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BL文 > 弃暗投明秦瑱刘备曹操 > 第三百八十六章 诸患皆平,千古一相(终章)

章武十年,昭武帝刘备伐诸胡,这在后世被史学家誉为其生涯除统一之外的最大功业。

与汉高祖统一之后遭遇白登之围不同,刘备统一之后,国力反倒逐渐进入鼎盛时期。

经过后世史学家统计,在经过二十余年混战之后,大汉的人口本来已经衰减至不到三千万。

可在刘备称王之后,十四年的时间之内,便让大汉的人口增长到了四千七百万之多。

此外,一改汉灵帝时内忧外患,朝廷税收衰减的状况,工商业和科技的发展,让昭武帝刘备拥有足够的底气发动对外战争。

在这种基础上,刘备发动的这一场北伐之战,被后世认定为大汉第一场有目的的侵略战争。

和汉武帝北伐驱逐胡虏的目的相反,刘备这一场战争目的,就是单纯为了获取足够的奴隶。

所以在宰相秦瑱和兵部的组织下,此战大汉共计调集了十万铁骑,一个影响后世足足两百年的特殊兵种也在此战出现。

枪骑兵,这种装备了马蹄铁和马鞍,拥有强大机动力,且主要武器由环首刀变成火绳枪的跨时代兵种,主宰了整个战场。

事情的开始,源于轲比能之死,自从建安十四年,轲比能去世之后,鲜卑中部就陷入了内乱之中。

而在这时,鲜卑西部,原本被轲比能压制的步度根集团看到了机会,趁机吞并轲比能旧部。

这使得步度根的实力逐渐壮大,由数万人发展到了数十万人,兵力逐渐强盛,有了南下之力。

同样,没了轲比能的牵制,东部鲜卑逐渐形成了慕容部、宇文部、段部三部,占据辽西之地。

另外,尚有拓跋力微,见西边匈奴式微,不断西迁,至于云中郡,此后又分裂出秃发部、乞伏部等小规模部落。

可以说,鲜卑的地盘已然从东边辽东扩张到了凉州以西,整个漠南地区对大汉形成了极大威胁。

而由于小冰河时期还未结束,大漠南北气候都极为异常,几乎年年都会遭受冰灾,冻死牛羊无数。

在这两种因素交杂之下,步度根联合诸胡于章武九年冬季对大汉边界发起了一次大规模劫掠行动。

这次行动,便是促使刘备出兵的导火索,消息传入长安之后,朝局震动,宰相秦瑱、大将军关羽、兵部尚书刘晔纷纷上表请伐!

于是刘备便在众人的表文中决定发起这一次战争,下令秦瑱、庞统、刘晔等人制定军略,不仅要将异族打痛,还要将他们的损失夺回来。

由此,在军机处十几位顶级战略家的谋划下,一场针对诸胡的侵略计划形成,并且在次年三月,也即章武十年展开。

先是征西将军赵云和吕布率领兵马由北地郡对鲜卑、羌族等开启斩首行动,一连突袭数十个部落,将其尽皆俘获。

随后又是大将军关羽和张辽、田豫、徐晃、张郃等将领,沿着并州以北方向布置防线,装作坚守之势。

面对此状,步度根还以为大汉会像以往一样当个缩头乌龟,索性召集诸部联合大军三十余万,在夏季天气暑热之时突然出兵。

这个时候出兵,自然是有他想法的,在他看来,汉人春耕秋收,夏季正好切中农忙两季之间。

此时刘备即便知道他率军前来,也无法调集兵马北上,他可以趁着现在劫掠,等到冬天天寒之后,迁往北方草原。

这样一来,只需要几年时间,就能让刘备打消北伐的念头,乖乖成为他们圈里养的猪猡。

可他不知道的事,这个想法,正是鲜卑灭亡的开端,其人六月出兵,到了七月刚入并州境内,便遭到了关羽的迎头痛击。

关羽选择以骑兵硬抗的方式,以三万骑兵杀入了鲜卑二十万人的军阵之中,是役步度根率军意图包围关羽。

可就在这时,一阵火绳枪的声音响起,关羽的兵马朝着步度根的中军便即冲来,沿路火绳枪直响,步度根大惊。

同一时间,远处山岗之上也响起了火炮的轰鸣,巨大的炮弹落入鲜卑军阵,让其麾下兵马乱做一团。

在火绳枪和火炮的双重威压之下,步度根联军开始溃散,二十余万乱做一团,只有关羽所部在其中横冲直撞。

直到步度根开始撤退,远处的张辽、徐晃、张郃等人又率领大量骑兵与乌桓骑兵袭击步度根的后路!

