崩溃。

后汉世家的本质,不是军功,不是田地,而是经学。

而经学脱胎于儒家,儒家首重便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如今刘协这个当爹的不要他们了,他们可不得再给自己找一个野爹吗?

一想到嚣张了两百年的关东世家捏着鼻子给自己找了个野爹,刘协如何能够不暗自发笑?

“况且,事情总要分成两面看。”

刘协用手拍了拍自己身前的一摞竹简——

“往日里杨彪那群人哪会有这样的激情?平时里他们都就和死了一样,根本就是一言不发,仿佛朝廷的事与他们没有半点关系。”

“但现在,他们却成了最为拥戴朝廷的一群人,这难道就不是好事吗?”

世间万物,都有阴阳两面。

袁绍在冀州另立天子,确实扯着大汉的旗帜维持了他的统治,让支持他的那些关东世家不至于失去存世的法理。

但同时,他也激怒了刘协这边躺尸的一众关西世家……

弘农杨氏、京兆韦氏、扶风马氏……

这些世家的根在关中。

朝廷如今就在关中落脚,他们逃不开,也避不得,注定要支持朝廷。

结果袁绍现在将他们直接开除了……

兴许袁绍并不在乎这些还依旧站在朝廷这边的关西世家,但是刘协在乎!

“既然朕想要中兴汉室,就肯定需要团结身边每一份力量。”

“那群家伙别看每次上朝的时候都半死不活的,可其实私底下却一个个都是膘肥体壮。”

“就如之前的韦康。他不过是仰仗着韦氏的名声,就能令槐里城的豪族开启城门,逼死韩遂这样一个在边境叱咤风云十几年的枭雄。”

“现在袁绍将这股明明打死都不愿与太师,与朝廷合作的力量逼回到朕的怀里,文和难道不认为朕不应该高兴吗?”

贾诩久久难以回味……

他和所有人一样,以为刘协会暴怒,以为刘协会歇斯底里,以为刘协会不顾一切与袁绍这个逆贼作对,便是停掉既定的贸易政策,贾诩都能够理解并支持。

毕竟刘协是天子,是大汉的正统。

如今袁绍直接一刀砍在了刘协的心脏,还污蔑刘协并非灵帝血脉……贾诩设身处地的想了一下,便是以自己的心性,恐怕都难以忍耐这么恶劣的事情,想要除掉袁绍为后快!

可天子,却并没有那般愤怒,反而是认为袁绍将关中逼的又团结了几分。

“陛下真乃英主也!”

……

“其实朕在刚听到消息时,也很生气。”

现在就刘协和贾诩两人,刘协也没有理由掩饰自己。

“但转念一想,袁绍拥立刘和为天子,难道形势真的变得更坏了吗?”

“便是袁绍不另立天子,难道他就愿意听朕的话吗?”

“还是说袁绍只要立下天子,就能够令公孙瓒等人不再与他抗争了?”

朝廷能够控制的,现在不过关中这一亩三分地。

刘协能够影响的,现在也不过关中这一亩三分地。

既然如此,何必要为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而感到悲伤或者愤怒?

“况且,袁绍其实也算是帮朕做了一件好事。”

好事?

贾诩困惑。

“因为袁绍另立朝廷,就已经和世人说明了,究竟谁是朋友,又有谁是敌人。”

“世祖皇帝重建大汉,就是因为受关东世家恩惠太重,导致关东世家尾大不掉,引得大汉干弱枝强,难回昔日先汉强盛之景。”

“但这一次,他们再也逃不掉了。”

刘协此刻,第一次露出了自己的锋芒,将自己的野心公之于众——

“这一次,朕有足够的理由去杀他们!”

“他们不是畏惧太师的西凉铁骑吗?”

“这一次,朕偏偏要让太师的西凉铁骑狠狠踩在他们身上!将他们的骨头踩碎,将他们的血肉埋入地里,成为大汉浴火重生的养料!”

“一切的馈赠,早已被暗中标好了应有的价格。”

“两百年的兴旺,两百年的债务,也是时候轮到朕向他们讨账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