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董卓的周公养成计划 > 卷六 第393章 凯旋

灞桥。

两岸杨柳垂髫,郁郁青青;

河中波光如鳞,浮光跃金。

关中百姓聚集在两边,在武骑鹖冠的虎贲武卒组成的护栏外面站立,用尽力气点起脚尖,朝着内里看去。

只因今日,便是大汉天子凯旋归来的日子!

从建安四年年中出征,如今已是建安五年年末。

这般漫长的时间,也总该是让关中的百姓知道了外面的消息——

出雒阳,战曹操,得中原!

渡大河,围袁绍,平河北!

闻烽火,追单于,定北疆!

如今的关中百姓,大都是读了些书的。

经义典籍太过乏味,话本小说又还没有发展起来,唯有先秦还有两汉的史书最为畅销。

放眼宗周两汉,还有在这个年纪就立下这般战功的天子吗?

没有!

虽然一年多的时间着实有些太久……

但和天子此次东出立下的功勋相比,已经是能够称的上“速胜”了!

秦末乱世十三年。

王莽之乱十五年。

前两次浩荡的乱世,总共才不过十几年的时间。

但自黄巾之乱以来,这天下已经是足足乱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

这个时间,对于百姓而言,已经足够久了!

天子能够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击溃袁绍、曹操,光复河北、中原,之后又护卫北境的安定……如此速度,当真能够称得上是百姓心目中的圣天子!

加之前不久刚刚举办的科举,因为朝廷急需取士,又是录用了大批的关中子弟成为官吏,这也算是绝对的利好!

所以,纵使一年多的时间几乎快要掏空了关中百姓的口袋,但听闻天子战果,这些百姓心中不免都是平定起来。

“天子来了!”

在一老妇肩膀上,一名扎着辫子的粉嫩稚童突然大喊一声,引得所有百姓往东面看去!

为首一人。

胯下一匹健壮的西凉战马,身上披着闪耀着光芒的金银鳞甲,恍若神人自天边走来!

腰佩八面汉剑,背有赤红披风。

头上并没有佩戴铁胄,而是直接戴着高祖皇帝他老人家制造的“刘氏冠”,平添几分汉天子的贵气与雍容。

刘氏冠下,却是那张关中百姓再为熟悉不过的面庞。

面如冠玉,目若晨星,仪貌俊美,神情秀彻。

左眉上因为年岁增加,三颗形似穹庐一般的细痣缓缓浮现,却又是不怒自威,使人不敢直视!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呼万岁,其势震山!

天子刘协朝左右看去,不断颔首。

又往前走了一段距离,杨彪、刘表、贾诩、蔡邕等人也早已率领百官在此地等候。

踩在马镫上,翻身下马,俊秀的身姿惹得围观的一些窈窕淑女也是发出一声惊呼!

“见过陛下,陛下躬安!”

三公九卿行礼。

天子双手虚托:“诸卿平身。”

杨彪、刘表两人虽是三公,但因为如今三公基本都已经沦为闲职,两人一年没见,非但没有半分疲惫之色,反而是容光焕发,看上去精神了许多。

尤其是杨彪,在看到自己儿子杨修活蹦乱跳的回来后更是将满脸的褶子都笑了出来。

倒是尚书令贾诩明显看着增添了不少白发,惹得天子蹙眉:“文和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贾诩局促的摸着自己鬓角的发丝:“臣可有不同?”

“文和看着老了许多。”

贾诩憨态可掬的笑了几声:“但陛下却是看着愈发的雄姿英发了!”

随着一年的征战,天子外貌上仅剩的一点稚气都被磨砺干净,只剩下那满脸的威仪。

而天子在看到贾诩那憨憨的笑容时当即一笑。

因为他知道,贾诩终究还是没变。

而贾诩看到天子的眼神时,也是莞尔一笑。

因为他也知道,天子依旧没变。

“朕明白了,朕这次回来,再不轻易折腾了!”

此次征战,耗费的钱粮绝对大的惊人!

其后方的人员调度、军需配给,同样也是一笔笔刘协自己估计都不想看的繁冗工作量。

更别说,在自己这个天子离开关中后,必然是有不少人作妖作死……

即便贾诩不说,刘协也知道,这镇守后方的滋味不好受。

尤其是自己中途还将荀彧调往中原,这更是相当于断了尚书台的一双手臂。

能够将这烂摊子维持到天子回来,贾诩确实是已经做到了极限!

贾诩闻言干笑了两声。

“陛下休要骗我,陛下哪能有不折腾人的时候?”

“陛下想说的,是不去折腾百姓,而是要全力开始折腾我们吧?”

