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嘉和纪事 > 第十七章 碧云往事

卢明远说碧云山这事儿说来话长还真不是托辞。光是碧云山从建立到兴起以及后来几度兴衰都能说上一天,要是再说到他们家与碧云山的恩怨纠葛那就更多了。

不过,看胥琰难得兴致盎然的样子,卢明远也不愿让他失望,便捡了些重要的说了一些。

大概六百年前,当时主掌中原的是建国已有一百五十余年的大梁王朝。前一百年,大梁在几代皇帝的励精图治下国力蒸蒸日上,四海臣服。但接下来的五十年里大梁却国运不济,先后出了多位短命皇帝。皇位更迭频繁,朝局动荡不稳,野心勃勃之人拨弄权术、戕害忠良。整个大梁陷入争权夺利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恰逢此时,大梁北面的劲敌匈奴大肆南下,攻城掠寨,恍入无人之境。当时在位的梁厉宗不过是个十岁不到的孩子,朝政完全被外戚把持。外敌入侵,朝臣想的不是全力退敌,而是以此为契机打击政敌。

大梁朝廷的不作为让匈奴人更加猖狂,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烧杀抢掠,开始有目的地一步步侵占大梁的城池土地。

等到大梁朝臣终于反应过来时,匈奴人已经快打到梁京了。

面对身死族灭的风险,大梁士族爆发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力量,掀翻了长期把持朝政的外戚,遴选了宗室中能力出众的常洛王当摄政王。

常洛王摄政后大刀阔斧革除弊政,又选贤任能,挑选能臣良将前去抗击匈奴,勉强抵住了匈奴的挞伐。

如此一来常洛王声望日隆,梁厉宗这个傀儡皇帝的日子却越来越艰难。朝野上下废掉幼帝另立新主的呼声越来越高。

就在朝臣已经开始着手废立之事时,边境传回的消息让局势再次波云诡谲起来。

梁厉宗的胞姐,大梁平宁公主暗自帅自己的亲卫前往边境。她收拢了在外戚倒台风波中遭难的舅父在边军中的旧势力,打出忠君卫国的大旗,竟然真的在与匈奴的作战中屡战屡胜。

平宁公主在战场上锋芒毕露,大肆展示了她不同寻常的文韬武略,获得了整个北地所有百姓的崇拜甚至信仰。

随着平宁公主夺回失地的消息不断传回梁京,关于废立的争论悄然平息。

战争爆发后的第五年,大梁和匈奴在各自付出沉重的代价后终于休战言和。平宁公主作为最大的功臣帅军回京之日,小皇帝和摄政王带领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大梁京城淹没在久违的和平带来的喜悦中。

但有心人都知道,大梁朝堂上一直勉强维持的微妙平衡随着平宁公主的凯旋不攻自破。

所有人都在观望京中的权利格局到底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

所有人也都在忐忑,如果摄政王和平宁公主相互斗法,千疮百孔的大梁是否还能经得起他们的折腾。

但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平宁公主在梁京举行盛大庆功宴的第二天走进了摄政王府。她出来后便在当日的朝会上宣布支持废掉她胞弟的皇位,改立摄政王为新帝。

同时,她要求在大梁西北地区划出一块领地用于安置在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娘子军以及在战乱中失去依靠的妇孺。她特别强调这块领地并非她的封地,而是属于将在那里生活的所有女子,那里的一切事务大梁不得干预。

不过,她也表示这块领地中的力量绝不会掺和到王朝内部的事务中,她们的剑锋永远向外。

平宁公主的表态在梁京引起了轩然大波,没人愿意相信她会这么轻易地把自家的皇位让出去,那可是她出生入死多年拿命保下来的。

一时间大梁上下,各种阴谋言论甚嚣尘上。

摄政王一脉的朝臣对此虽然将信将疑,但欣喜更甚。他们本来已经摩拳擦掌准备与保皇派好好干上一场了,没想到保皇派最难啃的骨头自己先投降了。

虽然平宁公主要求在大梁境内搞个自立的小国非常不像话,但与整个大梁相比却是云泥之别。

最终,大梁的这一场政治危机就这样以一种非常潦草的形式终结。

小皇帝让位,摄政王登基。新帝为表敬意将平宁公主册封为护国长公主,将江南一带最富裕的扬州封为她的食邑,还特许她保留了五千亲卫。

被迫让位的小皇帝也被封为靖王,虽终生不得离开京城,却也得以善终。

而平宁公主在新帝登基后便离开京城,前往西北,到了她跟朝廷讨要的那一块领地。

那是她在之前征战四方时发现的地方。方圆数百里,群山环绕。其中最巍峨雄奇的一座山被当地人唤作碧云山,相传古时曾有一位碧云仙子在此山修行,最终得道升仙,此山因以得名。

