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董卓的周公养成计划 > 第128章 抱过天子,和他兄长

荀彧没有正面回答陈宫。

“那要等到公达给我回信,看看究竟是不是那样子再说!”

心中依旧有侥幸,荀彧还是不愿现在就想那么可怕的事情。

书信从兖州出发,过函谷、入崤山,一路来到了荀攸手上。

荀攸此刻正在尚书台忙碌。

在他的手中,是一张薄如蝉翼的纸张。

造纸之法,果然在工匠的集思广益之下改进,制造出了成本低廉、能够书写的纸张。

荀攸还没有打开信件,只是将竹简和纸张各自放在手中掂量,便能明显感受到其中的差距。

“族叔写予我的信件可能只有寥寥数语,却需要这么沉重的竹简书写。反观纸张虽然只有薄薄一张,却能写成一整篇的公文,当真奇妙!”

如今关中的日子过的依旧紧张,坏消息依旧每天都能传到朝廷中枢这里,可荀攸并未感到前途一片灰暗。

钟繇已经开始整顿河东盐政,虽暂时还未与关东展开贸易,但已经将几千石食盐运入关中,缓解关中民生。

与刘表的贸易也已经开始进行,首批粮食不久后便会经由伏牛道进入关中,充实太仓。

此外,董卓之前忽然主动开始施行仁政,也使得民间多了一些对朝廷,对董卓的赞叹之声。

更别说,还有如纸张这样新奇的事物,在一定程度上,都抵消了天灾给人带来的少许阴霾。

荀攸恋恋不舍的摸着纸张,有些可惜的询问身边的贾诩:“贾令君,当真不能先让尚书台先用纸张吗?”

“不行。”

贾诩端坐上堂,活动了几下发酸的手腕:“陛下说了,制成的纸张要先供给太尉,让他们多写一些推崇朝廷正朔的经义,往关东传播。”

“剩下的纸张,也都被一些军府拿去,说是此物好用,可以方便士卒识字。”

……

荀攸默默叹气,觉得陛下属实有些偏心~

打开信件,荀攸细细浏览了一遍荀彧的书信,稍稍有些迟疑。

“贾令君,这份家书还望你能够一观。”

贾诩停下手中动作:“既是家书,我怕是不易窥探。”

荀攸这些日子早摸透了贾诩的脾气,知道贾诩说不要就是要,便直接将竹简摊开放在贾诩面前。

“这怎么使得呢?”

贾诩一边推辞,眼睛却很诚实的扫了一遍家书。

看完后,贾诩面带笑意:“原来如此。”

“你那叔叔荀文若不过是想要询问关中实情,那便将实话告知不就好了?”

荀攸眯起眼睛:“贾令君就不怕我泄露机密?毕竟我的祖叔如今还在为曹操做事,也算是在汉贼帐下助纣为虐。”

“还是说……贾令君是故意想让我泄露些什么,然后以此为由再试探我一次呢?”

显然,荀攸对之前贾诩想要杀他一事还心怀芥蒂。

贾诩憨厚老实的一笑:“荀侍郎这是什么话?我贾诩心思有那般阴沉吗?”

“呵。”

面对贾诩这个上司,面对这个聪明人,荀攸没有半点客气。

因为他知道,正是因为贾诩是聪明人,所以才不会在这些细枝末节上太过在意。

根据荀攸这段时间的观察,只要没人去威胁贾诩或者天子的生死,那贾诩一般都不会与之计较。

可一旦触碰到这片逆鳞,那贾诩便会直接置对方于死地,丝毫不留后患!

所以荀攸虽然对贾诩依旧心有怨气,但平日里也算能够相处下去。

荀攸上前,想将竹简收起,并作势要走。

“好,下官知道了。”

“只是我那叔叔荀彧素有擅政的名声,还曾被名士评为“王佐之才”。若是他能够来到关中,为朝廷分忧,想必尚书台也不会像现在这般忙碌了吧?”

就在荀攸即将要将竹简彻底拿开的时候,一根黝黑的手指轻轻压住竹简的最后一角。

“荀侍郎方才,说什么?”

自从钟繇离开前往河东主政后,尚书台的政务基本都落到了贾诩一人身上。

其实贾诩之前大力培养钟繇,就是想让他替分担自己一些政务。

结果没想到,人培养出来了,结果被天子弄走了……

至于荀攸,即便贾诩认为荀攸在智谋、军略上远胜钟繇不止一筹,可其政务水平着实难以令人恭维,顶多就是中人之姿。

虽然贾诩也挖掘出了一些人才,比如新丰县令张既、京兆功曹杜畿、还有扶风人法正、孟达……

可这些人如张既、杜畿,都还要在中层吏员的位置再磨练一番。

而法正、孟达则是太过年轻,锋芒太甚。

故此,导致贾诩一直不敢随意将这些官吏提拔进入尚书台,害怕天子知道后,责怪他滥用权职。

现在经过荀攸的提醒,贾诩立刻意识到这是自己一个绝佳的摸鱼(划掉),为天子举荐内政大才的机会!

