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董卓的周公养成计划 > 卷六 第427章 孙策疯了?

“臣……领旨。”

诸葛亮能咋办?当然是乖乖领命回家休息!

就在诸葛亮走后没多久,中书令贾诩和尚书令荀彧却齐齐一并来到了宫中。

见到两人,刘协眼中再没有之前的慵懒。

“东面的事情,都确定了吗?”

“回陛下,都确定了!”

荀彧呈上一封文书。

“江东之前一直都是封锁道路,没有半个人能从里面活着出来。”

“还是李儒在今年年初绕道从交州带来了一封情报,这才能让朝廷知晓江东的情况。”

江东……

自朝廷发动河北之战时,孙策遭到许贡门客刺杀后,便一直没了动静。

要不是李儒从交州送来一封情报,恐怕朝廷还是不能探知江东内部的情况。

“孙策疯了!”

刚看到李儒的情报时,刘协以为李儒是在夸大其词。

但在看完完整的经过后,却也是凝重的皱起眉头。

因为用“孙策疯了”来形容如今的江东,那真是毫不为过。

自孙策遭到刺杀之后,虽然得性命,但是面容却遭到了毁坏。

从此以后,孙策不敢以真面目示人,凡是出行,皆戴有面具。

而孙策每次出行,几乎只做一件事——

杀人!

江东四姓的顾陆朱张几乎都被孙策杀绝!

据说有一段时间,连东海都被世家的血染成了红色!

“这活干的……啧啧!”

孙策算是干了件,连天子刘协和太师董卓都不敢做的事情!

竟然硬生生提着屠刀,将江东杀了个遍!

要知道,即便是刘协也不敢轻易和世家掀桌子。

以往力量不足的时候,刘协也只有抱紧董卓大腿,并且培养西凉府兵为法子,然后慢慢通过废除察举、兴办科举、设立法律来慢慢削弱世家的力量。

之后对待中原、河北的士族虽然有了几分底气,进行了杀戮,但总归还是付出了一些代价。

比如建安五年的三地同时科举还有“扩招”官吏的决定,肯定是会混进去一些良莠不齐的人成为官吏,败坏大汉的吏治。

但当时情况危急,也只能是将这口夹生饭随便嚼嚼吞咽下肚。

孙策倒好,竟然直接提着刀子一家一家挨个杀过去了!

爽,是真的爽!

但是祸患,也肯定是会大的离谱!

孙策这些年封闭道路,使江东成为一座孤岛,就是在忙着处理江东那堆烂摊子!

“根据李儒的情报来看,孙策当真是个狠人。”

“他学着朝廷昔日的法子,教导士卒识字,并且给无田的百姓均田……因为江东人少,他就专门从深山老林中捉拿山越,以山越为奴,分发到江东百姓手中,助力他们耕作。”

“但也正是这般入骨三分的变革,如今的江东已经不同往日!按照李儒的说法,孙策很有可能在近期发动战事!”

刘协闭目沉思,在脑海中大概勾勒出了东面的局势。

“现在唯一不确定的就是,不知道孙策究竟是要进攻荆州还是说北上进攻曹操。”

“但无论他进攻谁,对朝廷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这才是刘协选择今年年底就发动战事的真正原因。

《孙子兵法·始计篇》

“为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用兵打仗,就是运用诈谋奇计克敌制胜之道。

现在孙策既然敢有动静,那朝廷自然要配合孙策一并发出动静!

无论孙策选择进攻荆州还是徐州。

只要他刀兵一动,朝廷就能顺势而为,耗费最小的代价收复故土。

倘若孙策进攻徐州,朝廷就也一并进攻青、徐,将袁谭和曹操两家彻底逼死!

如果孙策进攻荆州,那就意味着孙策不可能在徐州和曹操、袁谭他们合兵,朝廷依然会选择进攻东面,收复青徐!

朝廷现在最怕……或者说最讨厌的情况就是曹操、袁谭、孙策三家合兵一处,让朝廷耗费大量的代价去完成统一战争。

但孙策现在显然是要单打独斗,那朝廷显然也没有顾忌的必要了。

“此外,徐荣将军麾下有探子汇报,说是公孙度表面上尊崇汉室,实则却还是和袁谭、曹操做着买卖,将大量的辽东战马贩卖给袁谭和曹操。”

“曹操麾下的虎豹骑曾经在颍水之战中发挥过大用,所以不能让他的虎豹骑真的成了气候。”

“故此,今年年底,便是朝廷最好的机会!”