平宁公主便索性把她讨要来的那块领地命名为碧云山。

碧云山创立之初本是为了安置在战争中受伤的女将士和流离失所的妇孺,给她们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而当受天下万民敬仰的平宁公主成了碧云山第一任山,这里自然而然地便成了天下女子心中的圣地,极尽繁荣。

不过,平宁公主薨逝后大梁朝廷一度想收回这块法外之地,却遭到了碧云山继任山主平宁公主义女丹阳郡主的强烈反对。

平宁公主的影响力太过恐怖,而丹阳郡主也是在军中起家,又修习了平宁公主在碧云山清修时集毕生之力创立的碧落剑诀,实力强横无比。

大梁朝廷不愿与之硬碰硬,就退了一步转而送宗室女前去碧云山进行修习。希望在潜移默化中掌控碧云山。

只是还未等到这个目标实现,大梁近两百年的积弊便逐渐暴露,再加上各种天灾人祸,国力日益衰微。最终皇权旁落,诸侯并起,中原王朝再度陷入分崩离析。

碧云山则秉持平宁公主的承诺绝不插手王朝内部的权力斗争。只是在北方和西方外敌趁中原王朝内乱而趁火打劫的时候出山抵御外敌。

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新生的王朝减轻了压力,让他们不至于在逐鹿中原的时候还要面临外敌的挑战。

因此,在混战中胜出的新王朝并未对碧云山这个与前朝宗室密切相关的势力大动干戈。除了收回了碧云山的部分领地外,对碧云山在王朝内的其余待遇仍与前朝保持一致。

碧云山就这样存活下来,并逐渐转变为一个特殊的江湖势力,靠着坚守平宁公主的诺言走到了今天。

时至今日,碧云山虽然几经兴衰,势力已经远远比不上当年平宁公主在世时振臂一呼便有万民相迎之威,但在大齐西北地域仍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大齐开国之初,碧云山的存在也一定程度上震慑了蠢蠢欲动的西戎。为了保持与碧云山的联系,大齐宗室也效仿前朝送宗室女入碧云山修行。

太宗朝时,平郡王之女宁阳县主因性情聪慧、根骨上佳被选中送入碧云山。她十岁入碧云山,在那里度过了她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的十五年。

她在碧云山习武修行,结识姐妹至交,也在那里觅得佳婿,喜得爱女。

然而,世事难料。她那富贵闲人的父王竟然一朝登临帝位。她再也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普通旁支宗室女。

哪怕她仅仅是顺宗皇帝众多子女中不受宠且已嫁为人妇的庶女,也免不了被册封为大齐公主。

成为大齐公主就意味着她必须脱离被她视为真正家园的碧云山,告别碧云山无拘无束的生活,去往规矩森严的大齐新京。

这对习惯了自由自在生活的宁阳县主来说是极为不幸的事。更何况回京后还可能被卷入她那些野心勃勃的兄弟们搅起的争储漩涡。

只是,皇权之下,宁阳县主虽极不愿回京,却也无可奈何。不得不携夫挈女前往大齐新京,最终受封宁阳公主。

新京无尽繁华,是大齐百姓心生向往之地。但对宁阳公主来说在这儿生活的每一天都十分煎熬。

更何况,在碧云山与她关系最亲密的两个师妹也因为顺宗皇帝的意外上位所引发的一系列变故而痛失所爱,一个饱受病痛折磨后又因意外离去,一个封心锁爱闭关不出。

这是宁阳公主一生中最痛心之事,也是让她与胞弟也就是大齐当今皇帝泰和帝,以及定国公卢松毅两人关系破裂的最主要的原因。

说起来,泰和帝年少时离家游学,第一站去的便是碧云山。在那里,他不仅见到了多年未见的姐姐宁阳县主,结识了慕名而来的世家少年子弟卢松毅,更邂逅了他的一生所爱,碧云山山主的嫡传弟子欧青禾。

那个时候,少年泰和帝和欧青禾,卢松毅和他那也是碧云山弟子的心上人林弗英,两对眷侣一起,在碧云山把酒畅游,研习武艺,好不快活。

当时的宁阳县主乐于看到自己从小看护到大的师妹们与弟弟和卢松毅这样有德有才的英武少年交往,也时常加入他们的队伍中。

他们踏遍碧云山每个角落后,便开始向西向北游历。一同去极西的荒漠中感受大漠孤烟,一路上痛击沙匪,也去塞外草原上体验月下驯马,顺带着解救边民。那是一段让他们每个人都终生难忘的美好生活。

只是顺宗皇帝登基,一纸诏书宣召宁阳县主和少年泰和帝入京,他们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戛然而止。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