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董卓的周公养成计划 > 卷六 第406章 爸爸救我!

士燮。

名义上是交趾太守,实则却是整个交州的主人。

其弟士壹兼任合浦太守,二弟徐闻县县令士?(音椅)兼任九真太守,士?的弟弟士武兼任南海太守……

士家,基本是将整个交州给包圆了。

前几年朝廷光复荆南的武陵、零陵二郡时,其实就已经与交州有过联络。

只是当时士燮估计还想观望中原局势,看朝廷和袁绍、曹操两军究竟谁能取胜。

但随着河北之战的落幕,随着天子超乎所有人预期取得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后,士燮终于是坐不住了,开始派遣许靖为使者,前来参与朝会。

刘协听到许靖代表士燮而来,当即问道:“听闻你善于相面之术,可知士燮是怎样一个人呢?”

许靖答道:“交趾士府君既学问优博,又通晓治政,处于大乱之中,保全一郡之地,二十余年疆界内没有战祸,百姓没有失去他们的产业,商人旅客,都蒙受他的好处。即如窦融保全河西之地,也不能超过他!处理公务的余暇,他还研习书、传,尤其对《春秋左氏传》的研析简练精微,可谓陛下的守土之臣!”

刘协听后不露喜怒。

“按照你的说法,那士燮,却是和南越王尉佗一般的人物了?”

南越王尉佗,即赵佗。

昔日秦始皇派遣赵佗领数十万秦军南征,后来中原大乱,赵佗便干脆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

所以天子将士燮比作赵佗,这明显不是赞赏,而是质疑。

许靖不愧是中原名士,听到天子质问,许靖当即回应道:“赵佗割据,全因中原动乱,岭南汉人有家不能归,这才在当地休养生息。”

“如今陛下英明神武,雄才大略,救万民于水火,使天下重归于安宁,士府君无论如何也是不会效仿南越王尉佗行谋逆之举啊!”

……

当你强大了,周围的人便会很友善。

随着朝廷彻底平定中原、河北,甚至于重新夺回了草原的话语权后,无论是辽东的公孙度还是交州的士燮,都开始温顺的趴在地上,等待天子的调教。

许靖表面上是在拍天子马屁,其实也是借用如今汉室的强盛来证明士燮的乖巧,颇有种昔日“夜郎自大”的自嘲之嫌。

刘协听到许靖的话后,微微一笑。

这就对了!

虽然如今朝廷的政令和军队都不大可能在这个时候伸到交趾去,但只要士燮摆出臣服的态度,那总归可以慢慢操作。

“原来是这样。”

“既然如此,朕当真要褒奖士燮守土教化之功。”

“来人,立即封士燮为龙编侯,拜安南将军。”

“还望你回去告诉士燮,让他安心为朝廷守土。”

“此外,交州水运不便,可以开通荆南和交趾的道路,让双方进行互市。”

许靖听到刘协最后面一句话后,顿时眼前一亮!

“臣谢过陛下!”

“交趾物产虽然不丰,但多有奇珍异兽,迥然于中原!”

“这一次,臣便带来了大象,请求进献于天子!”

大象……

交州那么多宝贝,怎么偏偏就带了个最没用的东西?

刘协不由摇头,头上的瑬珠也跟着摇晃。

“这些奇珍异兽,唯有交州的水土能够养活。”

“以后就不要送这些东西了……不过朕听说交州有不少新奇的瓜果、稻种,倒是可以与荆州进行贸易。”

“喏。”

许靖听到天子对大象不感兴趣,也就不再提及此事。

至于瓜果、稻种……他倒也没放在心上,只以为天子是从哪些古籍上胡乱看来的。

交趾那些奇形怪状的瓜果,基本离了岭南就活不下去了,哪里有可能大规模的在中原种植?

就在许靖脑海中思索这些事情的时候,却发现天子好像对这件事异常在意!

他看向刚从荆州回来的荀彧:“如今的零陵太守是谁?”

“回陛下,乃是刘度。”

“派遣几名官吏到零陵,与刘度一起疏通荆南到交趾的道路,尽快让两地恢复贸易往来。”

“喏。”

荀彧思索了一阵:“此事,可交由伊籍。”

刘协记得此人,当即也同意此事。

交州事毕,许靖行礼后退去。

终于轮到西域诸国的使者。

几名使者操着一口不太流利的官话朝着天子行礼,依次又给天子奉上礼物。

“陛下!我们终于再次见到您了啊!”

