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董卓的周公养成计划 > 卷五 第371章 蝼蚁!

“奉先,你是九原郡出身,昔日与那些异族最为熟悉。这次便由你领骑兵兜个圈子,伪装成鲜卑骑兵,好引诱袁绍上当。”

几天前,天子便在谋划此事。

“既然袁绍还在期盼着乌桓、东鲜卑的骑兵会来救他,不然就将计就计,引诱袁军出城。”

“正因为邺城有漳水防护,所以袁军倘若需要出兵,必然也会架设浮桥,从水上渡河……到了那个时候,便是奉先的机会了!”

……

天子昔日的话语还萦绕在耳边,而令吕布惊喜的便是,袁军的反应与天子说的一般无二!

跃马进入邺城,吕布迅速命士卒控制了城门,将此处夺下!

而方才“逃窜”的汉军此刻也是立马调转方向,杀了一个回马枪。

不光如此。

之前被“疑兵”调走的徐荣部也是出现在了邺城西侧,开始慢悠悠的铺设浮桥,打算渡过漳水,将邺城彻底包围!

“中计了!三公子的那封信就是骗局!”

沮授、审配瞬间便明白了其中关键!

“袁三公子误我河北啊!”

完了!

全完了!

沮授、审配带出城的大军已经被吕布的骑兵瞬间撕裂,而刚才追上来的张飞、赵云等人也是看准了二人的身份,直接便在乱军中犹如探囊取物一般制住二人!

二人被麻绳束缚,跪倒在地。

此刻一阵马蹄声响起,下一刻,面前光线一暗。

一面赤龙大纛遮住了天空,而在龙纛下方的,则是一身金甲的天子刘协。

“伯枢,好久不见。”

沮授此刻跪在战场上,心中五味杂陈。

但他还是微微拱手:“见过陛下。”

“伯枢,又落到朕手中了。”

没有调侃,没有得意,沮授只听出天子此刻的如释重负。

沮授苦笑道:“为了这场大战,天子究竟是耗费了多少心血?”

“从出兵开始,一切便都在天子的谋划算计当中……说来也可笑,我昔日还曾为袁公献计,说是要藏兵上党。现在看来,这怕是早就被天子看穿,所以才选择兵进雒阳,先取河南,我倒真是愧对袁公啊!”

刘协:“若朕说,其实朕一开始也没有看出来上党的重要性,而是由朕麾下的司马仲达提出来的呢?如此,伯枢的心里会不会好上一些?”

沮授微微一怔,费劲的昂起脖子,注视着天子:“陛下为何要说这话?”

“朕是想告诉你,朕赢你们,不是靠着朕自己赢的。”

“科举考试,能筛选大量的人才。朕随便一届科举都能选出上千名人才,随便一届科举中都有如司马仲达、诸葛孔明这样的人杰……而河北一直就是靠着你们这几个人,无非还有你们的儿子,你们的孙子。伯枢,你且告诉朕,你们如何能赢下与朕的这场战事?”

“还有之前朕好心将曲辕犁的图纸给你们送来,你们当中却有人认为曲辕犁省下人力,让寻常百姓无事可做反而是大害……这样的心性,你们又如何能赢下与朕的这场战事?”

刘协叹息道:“虽然袁绍行大逆之事,但朕依旧将河北百姓当做大汉的百姓。但你们却连在田地里为你们干活的佃户都不当做人来看待,这样的态度,你们……”

说到此处,刘协已然不愿说话,而沮授亦是低头颔首,几乎要将脸埋在这泥泞的土地里。

“伯枢,你是有优秀才干的人。你且与朕说,你是否愿意舍弃一切,跟朕从头来过?”

……

对于张邈那样的人来说,让他重新来过,就是对他的一种羞辱。

但在沮授看来,这反而是天子的仁慈。

沮授继续低着头,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朕现在还要去见袁绍,你有时间慢慢想。”

刘协一勒马缰,从沮授身边走了过去。

“朕说过,永远都将你们还当做汉人,当做自己的百姓!”

“朕的对手,也从来都不是你们当中的哪一个人。”

“言尽于此,还望伯枢好好考虑!”

说罢,刘协便继续前进,进入到了邺城当中。

街冲辐辏,朱阙结隅。石杠飞梁,出控漳渠。疏通沟以滨路,罗青槐以荫涂。比沧浪而可濯,方步朓而有逾。

这邺城光从外面看,便已经知道是一等一的雄城。

而等来到了里面,更是天下一等一的秀丽。

葺墙幂室,房庑杂袭。剞劂罔掇,匠积习成。

广成之传无以畴,街之邸不能及。廓三市而开廛,籍平逵而九达。

班列肆以兼罗,设阛阓以襟带。

跟在天子身边的刘备惊叹道:“即便是昔日的雒阳,怕是也不能与今日的邺城相媲美吧?”