这一战鲜卑西部大人步度根战死,其麾下兵马四散,各族联军被斩杀踩踏至死四万余人,俘虏超过七万。

而这仅仅只是大汉反击战的第一步,在七月击破鲜卑联军之后,关羽、徐晃、张郃、赵云、张辽、吕布六部便杀入茫茫荒漠之中。

凡是遇到了的异族部落,无一例外,无论男女老少尽皆俘虏,收其牛羊以作军粮,以其中汉人为向导继续进军。

到了章武十年九月,西部鲜卑部落大半被扫荡,辽西以北,鲜卑人几乎绝迹,至十月,大军杀入东部,灭亡了诸多鲜卑部族。

次年三月,赵云和吕布杀到了金山,也即今日的阿尔泰山,攻入羯、氐二族境内,击破二族联军数万人,俘获无数异族。

至章武十一年秋季,关羽再度北伐,鲜卑人闻风丧胆,连忙北迁,再不敢南下一步,至次年春季,羯、氐二族西迁。

至此,大汉北部诸胡被一扫而空,而大汉则是以数千骑兵的代价,俘获了超过五十万的异族奴隶。

这些奴隶在以往只能种地,可在现在,却被安排进各种矿洞,干起了最危险,利益也最高的工作。

在后世史学家看来,这些奴隶是大汉崛起的关键财富,也是这一战,让汉人尝到了四处掠夺人口的甜头,开启了长达两百年的血腥殖民史。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不过这些奴隶的到来,确实缓解了汉朝国内劳动力极度紧缺的现象,也进一步使得大汉国内产值节节增高。

在火药和这些奴隶的帮助下,大汉产煤量节节升高,甚至进入了寻常百姓的家中,成为了一种廉价燃料。

而矿物化石的使用,进一步倒逼交通的发展,由此在五年之后,大汉朝第一条铁路出现在了并州境内,负责将煤矿运出矿区。

煤矿的大规模开采,又让大汉境内的钢铁产量逐年增加,据统计在章武元年,刘备刚刚统一之时,其治下钢铁场只有一百零二处,年产量不过十二万吨。

可在章武十六年,整个大汉的钢铁产量已经暴涨到了四百万吨,并且钢铁产量还在不断增加。

这使得大多数产业进一步开始演变,比如农业,在玻璃、煤炭、钢铁、化学的不断发展,首次合成出了氨肥。

在间作法、深耕细作、轮做法、灌溉法,以及钢铁犁耙、水车灌溉出现之后,粮食产量开始激增。

在章武十六年这年,整个大汉近六亿亩耕田,产出了十七亿石粮食,仅十税一,税收就超过一亿七千万石!

而这年,宰相秦瑱首次提出三十年将农业税减半的目标,这一目标显然在封建社会显然有些石破天惊。

可满朝文武却没有一个人觉得秦瑱这是在夸口,因为此时大汉已经不像当初那般需要依靠农业税。

商业的发展,让大汉原本以农业税为主的单一税种,变成了商业征税、个人所得税、关税、外贸多种收入的综合税制。

光是章武十六年一年之间,大汉的税收就达到了五千万贯之多,这还只是帝国初年,没有人会怀疑帝国发展到鼎盛时期大汉的产值会有多恐怖。

不过在此之前,有一个问题却一直在困扰着大汉王朝,那就是他们的钱币已经明显不够流通。

毕竟,大汉一直都是一个缺铜的国家,在发展工业的同时,铜制品和铜钱也在不断消耗,在铜产量增长缓慢的情况下,铜这种贵金属已经开始入不敷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秦瑱提出了以贵金属和纸币替代铜钱的提议,并且言说东边倭国盛产银矿!

