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董卓的周公养成计划 > 卷七 第548章 其实是个文官……

朱桓命令士卒隐蔽身形,随即便在三日后乘舟船往南海郡的郡治番禺。

朱桓此次带来的兵力不过只有三千余名。

这点兵力在中原战场,自然是连塞牙缝都嫌少的地步。

但是在交州,却是一股足以席卷整个州郡的力量!

在夺下番禺后,朱桓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于是又命士卒抢占苍梧郡的灵渠水道,切断交州与荆南的消息,让荆州方面起疑。

故意打出自己的名号,朱桓便不再继续往东面的合浦郡和交趾郡用兵,而是静静等候北面文聘的消息。

交州只是边缘战场。

最重要的还是荆州!

朱桓身为江东世家出身,清楚此战对于江东的重要。

只有拿到荆州,才能拥有完整的长江天险,才能拥有和朝廷对抗的资格。

不然的话,在朝廷面前,是真的让人害怕到生不起抵抗的念头!

……

士武和黎富婆已经从海上往林邑国而去。

黎富婆在舟船上努力学习着汉话,同时尽力给士武宣传贵霜以及更西面安息的盛况。

“是不错。”

如果黎富婆没有夸大其词的话,贵霜和安息当真不愧为西域大国,虽然依旧不能和大汉相比,但若仅仅是与大汉一些发展落后的地方相比,那还是可圈可点的。

“只是可惜路途遥远啊。”

“那就乘舟船去啊!”

黎富婆和士武也逐渐混熟。

汉文明带给汉人独有的随和气质让黎富婆和士武还有这些汉人士卒相处的很舒服,说话也不复之前的拘谨。

“我这次已经探寻到明确的航道,这条航道其实好走的很!洋流和风向都有助于航行,而且参照物也很明确!”

“将来从大汉前往贵霜,说不定连三个月都不到!比交州前往长安都要近也说不定!”

黎富婆话语中尽显海路运输的优越,只是士武并未发现。

士武丢掉手中的龙虾壳:“还是算了!在海上虽然有这龙虾吃,但是未免太过寡淡,连点油水都没有,实在算不上是什么好东西。”

“陆上走三个月,好歹全是遍布人烟的城镇。但是海上走三个月,那可全是茫茫的大海啊!”

“……”

黎富婆暗中摇头。

大汉什么都好。

就是有些太过富饶了。

正如士武所言,汉人已经将那片广袤的汉地尽数都给开发出来,无数繁荣的城镇遍布在土地上,哪里还用费劲心神劳力往大海探索?

“只是希望那位大汉天子不要也是这样的想法,不然即便我发现这条航线,恐怕也没有什么用处吧?”

……

在黎富婆的引领下,大汉的船队很快便靠近了林邑国的象林县!

港口上的占人见到大汉的船队靠近,纷纷大呼小叫,赶紧退去。

偶尔零星的反击也被士武命弓箭压制,汉军很快便控制此处港口,陆续登上陆地。

黎富婆还专门在港口处探寻。

在确认这里的港口上确实记载着汉字后,黎富婆也是松了口气。

“太好了,看来这里真的本就是大汉的土地。大汉进攻此地,不是为了野蛮的征服,而是收复故土,讨平叛乱!”

最后一丝心理负担从黎富婆心头抹去,黎富婆又小心翼翼的从怀中掏出一张白纸,好似珍宝。

纸张如今只在汉地流传,还并未被大规模交易到贵霜去。

故此黎富婆第一眼见到纸张的时候简直惊为天人!

而在知道此物在大汉不过是寻常的书写之物,算不上什么珍宝之后,黎富婆更是对与大汉将来的贸易充满1了期待!

摊开纸张——

黎富婆拿出对他自己而言更好用的羽毛笔,在纸张上进行记叙——

“东方的大汉已经强大到不能用语言描述!”

“最关键的是他们强大的同时,也有先进的文明约束着他们,让他们不会像野蛮人一样只知道侵略和破坏。”

“即便发动战场,也常常是因为平定叛乱,维护正义,而不是夺取别人的土地和财宝。”

“而且我现在看到的大汉不过是这个古老而强大国家的冰山一角。等到这次平定叛乱的战争结束,我就能够前往长安,去到大汉帝国最为繁华的地方,觐见那位大汉天子……”

黎富婆将这次战争,彻底定性为大汉平定叛乱的战争。

日南郡、象林县,自古以来都是大汉的固有领土,从此以后不仅仅是汉人的文献有这样的记载,同样也被这位来自贵霜的商贾记载下来。

而士武率领的士卒完全就是摧枯拉朽。

在夺下港口之后,林邑王区连大惊失色,随即便召集林邑国的士卒在象林县城外摆下军阵,同时用闽语口音安抚士卒——

“不管怎么说,汉军现在的人数不过两千人,而我们却有一万人,优势在我!”

