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盛开的紫云英 > 第9章 养鱼能手

1984年开春,村里决定办一个集体渔场,大力发展湖区养殖业。村委会决定将位于村里东北部方向,归集体所有的一大片沼泽地,分割改造成大小不一的十几个鱼塘。

村里人祖祖辈辈都习惯了种粮食,对通过专门养鱼来赚钱心里没谱,等到鱼塘建好后,报名承包鱼塘的人却寥寥无几。

余胜南夫妇第一个主动报名,很顺利地承包了其中一个最大面积的鱼塘,成了村里的“养鱼专业户”。

村主任看胜南夫妇对承包养鱼是最积极的,就提名余胜南做了村渔场的场长。虽是“场长”,其实也就是村里的生产队长那么芝麻大点的官,胜南在村里本就人缘不错,让他来当这个“场长”,其他几个养殖户也都没意见。

渔场离自家房子有个五六里地,往返总是觉得不方便,再加上鱼塘是露天敞门敞院的,需要防止别人偷盗,无时无刻不需要人看守,余胜南夫妇就将土房子转让给了邻居,在自家的鱼塘边重新修了几间砖瓦房。

新房建在鱼塘的堤坝上,是用从镇上砖厂买来的红砖建成的,坐北朝南而居,南北两面都是水,只有东西两头各连着一条乡间小道。

余胜南带着余晖兄弟两在屋前后分别种下一排水杉,又在屋的东头,分别种了十几棵桃树和李树。

牛秀莲则在屋的西头整理出了一片不小的菜地,他们家一年四季的蔬菜都靠这片菜地供给,常常会有吃不完的菜,要么由秀莲送给邻居,要么会由胜南骑着自行车拿到县城去卖掉。

鱼塘周边的其他土地上,种的全部是供鱼吃的草。主要有两种草种的比较多,一种叫黑麦草,一种叫皇竹草。黑麦草个儿矮小,但长得浓密,割完一茬后长得快,草也比较肥嫩。皇竹草的杆儿粗个儿高,最高的甚至可以超过二米,草鱼和青鱼比较喜欢吃,但这种草很容易长密密麻麻、黏糊糊的小虫子。

小时候余晖帮家里干得最多的家务活儿,就是从垸堤上割鱼草,边割边扔到鱼塘里给鱼吃。他特别讨厌割皇竹草,因为每次都会抓一手的小虫子,让手上黏糊糊的,感到十分的不适和难受。

刚开始养鱼时,余胜南买了十几本有关养鱼的科普书籍。家里几乎没有其他课外读物,余晖和余容就拿这些养鱼的书来看,慢慢就看懂了不少养鱼的知识。有时他们还能按照书里教的,帮助父母出些有用的主意。

余胜南夫妇很快就变成了养鱼能手,成了村里带头致富的“一部分人”,胜南还被邀请参加县里的表彰大会,带着大红花站在主席台上,接受县领导的表彰,并向他颁发了“养鱼能手”的奖状。

“出了名”之后,经常就有县里各级政府、各村的人不请自来,到渔场来“参观、学习”。每每这个时候,负责接待的胜南和村里、乡里陪同的干部们总是忙前忙后,都感觉很是光荣和“长脸”。

余胜南夫妇成了远近闻名的“能人”,此后不到两年,30出头的余胜南就被推选成了前进村的村委会主任,隔年又接替“退休”的村支书记当上了书记。

余胜南当上村里“一把手”,给家里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后来余晖在日记中对此有记载,他感受到的最大变化,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门庭若市,乌烟瘴气。

说“门庭若市”,是因为县里、乡里、村里几乎天天有人来——有来检查工作的,有来参观学习的,有来欢度周末的……家中总是人来人往。

说“乌烟瘴气”,是因为来的人聚集在家中,不是抽烟喝酒,就是打牌娱乐,搞得仅有的几间房子里到处喧闹嘈杂、烟熏缭绕。

余晖非常讨厌家中这种“门庭若市、乌烟瘴气”的氛围,每次回来都会旁若无人地躲进自己和弟弟共有的那间卧室不出来,假装在认真学习,其实是在躲避和生闷气。

“农家乐”在全国兴起后,余晖才意识到,其实他们家就是容县最早的“农家乐”之一。

虽然余晖家做“农家乐”的硬件条件实在一般,但架不住这里离县城近,加上胜南夫妇热情周到以及可以白吃白喝白拿的诱惑,乡里、县里的“大官”们都非常喜欢到村里的渔场来,他们下乡检查工作来,陪同上级领导调研来,兄弟单位的人来学习他们领着来,周末还会呼朋唤友、拖家带口的来......每次来都是前呼后拥的一大群人,一待就是一整天。

村里其实有一栋村委会专门用来办公的房子,但早已破旧不堪,根本就没有接待的条件。起初,胜南还可以安排村干部各家轮流接待一下,但这种吃力不讨好、“损私肥公”的事根本没人愿意做,不久后大家也就纷纷找借口推脱不再干了。

“一把手”余胜南只好把接待工作全部安排在了自己家里,这也正中那些县乡干部们的下怀,因为胜南家有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鱼塘——这里不仅风景好,地域开阔,还可以垂钓娱乐,关键还住户稀疏、人迹罕至,他们就来的更勤了。

可由此带来的问题却无法回避,就是村里根本就没钱可用来接待!胜南只好咬牙硬撑,用鱼塘的收入来贴补亏空。这样一年忙到头,胜南夫妇收获的却只是两手空空。持续久了,秀莲终究就受不了,常常会跟胜南抱怨,甚至还为此发生过激烈地争吵。

面对秀莲的指责,胜南自有一套逻辑,他认为“领导们喜欢到家里来,别人还求之不得”,把它当作是自己的一种“本事”。

余胜南夫妇辛苦换来的,仅仅只是那些官员们口头对他“工作能力”的不断肯定和称赞。胜南对这些所谓的“好口碑”似乎着了迷,也为自己在县里面拥有这样的“高端人脉”而沾沾自喜。

秀莲从不在外人面前抹余胜南的面子,每每来人,通情达理的秀莲也总是会快速地收敛起自己的坏情绪,走进灶屋重新收拾锅灶,“开开心心地营业”。

那时农村商品还很不发达,要想买到丰富的菜品简直是天方夜谭。好在胜南家塘里有鱼,垸堤上有自家种的蔬菜。由此,秀莲练就出了一手烧家常菜的好手艺,尤其是各种鱼的做法堪称一绝——剁椒鱼头、鱼头汤、豆干鱼、红烧鱼、酸菜鱼、鱼杂火锅、杂鱼火锅......各种鱼菜花式多样、美味可口。

余晖兄弟和亲朋好友们,至今都非常喜欢吃母亲秀莲用鱼烧制的各种菜肴。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