一座邺城,赫然是奢华到了极致!

另一侧真正见过雒阳盛景的杨修也是咋舌:“虽然规模比不上雒阳,但论华丽,这邺城还真就胜了雒阳少许!”

等到了邺城皇宫,其中的布置更是绚烂到迷了众人的眼睛。

此刻先入城中的吕布策马而来:“陛下!这宫室中还有一些阉人在冥顽抵抗!还请陛下稍后!臣马上就破了宫门!”

阉人?

众人一听都大感意外。

事到如今,还在抵抗的,竟然是宫中的一些阉人?

刘协看了眼紧紧锁住的宫门,缓缓摇头。

“奉先的骑兵不适合攻城,让高顺带着陷阵营上去即可。”

“喏!”

……

邺城皇宫内。

从欣喜到绝望。

从云端到谷底。

袁绍此刻呆坐在原地,手中握着的,依旧是袁尚随手携带的那枚玉佩。

“啪!”

重重摔下!这块价值连城的玉璧直接被袁绍摔了个粉碎。

袁绍深吸一口气,不去看那碎了的玉佩,而是看向桌案上的一套服饰。

一套,袁绍从未示于人前的服饰。

冕冠、玄衣、纁裳、白罗大带、黄蔽膝、素纱中单、赤舄……

这,赫然便是一套天子服饰!

袁绍上前,双手将那冕冠捧在手中,仔细观看。

延、旒、帽卷、玉笄、武、缨、纩、紞……

每一个部分,袁绍都仔细触摸,仔细打量。

轻轻将其放下,袁绍又直接去了自己的铁盔,将这天子冕冠小心的戴在了自己的头上。

袁绍的动作一丝不苟,穿戴顺序也没有任何失礼之处,就好似练了无数遍一样驾轻就熟。

就在袁绍将手碰在那柔软的日月玄衣上时,门口的宫殿,轰然打开!

袁绍脸上有些无奈,也有些气恼。

“为何每次都是差最后一步的时候,就有人坏孤的好事?”

而大门处,一个袁绍从来没有听过,但却异常熟悉的声音响起:“只因你每次都是太过自负,从不爱惜百姓,这才成了今日这样的局面。”

爱惜百姓?

袁绍发出嗤笑。

“若是在前进的道路上还要在乎蝼蚁,那岂不是会变得寸步难行?”

“刘协,你不要和孤讲这些大道理。”

“你能赢孤,无非是董卓无子,亲族又不堪大用!给你留了骁勇善战的西凉军,这才能让你掌控住局面。”

“若是给孤这样的一支不受当地世家控制的边境军队,孤必然也能和你一样,镇压河北!”

门外之人走了进来,果然正是天子刘协!

奇怪的是,身为天子的刘协,头上却是一顶作战用的铁盔,没有和袁绍一样,戴着天子冕冠。

刘协看了眼袁绍头顶的冕冠,也是轻笑起来。

“对嘛!当初朕发檄文斥责你的时候,你就应该亲自把这天子冕冠给戴在头顶,而不是找刘和来当你的替罪羊,白白害了他的性命。”

“你总是这样……明明最想做的事情便是推翻汉室,却偏偏又要再立一名刘氏的天子,扯着汉室的大旗来维护你的统治;明明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亲自掌控河北,将那些敢于和忤逆你的人都给杀了,但却还是顾忌着袁氏的名声,选择去与他们制衡。”

“你说朕是靠着太师才能赢你,朕也从来都没有否认过这一点……但你若就这样将你自己摘个干净,未免也太自欺欺人了。”

刘协摘下自己的头盔,仔细打量袁绍的这处宫室,却发现连个坐的凳子都没有,也是无奈的笑了两声,随即便将头盔放在屁股底下当做椅子坐了上去。

“孝灵皇帝引入胡凳以来已经过去几十年的光景,但你们这宫室中却还是连凳子都没有一个……袁绍,这邺城好歹也是昔日赵国的土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事情你总该听过吧?明明是能够让自己方便的事情制度,却因为那些迂腐的陈条旧规而不得实施,你说这叫个什么事?”

袁绍透过眼前的冕旒看向刘协:“呵!正因为如此!赵武灵王的谥号中才有一个“灵”字!”

刘协:……

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朕说你们怎么给孝灵皇帝取了一个“灵”字为谥号,原来是想着这茬。”

不勤成名曰灵,死而志成曰灵,死见神能曰灵,乱而不损曰灵,好祭鬼怪曰灵,极知鬼神曰灵。

“也不知道孝灵皇帝知道你们将他比作赵武灵王,他到底是该笑呢还是该哭呢?”

刘协此刻突然来了兴趣:“袁绍,倘若你当时没有扶持刘和为帝,而是自己称作天子,你以为你的谥号应该是什么?”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