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科幻空间 > 历史直播:带老祖宗游华夏 > 三国谋士榜

“今天要讲的就是三国期待已久的——著名十大谋士。”

三国?十大谋士!!

三国时期的主公们,都沸腾了。

谋士们更是激动万分,有谁不想在谋士榜中,榜上有名呢?

在泱泱历史上,能够占有一席之地那简直是无上的光荣啊。

袁绍:“看来,元皓之才要瞒不住各位了,哈哈哈。”

田丰“主公谬赞了。”

刘备:“谋士榜上,必然有先生在榜。”

曹操:“著名谋士在我这何其多,且不说王左之才的荀彧,更别提还有郭嘉、郭奉孝等人才,刘备就你那诸葛亮完全不够看的。”

曹操嘚瑟的模样真够欠揍的。

孙坚:“曹贼,就你?不是我想打击你,我江东人才何其多。”

木槿姝看到“江东”二字,仿佛触发了机关一样,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

弹幕上满屏都是“?”

“没事啊,我就是看各位老祖宗们讲这么多也累了,要不然听我盘点三国十大谋士如何?”木槿姝一下子正经的起来,清清嗓。

对于谋士榜单,说是翘首以盼也不为过。

“三国,也就是东汉末年时期,前情提要,我之前讲了汉朝最后一任皇傀儡皇帝,年纪轻轻就逝世了,显然他没有先祖刘秀具有逆风翻盘的实力。

东汉末年,腐朽不堪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再加上连年征战,爆发各地起义,角逐天下开始了。

三国的谋士们,纷纷出动,寻找自己心目中的明君,都希望自己辅佐的主公成为最后的赢家,笑到最后。

我们从最后一位开始盘点,第十名就是徐庶!”

加上木槿姝慷慨陈词的声音,还有卡点出现徐庶的自画像,刘备就知道,这次他稳了!

刘备惊喜的站起来朝坐在左边位置的徐庶,朝他一拜。

“求元直助我,成就千秋伟业。”

“主公快快请起。”被木槿姝点到名字,还没有缓过神来,主公就对他行大礼。

“元直~”刘备紧紧握着徐庶的手,他何德何能手底下能有徐庶相助啊。

郭嘉、荀彧、郭奉孝等,羡慕的看着徐庶,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自己呢。

“徐庶”曹操眼睛一眯“来人,去给我刺杀徐庶。”

“是,主公。”

“徐庶是刘备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军师,就连诸葛亮都说受徐庶的开导教诲,受益良多。

徐庶在董卓作乱时期,曾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和诸葛亮等道友交往频繁,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从这可以看出徐庶属意的主公是刘备。

在他刘备遭到曹军进攻时,徐庶作为刘备的临时军事临时指挥,先杀吕旷吕翔,再破曹仁八门金锁阵,夺下樊城。

最后用计让曹仁三万兵马,几乎折损殆尽,只与副将李典率残兵灰溜溜的奔回许都请罪。

以及重要战役,赤壁之战中给刘备出谋划策,如何应对周瑜的计谋,为刘备夺取荆州也出了一份力。

徐庶的军事才能,在这其中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博学多才,擅用计的徐庶,终究还是有弱点的——一封来自母亲的信。

曹操得知徐庶是刘备的军师后,使手段,把徐庶的母亲掳获,徐庶不得已,辞别刘备,进入曹营。

徐庶远离自己心中的明主,母亲刚烈,自缢而亡。

几年后,徐庶病死,我想可能是不想为曹操效力,并在曹营上不得重用,母亲自缢,所以郁郁寡欢了。

徐庶,一生都在追随自己的明主——刘备。”

“元直!”

“主公!”

刘备和徐庶,泣涕涟涟的抱在一起,木槿姝后面说的每一句话都在戳他们的心窝。

我那么大个军师竟然是这么凄凉的结局,呜呜,刘备痛哭。

徐庶没想到,人生的落差,竟然如此之快,就像过山车一般,这次他一定要保护好母亲,好好辅佐主公早日拿下曹贼。

徐庶抬起衣袖,擦干眼泪“还请主公,保护好我母亲。”

刘备扶起行大礼的徐庶,郑重保证“元直,你放心,这次我绝不让曹贼得逞,你快跟着去吧。”

刘备派重兵保护徐庶,去找母亲。

而徐母听到自己儿子的事迹后,立即躲了起来,她相信她的儿子一定能找到自己。

刘备目送徐庶离去后,在弹幕上激情开麦。

刘备:“曹贼,没想到你如此品行不端,竟然派兵掳获手无缚鸡之力的妇人,丢脸!”

