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嘉和纪事 > 第九十六章 双方对质

升堂之后,卢明远这个监察御史做到了主位之上。萧均衡和程子仁则分别在左右两侧的上首位置坐下旁听。

卢明远居高临下,拍案问道:“你便是刘府之人,姓甚名谁?徐家湾一众百姓状告你们以借钱粮助他们度过洪灾为名,行高利放贷、侵占百姓房屋田产之实。对此,你有什么要辩解的吗?”

“回大人的话,在下刘晓田,出身彭城刘氏旁支,在族中排第十二,如今在刘氏嫡二房做管事,主要是跟在二房的大老爷身边做事,您唤我刘十二便是。”

刘十二不慌不忙地说了自己的出身背景后,转头看向徐老汉几人,轻蔑道:“这些人所言纯粹是胡编乱造,我们彭城刘氏乃世家大族,绝不会做这种丑事!”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沓已颇为陈旧的纸张,取出其中一张给众人展示道:“诸位请看,这便是当年徐家湾的村民与我刘氏签的契约。上面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徐家湾村民所借刘氏钱粮需在洪灾过后一年内还清,若无力偿还,可以田地房产冲抵。

诸位大人,我刘氏不仅在洪灾最严重,这些百姓最艰难的时候提供大量宝贵的粮食全活他们的性命,还给了他们一年的时间休养生息,允许他们不付任何利息,借多少便还多少。

试问,当年在彭城地界,有哪家大族做出了此等善举?只可惜,徐家湾的这些百姓太过贪婪,他们始终不愿意偿还所借的钱粮。

甚至倒打一耙,到处污蔑我刘氏,还屡屡到县衙聚众闹事。我刘氏顾惜名声,不愿背上欺压普通百姓的罪名,始终保持克制。

所行之事都遵循大齐律法和方县县衙的判定,从未做出什么强买强卖之事。若不然,真动用我刘氏的能量处理此事,徐家湾的这些人怎么可能闹了十几年还不消停。

诸位大人,在下所言,句句属实。请大人们明鉴!”

刘十二说完便把那些纸契系数递上。

卢明远拿到之后,仔细翻阅。发现这纸契上所写的与刘十二所言大差不差。

但是在一些细节上,比如这个洪灾过后一年该如何算起,若借钱之人无力偿还该如何抵债,都写得含糊其辞。

而且,里面的遣词造句都非常的晦涩难懂。卢明远这么一个自幼熟读诗书之人都要费不少力去理解。让大字都不认识几个的徐老汉这样的庄稼人来看,自然更是难上加难。

这很难不让人怀疑,刘氏在立文书之处就故意将内容写得佶屈聱牙,好为日后侵吞百姓的田产留下口子。

卢明远猜测刘氏之所以绕这么一大圈,最大的原因便是大齐太宗朝时,太宗皇帝为了遏制世家大族侵吞田地、畜养私奴的势头,强行颁布了一条政令。

那就是若无特别的理由,不准世家大族大肆购买普通百姓的田产。

可世家大族大多都族人众多,少则数千,多的十数万族人都有。他们又喜欢举族聚居,族人一代多过一代,只靠祖上积累下来的田产根本不够分。

所以便有一些世家大族暗地里使尽各种手段悄悄蚕食普通百姓的土地。而一旦土地被冠上世族的姓氏,按照当年大齐太祖与众世族的约定,这些土地上的产出就全部归世族所有,无需向朝廷交税。

可想而知,世家大族侵占的土地越多,朝廷能收的农税就越少。不仅如此,有土地便需要人耕种。世家大族最喜畜养私奴为他们打理各种事务。

普通百姓一旦成了奴仆,他们便会失去自由,但同时他们也不再需要向朝廷交税。世家大族所畜养的私奴越多,朝廷能收的人丁税也越少。

长此以往下去,这些世家大族的实力会越来越强,而朝廷的国库却会越来越空虚,普通百姓身上的担子则越来越重。

太宗皇帝便是看到了这些,才下了那道政令,并在世家大族强烈的反对声中强硬地推行下去。

顺宗皇帝即位后,因为性子软弱,他在很多事上都会多多少少的让步。可唯独在这条政令上,他的态度极为坚决。

无论前朝或后宫给顺宗皇帝施加了多大的压力,吹了多少枕边风,他就是不松口。让许多期望回到太祖时代政策的世家大族大失所望。

顺宗皇帝崩逝后,当今泰和帝登基,他登基之初就直接宣布,在世家大族买卖田产一事上延续自太宗朝以来的政策。

所以这道政令如同紧箍咒一般已经牢牢在世家大族头上戴了数十年。

不过,也正是因为不对朝廷改变这条政令再抱有希望,不少世家大族便改变策略,研究各种手段来钻政令的空子,以继续增加田产。

而卢明远之所以对这些内幕如此清楚,是因为他出身的卢氏也是世族。他母亲康慧郡主在卢氏内部颇有地位,自然了解卢氏在这种事上做的各种小动作。

她曾多次告诫卢明远,卢氏族中包括很多世家大族的这种做法都极为不妥。看似是为了壮大家族,但却会动摇大齐的根基。一旦大齐社稷动荡,这些世家大族又能得什么好?难道还想让前朝末年的悲剧再次重演?

