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董卓的周公养成计划 > 卷三 第163章 增兵!增兵!

张卫率众追逐,而徐晃也配合的令一些士卒丢掉兵刃,更为狼狈的往前方逃窜。

就在拐过一处山口,眼看着就要追上徐晃部时,突然一声巨响,宛若闷雷!

之前在此埋伏的五百士卒尽数冲出,自两翼夹击张鲁。

徐晃也重新整顿队伍,方才看似崩溃的队伍瞬间成型,脱去身上的羊皮,朝着张卫部狠狠嘶哑过去!

本就被伏兵自侧翼这般一吓,张卫已是胆战心惊。

在看到徐晃亲自挥动着一双大斧往自己这里杀来时,张卫更是惊慌,从腰间抽出一截法杖——

“精结为神,欲令神不死,当结精自守!”

可惜即没有五丁五甲前来相助,其麾下士卒也没有能肉身成圣,扛不住汉军锋利的刀剑,顷刻间便已是溃不成军。

张卫这才后知后觉,丢掉手中没什么卵用的法杖,抽出宝剑敦促士卒杀敌。

不过就在抽出宝剑的时候,张卫忽然后背一凉,好似被什么洪水猛兽盯上一般。

他缓缓转动身子,这才发现徐晃竟然率领十几名骑兵将整个前军杀穿,距离自己不过剩下几丈之远!

张卫一时肝胆俱裂,不敢再抵抗,只一夹马肚,便朝后退去。

徐晃追杀过去,但有着两千敌军作为阻碍,终究还是陷到了人海中。

“这群贼兵怎么回事?”

徐晃勒住缰绳,颇为不耐的看向周边士卒。

若是寻常将领舍弃士卒不顾,其麾下士卒士气怕是早就崩溃了。

但这些汉中兵,却是在张卫逃走后,依然不知疲倦一般朝着徐晃冲来。

心惊之余也让徐晃庆幸,幸好自己之前没有一时脑热,直接令自己麾下士卒冲杀过去,与对面硬碰硬。

虽然作战经验不足、装备也不怎么精良,但这些汉中兵嘴里一直喊着什么“师君”、“天师”什么的,士气却始终旺盛。

若是骤然直面相遇,即便是胜,怕也是一场惨胜。

见汉中兵这般,徐晃也熄了前去追逐张卫的心思,而是命麾下士卒将这些汉中兵捆缚好,并且亲自前往礼县。

听闻礼县百姓讲述张卫行迹后,徐晃直接就将这两千汉中兵带到老人坟茔前方磕头谢罪,并命他们为礼县百姓修缮房屋。

其中不免有一些深陷五斗米教教义的汉中兵,对着徐晃破口大骂,对于自己做下的恶行也概不承认。

“都杀了就安静了。”

徐晃自己以前也是白波军,是黄巾教众的一员。

自然清楚与其对着他们浪费口舌,倒不如直接血腥震慑。

在一连砍了几个汉中兵后,这些汉中兵终于安静下来,乖巧的开始修缮房屋,偿还自己的孽债。

徐晃见到礼县如此,不由开始担心其余地方即将要被张卫掳走的百姓,便再次上书请求朝廷追击张卫,将那些掳走的百姓带回。

另一侧。

张卫在被击败后,迅速逃亡祁山大营,一度想要直接丢下掳来的百姓和辎重粮草,直接回到汉中。

但在确认身后并没有追兵,并且徐晃麾下只有一千余名士卒时,张卫的心思又活跃了起来。

“我被徐晃击败,非战之罪!乃是礼县的百姓不敬天师,遭到了天师的责罚!”

“只要再有一战,完全可以轻松将徐晃击败!将礼县百姓迁往汉中!”

张卫当即给在汉中的张鲁书信一份。

信中,张卫极力夸大礼县的富庶,贬低汉军的战力,扬言只要张鲁再增援五千士卒,不但可以将礼县百姓迁回,甚至有可能直接攻陷上邽,真正得到陇右!

张鲁在收到张卫信件后,先后询问了自己的功曹阎圃和大将杨帛,商议要不要给张卫增援。

阎圃劝谏张鲁:“关中虽然遭遇天灾,但董卓毕竟依旧是天下最为强盛的人。有董卓这样的人坐镇朝廷,师君绝对不能轻易招惹啊!”

大汉只是衰弱了,却不是衰弱到比张鲁还弱了。

更何况还有董卓及其麾下数万西凉铁骑的赫赫威名,阎圃并不认为张鲁有资格去撩拨朝廷。

杨帛却并不认同阎圃之言。

“河北袁公已另立新君!我等又何必畏惧董卓呢?”

阎圃气的跺脚:“河北距离汉中何止千里之遥?袁绍做什么与你有什么关系?难道董卓发兵前来攻打汉中时,袁绍还能发兵救援不成?”

杨帛冷哼:“汉中有秦岭天险,岂是那么容易攻下的?”