曹操:“我这招叫,釜底抽薪。你以为你的手段就高明到哪里去了?”

徐庶:“曹贼,我与你不共戴天之仇,你的脑袋就等着我,上门讨要!”

关羽:“主公,对于曹操这种小人,您不必生气,云长会将曹贼的项上人头双手奉上。”

曹操:“来就来,我还怕你们不成?”

“来人,守卫再加一层,不,两层!”曹操竖起两根手指“再多派人去刺杀徐庶,让他们提头来见我。”

贾诩一头黑线:在弹幕上放狠话,现实中增加守卫,主公,你要不要这么怂啊。

好大一出戏啊。

木槿姝看的津津有味,老祖宗们各显神通,只为!在弹幕上吵架?!

“咳咳,接下来我们盘点第九位谋士,自幼天资聪颖,博学多才,在冀州很有名望,可以说是当地响当当的人物。

我相信大家也猜到了,他就是田丰。”

“呀!”袁绍激动的难以自抑“还请元皓助我成大事。”

田丰眼睛发亮,整个人焕发出异样的光彩,嘴角上扬“我愿与主公成就天下事。”

“哈哈,好。”袁绍满意的畅快大笑,现在正直用人之际,有田丰这样的著名谋士存在,想必会事半功倍。

曹操,眼红的都快成实质了,凭什么一连两个盘点,都不是他阵营下的谋士。

“快给派人刺杀田丰,我绝不允许有我们前进道路上绊脚石的存在。”

曹操,手臂青筋暴起,手指在席上敲击着。

天幕上木槿姝依旧继续讲“初平三年(192年),田丰随袁绍出战公孙瓒,参与界桥之战。

公孙瓒军逐渐逼迫袁绍,射下来的箭雨何其多,甚至稍有不慎,就会威胁袁绍的性命。

在这危机时刻,田丰扶着袁绍躲进一堵矮墙里,袁绍很生气的表示大丈夫应该战死,而不是躲在矮墙里面,并催促箭手,竞相射箭,射抢公孙瓒不少骑兵,阴差阳错的转危为安。

田丰在袁绍统治冀州期间,被委以重任和信用。

但是,袁绍好像有时能听进任何谋士的建议,有时又死活听不见,不少有名的谋士提出的计策,都不被袁绍采纳,这也就是袁绍为什么这么快退出角逐的原因。

要知道,战机都是瞬时的。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许昌时,袁绍害怕危害到自己,提出迁都政策,但是曹操又不傻怎么可能答应。

田丰劝道袁绍,‘既然迁都的事不被采纳,那我们早点谋求许昌,向全国发号施令,以免受制于人,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

袁绍最终没有采纳田丰的建议,错失良机,让曹操的势力逐渐壮大。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前夕,刘备趁此机会背叛曹操,拿下沛县,遭受背刺的曹操决亲自带兵讨伐刘备。

田丰看到了战力,立即给袁绍提出自己的计策‘现在曹操和刘备双方征战,短时间内不会结束,这时我们可以调动全部的兵力去袭击曹操大后方,一去就可以平定,现在正是时候。

这大好的机会,你猜袁绍做了什么?

他借口自己儿子生病了,不采纳田丰的建议。

我单纯吐槽一句,我要是袁绍底下的谋士我要疯了,两次大好机会摆在你面前,你看都不看一眼。

后面慌乱了,想争夺天下,可惜具有战略眼光的谋士们被不被重用,怪不得早早被踢出局。”

田丰握住袁绍的手僵住了,脸上的笑容也僵持着。

两次!同样的错袁绍这个主公怎么能犯错这么多次,听木姑娘的语气,遗失的机会肯定更多。

不行,自己得快点跑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袁绍不是自己心中的明主了。

田丰虽然脸上带着“我肯定相信主公的表情”,心里却早就已经想好退路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