如果能将倭国攻占,便可以银来代替铜钱与金共用的状况,这一提议也瞬间引起了大汉国内的热议。

要说现在他们打倭国困难么?一点难度都没有,在海军不断发展之下,大汉出现了轮船,铁甲舰等远洋战船。

再加上火枪的不断更新,现在他们打倭国,可以直接碾压,只不过是一直没有合理的出兵借口而已。

但既然秦瑱说倭国产银,那正好可以成为他们出兵的理由,商定之后,刘备决定出兵倭国。

由是在章武十七年,大汉海军登陆倭国,也即后世的九州岛,开始大肆杀戮,收取奴隶,寻找白银。

大汉海军的出现,对九州岛上的倭人无异于天军降世,不到两个月,九州岛全境便即陷落。

得胜之后,时任海军新任都督的陆逊率军北上登陆本州岛境内,不料却遭到了倭国士兵埋伏。

这一战,汉军损伤三百二十人,倭国士兵损伤两千余人,将近一比十战损让倭国国主卑弥呼大为恐惧,连忙上表请降。

可陆逊年少就跟在秦瑱身边,对异族历来没有好感,见卑弥呼主动埋伏,又兼崇尚鬼道,显然是个妖妇,他便拒绝了其投降的请求,率军开始攻打其部。

战争历时半年,初时因为水土不服,陆逊并未取得大胜,可就在暑季到来之时,陆逊采取火攻之计,大破倭国联军三万余人。

这使得倭人对卑弥呼的信仰发生了改变,于内乱之中杀入邪马台,将其攻杀至死,献于陆逊。

陆逊见其如此,便上表请示朝廷如何处置,秦瑱便上表道:“倭国民少而国弱,有小节而无大义,不可纵容,可做殖民之地,缓步教化!”

汉昭帝刘备闻之应诺,大手一挥,便将倭国变成了大汉第一块殖民地,大量倭国百姓被当作奴隶运至汉朝。

有以少量百姓移民倭国,意图将倭国逐渐变成大汉领土,就这样,至章武十八年,他们果然发现大量白银,汉朝银钱不足之患由此得解。

然则就在这个问题解决之后,大汉第一任宰相秦瑱却以自身年迈为由,上表请求卸甲归田。

诚然,此时的刘备已经六十六岁,秦瑱也到了五十七岁,可作为朝廷高官来说,秦瑱却还处于“壮年”。

昭武帝见得此表,自然不受,秦瑱接连上表,刘备无奈,这才召秦瑱入宫详谈,然后秦瑱辞别而出。

没有人知道二人谈了些什么,总之月余之后,秦瑱除宰相之位,加封太子太傅,回到老家兖州将养,宰相之位由诸葛亮接任。

此后,秦瑱结束了其辉煌而又坎坷的为官生涯,隐居乡中著书立说,再也不管世间之事。

直到七年之后,昭武帝刘备逝世,秦瑱方才再度出面,助力昭文帝稳定了大局,改元建兴。

其人于建兴二十一年去世,终年八十五岁,凭身共育四子三女,皆得重任,其族贵不可言。

后世对于秦瑱请辞的原因猜测不一,有说是为了保存家小的,有说是为了新皇登基铺路的,也有说是为了颐养天年的。

而这一切也使得秦瑱其人身上的神秘色彩越发浓厚,后世有人统计过,秦瑱这一辈子堪称全才。

其著书立说超过一千本,包括但不限于兵法、政治、哲学、天文、地理,音乐、书法、饮食、数学、心理学、物理学、化学、经济学。

依照后世史学家的推断,秦瑱一个人的著作,将大汉科技整整推动了四百年以上!

而最让人恐惧的地方,在于没有人知道秦瑱这些知识从何而来,唯一能确定的是,秦瑱的师傅蔡邕没有相关知识。

这一切也使得后世人不断猜测,甚至给秦瑱冠以了历史上第一个穿越者的称号,以此作为谈资。

不过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直到后世大汉进化成日不落帝国之时,也没有一个人再得到过秦瑱这般成就。

直到大汉崩坏,新的时代来临,秦瑱依旧是封建时代第一名相,其地位无人可以动摇,谓之千古一相。

全书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没有了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