既然机会已经出现,刘协自然不可能熟视无睹。

“但为了防止打草惊蛇,尽量不要大范围的调动军队,其他事情也照旧安排即可。”

反正如今朝廷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完全可以后发制人。

刘协需要考虑的,也不是“如何击败敌人”,而是“如何用最小的代价击败敌人”。

袁谭、曹操倒还好说。

但公孙度那边,因为地理环境的因素,一个处理不好,可能会牵扯朝廷大量的精力。

所以此战与河北之战不同。

因为之前朝廷与河北的体量所差无几,故此河北之战追求的就是一个“速战”。

但如今朝廷已经与对方拉开了差距,反倒是要稳健的一步一个脚印,将对方渐渐逼到死角,然后一击获胜!让对方连挣扎的资格都没有!

“让徐荣给公孙度施压,强烈谴责他和袁谭、曹操等人的贸易,并且在蓟县建造船只,做出要进攻辽东的假象,最好能够使公孙度方寸大乱。”

“之后,将张飞调往渤海,表面上要他配合徐荣行动,实际上是控制住青州的北方,方便时刻对袁谭动手。”

两手布置,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威胁。

这样的布置,很可能会让公孙度和袁谭以为朝廷今年不会出兵。

毕竟这么多年下来,他们对于天子的用兵方式也有了初步了解。

要么不动。

要么直接就是雷霆一击!

所以刘协这次,直接反其道而行之。

两手命令,完全就是仗着如今大汉雄浑的底子乱动,制造假象。

倘若公孙度和袁谭真的上当,以为朝廷今年不会出兵,那对朝廷而言完全就是一件利好!

荀彧听后,都是忍不住赞叹道:“虚虚实实,若是公孙度和袁谭真的相信了朝廷今年不会出兵,他们可就真的没救了。”

而贾诩也帮忙补充天子的战术——

“在青州,可以采用以虚化实;在南面,陛下未尝不能采用以实化虚。”

“陛下可用给荆州派去援兵为由,调动关中骑兵前往南阳。”

“之后这些兵力就暂且保持不动,随时准备支援东面。”

“这样,既可以让孙策忌惮,打消他对荆州的觊觎之心,又能投入兵力前往徐州战场,可以做到以实化虚。”

刘协眼前一亮!

“如此,倒也不错!”

“就让张辽借着支援荆州的名义率领骑兵停驻南阳,试试孙策的反应。”

说到这里,刘协突然想到什么好笑的事情。

“若是让曹操、袁谭他们知道,朕如今对付他们还这般谨慎,真不知道他们会作何感想。”

这个天子明明强的过分,却还十分谨慎?

荀彧此刻听到天子言语,不由一叹。

“若是曹公知道,怕是会倍感荣幸吧?”

即便到了现在,荀彧依旧对曹操保持着尊敬。

而刘协听到荀彧的话后,也是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倘若如今东面的敌人只是袁谭,刘协说不定也不用去耗这么多心力。

但一想到对手是曹操……刘协便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这两场翻车案例带给刘协的教训实在太深刻了,刘协可不想自己也翻一次车,拖延了统一大计。

一时之间,气氛隐隐有些严肃。

……

“不必焦虑。”

反应过来的刘协轻松一笑,安慰起两人。

“再难的日子也过来了,哪里用的着这般?”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这仗打不赢,难道日子还不过了?”

刘协站起身来活动筋骨。

“眼下马上又是一年科举,这才是朝廷如今的重中之重!”

建安五年的科举因为种种原因,其实进行的相当草率。

但建安七年的科举,总不能是继续草率下去。

“这一次科举,必然会有大量河北、中原的士子赴京赶考。”

“幸好长安新城已经建好,不然若是这些士子来到长安之后发现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怕不是要出大乱子?”

刘协不想探讨军事和曹操,转而是聊起轻松的话题。

“文若以为,今年的科举士子中,有哪些人中龙凤,有资格争夺状元之位?”

建安五年分地科举,所以三个状元的含金量一直备受质疑,大家公认的状元依旧只有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人。

今年的科举重新统一大考,谁会成为继司马懿和诸葛亮之后的第三位名至实归的状元,在长安其实也惹来了不少议论…甚至在市肆上,早已有人开设盘口,猜测谁才是那个天之骄子。

荀彧听到天子问他状元人选,也是连连摇头。

“臣连科举都没考过,怎么能预测到谁会夺得状元?”

“随便聊聊嘛!”

荀彧无奈,只能是推出三个人选——

“曹公的两位公子,曹丕和曹植都是热门人选。”

“还有一人,陛下也熟悉,正是陛下当年亲自问孙策要来的陆逊,陆伯言。”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