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嘉和纪事 > 第两百四十一章 和盘托出

简郡王世子夫妇在洪灾中丧命一事发生在嘉和元年。

那个时候,泰和帝刚刚经历过一场几乎要了他命的刺杀,正隐于深宫之中集中精力养伤。

简郡王世子夫妇在外丧命的噩耗传来之后,泰和帝悲痛不已。本来已经有所好转的伤势因此而再度恶化。

在泰和帝为了疗伤而无暇他顾的时候,简郡王府完全乱了套,先是简郡王猝然离世,后是简郡王的那些哥哥们欺上门来,想要用过继的手段夺取简郡王府的爵位。

如果不是皇后看在过往与简郡王府的情分上拉了他们一把,简郡王府恐怕在泰和帝缓过劲儿来之前就分崩离析了。

皇后怎么也想不到她一时好心救下的,竟然是泰和帝私生子的后代。

怪不得泰和帝会在那之后对待萧均衡如此亲近,因为萧均衡本就是他的亲孙子。

如此一来,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泰和帝始终坚持不立储,恐怕并不是像世人推测的那样,想要通过两个皇子的明争暗斗来衡量他们的资质,最终选一个出来。而是从一开始就没看上这两个皇子,更瞧不上他们所出的皇孙,他真正属意的继承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萧均衡。

恐怕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泰和帝才一直对他自己那两个皇子和他们的孩子不甚亲近,却把萧均衡这个明面上的侄孙带在身边悉心教导。

泰和帝的如意算盘打得倒是不错,只可惜被皇后提前识破了。

在发现了泰和帝费心隐藏的秘密之后,皇后也调整了她的复仇大计。

她很清楚,泰和帝如果真的打定主意让萧均衡继承他的皇位,那他要么会时不时地打压他那两个皇子,不让他们在朝野上下积聚太多的力量。要么坐视他们争权夺势、搅动风云,等到了合适的时机后再将他们一举拿下。

总之,不管两座皇子府受到泰和帝怎样的对待,他们最终的结局注定是悲剧。

既然如此,皇后在利用两座皇子府的势力时也就更加无所顾忌了。她命人不停地在两座皇子府之间煽风点火,想让他们不断犯错,好给泰和帝处置他们的机会。

可惜的是,泰和帝的耐心远比皇后想的要好。不论两座皇子府如何在朝野上下结党营私,互相攻讦,他始终不曾有任何动静。

观察了一段时间后,皇后也看明白了,泰和帝在萧均衡真正成长起来之前是不会主动破坏两座皇子府互相对抗的局面的。

泰和帝能一直忍耐,稳坐钓鱼台,是因为他坐拥天下,有足够的资本去消耗,去花大把的时间用心培养一个他属意的继承人。

皇后则与之不同,她行动受限,拥有的势力也有限。如果继续坐视泰和帝按部就班地把他的计划进行下去,那等到计划收尾的那个阶段,她恐怕就再也无力阻拦了。

因此,皇后必须另辟蹊径,去与泰和帝的计划做对抗。

最终,皇后选择推广陵郡王府的萧均朔去争夺皇位。

一来,萧均朔的父祖本就与顺宗皇帝一脉有仇。广陵郡王府也一直在暗中积蓄力量,意图报复顺宗皇帝一脉。

二来,萧均朔天资上佳,能力出众,与这样的聪明人合作势必能事半功倍。

再者,皇后虽然想要报复顺宗皇帝一脉,但她并不愿因为自己的一己之私让大齐陷入动荡之中,以萧均朔之能,日后若真的登上皇位,应该可以让大齐百姓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

在做下这个选择之后,皇后便决定见萧均朔一面,与他当面达成合作。

恰好在那个时候,萧均朔也对皇后操纵的那股神秘势力的幕后主人展开了调查。

皇后便借机派人传信给萧均朔,让他到宫中相见。

所以,才有了后来萧均朔入宫赴约这一遭。

皇后手里捏着广陵郡王府谋刺泰和帝的天大把柄,自然不怕萧均朔知道那股神秘势力的幕后主人就是她。她大大方方地跟萧均朔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不仅如此,为了取信于萧均朔,让他毫无保留地与自己合作,皇后还将她与顺宗皇帝以及泰和帝之间的那些恩怨纠葛完完整整地讲述给了萧均朔听。

萧均朔完全没想到,在深宫之中等着他的并非他猜测的某个顺宗朝的太妃或太嫔,而是当今皇后!