刘协一愣,随即就是哈哈大笑!

“知我者,文和也!”

“朕的这点心思,当真瞒不过文和!”

左右群臣见天子大笑,当即也是放松了精神。

只因天子离开长安这么久,不少官吏其实已经能够感受到朝廷和天子的疏远。

尤其是当天子在河北钦点了一名三公和三名九卿后,是真的快要将关中的这些官吏吓死!

他们是真的生怕天子一言不合就在河北“落地生根”,将朝廷给搬到河北去……

但随着如今天子如今的大笑,众官员也都知道,天子的心终究是还在长安,还在关中。

一时间,众官员都发自内心的感谢贾诩……

之后刘协再没有骑乘战马入城,而是乘上了早已在此地备好的玉輅。

待天子上去后,还主动往身边挪了一个身位。

“文和,上来和朕同坐。”

天子竟然邀请贾诩同乘玉輅!

瞬间!刚才还感谢贾诩的群臣顿时化作了怨妇,一个个充满艳羡嫉妒的看着贾诩,思索着等会要不要去参贾诩一本。

贾诩不敢推辞,在上了车后才有些幽怨道:“陛下这是给臣招恨啊!”

“没事,你一个人在关中这么久,恨你的官员不说是占了九成九,那至少也是有个九成八,没什么大事!”

天子没心没肺的回了贾诩一句,而贾诩嘴角也流露出一丝释然:“那倒也是。”

刘协顺手将自己的手搭在了贾诩大腿上,可下一刻就皱起眉头来。

“文和身上还是这般瘦骨嶙峋,一点都不如太师的丰满圆润!”

贾诩尴尬的笑了几声:“臣也不知道为何,无论怎么吃肉都不长胖。”

“文和这话传出去,怕是不知道要让多少女子艳羡!”

意兴阑珊的收回右手,刘协终于询问:“朝廷如今的状况究竟如何?”

“有些乱子,但问题不大。”

“问题不大……也就是说还有问题喽?”

刘协看向贾诩——

“有的事情,不处理掉,就永远还是事情。”

“回头文和给朕一份名单,让朕来做!”

贾诩犹豫了一下:“其实……倒也不必。”

“怎么?文和心软了?”

“不是……”

贾诩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那些人……怎么说呢,虽然没有处理掉,但基本都是半死不活,生不如死,其实陛下没必要对他们动手。”

刘协:……

哑然失笑。

“朕倒是忘了,文和可是被称作“毒士”的人,哪里用的着朕帮你料理后事?”

贾诩一愣,随即便惊恐起来:“陛下!这是谁给臣起的外号?诽谤啊!!这绝对是诽谤啊!!!还请陛下告知臣他的姓名,臣要好好与他理论一番!!!”

“哈哈哈哈。”

见到突然发癫的贾诩,刘协乐的倒是更加开心了。

见天子不告知姓名,贾诩自己却在脑海中思索起来。

究竟是谁给自己起的这个外号?

即是天子亲近之臣并且又了解自己的,无非就那么几个!

荀彧、荀攸……不可能,这两个叔侄都是光明磊落的君子,不大可能背后嚼人舌根。

钟繇、牛辅、吕布……也不可能。

司马懿少年老成,也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而且贾诩感觉和自己比起来,司马懿那小子才更配得上“毒士”的称号。

如此,怕不是只有一个人了?

贾诩往车外看了一眼……

正和自己老爹吹牛的杨修突然脖颈一凉,随即就惊恐的看向四周,冒了一头虚汗!

“文和,朕之前在河北的时候就给你发过信件,说是想要改革官制。”

听天子聊起正事,贾诩这才将自己的目光收回。

改革官制……

这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件大事。

而且一旦施行,必然要狠狠再折腾一番大汉的官场。

可作为尚书令的贾诩,却对这个提议无比赞成!

“是该改革官制了。”

“不然尚书台若是再继续扩张下去,只怕真的无人可制!”

现在的尚书台,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怪物中的怪物!

行政权!

财政权!

司法权!

……

除了监督权早在建安一年就被天子设立御史台给剥夺外,尚书台几乎是一个权力膨胀到堪称恐怖的怪物!

早些年。

朝廷不过关中之地的时候,尚书台集中权柄,其实反倒是提高了行政效率。

但随着如今大半个天下都已经光复,其事务之庞杂绝对超越了任何一个人的想象!

就连这一次天子出征,背后其实都是出了不少乱子。

若非是有贾诩、荀彧在后方帮着改正,只怕天子河北这仗都有可能打不下去!

所以诚如天子所言,这改革官制一事……尤其是拆分尚书台一事,已经是迫在眉睫,不容商榷!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