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大明圣祖:我的奋斗 > 第一百章 辽响、新军

朱由校必须拓展出更多的机会,让想当将军的人能当,让想为官的能为。

这样,朱由校才能获得更多的支持者!

否则仅是经济利益,收买不到世家大族的核心。

在这方面,一个海外国家,代表的不仅是一个王。

还有数不清的官位!

这些东西拿出来,没有人不眼馋!

到那时,朱由校能握在手里的筹码就更多了。

财税改革的脚步,朱由校并没有停止于,仅是控制宗室的俸禄上。

在确保自己的圣旨得到实施后,朱由校就将目光转向了辽响。

辽响的加征,始于万历四十六年。

到今年,已经有三四个年头了。

除第一年是征了二百多万两外,其余几年,基本上都在五百万两左右。

朱由校登基之初,除了内帑比较富裕外,国库那是空的可以跑老鼠。

而朱由校为了备战辽东,也没法儿说出减辽响的要求。

但后来,随着辽东之战的胜利,随着北面互市的扩大,东面、南面的开海。

还有大规模工坊化带来的经济增长,辽响问题就越来越刺眼。

努尔哈赤败退赫图阿拉的时候,朱由校想过削辽响。

不过为了前线军心,为了让前线知道后方不会短后勤。

朱由校还是忍着没动。

努尔哈赤从赫图阿拉走的时候,朱由校又一次提起心思。

不过,朱由校想到治安战,想到辽东的稳定...

决定再拖一拖。

而如今,辽东基本稳了!

赫图阿拉完全处在明军的控制之下。

明军新练的山地部队,也在追击建州女真。

同时,朝廷各项收入增加,辽响,真的可以解决了。

当邹元标听到皇帝要减辽响,甚至要直接取消辽响的时候,手颤了一下。

辽响五百万两,基本占据大明税收总收入的八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这么大一笔钱,说没就没,恐怕户部尚书得疯!

但是邹元标仔细想想,确实,得取消了!

哪怕不能取消,减免一些也好。

大明在各处战场节节胜利,没有说让大明百姓继续吃苦的道理!

“陛下仁义!”邹元标想了想拱手回道:“不过辽响数目巨大,涉及诸多事项。”

“朝廷减免或者取消,不是一时之事。”

“臣想,今年,就先不动了。”

“户部那边估计各项预算都算好了。”

“要是一下子没了这么大一笔钱,那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很多事情得停下来...”

朱由校搓了搓手边的座椅扶手:“好,今年先不动。”

“那明年呢,阁老觉得可以减几成?”

邹元标心算一下,回道:“现在每亩地,辽响是加征九厘,共计得银约五百二十万两。”

“臣意,明年可降到六厘,然后后年三厘...”

“用两三年的时间,逐步消化掉辽响去除的影响。”

“两三年...”朱由校摩擦着扶手上的龙头说道:“两三年的时间可以,就照此吧。”

“阁老回去统一一下意见。”

“户部那边,也不要给朕打马虎眼儿!”

“是,陛下。”邹元标对朱由校回道。

和朱由校合作就这一点好。

朱由校在很多事情上并不着急。

他知道政策的实施要阶段性的来,没有像杨广那样,非要一步到位。

而这,也是邹元标提出自己方案的最大依仗。

辽响问题不出意外的又在朝廷中起了些波澜。

但是,大家伙儿都知道,这东西取消是早晚的事。

皇帝那样的人,不可能看着百姓一直背着大包袱。

故,讨论一阵后,也就接受了。

倒是有不少老夫子,夸着‘陛下爱民’,给朱由校上了不少称赞奏折。

他们在朱由校拿到那七八千万两白银的时候,就撺掇着皇帝取消辽响了。

只是那时候时机不合适,朱由校无视了。

现在朱由校主动减轻百姓负担,在很多人眼里,那就是圣君表现了。

至于之前被无视时生的气,那是什么?谁生气了!

而底层的百姓们,像朱由校见过的老郑头、韩胖子,大都是松了一口气的状态。

时不时的,也会跟着人家说一句‘陛下圣明’!

尽管要明年才会减,尽管不过是减了三厘。

但负担总是轻了不是嘛!

有这三厘的收成,指不定,家里又能添些东西。

孩子,又能吃两口好的。

当然,也有些人对‘减辽响’这事将信将疑。

没看到切切实实的减,他们不会信的。

而朱由校,不会让他们失望。

孙承宗,自回京之后,一直在忙活新军的事情。

朱由校和孙承宗、张维贤有过一次深谈。

几人都认为,想要在京营的基础上去做变革,让他们熟悉火器,难!

京营之中错综复杂,文官、勋贵,各方势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也许有时候动了一个不起眼的小棋子,可能就会引发大海啸。

这时候,还不如干脆另起炉灶呢!

不变京营,只变四卫营。

四卫营熟悉战法之后,就把相关经验直接带到新军中去。

至于新军在哪里练?

朱由校也给孙承宗选了个好地方——天津小站,后世袁世凯练兵的地方!

当然,这时候那地方还不叫小站。

可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风水,一下子就让孙承宗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至于说孙承宗会不会把新军给练成他的私兵,朱由校不担心。

首先孙承宗和袁世凯就是两种人!

袁世凯不甘居人下,而孙承宗则一心为国!

清廷对袁世凯是又用又防,而朱由校对孙承宗是大加信任。

清廷让袁世凯练兵,是因为八旗、绿营都不顶用,想要一支全新战斗力的部队。

而朱由校让孙承宗练兵,是为了革新战法,增强现有明军的战力!

清廷在袁世凯练兵的时候,内忧外患,比比皆是。

而大明如今内忧未显,外患已除!

除了偶尔的摩擦,大规模用兵,那要看朱由校什么时候想用。

另外,朱由校在练兵之初,就想到了忠诚问题。

他专门叮嘱骆思恭,每招募百人规模的新兵,就给配备一个能识字读信的锦衣卫。

人不够,那就去招民间的童生、秀才。

朱由校专门给了特招圣旨!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