他更不曾料到,身为大齐最尊贵的女人,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掩藏着的却是一具伤痕累累的躯壳。

与广陵郡王府遭遇的苦难相比,皇后所受的折磨并没有轻上多少。萧均朔在听完皇后的那些惨痛经历后,几乎没有怎么怀疑那些事情的真假。

他没有任何犹豫地接受了皇后的合作邀请。

人多力量大,这句话在任何时候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萧均朔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单凭广陵郡王府自身的力量与一国之君去抗衡无异于螳臂当车。那样的话,他们祖孙三代的复仇大计能不能在他这一代实现都说不准。

但如果有皇后的力量加入,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皇后执掌后宫,这么多年下来,不知道在泰和帝看不到的地方发展了多少的势力。不仅如此,泰和帝自己的垂拱殿何尝不是皇后负责打理?

近水楼台先得月,有皇后这个内应在,泰和帝的一举一动岂不是都在掌握之中?

单从当年宫宴之上,杨威带人成功刺伤泰和帝,却在皇后的安排下从容逃离,就能看出皇后在皇宫之中拥有的强大能量。

既然与皇后目标一致,都是为了报复顺宗皇帝一脉,萧均朔没理由拒绝皇后的好意。

皇后在在萧均朔同意合作后,便将她后续的计划和盘托出。

简而言之,就是要继续挑起两座皇子府的对立,煽动顺宗朝那些被废皇子的野心,让泰和帝的精力始终放在防备那些随时可能造反的宗室身上。

皇后与泰和帝是多年的夫妻,她们两人之间虽然始终相敬如宾,过着井水不犯河水的日子,但日积月聚之下,皇后还是逐渐摸清了泰和帝的性子。

她知道泰和帝既有心机深沉、精于算计的一面,也有快意恩仇、睚眦必报的一面。

泰和帝不止一次在皇后跟前透露他对他那些哥哥们的不满,奈何碍于先皇遗命,他在对付那些人的时候始终束手束脚,不能一击毙命。

皇后要做的,便是利用泰和帝对这些宗室的忌恨以及那些宗室对泰和帝的不满,不停地增强双方的对立,诱使泰和帝花费大量心思在解决这些宗室上。

日久天长,迟早有一天,双方之间的冲突会彻底爆发。而那时也将是皇后和萧均朔的机会。

当然,在那一天到来之前,皇后和萧均朔要做的便是不停地壮大他们的力量。

为此,皇后不惜把昌邑公主和她的夫家司州高氏也拉入了局。

昌邑公主幼年失怙,是当年还是九皇子妃的皇后将她视作亲女,不假于他人之手地一点点把她拉扯大。

不管是饮食起居,还是学识教养,但凡涉及到昌邑公主的,皇后都会亲自一一过问。可以说,昌邑公主能在日后成为皇家典范,成为百姓口中交口称赞的公主菩萨,完全离不开皇后对她的悉心培养。

所以,昌邑公主哪怕明知道自己只是皇后的养女,却也始终将皇后当做自己的亲生母亲对待。

在寂寞难捱的深宫之中,昌邑公主是少数能给皇后带来慰藉和欢乐的人。

昌邑公主在下嫁司州高氏之后,并未一直在司州生活,而是每年有大半时间都待在新京的昌邑公主府。

这并不是因为她贪恋新京这个富贵温柔乡,而是因为她放不下皇后。

昌邑公主自幼跟在皇后身边长大,对她与泰和帝之间熟悉而陌生的冷淡关系再清楚不过。更糟糕的是,不像泰和帝后宫中的其他妃嫔有子女傍身,皇后始终孤身一人,没有自己的亲生儿女。

虽然皇后除了昌邑公主外,还养了昌平公主一段时间。但昌邑公主始终觉得昌平对皇后敬意大过爱意,而且昌平也已嫁为人妇,过自己的日子去了。

昌邑公主觉得如果她离开新京常住司州,那这偌大的皇宫之中,将不会再有人像她一样真心关爱皇后。所以,昌邑公主决定留在新京生活。这样,她想见皇后,或皇后想见她了,随时都能见到。

皇后对昌邑公主的这些心思心知肚明,她也默许了昌邑公主嫁人后仍留在新京的决定。

但让皇后没有想到的是,昌邑公主居然察觉到了她在暗中发展势力并在与泰和帝作对之事。

更让皇后意外的是,昌邑公主在发现这一切后竟然选择了站在她这一边。

要知道,泰和帝对昌邑公主并不差,甚至比对待自己的亲女儿都好。昌邑公主与她这位养父的关系一直都保持得很不错。

但昌邑公主告诉皇后,她能感受到泰和帝对她的好并不像皇后那样纯粹,他给她的每一次封赏都是带着目的性的。她分得清谁才是真正毫无保留地待她好的人。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