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董卓的周公养成计划 > 卷六 第455章 权谋

江东,吴县。

孙策领兵攻淮南,周瑜领兵去了江夏。

留守在吴县的,便是孙策之弟孙权。

孙权虽不过少年,却体态恭谦,进退有当,颇为成熟,惹的江东名士纷纷称赞,以为有延陵季子之风。

此外,还有张昭、张紘留守,有此二人辅佐,孙权自是将江东一切政务都料理妥当。

今日处理完政务后,孙权突然询问:“李文优近日可还安好?”

自孙策和周瑜决定出兵后,便将李儒软禁,提防他肆意妄为。

张紘听到孙权问起,自作答复——

“李文优自被缉拿之后,对外不闻不问,一直在自家别院中栽花溜鸟,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栽花遛鸟?

孙权也曾听过李儒曾经做的那些事。

不说是凶神恶煞吧,那也是无法无天。

这样的人,竟然还有闲情逸致去栽花遛鸟?

孙权又问道:“那……那些人呢?”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是张昭和张紘都知道孙权说的是谁。

江东豪族!

虽然孙策在对待江东豪族的手段堪称血腥,但孙策毕竟不同于天子,没有耗费精力去培养府兵,去扶持寒门,形成自己的基本盘。

对待江东豪族,也是留下顾雍、朱桓这样愿意投靠支持的人,作为仰仗。

在孙策和周瑜临行前,也专门提醒了孙权一定要提防这些人,不要让他们抓住机会!

“我等会想要前去拜访李文优。”

孙权突然的话语让张昭和张紘吓了一跳。

“仲谋何必要去见他?”

“只是随便聊聊。”

见状,张昭和张紘虽都是不悦,却也不能阻拦。

对他们而言,李儒这人,其实反倒是比顾雍、朱桓那些人可怕的多!

孙权命人备好酒菜后,便亲自提着食盒前往李儒宅中。

江东一向潮湿。

尤其是入了冬之后,那寒意便是有再多的丝绸锦缎都挡不住,一个劲的从领口还有袖口往身上钻。

而李儒的这座庭院还是背光而落,更显得阴森,让孙权一进入就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而到了院中,孙权更是有些惊悚。

那被李儒栽在院中的花卉,赫然便是毒性极大的羊踯躅!

在羊踯躅上方,则游荡着几只全身漆黑的乌鸦。

这些乌鸦歪着头看向孙权,让孙权不由发起虚汗,瞬间将身上的寒意驱散!

感情李儒是这般的“栽花遛鸟”?

孙权提着食盒,已然是想要打道回府!

而就在此时,屋内突然一声:“可是来了客人?”

……

孙权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紧紧盯着屋内。

“咯吱。”

房门被推开!

一只手臂挂在门把上!

孙权几乎已经不敢直视!

但紧接着,却是走出来一个有些矮胖的小老头,那面相甚至称得上一句慈眉善目,正对着孙权微笑。

“原来是仲谋啊!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李儒亲切的仿佛看到了自己孙子,极为热情的将孙策领入屋中招待。

而屋中摆设更是温馨淡雅,不但有茶香萦绕,屋中还放着几床古琴,端是一副名士派头。

再加上亲自给自己泡茶的李儒,孙权一度都以为自己在屋外看到的庭院都是错觉!

下意识往窗外望去,结果却和停落在窗边的乌鸦一个对视,吓的孙权赶紧收回目光。

“文优先生,今日前来,却是有一事请先生为我解惑。”

李儒笑脸盈盈,给孙权奉上茶水:“仲谋聪慧,哪里用的着我来解惑?”

“况且那张子布、张子纲,哪个不比我更加有学识,哪里轮得着我来为仲谋解惑呢?”

孙权对李儒的话却并不认同。

“我的聪慧,不过是旁人之论,并非生而知之,所以依旧请教旁人。”

“子布、子纲两人虽然学究惊人,但他二人毕竟是古旧儒生,信奉天人感应之说,去与他们商议,怕是不妥。”

孙权并不认为自己真的如大家吹嘘的那般聪慧。

至少……倘若孙策不是江东之主,难道大家还会前来吹嘘他吗?

而张昭、张紘本身就是信奉“天人感应”的儒生,也就是天子所谓的“虾蟆之儒”,并不应该和他们谈论这些事情。

李儒坐在孙权对面淡淡一笑:“仲谋是来和我请教学问了?”

“学问本就是国事,国事也本就是学问。”

孙权一展衣袖,朝着李儒请教——

“如今曹操败亡,大哥和公瑾虽然图谋淮南和荆州,但在那位天子手中,未必能够占得便宜。”

“而此战若不能胜,外与朝廷决裂,内有死而不僵的江东豪族……恐怕江东已成死局!”

