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董卓的周公养成计划 > 卷六 第488章 封邦建国

“修建宗庙?”

即便吕布再怎么迟钝,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嘶……陛下,这是不是有些不妥?”

“哪有什么不妥?”

吕布小心翼翼道:“非刘氏不得王,这是高祖皇帝立下的祖训,违背者怕是会被天下共讨之……”

“朕什么时候说要封你为王?想的还挺美的?”

吕布不好意思的挠挠头,但却还是说道:“可……太师。”

现在大汉群臣之上,存在着一个标杆——

太师董卓。

太师当年被封为雍国公,开辟封国,建立宗庙,已经算是封顶。

况且吕布和太师之间还是义父子之间的关系,更是让吕布有所顾虑,不敢和董卓同阶。

“朕想过这一点。”

刘协确实有好好思虑过。

“故此,朕打算追封太师为王。”

语气轻松,好像只是说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

但这话却令在场三人全都炸了锅!

天子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这下便是司马懿都上前来,想要与天子理论。

但刘协只是一摆手。

“非刘氏不得王?”

“朕且问你们,作为太师的直系子嗣,万胜那孩子,到底姓不姓刘?”

“这件事上,朕不算违背高祖皇帝祖训,所以不要劝朕。”

司马懿和吕布面面相觑。

他们没想到,那刘万胜的刘姓还能这么用!

虽然感觉哪里怪怪的……

但是如今,有谁敢说,刘万胜不是刘姓?

三人也没有想到,天子还能这么曲解高祖他老人家的话……

刘协也是莞尔一笑:“行了!要论僭越,这规矩也是先汉天子们打破的。”

“人家匈奴单于那么多代不都姓刘?难道人家匈奴的王就不算王了?”

……

听到刘协编排先汉天子,三人更是无话可说。

“说正经的,吵架不是朕在这里做的事情,至少也要等回到长安再去吵。”

司马懿询问:“所以陛下是要回到长安之后,再开始谋划此事吗?”

“不!”

刘协一脸严肃。

“朕打算现在就将这事办了,生米煮成熟饭!”

司马懿:……

刘协仿佛没看到司马懿满脸铁青一样,继续对吕布说道:“朝廷能够控制的地方,无非就是辽东之地。”

“再往东,便是朕想,也是有心无力。”

“故此,朕想要效仿周王室,封邦建国。”

刘协边说,还边对着旁边的司马懿安顿道:“仲达记一下,若是等回去后,有人不满,就说朕是效仿先王行事。”

……

“包括三韩之地,还有扶余、高句丽之地,这些都不是朝廷能够掌控的。”

“这还是东北。”

“西南面更是如此,仅仅靠着掸国、骠国两个蛮夷之国,是绝对不可能让汉室的势力在当地稳固下来的。”

“还有西域之国……”

“还有交州以南……”

“还有东海岛屿……”

刘协说到此处时,竟然难得涌现出几分有心无力的感触。

“如今的大汉,没有能力将这些地方全部囊括在内的能力。”

“若是倾全国之力,便又成了秦皇、汉武那般,穷兵黩武,于国不利。”

“故此,封邦建国,乃是大势所趋。”

说要统治那些地方……这话刘协自己都不信。

因为统治的核心,从来都不是土地,而是人口。

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

刘协并不打算从这些土地上去获得什么。

他现在,仅仅是想要汉室的百姓,能够在这些土地上休养生息。

但这些,刘协都没有和吕布他们明说。

其实不用天子交代这些。

仅仅是天子下定决心要封邦建国,已经足够震撼几人。

其实抵达人臣巅峰的,并不仅仅是吕布。

司马懿,如今已经是三省长官,乃是门下省的侍中。

即便不看文官的成就,司马懿的战功甚至都能挤出来一个柱国……

同理,诸葛亮其实也差不多……

这些人随着大汉逐渐被光复,他们的权柄其实也是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

如果说,汉初是冒出来了一个韩信。

那现在,就是冒出来了一堆韩信!

无非是天子的岁数太过年轻,让这些人心中没有太多紧张感。

倘若刘协现在是个四五十岁的老头,只怕司马懿这些人早就学着萧何自污自保了!

但如今,天子却将他们本来已经封无可封的前路,突然变得海阔天空!

封邦建国!

成为开国始祖!

这样的诱惑,世所罕见!

便是司马懿,此刻的喉结也上下抖动,更别说旁边的曹丕……

曹丕现在恨不得一溜烟跑到自己老爹曹操身边,拿着皮鞭亲自督促曹操干活!

