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董卓的周公养成计划 > 卷四 第283章 新的方向

董白张牙舞爪的冲过来,还左顾右盼:“陛下你在做什么?怎么将桂宫搞成这个样子?”

桂宫是武帝时期后妃居住生活的宫殿,极为奢华。

但现在却被刘协挖的坑坑洼洼,有些宫室更是干脆已经被拆掉,只剩下一些织机、铁炉留在原地……

嗯……

这已经不是刘协毁掉的第一座宫室。

北宫,就被刘协改造成了校场。

长安城外的建章宫,已经成了科举考试的考场。

要是汉武帝知道自己辛辛苦苦修建的这么多宫室被刘协给糟蹋成这样,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反正这么大地方,不用也是浪费。”

刘协随意从地上的抹布将手擦了擦:“倒是你,突然来这里做什么?”

“是昭姬姐姐、伏寿姐姐还有董姐姐她们让我来的。”

董白毫不犹豫就将三女一并出卖。

她捏着鼻子走过来,抬腿踢了刘协一脚:“陛下回来这么久了还不去找她们,加上陛下突然找了一大群女眷进入桂宫,她们都以为陛下是在桂宫快活呢!”

女眷?

刘协一脸问号。

不过很快他就反应过来董白说的是那一群织娘。

别说……

贾诩那老小子办事还挺厚道的,那些织娘还真没有长的丑的。虽然刘协并没有其他想法,但也算是赏心悦目……

“哈!”

董白一拍手掌,显然是察觉到了刘协眼中的迷离:“陛下你果真是在快活?”

“啪!”

刘协毫不客气的一记手刀砍在董白头上,惹得董白惊恐的捂着自己的脑袋。

“干嘛?朕又没用力!不要装!”

“你刚才是不是没洗手?!”

“……”

刘协眼神飘向远方,默默转移话题:“不是选妃,只是朕最近忙的厉害。等这段时间忙完朕就过去探望她们。”

董白显然没有被刘协说服,用怀疑的目光不断审视着刘协……

没忍住,刘协又给了董白一记手刀。

“这是肥料,能够增加田产。”

“那些铁炉,朕在试着能不能提高些温度,多冶炼些铁出来。”

“至于织娘……不过是对织机的构造都很熟悉,朕在和她们商议能否按照原理重新改造一番,提高效率罢了。”

董白将信将疑。

不过看着桂宫被刘协摧残成这样,便也打消了刘协是在桂宫快活的猜疑。

但董白还是郁闷:“陛下做这些找我们不就好了?”

“昭姬姐姐精通古今杂籍;伏寿姐姐的医术很厉害,最近还在研究你说的那什么细蛊;董姐姐的女红也很厉害,最后纺机的事情去与她商量不就成了?”

……

刘协此时才反应过来。

董白方才说了蔡琰,说了伏寿,说了董氏,就是没说她自己。

什么怀疑自己“快活”,怕不是想让自己回去陪陪她们?

“一点都不坦率!”

刘协再次想要劈出一记手刀,但董白这次走位十分灵活,压根不让刘协接近自己!

“你好烦!洗澡很麻烦的!”

“朕今晚帮你洗。”

董白听到后,嘴角突然咧开,嘿嘿傻笑了几声后便挽住刘协的手臂,跟在刘协身后,静静看着刘协摆弄这些织机和铁炉。

起初董白还兴致勃勃,追着刘协还有周围的匠人问这问那。

但等到刘协真的要深入去讲解的时候,董白却是打起了瞌睡,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反倒是周围的匠人们如获至宝,赶紧将天子说的一些话牢牢记住。

“陛下,你是不是故意让自己忙起来的?”

就在刘协伸手将织机上的一块锭子拿下来的时候,身后的董白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

刘协诧异的回头:“这是什么话?”

“我猜的。”

董白双手撑住下巴,坐在织机上无聊的晃动着自己的双腿。

“只要忙起来,就不会去想祖父了。”

刘协身形一顿。

“我也是这样,只要去干些别的就可以不去想祖父了。”

“但是跟着伏寿姐姐学医术感觉好难,跟着董姐姐做女红也觉得没意思……”

刘协下意识接话:“那怎么不跟着蔡大家学诗书?”

“……”

很快,刘协就意识到自己问了一个相当愚蠢的问题。

而董白也是翻着白眼,将头扭到一边去。

“平日里就是忙着照顾我那个小叔叔……但今天昭姬姐姐说要代我照顾,这突然没了事做,就又想起祖父来了。”

刘协将锭子放回织机上,凝重的看着董白。

不过紧皱的眉头很快就松开,刘协也坐在董白身边:“白以前喜欢做什么?”