卢明远虽然在很多事上跟他母亲康慧郡主的意见相左,但在此事上倒是对他母亲的论断深以为然。

而徐家湾百姓跟彭城郡刘氏的这桩案子,看似是一场借贷纠纷,实则背后包藏着刘氏蚕食徐家湾百姓田产的祸心。

只是问题在于,现在即便当众挑明刘氏暗藏的算计,也无济于事。

首先,刘十二是决计不会承认的。刘氏始终以行善事的姿态自居,从一开始就站在了不败之地。

再者,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刘氏是故意设套来蒙骗徐家湾的百姓。若卢明远贸然指责刘氏,反倒容易给人留下偏帮一方的印象。

所以,卢明远在仔细地看完那些纸契后,并未着急回复刘十二。而是把纸契上面所写内容详细地讲解给了徐老汉等人,之后他问道:“当日你们签订契约的时候,刘家人可有像本官刚才那样,将在这纸上的内容一五一十地讲给你们听?”

徐老汉终于有了开口的机会,马上坚定地回道:“没有,肯定没有!那天刘十二也在场,就是他拿出的这些纸让我们摁手印。我们问他这是什么,他也不肯细说,只让我们自己看。我们这些乡下人哪里看得明白这些啊!”

“大人!事情并非如徐老汉所说的那样。”

刘十二当即反驳道:“在下那日清楚地告诉过他们这是借据,是日后我刘氏向徐家湾之人讨债的凭证!”

“可你却并未向我们说清楚何时还,怎么还,你对这些最关键的问题都只字未提!”

徐老汉似乎有些明白卢明远为何会问刚才那些问题了,他继续卯足劲儿攻击刘十二:“而且,你那纸上所写的东西与你们后面的所作所为也完全不同。

你们说是允许我们缓一年再还债,可实际上呢?洪灾过去不到半年,你们就派人到村里催债了。闹得村里人都人心惶惶的。

半年时间,地里的粮食还没收获,每家每户又要修缮房屋,养家糊口,哪里有多余的钱粮还债?

没钱还债,你们刘家人竟然找来混不吝的地痞来闹事,见人就打,进门就砸。

偶尔来一次,大家还能忍住,可屡次三番这样,连正常的生活都没办法维持,又怎么能出去做工赚钱还债?

没过多久,就有人家坚持不住,把地抵给你们去外乡投靠亲戚了。靠着这种手段,你们不知道逼走了多少人,竟然还有脸说什么是在做善事?

我呸!”

徐老汉越说越激动,冲着刘十二的方向重重地吐了一口唾沫。

之后他面朝卢明远扑通跪下,一边掀起衣角擦拭眼泪,一边哭诉道:“大人!我徐家湾十多年前可是有上百户人的大村落,就算遭了洪灾,也有近百户人人家幸存。

可谁能想到,这刘家人带来的祸事比洪灾更大。他们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硬生生逼得我徐家湾只剩不到五十户人家啊!

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哪个愿意整日里跑到官府自找麻烦?我们难道不想老老实实过日子吗?可刘家人根本不给我们太平日子过啊!

要是我们不闹,我徐家湾没过几年怕是就改姓刘家湾了!”

“真是一派胡言!”刘十二不敢让徐老汉继续说下去,急忙插话道:“大人,这徐老汉经年累月跟官府打交道,最会装模作样引人同情,实则嘴里没有一句实话。大人切莫被他给骗了!”

卢明远抬起手掌在桌上重重一拍:“刘十二!本官让你说话了吗?再敢乱插嘴,本官不介意给你松松筋骨!”

刘十二没想到不过是多嘴解释了一句就引来了雷霆之怒,腿脚一软跪倒在地,连连请罪道:“大人息怒,大人息怒!小的再也不敢了!”

徐老汉敏锐地察觉到卢明远对他们双方态度的不同,顿时信心大增,胆子也大了起来。

他抬起头道:“大人,草民所言句句属实。您可随时派人去徐家湾调查。

草民现在怀疑,这刘家人从一开始就没安什么好心,他们借钱借粮都是为了后面借机霸占我们老百姓的田产!

说不定那洪灾也跟刘家人有关,是他们在背后搞鬼,才让那么坚固的河堤被洪水冲垮,酿成大灾!。”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