建邦封国啊!

大丈夫追求的,不就是这个吗?

即便听天子所言,分封的地方大致是不会出现在中原腹地……可只要能有封国,谁会在乎这个?

一时间,三人的大脑都是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要在天子面前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便先这么定下。”

“当然,封邦建国归封邦建国,你们毕竟都是在中枢有着官身的人。只可效仿周公、召公一般,将自己的子嗣派往封国,没让你们自己亲自过去。”

刘协此刻笑的和个奸商一样——

“前往封国的百姓、士卒也要由你们自己筹备,懂吗?”

既然要效仿周王室,那就要效仿到底。

周王室当年,基本就是划拉一片空地,然后一脚将人给踢过去自生自灭……

刘协虽然不会那么无情,会给些资助,但本质上其实也差不多……

眼见三人还是痴呆状,刘协上前一人敲打了一下:“行了!先别做你们的春秋大梦!”

“辽东如今尚未收复,你们倒是先考虑上这些了?”

“仲达,准备一番,过几天就赶紧赶往辽东,助皇叔他们破开襄平,将公孙度那老王八的乌龟壳给朕炸开!”

“喏!”

……

数日后。

司马懿心事重重的踏上征途。

封邦建国之事实在太过惊骇,即便是司马懿,也迟迟没有消化这个消息。

一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一国始祖,司马懿便忍不住和在炎炎夏日吃下一口冰酪般舒适。

“呼~”

司马懿站在甲板上,望着远处的大海。

平日里,他对于这大海是半点兴趣都没有的。

但如今一想到自己有朝一日,或许能在那汪洋之后的一片陆地上封邦建国,便对这片浩瀚的大海充满了向往!

“为开国之君……”

司马懿悠悠呢喃了两声,随即便站定身姿,继续往襄平而去。

这,不是虚谈!

司马懿相信,既然那位天子能说出口,也必然是能够实现此事!

但诚如天子所言,无论如何,总要先将辽东拿下,然后再来讨论封国之事!

襄平城下……

刘备、曹操的兵马已经在此困守一月之久。

连日的大雨使得士卒的士气极为萎靡。

而燕山的道路已经被全部封死,现在大军的粮草补给都是通过河北、青州的海路往此地运输。

这种状况下,即便是最为坚定的刘备也染上一层阴霾:“若是继续这么下雨,恐怕真的只能撤兵了。”

如今的军营里面,几乎没有一片干燥的地方。

有低洼处的士卒,营地中甚至已经漫进了大水,淹没了脚踝,泡烂了脚趾。

打仗,可不是这么打的。

而曹操、孙策也是一脸郁闷。

本以为能够轻取公孙度,平定辽东,立下战功,可结果却成了这样……

而且众人都知道。

因为辽东偏向封闭的地理单元,这一撤,不单单是将辽河附近让了出去,一同让出去的,还有迄今为止所有攻占下来的地方。

一想到耗了这么些时日,耗了这么多粮草,耗了这么多士卒打下的土地就要拱手相让,所有人心中都是有着一口郁气,不吐不快。

“还请诸位,再耐心等一等。”

现在说这话的,反倒是平日里最为理智的诸葛亮。

“天子已经发来讯息,说是仲达和翼德已经率兵前来,最多在这一两日内就能赶到。”

但这话却让孙策有些不悦。

“即便是赶到,又能如何?”

“现在真正给大军造成困境的,并不是这辽东的大雨,而是和那王八壳一样的襄平城!”

“三层城墙,相互依仗,再防御时组成体系,除非十万大军齐齐进攻,方才有可能啃下这座城邑。”

“那司马仲达便是再足智多谋,那张翼德便是再勇猛,难道能够抵得上十万大军吗?”

孙策的语气很不耐烦,但说的却是现实。

只要襄平城不破,即便是来再多的士卒也没有用。

不但没有用,甚至反而会加重此地的后勤压力,让军营更快崩溃!

曹操虽然没有说话,但心中的想法却和孙策一模一样。

事到如今,已经没有坚持的必要。

与其在这白白耗下去,倒不如立刻收兵,积攒实力,为将来谋划。

而且近日,那于王后在发现汉军不能攻下襄平城后,也是升起了一些不该有的小心思,惹得曹操警惕。

但诸葛亮依旧书羽扇纶巾,不骄不躁——

“诸位怎么就知道,仲达此来,不能破城呢?”

“反正就是这一两日的事情,还望诸位再等候一段时间!”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