“没有什么特别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比较喜欢玩……”

“……”

刘协满头黑线:“除了玩呢?”

“吃。”

“除了吃呢?”

“睡觉……”

“……”

刘协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他娘的不就是自己想过的神仙日子吗?

不过看着董白,刘协就知道,这样的日子,其实也不一定神仙。

……

董白又好像想起了什么:“还喜欢养孩子。”

“……”

刘协轻轻点头,总算有个自己能够帮忙的地方。

“走。”

“去哪?”

“多造几个孩子给你养。”

宫中一有风吹草动,都会惹得外界议论纷纷。

而且此次天子回到长安后,百官都是认定了天子必然会弄出些动静,以彰显自己的权柄。

但百官打探到的消息,却是天子和皇后一直都住在桂宫,并且仿佛是在桂宫当中男耕女织?

一时间,大汉朝堂噤若寒蝉,不知道天子究竟是想要针对谁。

当有人去询问贾诩,贾诩也只是无奈回应:“天子没有那么多心思,不过是在忙着手中之事而已,你们都安心便是。”

“若是真的担心,倒不如亲自去找天子问个明白。”

……

此刻的桂宫,就好像一个巨大的蚕茧,除了少部分人之外,根本不知道其中孕育着什么东西。

好在这个谜底并没有藏住多久。

建安二年的大朝会上,刘协直接将从桂宫中研制出的几样东西抛给众人。

“其一曰曲辕犁,比之现在的耕犁要更加方便。”

“其二曰肥料,里面混加了不少东西,详细配方都已记录在册。”

“其三曰脚踏纺车,是宫中的织娘还有董贵妃等人一并在桂宫研制出的新式纺机,可以省下不少人力。”

“其四曰百炼钢法,以此法炼钢,比之灌钢法要来的更为快捷。”

“其五曰马镫,可以助骑兵在战马身上更为稳定,以用弓弩。”

……

刘协堂而皇之的将五样东西摆在群臣面前,让群臣目瞪口呆。

这些东西,竟然就是天子这段日子里搞出来的?

而且,天子竟然选择了在正月初一的大朝会这天将这些东西公布出来!

这是何意?

天子究竟想要做什么?

即便是平日里自诩聪明的杨修,也看不出天子此刻的用意。

宣室殿上,杨修小声询问司马懿:“仲达,天子究竟何意?”

司马懿扫了眼杨修,示意杨修去看手中的册子。

除了那些实物,天子还分发给了群臣一本书册。

其中详细记录了曲辕犁、脚踏纺车等的具体构造,而且和以往抽象的图画相比,这一次却是规规矩矩的在这些器物的大小旁边标注了不少数字,形成一副规范的图纸。

除了图纸变得标准之外,这册子上还写了不少原理上的内容。

尤其是关于肥料的注解。

比如施下粪肥与土肥的区别,可能是有什么东西影响作物,这些东西都被刘协标注在这薄薄的册子上。

“德祖可明白天子用意了?”

“去年的大朝会,朝廷可是直接废除了察举制度,改用科举,并且颁布了《建安律》,乃是筑造了国本的基础!”

“今年天子颁布这些,显然也是想要告诉百官,让大汉官员的重心放在这些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器具上,好爱惜民力、体恤民生。”

杨修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不过杨修很快意识到一个问题——

“去年大朝会颁布的律令可是科举的重点!”

“明年的科举,总不会也要考今年颁布的这些东西吧?”

杨修突然咋舌。

幸好自己上岸早,遇到的算术题目还算简单。

若是自己拖个两年,撞上了下一次科举,要校考现在的这些东西,怕不是要愁死个人?

到时候,别说杨修心心念念的状元,只怕是自己本来的探花都保不住了!

司马懿没想到杨修第一时间能联想到科举的事情上去……

但仔细一琢磨,司马懿发现还真有可能!

大朝会,历来便是大汉朝廷的风向标。

尤其这几样东西都是天子亲自颁布,天子在设置题目的时候,必然会朝着这个方向命题。

不由的,司马懿此刻突然担心了诸葛亮。

“发生如此变故,也不知孔明你是否能够完成天子所愿,夺下下一届科举的状元呢?”

……

“阿嚏!”

远在荆州,正被司马懿念叨的诸葛亮猛然打了一个喷嚏。

身侧的刘备见状立刻关心道:“孔明小心些,不要着凉。”

“皇叔放心,不碍事。”

诸葛亮拉了拉自己的衣领,却是问起刘备另外一件事情——

“主公是否已经决定,要用天子临行时给出的计策呢?”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