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董卓的周公养成计划 > 卷六 第480章 这是稳重?

义县守将,是公孙度麾下杨祚。

杨祚自从得知刘备可能进攻辽东之后,便遣兵马在南方立下壁垒,企图抵御。

“如今乃是夏季,水位暴涨,道路不能通人,刘备必不可能攻入辽东!”

相比于从陆路上攻来的刘备,杨祚以为还是南面从青州攻来的曹操、孙策更具威胁,便时常打探南面情报,故此也就放松了警惕。

“将军!城外出现汉军踪迹!”

当有斥候往杨祚处汇报军情时,杨祚只当是对方看错:“汉军皆乃神人乎?”

直到登上城墙,见到徐荣的兵马在城下整齐列阵,杨祚才面露惧色。

徐荣左右打量,见义县城墙不高,当即了当下令强攻!

杨祚见状,赶紧朝城外呼喊:“可是刘皇叔亲至?”

徐荣不做理会,完全不给杨祚谈判的机会,只是亲自立于战鼓之下,激励士卒往前冲锋!

杨祚见徐荣连理都不理自己,心中更是多了诸多猜测!

辽东这地方,兴许是天气寒冷的缘故,平日里都是能动手就不逼逼。

见徐荣连交涉的机会都不肯给自己,这让扬祚顿时猜测:“汉军大股兵马怕是已经来到了辽东!”

这种时候,朝廷已经不需要去衡量什么得失,只要能够攻占城池即可!

杨祚大骇,竟然都忘记了命令士卒前去抵挡,转而是下了城墙骑上战马,赫然便是要弃城而逃!

徐荣见状,立刻命骑兵前去追逐。

一直追到大辽河附近,对面的燕军出来接应,徐荣这才引兵而还。

刘备想要摆下宴席为徐荣庆功,却被徐荣拒绝。

“只有渡过辽河,才是我等真正的战功!”

辽东、辽西。

两地的划分,便是由这大辽河而来。

大辽河流量巨大,虽不及大河、长江,也远远要胜过其他天险。

公孙度之所以能够割据,仰仗的一是燕山,二则就是这辽河。

徐荣乃是辽东人,对辽东地形最为熟悉,所以他才告诉刘备,不要大意。

“正是!”

刘备在徐荣这样的老前辈前从不顶罪,顺其自然。

“但如今攻下义县,怎么说也是在辽东有了立足之地,可以慢慢谋划!”

岂料徐荣再度摇头。

“辽东多雨。”

“如今已经是夏季,随时都有可能突降暴雨。”

“暴雨一下,道路断绝,粮草不济,就只能撤兵。”

“故此,还是要尽快想办法攻过辽河,不应当拖延。”

听完徐荣的解释,刘备对辽东的棘手又有了深刻的认知。

“辽东百姓,平日里过的怕是很苦吧?”

刘备唏嘘道:“徐将军年少时,恐怕日子并不好过吧?”

徐荣没想到刘备这个时候还会悲天悯人,在乎辽东百姓的民生。

但想了想后,徐荣却也是叹气。

“其实还好,辽东水网遍布,农田肥沃,物产也算的上丰富,山珍海味怎么都有些。”

“只是冬日太过寒冷,必须备齐木柴,不然很有可能无法熬过冬日。”

辽东最大的敌人,便是寒冷。

即便资源充沛,但是冬天那总是冻死人的气候不解决,辽东无论如何也是发展不起来的。

“木柴?”

诸葛亮也是第一次来到辽东这种极寒之地。

但在听到徐荣谈论木柴之时,却忍不住插嘴道:“我之前和子扬在邯郸的时候,便奉天子之命,在邯郸以煤炭取代木炭。”

“煤炭比之木炭更加耐烧,若是将河北的煤炭运来,岂不是就能给辽东百姓驱寒?”

徐荣苦笑着摆摆手。

“我之前就听过煤炭,但将此物运往辽东的代价实在太大了,即便是运到辽东,也不过是达官贵人才能用的起,与普通百姓何干?”

煤炭又不是其他。

这种东西在冬天消耗的有多么迅速,徐荣这个辽东人再清楚不过。

就算真的将煤炭运来,那高昂的成本也不是辽东普通百姓能够用起的。

“非也!”

诸葛亮却打断了徐荣。

“天子在徐州时就与我提起过,说是有意在渤澥、青州一带发展海运。”

“如此,既能方便朝廷对于辽东一带的控制,也能够使河北和辽东的联系更为紧密。到了那个时候,将河北的煤矿运往辽东的成本必然会降低。”

“而且……”

说到此处,诸葛亮面色有些古怪。

“据我这些日子的观察,我总觉得辽东一带的地形与邯郸极为相似。”

“而且这里有些地方的农田都是黑色,粮食长势也比之中原之地更加旺盛……”

徐荣赶紧问道:“孔明究竟想说什么?”