西域的这些使者,被班超调教的异常听话。

他们不是没有想过反叛。

在王莽篡汉的时候,西域诸国便有过一次集体跳水。

但随着班超拿着大汉的铁棒合纵连横,将几个刺头全都干翻后,西域诸国便再没有了挑战大汉的心思。

所以当听到大汉爸爸干翻轲比能之后,这些西域的使者就屁颠屁颠的往长安跑来,想要回到大汉爸爸的怀抱。

顺便,再来给大汉爸爸告状——

“陛下,疏勒国勾结乌孙人还有北匈奴动辄就来欺负我们,您可一定要为我们做主啊!!!”

……

疏勒,其实和大汉的关系一直都很亲近。

当年班超镇守西域的时候,疏勒更是成为了班超的基本盘,是大汉在西域最坚实的桥头堡。

孟达之父孟他攻打疏勒的原因,正是因为疏勒国发生了叛乱,其现在的国主和得乃是杀侄自立,得位不正,所以孟他才会选择出兵镇压。

现在背叛汉室不说,还与大汉曾经的敌人乌孙还有北匈奴眉来眼去,也难怪这些西域使者迫不及待的要来求着大汉爸爸对那些不听话的敌人挥动小皮鞭!

刘协听后,微微颔首,却没有说话。

凭借汉室四百年的余威,外加击败了轲比能这个刚嘚瑟没几天的草原霸主,西域诸国都是很识趣的主动投入了大汉爸爸的怀抱。

这个时候,他们提点条件,作为伟大的大汉爸爸肯定没有拒绝的道理。

但如今中原毕竟还没有平定,加上刚刚结束了一场大战,朝廷其实已经是没有余力前去管辖西域。

可这种事情,从来都是一步错,步步错。

若是刘协这个时候不想办法控制住这些西域诸国,那毫无疑问是在给后人挖坑!

“朕明白了,你们姑且放心,朕是不会饶恕那些人的。”

刘协如今的思绪十分清楚。

“今年之内,朕便会派遣汉使前去西域探问情报。”

“若疏勒国当真不尊汉室,那朕自会发兵讨伐!”

听到大汉天子的保证,所有西域使者都喜极而泣!

大汉爸爸终于要回到西域了!

什么疏勒!

什么乌孙!

什么北匈奴!

甚至什么贵霜!

统统都给老子死!老子的爸爸马上就要回来了!

待这群西域使者退下之后,所有人的神情一肃!

他们知道,建安六年大朝会上真正重要的东西来了!

三省六部!

改革官制!

果然……

刘协暂时将辽东、交趾、西域的事情抛之脑后,同样面色凝重的面向宫室内的官吏——

“有些事情,诸卿怕是已经听说了。”

“自党锢之祸以来,朝廷时局便已经不稳。”

“先有梁冀、何进这样的外戚弄权,后有袁绍、王允这样心怀叵测之人操纵时局,只为自己谋求私利。”

“今日,朕便决定,澄清吏治,重新划分各部职责!”

来了!

听到天子将主要原因扯在“党锢之祸”,而没有扯到“天人感应”的时候,一众传统儒士忽然松了口气。

万幸!

若是天子在这场大朝会上主动发难,身先士卒的朝“天人感应”开团,只怕会引起社会剧烈的动荡!

而如果仅仅是以“党锢之祸”为引子,那毫无疑问可以让更多人去接受天子的改革,不至于在这个时候和天子再引发一场争端。

所以,无论是天子亲近的高官,还是一些尚沉浸在旧制中的官僚,竟然都没有反对,而是静静等待着流程的进行。

天子见无人反对,便让司马懿、杨修拿过一封早就写好的帛书,当众宣读!

随着三省六部官员名单的公布,有人欣喜,有人悲伤,但更多的却是疑惑。

尚书令竟然不是贾诩?

难不成天子是忌惮贾诩权威太重,将贾诩给弄下来了不成?

不过当他们细品贾诩“中书令”的职责后,又发现了不对劲。

改为“中书令”后,虽然没有了行政权,但却拥有了中枢最重要的决策权。

加上天子动不动就要亲征,后方必然需要有人留守。

所以细细品来……天子对贾诩哪里有半分的猜忌?这分明是在给贾诩减轻工作量的好不好?

随着六部尚书、侍郎,还有九司五监的长官名单念完,田丰、崔琰等河北士人面色异常难看!

没有!

没有!

河北士人,一个都没有!

现在唯一还有官位在身的,不过田丰一人!

可随着“太白论道”的结束,谁不知道“天人感应”即将被埋入历史的垃圾堆,谁不知道依附于“天人感应”存在的“三公”也要被天子亲手罢免?

一时间,几人面色灰败,甚至已经想到大朝会之后就有廷尉……啊不对,现在应该是叫刑部的人过来将他们带走。

不过天子在公布完名单后并未停止,而是继续念到——

“朕已决定,加设散官!”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