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灵异 > 盗墓:最后的观山太保 > 第485章 青城山上有道宫

从中江过广汉、彭州。

就两天时间,封白便已经进入了都江堰境内。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这句话当时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

后世时,他就曾多次计划到川地旅游,不过总是因为各种原因耽搁,知道最后也没能来。

眼下也算是圆了个梦。

一路骑马,翻山越岭,但一进入都江堰,封白就明显发现山川河流多了起来。

整个茫茫天地间,似乎都笼罩着一层厚重的水气。

水养万物。

沿途看到的人即便面有菜色的同样不少,不过却精气神十足,至于所见的女孩,也大都水灵洞人。

在上青城山前,封白先去了一趟都江堰。

亲眼见识了一番两千年前秦国的水利工程。

一直到如今,都江堰水势依旧四通八达,灌溉着川府天国,实在让人惊叹无比。

一直到第三天头上。

青城山脚下,熙熙攘攘的人影中,出现了一个身骑黑马的削瘦少年,赫然便是封白。

去观过都江堰后,他就马不停蹄的赶到此处。

一路他问过许多次。

如今的青城山上,有两座道观。

一是建福宫、二是天师洞。

前者据传乃是五岳丈人宁封子修道之处,从唐代初建,迄今已经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

青城山又叫西岳佐命之山,为十大洞天第五洞,号曰‘宝仙九室之天’。

不仅如此,在古时就与武当、龙虎、齐云、景福合称五大仙山。

青城山供奉五岳丈人宁封真君。

也就是如今建福宫初代先师。

不仅如此,早在西汉末年,就有‘蜀中八仙’之一的阴长生入山修道。

之后东汉时代,写闭二十四道书两年后的张陵抵达青城山,在此结茅传道,这才使得青城山成为四大道教名山之首。

所以封白到山下时,才会看到即便是如此乱世,上山求道供奉香火者依旧多如牛毛的景象。

建福宫在半山腰,即便是千年道观,香火却从未断绝,如今每天仍旧是游人如织。

至于天师洞,则是张陵当年结庐传道之处。

远在青城山巅,第三混元顶悬崖峭壁之间,只有一条栈道可以上下来回。

故而一般人很少前往那一处。

说实话,封白还真不清楚封思北在哪座道观修行。

只知道他在山上修道多年,但仍经常往来于青城山和巫山棺材峡之间,试图找到地仙村。

即便是他那个便宜老爹,也从未与此人打过交道。

封白这次远道而来,所为之事不过三件。

其一自然是便宜老爹死前的遗愿,找到观山明脉,两脉之间从明末过后,两百年时间再未有过交集。

第二,便是瓶山下那位观山前辈,当时情形紧迫,只来得及将他尸骨收敛,匆匆埋葬。

却一直不曾知道他名氏,眼下到青城山,若是见到封思北,也能一观这一脉的族谱。

至于第三点,是他到青城山最为重要的一件事。

那边是地仙村的图谱。

想要进入其中,没有图谱,即便他有天大的本事,也难在巫山棺材峡莽莽山林间找到入口。

眼下这将近一个月的奔行,总算从蜂窝山抵达了此处。

回想起一路,封白忍不住长长的舒了口气。

在山下简单吃了碗面条,又给大黑洗刷喂过草料,一人一马休息好后,他这才沿着山道一路向上。

青城山海拔一千多米,山势险峻、诸峰环伺、山上林木青翠,一条丹梯曲径通幽。

来往之人,各种口音都有。

许多还是北方来人,封白看了眼就知道,应该是逃难到南方的人。

之前无论是过长江还是下黄河,沿途都能见到满船的行人。

人说故土难离,如果能安稳的活着,谁又希望颠沛流离呢,只不过这乱世,逼的他们不得不逃离。

在茫茫多的人里,一眼就能分辨出他们来。

外乡来的逃难之人,他们脸上没什么精气神,像是失了魂一样,和旁人说话,也抬不起头的样子。

眼下上青城山,估计也是想着烧柱香,求一份平安。

毕竟逃到了这千里之外的地方,接下来可能就代表这辈子也没法回去了。

看到这一幕,封白叹了口气。

这时代,有战乱山匪横行人命如草,也有十里洋场的纸醉金迷,有江湖之大,也有路边枯骨。

总而言之,生在这乱世里,谁又不是为了能活下去?

想着那些糟心的事,封白拍了下身下的马背,大黑顿时加快步伐,快速往山上赶去。

走了有一个来小时后。

他视线中便能望见一座古朴苍重的道观。

阳光洒落在道观琉璃瓦上,泛着一片炽烈的金光。

“快到了,建福宫就在前面。”

“孩儿他娘,别歇了,早点上去,烧完香还得赶回家去呢。”

“走吧,这建福宫里香火可灵了,求一道护身符,也能保佑在这世道里能活着。”

听着耳边传出的议论声。

封白也抬头凝神看了一眼。

只觉得那如金顶般的建福宫道观外,有一股沛然莫御的青气。

在望气之术中,青气凛然,如道家修行。

作为五岳丈人宁封子修行之处,这建福宫果然有独到之处。

封白不露声色,驱马向前,又往上跑了大概一刻多钟头,终于抵达了那座道观之下。

将大黑栓到道观外的马厩内,叮嘱它别乱跑,又留下足够的水和草料后,他这才独身一人,沿着重重石阶,走到了建福宫前。

抬眸一扫。

道观一共两院三殿。

宫内殿宇恢弘大气,院落清新幽静、有假山楼阁,道观前有溪流穿过,清澈见底,四周林木苍翠,浓荫蔽日。

建福宫就坐落在山间,自有一股道家气象。

宫外平地上,矗立着一口大鼎,其中插满了香火,青烟飘动,衬托的宛如仙境。

三重大殿后便是一处陡峭悬崖,横卧在两山之间,遥遥望去,还能看到有亭台楼阁矗立在苍崖立壁、绿影浓翠之间。

两侧悬崖之间,还有一道横桥。

以他的惊人目力,也只能隐约望见几道身穿道袍的身影,俯首在横桥之上,有如仙人一般。

“这位信士,请问是来烧香还是?”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没有了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