……

在区连自己安慰自己的时候,却浑然没有仔细去看两军的构成。

汉军虽然人数稀少,但到底是按照中原模式下训练出来的精兵。

可能甲胄稀少了些,但却依旧有汉弩、弓箭这些军械!

但区连麾下的士卒,则大都是拿着根木棍,然后穿着草裙蓑衣就来到战场上……

这种装备的人,在大汉别说是士卒,连农夫都比他们强悍!

毕竟如今大汉的铁产量节节攀升,哪怕是农夫,人手一根铁制农具也是能做到的……

所以当黎富婆见到对方的人数远超过汉军时,脸色都变得有些苍白:“将军!还是撤退吧!”

“撤退?”

士武好像听到了什么天下最好笑的笑话。

如果在面对这些人撤退,那他士武怕不是会被中原名士所取笑?

“黎富婆,你可知什么叫“一汉当五胡”?”

黎富婆茫然的摇头。

“就是说一个汉军士卒,就相当于五名匈奴士卒!”

“匈奴你总该知道吧?就是把你们大月氏人从凉州赶到大夏的那群人!”

“如今这些林邑国的叛军根本比不上匈奴士卒的一根毛!我为何要惧怕他们?”

黎富婆虽然不想承认,但关于贵霜国的历史,他自己也知道一些。

贵霜的祖先便是大月氏人。

而大月氏人是被匈奴赶跑的。

但匈奴,又是被大汉揍趴下的!

这种简单的战力换算虽不能细想,但黎富婆还是被大汉的战力所震撼。

士武命令士卒也摆出简易的军阵,礼尚往来。

两翼士卒持短刀、坚盾,庇护左右。

中间则是让士卒架起仅有的几架汉弩,并且让弓箭手聚集在最中间,整装待发。

那些身披甲胄的精锐,则被士武藏在了战阵的最中间,不让对面的区连看见。

区连见到汉军人数稀少,又主动做起防御姿势,也是心安不少。

“冲锋!”

一万林邑士卒没有半点阵型,宛若蝗虫过境一般朝着汉军杀来。

眼见对方距离汉军不过五百步的距离,黎富婆嘴唇发白,死死抓住士武的胳膊:“将军!”

士武不理睬他,依旧优哉游哉的看着对面。

还有四百步。

黎富婆腿脚已经有些打颤:“将军!快下令吧!”

士武依旧不理睬他。

还有三百步。

黎富婆恍惚间,已经能看到那些林邑士卒脸上的狰狞!

那狰狞和汉人全然不一样,充满着原始和野蛮,让黎富婆想起了贵霜东北面那些北方土邦的蛮夷!

“将军!”

还有两百步!

士武终于下令——

“放箭!”

汉弩咆哮着朝这些林邑叛军射去,同时无数弓箭手也将箭矢对准他们,猛然松开了弓弦!

一轮箭雨,原本冲锋在最前面的林邑叛军几乎瞬间蒸发!

没有甲胄护身的他们,仅仅一轮齐射,便给他们带去了巨大的伤亡!

而弓箭手一旦进行射击,又哪里是一轮就能够结束的?

数息过后,又是一轮箭雨,将对方尽数钉死在战场上。

短短两百步的距离,却足够娴熟的弓箭手将箭壶中的箭矢全部发射出去!

当弓箭射完,林邑叛军的伤亡几乎已经到了一成左右!

不过也有较为幸运的林邑叛军已经冲到了汉军面前。

“中间的士卒,压上去!”

之前被士武藏起来的那几十名穿戴铁甲的士卒手持丈长的长戈从阵中徐徐迈步而出!

长戈放平,尖端的利刃铸成一道可以移动的噬人城墙,缓缓朝着林邑叛军押去。

左右士卒此刻也一并跟上,跟随在这几十名士卒身后,不断逼近林邑叛军,并且将其碾碎!

当汉军士卒往前走了一百步之后,林邑叛军已经开始惊慌。

当汉军士卒往前走了两百步之后,林邑叛军已经开始朝后逃窜。

而当汉军士卒往前压了五百步后,林邑叛军的士气彻底崩溃,开始四散逃离!

“天啊!”

“天啊!”

黎富婆死死瞪着战场上发生的一切,手却不断地在纸张上记录——

“士武将军!您一定是大汉打仗最为厉害的将军吧!我仿佛看到了阿育王在大汉的这片土地上重生了!”

什么乱七八糟的?

士武摸了摸自己的鼻尖,突然想到自己南海太守的官职后有些尴尬。

“其实严格来说,我应该算个文官……”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