诸葛亮深吸一口气。

“我不敢妄下推断。”

“但倘若我猜的不错的话,辽东一带,恐怕也有如邯郸附近的煤矿!”

……

徐荣本来没有反应过来。

但很快徐荣就瞪大双眼,上前一把摁住诸葛亮的肩膀:“孔明所言当真?”

“亮不敢妄下推断,但若只是观察,此处很有可能真的有煤矿。”

诸葛亮不敢肯定。

但徐荣早早便听过诸葛亮的名声,知道对方既然能说出这话来,肯定就不是无故放矢!

辽东,可能真的有煤矿!

徐荣这个辽东人,太清楚寒冬对于辽东发展的制约。

一旦真的能够在辽东发现邯郸那种规模的煤炭,必然能够使得辽东成为天府之国!

而刘备自然也乐得成人之美。

“孔明,我让汉升护卫你,沿辽河寻找。”

“如此,一边寻找煤炭,一边想法子渡河,也不是什么两难之事。”

徐荣当即郑重的朝着诸葛亮拱手:“若是孔明真的能够寻到煤矿,不知能救活辽东多少因为严寒冻死的百姓!”

“还请孔明为了那些百姓,多费些精力!”

徐荣对此事极为热忱。

让人不得不怀疑,徐荣年少时,是不是也因为那该死的严寒,那金贵的木柴受过什么打击。

诸葛亮也是朝徐荣保证:“亮,绝对全力以赴!”

在黄忠的护卫下,诸葛亮几日以来都在奔波。

并且最终,给徐荣带来了两个消息。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徐将军想先听哪个?”

“好消息!”

“辽东必然有这煤矿!而且此处的煤矿,要远远超过邯郸的储量!”

徐荣当即兴奋的脸色红润!

“那坏消息呢?”

“坏消息是……”

诸葛亮指着大辽河的东岸。

“煤矿的位置,是在东面,是在公孙度实控的地方!”

徐荣愣在当场。

但是一想到能够拯救整个辽东百姓的命根子就在大辽河对面,徐荣便摇头大笑。

“这算什么坏消息?”

“既然在东面,那只要击败公孙度即可,哪有那么艰难?”

一向冷静的徐荣眼中此刻突然迸发出狂热——

“这次,就算舍弃性命,我也要强攻渡河!”

此言一出,吓的刘备和赵云赶紧阻拦。

徐荣现在因为煤矿之事,貌似彻底魔怔了!

刘备毫不怀疑,西凉军出身的徐荣,是真的能做出将麾下全部士卒填进大辽河的事情来。

岂料诸葛亮竟然罕见的没有和刘备站在同一阵线,而是询问徐荣:“徐将军果真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夺下辽东吗?”

“自然!”

“孔明!”

刘备还以为诸葛亮要挑唆徐荣强渡大辽河,岂料诸葛亮却拿出一份军报——

“这是之前仲达从北面突破大河,从而夺下青州的具体经过。”

“他能够用皮筏渡过大河,直取青州,那将军自然也能够渡过大辽河,前往河东。”

“只是一来大辽河下游要比大河下游凶险,将士们很有可能被暗流卷走,二来不能效仿仲达声东击西,行虚实之道,将军渡河之后,就必须要列阵坚守对面的敌军!”

诸葛亮这些天来,除了寻找煤矿的具体所在,便是思索如何渡过大辽河。

恰好此时司马懿夺取青州的情报传来,诸葛亮便干脆照葫芦画瓢,将这套渡水之法用于大辽河!

“好!”

徐荣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为了对面的煤矿,这个一向慎重的西凉老将明显是要拼一回命!

刘备见状,也只好是尊重徐荣的意见,让他按照诸葛亮的法子试上一试。

……

另一边。

逃到襄平的杨祚立刻将汉军已经穿过燕山的消息告知公孙度。

可怜公孙度刚刚与袁谭相王,就连燕王百官职位都没有册封完的时候,便知道汉朝大军来此!

可在听到对面的领兵大将乃是徐荣时,公孙度眼底的神色虽然有些复杂,但还是安慰众人说道:“徐荣用兵,一向稳妥,不会激进行事。”

“他是辽东人,知道大辽河难渡,必然会按兵不动。”

“如此,只要等到入秋下了暴雨之后,汉军必然会因为补给困难而退去!”

杨祚这才安下心来,随后便与卑衍二人奉命驻扎在大辽河东岸的房县。

可数日后,他们就看到一个奇观!

被公孙度称为“稳重”的徐荣,赫然是身着轻甲,正抱着一个羊皮气囊不知死活的浮水而来!

杨祚很想回去问一句公孙度——

你他娘管这叫稳重?

稳重的人,能他娘的干出这事?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