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董卓的周公养成计划 > 卷八 第564章 宝岛与象林稻

交州。

甘宁抵达后,第一时间观察军势。

朱桓进入交州之后,只占据郁水(今珠江)东面的土地,而对郁水西面秋毫不犯。

但因为有灵渠的存在,所以郁水往西的交趾郡、合浦郡、郁平郡才是交州的精华。

如今朱桓仅仅占据南海郡就不再前进,实在是让人起疑。

“坏了!”

江东的进攻方向,绝对不是交州!

不然朱桓在甘宁抵达前,有一万次机会能够推平交州,没道理等着甘宁前来。

后来荆州传来的情报,也印证了这一点。

“格老子滴!江东鼠辈!”

甘宁想要回援荆州,但是朱桓在甘宁进入交州的那一刻便将视线全部投入到甘宁身上。

一旦甘宁要撤离,朱桓便上前来骚扰。

一旦甘宁要回头作战,朱桓就立马跑的远远的,远离河道,不给甘宁水军发威的机会。

“奶奶的!”

尤其是后面听到西陵城破,文聘被围的时候,甘宁更是惊慌不已,想要杀出重围,支援荆州。

朱桓见到甘宁急切,反而越发欣喜,还专门派遣士卒前往甘宁营帐:“甘将军何必这么早急着回去?难道是想念家中的娇妻了吗?”

“只是不知,汝家中娇妻如今是否还安在否?”

甘宁七窍生烟,直接斩杀了朱桓的使者,又再度引得朱桓破口大骂:“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华夏之仪,与你禽兽何干?”

诸夏之间的礼仪,与你们禽兽有什么关系?

朱桓出身江东豪族,同时也是天人感应的拥趸。

听到甘宁称其为禽兽,亦是大怒,于是主动领兵攻打甘宁,却被甘宁轻松击败。

又过了两日。

随着关羽、黄权、诸葛亮、陆逊逐个赶到荆州,并且夺回荆州的消息传来后,甘宁一扫前几日的阴霾,笑嘻嘻的朝着对面脸色铁青的朱桓大喊:“吾家中妻儿尚且健全,只是不知你族中的父老族人如今有没有被吓破胆子?”

朱桓在知道西陵易主后,也是不由大骂——

“徐盛那个废物!”

当得知朱然撤退后,继续骂道——

“朱然那个废物!”

当得知潘璋被杀后,虽然有些暗爽,但还是骂道——

“潘璋那个废物!”

可在得知孙权被张辽大败于逍遥津的时候,朱桓的脖子仿佛被掐住,一时不知如何言语……

反观甘宁是更加嘚瑟,甚至有合交州之兵反攻朱桓的打算!

朱桓听到荆州、合肥两面都吃了败仗后,也彻底没有了和甘宁在交州对峙的心思,便乘舟船从海上离开。

“朱桓小儿,过来和你甘爷爷大战一场!”

甘宁催动战船,从郁水入海,朝着朱桓追去。

但追到第二天后,海上便有风暴卷起。

甘宁不知方向,只得是困于船中,与风暴浮沉。

足足刮了一天一夜,风暴才逐渐停歇。

船上的汉军士卒都惊魂未定,唯有甘宁眼中有着异样。

“这大海的波涛,可比长江大河的波涛厉害多了!”

体验过征服大海的快乐,本来的长江大河已经让甘宁提不起半点兴趣!

“待战事平定,老子总要回到蜀地,去一趟安南都护府,从海上去寻那大夏、大秦!”

甘宁胡思乱想的时候,却有士卒惊呼起来。

“将军!陆地!陆地!”

“什么陆地?”

甘宁抬头看了眼太阳。

“我等自郁水入海,陆地怎么也该在北面!你们指南面是几个意思?”

不过当甘宁抬眼望去的时候,却惊骇的发现眼前确实是出现了一片庞大的陆地!

“嘶……”

甘宁倒吸一口冷气:“娘的,这里莫非就是大夏?”

“将军才糊涂了,之前不是听南海太守士武提及那个贵霜商人了吗?要想前往大夏,至少要在海上漂泊一个月之久,哪里可能现在就到了大夏?”

甘宁命人将船靠过去,仔细探查。

坏消息:这不是一块陆地,而是一座好似朱崖洲一般的大岛。

好消息:这上面……绝对可以种地!

哪怕甘宁骨子里就是惊涛骇浪,但是作为汉族人的本性,他还是下意识的开始分析这座岛屿能不能种地。

而得出来的结论,自然是可以!

这座大岛南北走向,中央有一座山脉,可以屏蔽东面的风暴。

同时中央山脉中有许多淡水水源,可以用来浇灌农田。

而且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绝对是一块种田胜地!

“好家伙!”

