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董卓的周公养成计划 > 卷六 第485章 陛下修仙啦!

孙策手中长枪翻飞,很快便点死诸多燕军士卒。

有骑兵冲来,孙策也是丝毫不惧,迎面便冲了过去,气势悍勇!

“果真江东霸王!”

刘备称赞一声,正要亲自上阵之时,却发现赵云已经按奈不住,和孙策一起,亲自前去牵制对面的骑兵。

“玄德背水一战,真以为自己是淮阴侯吗?”

曹操此刻来到刘备身旁,出言便是嘲讽。

他早已看出,如今的局势,汉军早就应该撤退!

不对……

在曹操看来,这场仗简直就不该打!

一想到刘备竟然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曹操自是对于昔日在颍水之战时败给刘备更加不服!

“呵!”

刘备听到老对手的嘲讽,也是不服。

“但这一战,总归是赢了!”

“那是因为有我!”

曹操更加不满。

但刘备却道:“赢就是赢,输就是输,哪里有那么多理由好寻觅的?”

“孟德难道也能自信,自己一辈子打的仗就一定能赢,自己做的事就一定是对的?”

曹操嘴角抽搐。

万万没想到,学渣刘备竟然当面教育起自己了?

不过曹操忽然之间,却是想起昔日夏侯惇来到彭城时,给自己转述的那番话。

自己总以为自己运气不好。

无论是颍水之战,还是芒砀山之战,都是如此。

但天子却说,两场战事在开打前,就已经注定了曹操会输。

颍水之战,即便不打,张邈和陈宫也会向朝廷献城。

这和运气没关系,只是因为曹操和袁绍一样,都不可能全心全意相信世家势力,必然要其他势力去与世家相制衡。

无论是袁绍麾下的许攸、田丰,还是曹操麾下的张邈……这种本来就有极大威望的人,曹操自然不可能对其继续委以重任。

而不委以重任,就会让对方心中不满。

而对方心中不满,自然就会酿成苦果……

很多事情。

世人以为是偶然,但其实能够发生的,几乎都是必然。

正如刘备的这一战。

或许刘备自己会输,或许这一仗确实打的不是时候,但刘备早就知道曹操、孙策会从海上而来,从而绕过大辽河,直接攻击襄平。

故此,汉军的大胜,其实成了必然。

既然知道胜利会是必然,自己又何必惜身呢?

曹操面色复杂,随即重重叹了口气。

而孙策、赵云二人,基本也将外围的燕军尽数驱离。

刘备也大笑着将孙策、周瑜搂入怀中。

“夷陵之事,乃是为国征战,还请你们不要怪罪!”

“当时在夷陵战死的几位将军,我之后都是以厚礼埋葬。”

“若是你们要怨恨,就怨恨我好了,不要和翼德、子龙或者天子他们置气。”

孙策、周瑜脸色成了猪肝色,赶紧抱拳:“不敢!不敢!”

刘备对孙策、周瑜二人是真的爱惜,还是牢牢将他们二人抱紧:“好在从今日起,你我总算不用为敌!”

“都是汉家大好男儿,你我本该同殿为臣,引为袍泽,如何能兵戈相见呢?是也不是?”

“是是是……”

孙策、周瑜眼神逐渐惊恐,因为他们毫不怀疑再搂下去,刘备的厚嘴唇直接都能贴到他们脸上!

看来刘备在草原上待的这段时间,使其本来就奔放的性格彻底解封。

而曹操无奈的看了刘备一眼:“当今之事,是尽快攻破襄平!夺占辽东!”

刘备这才放开曹操,颇有些幽怨:“孟德多年不见,怎么这般无趣?”

有没有可能是你有趣的过分了?

……

曹操翻了个白眼。

果然……

他和刘备,终究不是一路人!

而曹操扭头之际,正好看到徐荣也对他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惹得曹操更是心中发憷,仿佛回到了荥阳……

大军汇合,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抵达辽东郡郡治,同时也是公孙度的老巢,襄平城下!

但当看清襄平城时,刘备、曹操、孙策等人都是面色大变。

“这公孙度,怎么又给自己修了座乌龟壳?”

襄平城本来的城墙,已经完全看不见。

因为公孙度赫然是在襄平城外面,又修了一高一矮的两座城墙!

高城在内,矮城在外。

若是有汉军攻占矮城,燕军就能够从高城居高临下进行防御。

而且曹操凭借经验也是判断出——

“这高矮城墙之前,必然有阻拦之物。”

“要么是襄平城原本的护城之河,要么就是一个巨大的坑洞。”

“如此,就算攻占矮城,也难以抵达后面的高城。”

“就算是拿下了高城,后面还有襄平城原本的城墙……”

三重城墙!