“不说董卓麾下西凉骑兵只擅长平原作战,就算他能够进入汉中地界,不还是有阳平关可做依仗!”

“阳平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便是董卓派来十万兵马,也依旧只能望关兴叹,师君又何必惧于董卓的名声?”

“张卫信中说如今陇右一带兵马不过一千余人,想必如今朝廷大股兵马都已经赶往凉州去和羌人作战!如此正是我军大好良机,何不一举攻破上邽,全据陇右?”

“到了那时,师君的教义必然能够令那群羌人心悦诚服!而一旦统合了羌人,雍凉之地不过师君掌中之物!故此,如今之时,正是壮我道宗的最佳时机!”

杨帛还真没有说瞎话。

张鲁在占据后,与周边的异族相处的都十分融洽。

不管是巴郡的賨人,还是阴平的氐人,张鲁都能够与之和睦相处。

倒不是五斗米教教义有多神异,单纯是因为张鲁财大气粗,可以肆意将汉中百姓的财富掠夺过来,以慷他人之慨。

若是到时候能够统合羌人、氐人,这在西北确实是一股不弱的势力,难道还不足以令张鲁全据雍凉,令五斗米教大放光彩吗?

“咳。”

张鲁身披绛红经衣,手持九节法杖,头顶月牙冠,轻轻发声,显然是已有决意。

“既如此,就派兵吧。”

显然,还是杨帛的话更贴切张鲁的心意。

将五斗米教发扬光大,自是他张家人的夙愿。

自张道陵创建五斗米教之后,教众多在巴蜀一带,难以进入雍凉。

若是能够趁此机会,将五斗米教带到雍凉,那也算是功德圆满。

“师君!”

阎圃还要再劝。

“切不可与大汉朝廷为敌啊!五斗米教在汉中虽然声势惊人,但比之昔日的太平道教又是如何?”

张鲁不快:“我五斗米教至今已传三代,传承光明正大,哪是张角那样的野道人能比的?”

“如今的大汉朝廷不过就剩董卓一人,早已独木难支!就算董卓真要攻打,只要守住阳平关和各处山道隘口即可,有何惧之!”

阎圃哭诉道:“汉中百年安宁,只怕要在今日毁于一旦了!”

张鲁觉得厌烦,便让人将阎圃轰了出去,并且贬黜为最低等的“鬼卒”,令他自己好好领悟五斗米教教义,再不可胡言乱语。

长安。

刘协也收到了徐晃的信件。

得知张卫竟然派遣士卒烧毁百姓房屋、毁去百姓耕田时,刘协同样一阵愤怒。

“贼子安敢如此?”

为了吸引百姓成为教徒的方式,竟然是毁掉他们的房屋、耕田,让他们只能选择五斗米教?

“实乃毒瘤是也!”

将消息拿来禀报给刘协的,正是尚书令贾诩。

贾诩见到天子愤怒至极,生怕天子一时想不开,要令大军征讨汉中。

“陛下绝不可再向陇右增兵。”

贾诩欲言又止:“况且,就算将陇右的那两千户百姓夺回……因为米贼已经毁去他们的耕田、房屋,他们已经没有余力生存,朝廷也无力对他们进行救济。”

“倒不如……”

“文和想说什么?”

刘协不耐烦的打断了贾诩。

天子那日益增长的威势,让贾诩也不敢直面。

察觉到自己过于强硬,刘协也努力让自己放松下来。

“文和做事向来功利……朕其实并不反对这一点。如今是乱世,汉室要做的是挽天倾一样的大事,没那么多功夫去研究诗书礼仪,讲究吃相。”

“但因为自己没有粮食,就放弃大汉的百姓,让贼人去供养他们,这绝非人君所为。”

张卫在陇右毁掉耕田这一招,确实该死!

将百姓逼的没有退路的同时,也将朝廷逼的没有了退路。

但朝廷需要退吗?

面对危局,自该手持汉剑,逆流而上,劈死这敢于作乱的宵小!而非是忍气吞声,反而令自己身陷囫囵!

“文和说朝廷没有粮食供养这些被毁坏了耕田的陇右百姓?”

刘协一掌拍到了自己面前的一张舆图上。

这张舆图上隐约沾上了不少墨迹、油渍,显然已经被刘协摆在这里良久。

而上面的内容,正是汉中一带的地形!

“只要将汉中攻下,难道还怕没有足够的粮食供养陇右百姓吗?”

汉中素有“天府”之称。

北面的秦岭和南面的巴蜀山地天然将两边的天灾阻挡,并且还有丰沛的汉水浇灌,实在是天选之地。

而且祸乱天下的黄巾之乱也没有波及到汉中,反而是为汉中增添了不少逃难的百姓,让汉中的府库更加充盈。

拿下汉中,别说养育一个陇右,就是关中都能大受裨益,加快从天灾中恢复的脚步。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

汉中,又岂是那么容易能够拿下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