甘宁赶紧命人将这座大岛的舆图和方位画下,打算回到交州后就呈递给天子。

从大岛返回陆上,甘宁朝着士燮说起方外大岛的事情,士燮也是一脸惊奇。

“海外之地,当真奇妙!”

而当士燮听到甘宁说大岛竟然能够种地的时候,亦是双眼发亮!

他之前坚持让士武奉天子之命进攻林邑国为的是什么?

他为的,不就是将来在南海之地找到一个能够让士家将来休养生息的一块土地吗?

如今甘宁既然能够找到一座大岛,那自己为何不能找到第二座?第三座?

士燮满脸喜色,同时将一物交给甘宁,让甘宁一并呈与天子。

“这是……稻谷?”

“是象林县的稻谷,天子曾经有令,让我代为寻觅。”

“哦~~~”

甘宁放在手中掂了掂,发现这稻谷确实是比普通稻谷要重上不少,穗粒也更为饱满:“这倒真的算是个祥瑞!”

“甘将军发现的大岛,也是祥瑞啊!”

“哈哈哈哈。”

“……”

大岛舆图还有那象林稻,都被送往长安。

刘协见到两物,顿时开心起来。

正在旁边整理公文的杨修见到刘协窃喜,也是凑过来询问:“陛下是遇到什么喜事了?”

“确实是喜事。”

刘协将那座大岛的舆图展开。

“德祖来看。”

“此岛位于江东东南,将来一旦走黎富之前从南海来的航道,进行贸易,此处便能成为船只的中转站。”

“而且此地……算了!”

这大岛刘协再熟悉不过,对其的战略地位也是心知肚明。

只是杨修此刻一脸疑惑,显然不理解天子的兴奋。

毕竟……

保护航道?

有谁活腻歪了,敢在靠近大汉腹地的地方劫掠大汉的船队?

恕杨修直言。

他活了这么大,还真的没见过那么有种的人,同时也没见过有这个实力的人……

见状,刘协换了个通俗易懂的方式告诉杨修——

“这里能够种地,而且最少能养活二十万户,百万人口。”

“乖乖!那是了不得!”

……

杨修顿时明白过来,双眼火热的看向这座大岛。

“陛下,难道这座岛也要……”

“不!”

刘协知道杨修是想问自己这座岛能不能分封出去。

但是深知这座大岛重要性的刘协,还是决定将其牢牢握在手中。

“此岛……唤作宝岛即可。可以让士燮先暂为管辖,让其迁些汉人百姓过去,在当地开拓。”

“告诉士燮,他的心思朕明白。”

“等到平定江东,他的愿望也一定能实现。”

对于士燮的疯狂讨好,刘协自然是全都看在眼里,明白他想要什么。

封国!

所以刘协也给士燮画了大饼!

只要好好干,自己绝对不会吝啬一个诸侯之位!

杨修听后,又是羡慕又是嫉妒。

连士燮都能有封国了?

嘤嘤嘤~~~

刘协看了杨修一眼,也是笑着摇头。

“德祖就算想要封国,也得先生个儿子不是?”

“难道你是想自己扛着锄头,去蛮荒之地开拓不成?”

嗯?

杨修愣了片刻,突然反应过来,然后瞪着刘协。

刚瞪了一眼,杨修瞬间伏倒在地,眼泪“哗”的一声便留下来:“陛下,陛下,难道要,要封我……”

“怎么成结巴了?”

听到杨修声音都在颤抖,刘协也是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

“看你那点志气……你弘农杨氏一直都是独苗,以后不要老是和曹植寻花问柳,弄坏了身子。人家老曹家的人和你们老杨家的人不一样!人家曹操多少个孩子,你爹又有多少个孩子?”

杨修此刻脑袋虽然还是晕晕乎乎的,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傻笑着拼命朝刘协点头。

“行,起来吧。”

“相比那宝岛,这东西才是能最快利国利民之物。”

刘协指尖摩挲着士燮送来的稻谷。

“这稻谷好像长的确实很好。”

杨修强压下自己的激动,端详着稻谷。

不过除了比一般稻谷大一点外,杨修就发觉不了什么异样。

“这东西,是早稻。”

“哦……啊?”

杨修突然反应过来,然后震惊的看着天子。

“嗯,早稻。”

占城稻的产量优势和耐旱优势自然是一方面。

但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它是早稻。

杨修此刻咽了口唾沫。

“早稻?那岂不是说……”

“对,此稻能和中原本土的晚稻互补,做到一年两熟。”

刘协端详着手中的稻谷——

“也就是说,大汉的粮食产量,将来最少可以增长两倍!”

两倍的粮食产量!

杨修的喉结上下滚动。

粮食多两倍!那是什么概念?

粮食多,往往意味着人口多。

加上汉民族本身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

“嘶!”

“陛下真的要将大汉的旗帜插遍蛮荒天下不成?”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