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董卓的周公养成计划 > 卷三 第146章 立生祠

直到董白亲眼看到董卓,感受到董卓那匀称的呼吸,这才悄悄掩上门,蹑手蹑脚的从屋中退了出来。

“祖父果然是在睡觉,没有大碍!”

董白将手指放在唇边小声道:“那我就先回去了,祖父这里就交给陛下了!”

刘协倚在门前:“不等待太师醒来吗?”

“不用了,我知道祖父并无大碍即可。”

董白还是不敢大声说话,生怕吵醒了董卓,还是拉着刘协的手走出好远,才询问起董卓为何突然病倒。

“这个……那个……只是风寒。”

面对董白,刘协实在不好意思编造谎言,也是实话实说。

“若朕当时小心一些,给太师备上一些热汤,想必太师的病情也不会这般严重。”

刘协安慰董白道:“渭阳君的生辰礼只怕太师是收不到了,让渭阳君错过这样的大事,委实是真的过错。”

同时,刘协心中也在纠结,要不自己把礼物送了?

可是,

珍珠制成的马驹?

黄金雕成的燕雀?

这些东西,即便他是天子,短时间内怕是都极难弄到手吧?

董白的审美,属实是被董卓喂的有些太过刁钻,便是自己都极难满足。

但董白却摇摇头:“生辰礼不重要,祖父最重要。”

略带稚气的面庞,眼神却无比坚定。

清亮的眸子闪烁着光泽:“只要祖父健康,生辰礼有没有根本不重要!”

刘协突然有些失神。

听闻董卓生病的消息,即便是自己,也是第一时间想到了董卓若是离世后对朝廷,对大汉的影响。

估计也只有董白一人,是全心全意的在为董卓的健康担忧吧?

刘协将手搭在董白的额头轻轻抚摸。

“不过几天不见,渭阳君好似长大了许多。”

董白双眼集中到额头上的那双大手上:“我本来就是大人了好吗?不然陛下为何要让昭姬姐姐教我那些东西?”

“……”

尴尬的将手放下,刘协的罪恶感此刻已经抵达了巅峰!

“陛下,祖父最近有什么想要的礼物吗?”

“貌似没有,朕从未听太师说起过。”

刘协努力思索一番后还是不知道答案:“渭阳君问这个做什么?”

“我想等祖父痊愈后送他一个礼物,却不知道送什么。”

董白双手缠绕在一起,显然有些不知所措。

“明明祖父向来都知晓我喜欢什么,但是我却不知道祖父想要什么,现在连送什么礼物都不知道……”

眼看董白声音有些哽咽,似乎就要流泪,刘协赶紧催动自己的记忆。

没有、没有、还是没有!

刘协都有些懵了。

他竟然也不知道董卓平日里最喜欢什么!

此刻刘协和董白大眼瞪小眼,又是自责,又想给对方一个爆栗。

刘协苦思冥想。

他倒是知道董卓对于孩子有种莫名的执念。

但自己现在也没时间和董白造一个孩子送给太师啊!

此外,便是……

刘协有些不太确定:“之前朕与太师闲聊时提过一嘴生祠。”

本来还闷闷不乐的董白听到刘协这个没用的天子终于给出建议,赶紧拉着刘协的衣袖:“什么?什么?生祠是什么?要多少钱粮?”

“不是钱粮。”

刘协劝董白稍安勿躁。

“这东西不是用钱能买来的。”

岂料董白双手叉腰,用足力气挺起自己的胸膛:“不可能!”

“这世上,就没有什么是不能花钱买来的!”

……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董白说的也没有毛病。

刘协对董白亦是有些诧异。

和董卓一样。

这董家人在某些方面都不大聪明,但在某些方面却总能简单粗暴的得出答案。

“陛下~”

董白将对待董卓的杀手锏用在了刘协身上——

“教教我怎么买下那个生祠好不好?”

嘟着嘴巴,满脸都是委屈,就差把撒娇二字写在脸上……

“你还会这一招?”

刘协无奈,只得是将生祠是什么东西给董白解释一番。

“懂了吗?”

“所谓生祠,是要让百姓自发感恩戴德去修筑的祠堂。”

“这东西不是随意能够修起来的,渭阳君还是换个礼物送给董太师……比如,泥巴做的陶马,或者树枝编的燕雀……”

刘协已经不敢说了。

因为他从董白那清澈的目光中看到了鄙夷……

董白将自己的嫌弃收回,反而有些跃跃欲试:“原来给百姓发钱粮就能建立生祠啊?”

“是,但是需要很多钱粮。”

“我有!”

“?”

刘协无奈:“渭阳君可知道在荒年救济百姓需要多少钱粮?那可是一笔天文数字!”

“我有!”

