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雷霆一击 > 第1072章 联动改革

在朱由校的内心深处,一直想推行高效的运转模式,毕竟大明想要迎来新生,就必须要经历一段特殊时期,但是这样一来,就难免会走向一个极端,即个人崇拜下的狂热思潮,这会给大明带来很多不一样的影响与改变。

但也恰是这样,让朱由校对此事很慎重。

尽管战时机制,朱由校曾对新一任内阁诸臣提到过,但也仅仅只是提过,至于要不要推行,朱由校还没有下定决心。

可经历了这次漠南风波,还有在这期间西北出现的状况,以及东南在变化的局势,让朱由校下定了决心。

响鼓还需重锤敲!

在天启六年以前,他用了较长的周期,去剔除掉部分积弊与毒瘤,在各个区域试行各类新政,这毫无疑问给大明增强了一些底蕴。

可想要叫大明真正迎来改变,且在海陆两方面皆有进取,继而刺激与推动本土的各类改革,那就需要一种有别于过去的氛围。

“陛下三思啊。”

毕自严看了眼左右,上前作揖道:“战时机制牵连太大,且对我朝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模式,如果就这样贸然推行,恐对我朝及社稷带来太多风险。”

“这就是内阁要解决的事。”

看着自己倚重的大明财相,朱由校语气铿锵道:“朕明确此事,是决断,而非商量!内阁以最快的速度,草拟一份关于战时机制的诏书,朕要叫中枢的,地方的,都知道大明接下来要做什么。”

对于毕自严的担忧,朱由校如何不清楚。

但也恰恰是清楚,朱由校才决意这样做。

大明该处在紧绷状态下了,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继而在各领域有着诸多突破。

当然朱由校也知道,真这样做的话,势必会滋生些不好的事,但是跟整体布局而言,这些都是大明必须要承受的。

有利必有弊。

这世上,没有一项制度或政策,是绝对完美的。

这是不存在的。

“除此以外,针对于漠南会战,西北戡乱这两件事,国库要承担主要开支,内帑承担次要开支。”

朱由校伸出手来,对毕自严他们说道:“北直隶、辽东两地所辖军工体系,要全力确保漠南会战期间的各项所需。”

“此外军务院这边,要对后勤保障进行完善与调整,既然漠南的仗出现了偏差,那朝廷就必须要做好兜底,不能叫前线的将士打着仗,却为别的顾虑担心,这样一来仗如何能打好?”

陛下这是在倒逼改革啊。

毕自严一听这话,眉头紧皱起来,尽管在他心里清楚,大明现有的各项改革,必须要扩大施行范围了,如摊丁入亩,税改,盐税,币制改革等等,毕竟以上这些新政改革,在各自的区域与领域,皆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也切实起到了纾解中枢财政的作用。

但是改革必牵扯到利益,这是会叫既得利益群体做出反扑的,所以怎样进行扩大,怎样进行推行,是极考验政治智慧的。

这也是新一届内阁需要直面的。

可现在这一切全都加快了。

当初决意介入漠南之际,内阁一些人就猜到会对中枢有影响,但是谁都没有想到影响会这样大。

“陛下,真要是这样的话,能否给内阁及中枢有司一个过渡期限?”而在此等态势下,内阁首辅孙承宗上前作揖道。

“毕竟战时机制,在我朝先前没有颁行过,很多人对于该制是认识不足的,如果贸然就全面推行的话,恐对中枢是有被动的。”

“臣附议!”

“臣附议!”

孙承宗的话,让朱燮元、袁可立等内阁大臣纷纷附议。

这绝不是他们想推诿什么,实则是他们是为了大明考虑。

如果说眼前这批内阁大臣,一个个都存有推诿的心,那大明就完蛋了,因为这些人都是朱由校精挑细选的。

新一届内阁所肩负的职责是极重的。

甚至等这一届结束了,下一届的基本格局是不变的。

等到下一届结束了,那么内阁将以毕自严为核心,组建起一个更强势的内阁,继而支撑起大明的各项整改。

而等到这一基调定下,大明中枢的政治格局就明确了,拥有权力极大的内阁,只能连续就任两届,到期后,首辅必然是要致仕的,至于次辅,群辅,除非是被选为首辅,否则也是要致仕的。

只有把这个基调定下,每一届组成的内阁,才能在前一届内阁的治政基础上,去带领着大明朝更前的方向推进,而不是原地踏步,或者是倒退。

“允了。”

看着作揖行礼的内阁诸臣,朱由校沉吟刹那后,朗声道:“这个期限,内阁可进行商榷,然后呈递到御前来。”

“诸卿,今下的大明处在一个特殊且关键的时期,朕希望诸卿能够正视此事,有些事终究是要有人去做的,我们这一代不做,难道要留给下一代吗?”

“朕不是轻易服输的,朕也希望你们不是,如果人人都是逃避的态度,那大明今后会何去何从?”

朱由校的话让孙承宗、毕自严他们露出复杂之色,至于张国维、刘鸿训等一众大臣,无不是清楚一点,大明真的要不一样了。

“行了,都下去做事吧。”

“臣等告退。”

在道道行礼声下,朱由校缓缓转过身来,他那深邃的目光,盯着眼前悬挂的舆图,既然战时机制推行了,那么大明就必须有所突破才行。

别的不说。

至少毗邻泛东北这一块的漠南地区,将逐步推行起盟旗制度,只有把此事做好做扎实,大明才能逐步解决草原问题。

在朱由校的眼里,东起辽东,西至西北这一广袤的草原,务必要牢牢掌握在大明手里才行,这样北疆外围屏障才能北移,至于与之毗邻的漠北地区,还有更远的地带,大明会逐步进行渗透与掌控,等到朱由校期许的那件神器出现,大明北疆将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非动辄就成为负担而丢掉。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