“我想起来了,当时让荀彧携荀氏族人搬入关中的提议便是天子提出来的。倒不如现在入宫觐见天子,询问他的意见。”

荀攸本来只是想让贾诩帮忙,没成想贾诩却要拉着他见天子?

“仅仅为了我那族叔,这般劳烦天子真的合适吗?难道不会让天子觉得厌烦吗?”

贾诩反问道:“那昔日天子亲自前往诏狱中向你问策,荀侍郎可觉得天子对你有半点厌烦的情绪?”

“自然没有。”

“那就对了,天子对于大才的渴望,远远比你想的还要迫切。”

贾诩显然有些迫不及待,已经开始收拾桌面,想要拉着荀攸赶紧入宫。

荀攸还是对入宫有些抵触。

“若是碰到太师怎么办?”

荀攸曾经谋划刺杀过董卓,虽然荀攸不知道为什么董卓宽恕了他,但荀攸还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尽量避免与董卓直接相见。

“不会。不知为何,太师最近一直住在吕布将军家中,不常入宫。”

荀攸感到惊奇。

“我记得太师自从上次请求天子颁布仁政后,就前往了吕布将军家中常住。如今已经过去一月,没想到现在都还没有出来?”

荀攸不由怀疑:“吕将军家中究竟有什么东西?竟然让太师这般重视?”

贾诩也困惑。

不过他深知,不该问的东西,就不要问;不该知道的东西,就不要知道。

刘协虽然决定赐予那孩子“刘”姓,但为了董卓、吕布的名声着想,同时也为了那个意外的孩子着想,终究还是下令封锁消息。

除了刘协、董卓、吕布,还有那名小妾外,世上再无人知道那孩子的真实情况。

便是贾诩偶尔旁敲侧击的提起,刘协也只是含糊带过,这便让贾诩意识到天子并不想令他知道此事。

既然如此,那就不闻,不问。

就在贾诩迫不及待要拉着荀攸入宫时,却突然有人来报,说是有人求见。

贾诩本不愿接见,可在听到对方的名字时,顿时脸色一变。

他转身朝着荀攸道歉:“还请荀侍郎稍候,此人是我昔日在军中的故友,还是需要与他见上一面。”

“无妨,贾令君先忙便是。”

荀攸嘴上客气,可眼皮却跳动了一下。

因为他刚才,竟然从贾诩的脸上看到了震惊,还有那么一丢丢的恐惧?

别人不了解贾诩,可荀攸却清楚贾诩内心深处究竟有多毒辣。

能够让贾诩这样的人产生恐惧……对方究竟是怎样的人物?

贾诩匆匆前往尚书台旁边的小屋。

那凌乱的脚步更让荀攸意识到,前来面见贾诩的这位“军中故友”恐怕不是善茬。

足足等了半个时辰。

贾诩才去而复返。

不过荀攸一眼就看到贾诩身后跟着的另外一人。

在看到那人的第一眼,荀攸就觉得浑身发寒!

毒物!

天下绝无仅有的毒物!

如果说贾诩的毒,是需要人去慢慢探究,剥去其外层厚厚的伪装才会暴露的毒针。那眼前之人就是直接将无数蛇蝎倒在一起形成的虿盆!

阴狠!绝戾!还有那么一丝丝的腐朽。

荀攸一时间警铃大作,不明白贾诩为何与这样的人在一起。

“荀侍郎,只怕你要与我这位故友一起同行,前往宫中觐见天子了。”

听到贾诩的话,荀攸更是震惊!

贾诩竟然敢将这样的人带到天子面前?

他难道就不怕,此人对天子行什么不利的事情吗?

“贾令君,随意带生人入宫,是不是有些不妥?”

贾诩朝身边之人看了一眼,微微摇头。

“他不会谋害天子的。”

“至少现在不会。”

这后面加的一句,再次让荀攸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而那人终于开口:“荀侍郎误会了,我并不是天子的生人。”

沙哑、凄厉、难听。

他缓缓一笑:“昔日在洛阳,我还曾抱过年幼的天子和他的兄弟呢。”

“哦,严格来说,那个时候,当今天子还不是天子,而是陈留王。”

“说起来,要不是我除掉陛下的兄弟,只怕陛下现在还成为不了天子呢……所以我这好歹也算是有着拥立之功,为何要想着谋害天子呢?”

听完这些话,荀攸哪里还能不明白眼前之人是谁!

“久仰大名,弘农王郎中令——李儒,李文优!”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