孙权情绪激动,而李儒却依旧一脸淡然,言语中甚至有戏谑之意——

“孙策、周瑜还在前线作战,你不好好为他们分忧,却是已经在考虑这些了吗?”

“局势使然,不得不多思虑一番!”

……

收拾情绪。

孙权又道:“我知先生本是朝廷中人,江东陷入死局,恐怕本就在先生预料当中。”

“我今日前来,只是希望先生能够指点迷津,给我一条生路!”

李儒抿一口茶水:“降于天子,天子自会给你活路。”

“先生说的这种活路,非我所愿!”

投降天子,投降朝廷,自然就有了活路。

但这种活路,却不是孙权想要的!

孙权此刻低下头颅:“以先生如今的功绩,自然能在将来回到长安。”

“可即便那位天子因为顾忌颜面,不去做什么“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但等先生回到长安之后,难道真的能够忍受寂寞如雪的日子吗?”

“我不求先生相助,只是想要先生能以局外人的身份,给我指一条明路!”

李儒盯着孙权,神情中露出异样。

“孙仲谋……好一个孙仲谋!”

“你爹孙文台我见过,野心不小,志气却太低,成不了什么大事。就算不死在黄祖手中,日后也难以善终。”

“你兄长孙策,莽夫一个……若不是周公瑾辅佐,早早就被人连肉带骨头给吞掉了!”

“唯有你,不错!当得起“权谋”作为名字。”

李儒此刻终于不再拒绝。

“汝是想要成就王霸之业?”

“正是!”

“那为何不去向已经成就霸业的人去学习,反而要来问我呢?”

孙权不解:“先生是要让我去学袁绍?”

“袁绍那叫什么霸业?”

想到曾经被自己戏弄于鼓掌中的袁绍,李儒摇头,言语中充满了轻视。

“那难道是曹操?”

“……”

李儒哑然失笑。

“方才夸了你两句,现在看来都是我看错了。”

孙权也不恼怒,而是继续请教李儒。

“请先生明说。”

“当今成就王霸之业的,除了天子,还能有谁呢?”

天子?

孙权听到李儒提及天子,却是自嘲的摇头:“天子生而神圣,我哪里能比的了天子?”

李儒此刻闭上眼睛,仿佛已经对孙权没有半点兴趣。

“天子当年的局势,可比你要窘迫多了。”

“那个时候,可有一个人站出来,说天子生而神圣吗?”

孙权愕然。

“当时的天子,自知大汉已经被世家所抛弃,所以没有任何犹豫,直接便与当时已经名声狼藉的太师为伍。”

“天子虽然年少,却已经能够分清楚,谁是他的敌人,谁又是他的助力。”

“正因如此,即便当时太师名声狼藉,天子依旧没有被蛊惑,反而是不断加强太师麾下西凉铁骑的实力,让董太师和天子之间没有了隔阂,故而成就一段君臣佳话。”

“哪怕是太师故去之后的建安年间,天子也一直致力于增强以西凉铁骑为根基的寒门势力,这才能够成就如今在各处战场上摧枯拉朽的大汉。”

“而江东现在有什么?那些个字都不认识的山越土著,如何能够帮着孙策战胜朝廷?江东的覆灭,不过只在朝夕之间罢了,除非……”

李儒说到这里,突然闭口不言。

但孙权却立刻接下话去——

“除非,修复世家的关系,与江东世家和好?”

……

孙权此刻仿佛柳暗花明!

朋友的朋友,就是敌人!

现在朝廷的敌人,不光是江东的割据势力。

还有世家豪强!还有那些虾蟆之儒!

这些,都该是一名江东之主要团结的。

但孙策,却逆势而为,也难怪不能与朝廷相抵抗!

孙权想到孙策,也是有些烦躁。

“可兄长是断不会和那些江东豪族握手言和的,这又该怎么办呢?”

这次李儒不再回答,只是似笑非笑的看着孙权。

孙权被看的发寒,饮了一杯茶水后,才发现那杯茶水早已放凉,喝下后犹如一道森寒的利剑直插心脾!

不敢逗留。

孙权给李儒行礼:“权今日受教了!”

“从今往后,先生可自由行走,再不会有人软禁先生。”

李儒摆摆手:“不用,这里我早已待惯了,去往别处反倒不适应。”

孙权辞别李儒,在道路上晒了许久太阳,这才感觉身子逐渐暖和过来。

“世家,顾雍、朱桓……”

孙权口中喃喃自语后又望向西方。

“无论如何,都要等荆州之战有了结果之后,再做打算!”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