这个让人闻所未闻的防御工事,就这么活生生的出现在了众人面前,让刚刚取得一场胜利的汉军愁眉不展。

徐荣打量着城墙,亦是猜测出公孙度的战术——

“马上就到秋季,辽东必然会有大雨,大辽河也定然暴涨。”

“到时候后方道路泥泞,粮草补给不足,大军必然只能撤退。”

“公孙度,从来都没有想过正面作战,就是在等着我军自行退败!”

第一道防线,燕山。

第二道防线,大辽河。

第三道防线,便是这襄平城外新筑的两道城墙。

公孙度根本就不用击败汉军,只要凭借着辽东的气候,就能迫使汉军撤兵!

“辽东这是什么鬼地方?”

孙策骂了一句,随即就感到自己脸上好像落下了什么东西……

“大爷的!上面的燕军还吐口水?”

但刘备、曹操都是面色严峻:“不是口水。”

众人齐齐抬头,只见头上的云朵变成如墨画中一般的颜色,正从上方慢慢压下。

“是雨!”

……

……

泰山。

曹丕心满意足的在泰山山顶上刻下《论衡》,终于是启程要回去和天子复命。

在泰山刻《论衡》一事,终于是彻底引爆了虾蟆之儒的怒火。

不少大儒都气喘吁吁的爬到泰山顶上要剁了曹丕,而曹丕也是任他们辱骂,从不还口。

直到有名大儒拿着刻刀想要去划掉曹丕命工匠刻下的《论衡》,曹丕才是露出了真面目,直接下令士卒将其射杀!

“你敢杀人?”

“我在此地为天子刻石记功,相当于代天子在此地告敬上天!”

“你们随意破坏天子刻石,破坏天子向皇天后土的祭祀,是想找死吗?”

无数虾蟆之儒有口难张。

曹丕说的,全是他们的词啊!

动不动就将天人感应的理论拿出来说事,这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啊!

你一个曹丕有什么资格动不动将老天挂在嘴边啊!

但不幸的是……

曹丕还真有资格!

因为曹丕确实是奉了天子之命,来泰山顶上刻石记功,敬告上天。

甭管曹丕在这泰山上刻的是什么东西,你就说到底是不是在进行封禅的那套吧!

若是这些虾蟆之儒不认,那就和自己的“天人感应”起了冲突。

但如果这些虾蟆之儒认了……那是不是说,也就将《论衡》的学问给认了?

这些虾蟆之儒从来没有想过,天下竟然有这般恶心人的事情!

曹丕见众人不再阻拦,更是直接变本加厉!

他不但让工匠继续在泰山上刻石,还大声将《论衡》念出来给这些尾随他而来的虾蟆之儒听。

“元气论!你们听听!这学问有多好!”

“孔明的孔明灯已经证明,这天地间确实是有元气组成,你们怎么不信呢?”

“有本事,你们就将自己的呼吸闭住,然后看看自己能不能活?”

曹丕闲着也是闲着,甚至直接就在这泰山登上,将诸葛亮当时在太白书院的实验又重新复刻了一遍!

当一众虾蟆之儒看到竟然真的有物能飞到天空之上,若空游而无所依时,本来坚不可摧的道心,也是不知不觉蒙上一层阴霾。

对于天地浩荡,日月运转这等渺茫之事,他们还能凭借着天人感应那套强行和人体内宇宙联系到一起,强言附会。

但对于小小的一盏孔明灯,他们却不能辩解出个所以然来。

能够解释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理论却不能解决小小的一盏孔明灯,属实是有些贻笑大方了。

而曹丕眼看这些虾蟆之儒没了往日的凶戾,自觉也是大功一件,心情自然也是无比舒畅。

刻完除了《命定论》的一整卷《论衡》,曹丕急冲冲的就要去和天子请功,同时也指着刻好的石头:“你们若是敢破坏,那下场如何不用我说!你们都好自为之!”

令曹丕奇怪的是,这些虾蟆之儒并没有和他想的一般暴走。

大多数儒生,虽然面色难看,却还是走到那些石头面前,一篇一篇的看过去……

《论衡》就在这里。

无论这些人看与不看,它就在这里。

曹丕见到这些虾蟆之儒的反应,突然意识到天子在这泰山刻石的良苦用心,一时之间也是有些唏嘘。

“不过我将这事做的这么漂亮,天子必然也会狠狠赏赐我!”

曹丕下山后前往临淄,见到司马懿后心情也是极佳:“仲达!陛下在哪?现在可方便求见?”

司马懿指了指天子居住的地方,有些不确定的说道:“天子……好像是在修仙!”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