董白得意洋洋的抬起自己的小脑袋:“郿坞中的钱粮!全是我的!”

“那是太师的。”

“可祖父说了,里面的钱粮全是我的嫁妆!”

刘协双手一摊:“那不就对了?那可是你的嫁妆?你舍得吗?”

“有什么不舍得的?”

董白反而对此事不能理解。

“只要祖父喜欢,就是耗费再多的钱粮又能如何?”

“况且去救济百姓又不是什么坏事……”

说到这里,董白突然警惕起来:“该不会是你想贪图我的嫁妆吧?”

哈?????

你把堂堂大汉天子想成什么人了???

你以为你的嫁妆也是帝国双壁吗???

刘协毫不客气的举起一根手指,用尽力气在董白脑袋上左右扭动,想要钻开看看她脑袋里装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行!既然渭阳君都舍得,朕有什么舍不得的?此事便交予朕了!渭阳君到时候不要后悔!”

董白见到刘协答应,立刻也是喜笑颜开,刚才还拧巴在一起的面庞顿时打开。

“啪叽!”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董白迅速在刘协脸颊上啄了一下,随即脸红道:“这也是昭姬姐姐教的,说只能对夫婿这般。”

刘协摸着自己的脸颊,心中又是感动,又是好笑。

老师都还没吃到嘴里,结果被徒弟捷足先登了?

董白在啄完后,亦是后知后觉,赶紧仓皇逃窜,不知去向。

刘协目送背影远去,便将贾诩叫来:“文和,你再去一趟郿坞,多运出一些钱粮。”

贾诩面露难色。

“陛下,趁太师之危,只怕有些不太好吧?”

这话说的刘协不乐意了!

“什么趁人之危!是渭阳君自愿捐赠,想要长安百姓给太师修筑生祠,以敬孝道而已!”

贾诩看刘协的眼神更诡异了……

“朕没有骗小孩!文和你那是什么眼神???”

刘协摸着脸颊:“太师还有此事都交给你了!尽快!”

“喏。”

……

成石成石的粮食从郿坞运到关中。

关中如今正是灾情极为严峻,便是长安都不复之前的繁华。

朝廷的太仓虽然早已准备好,但那毕竟是生死存亡之时才能启用的救命粮,所以朝廷一直未曾开仓赈灾。

现在董白从郿坞运来的粮食,当真是让长安百姓久旱逢甘霖,滋润了人心。

在贾诩的安排下,一些朝官也将此次赈灾人董白的名声扩散出去。

董白虽然是董卓的孙女,但因为是女儿家,不常出现于世人面前,甚至大多数百姓都不知道董白如今就在长安的长乐宫中。

但随着董白豪横的手笔,她无疑震惊了长安城的百姓!

先是将郿坞中的粮食运来,粮食若是不够了,就前往长安市肆中用金银购买高价粮。

将无数粮食狠狠砸下,百姓终于对董白产生了好奇,开始主动打听董白的背景。

这不打听还好,一打听却顿时激起了千层浪!

董白,不仅仅是董卓的孙女,还是未来的大汉皇后!

皇后啊!

前朝有关长乐、未央二宫的多少故事,至今还在关中百姓中代代相传?

能够入主长乐宫的大汉皇后,在关中百姓的心目中,甚至不比天子的神圣性要弱上多少!

而一个具有神圣性的大汉皇后,又是这般爱惜百姓,愿意用自己的私产赈灾……

再加上一些文人的宣传,这生祠诞生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当事人的预料。

仅仅事后第三天,也就是董白生辰当天,长安南郊就有一座生祠被百姓自发修筑起来。

贾诩专门赶到未央宫中向天子汇报此事。

“陛下,臣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陛下想先听哪个?”

刘协不知道贾诩何时会玩这一套。

“先说好消息,最近的坏消息实在太多了,朕需要喜事来冲冲喜。”

贾诩回复:“因为渭阳君不惜血本救助百姓,已有生祠被百姓修筑起来。”

刘协也诧异这生祠竟然这么快就能修筑起来。

不过一想到董白此次有可能将整座郿坞都给搬空了,却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那坏消息呢?”

刘协说完赶紧还套上一层保险——

“是多坏的消息?比之方才那个好消息是大是小?”

贾诩在脑海中努力比较了一番后还是不能确定:“说它小,它小如尘埃。说它大,却又大到宛若泰山。”

刘协撇嘴:“文和今天怎么回事?怎么说话弯弯绕绕的?算了,你直接说便是,究竟是什么坏事?”

贾诩小心往四周看看,仿佛生怕某位风头正盛的大汉皇后窜出来将他暴打一顿——

“陛下,生祠的名字写错了。上面的名字不是太师,而是渭阳君。”

“准确的说,是大汉皇后董氏……”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