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此生只做逍遥王 > 第370章 术士乱国

户部尚书面色依旧难看:“就算炭火一事解决了,但想要短时间内完成其他物资的储备,户部也很难完成啊。”

粮草收购,衣物制作,可不是说有就有的。

“此事朕不管,限你户部半月之内全部储备完成,”老爷子态度坚决,不容任何人质疑。

君臣搭档了这么多年了,对于户部尚书的性格老爷子门清,对方凡事都留有后手,从来不会让自己真的陷入油尽灯枯的地步。

故而必须下死命令,用逼的手段,不然他老是跟你打太极,扣得一厘是一厘,从不嫌少。

“陛下?”户部尚书面露苦涩。

“此事没得商量,”老爷子态度依旧坚决。

见老爷子态度坚决,户部尚书无奈:“圣人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此事既然陛下圣意已决,臣即便是砸锅卖铁,也定会按陛下圣意行事。”

“但如此大规模的物资筹集,也还请陛下明示,具体是所谓何事,臣也好对应事务的轻重缓急以此快速筹备物资。”

一句话你是皇帝你牛掰,但你总要告诉我,你到底要干啥吧。

老爷子神色淡然,将钦天监监正的话复述了一遍。

老爷子话落,俩大臣表情顿时愣在了当场。

同时扭头看向钦天监监正。

监正一脸严肃认真地看着两位尚书:“此乃上天预警,还请二位大人务必倾尽全力,筹集物资,应对接下来的天灾。”

“胡闹,”养心殿空气寂静了片刻。

何有道表情猛地大怒,怒视钦天监监正:“放肆,你区区钦天监监正竟敢在这妖言惑众,蛊惑陛下,你死罪。”

“陛下,”户部尚书朝老爷子一拜,表情严肃:“钦天监监正妖言惑众蛊惑陛下,臣恳请陛下下旨,赐死此等贼人。”

国家大事,百姓生死,何时是由一区区术士,一卦便可算出的了。

若是如此,那天下还何来天灾,何来兵祸,让术士算一卦不是全解决了。

故而此刻户部尚书一听,自家皇帝之所以要让自己短时间内筹备如此之多的物资,竟只是因为一术士的卦象,顿时怒从心起。

若不是不敢骂老爷子,户部尚书都得痛骂一声陛下你糊涂啊。

“陛下,国之大事因一术士而如此大动干戈,是否过于地儿戏了一点,”工部尚书犹豫片刻,也开口说道。

“陛下术士祸国也有前车之鉴,此人妖言惑众蛊惑陛下,断不可留,还请陛下立即下旨斩杀此人。”

“陛下,臣惶恐,但卦象大凶,天空乌云压顶,不显天机,此乃皆为不祥之兆,臣只是根据门中古籍推演而成,如实上报陛下,并无任何胡言乱语之言。”

“还请陛下明鉴。”

“住嘴,你还敢蛊惑陛下?”户部尚书厉声吼道。

户部尚书冷眼看着钦天监监正,冷冷出声:“怎么你也想如同洪定年间那般,学你术士一门的先辈,蛊惑陛下修仙不成?”

“陛下,臣冤枉啊,”钦天监监正脸色刷地一下变得毫无血色,叩首在老爷子面前,为自己叫冤。

顾幸静坐一旁,没有出声解释。

不过对于为何户部尚书会如此厌恶钦天监的监正,顾幸倒是知晓一二。

准确地说,不是厌恶眼前的监正,而是厌恶整个术士一道。

顾幸幼时曾翻阅过大周皇室无数藏书,其中大周史记记载。

大周洪定皇帝初登大宝雄心壮志,大刀阔斧进行朝政改革。

期间任用贤臣,重农业,养民生。

历经多年,大周四海升平诸国来贺,史称洪定盛世。

到这,所有史记,记载的都是洪定皇帝的丰功伟绩。

也是整个洪定年间,最辉煌的时候。

洪定皇帝也就是建武皇帝的皇爷爷,顾幸的祖爷爷。

随后的史记,便是整个洪定年间,亦或者说是整个大周走下坡路的转折点。

史记:洪定九年六月初八,洪定皇帝重病,太医院医治一月有余,病情治疗无果,依旧持续恶化,太医院上下束手无策。

洪定九年七月十二,洪定皇帝震怒,下旨连斩太医院太医十三人。

同日下旨昭告天下医师,为自己医治。

洪定九年八月初一,一自称易黄真人的云游术士接下皇榜,进宫医治。

耗时半月有余,洪定皇帝病情大好,亲封易黄真人国师之位,赐封号御黄真人。

改易为御。

至此御黄真人不再云游,而是留在长安任职国师一职。

但没承想,御黄真人虽有本事,但其野心勃勃所图不小。

竟开始蛊惑洪定皇帝修长生一道。

洪定皇帝本就刚刚大病初愈,此时对死亡充满了恐惧,哪里受得住这般诱惑。

长生啊?

纵横古今,哪一任帝王能经受得住这般诱惑。

至此洪定皇帝在御黄真人的引导下,开始专注长生一事。

整日开始幻想长生,国事也开始逐渐荒废。

若有大臣劝说,还会被洪定皇帝直接下令斩杀。

至此久而久之便再无大臣敢劝说,御黄真人的权力也开始越来越大。

逐渐开始干涉朝政,成为了洪定皇帝的代理人,至此御黄真人的野心开始彻底暴露,不再遮掩。

打着为洪定皇帝修仙的名头,开始大量敛财。

在御黄真人的各种操作下,大周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便国力大损。

导致洪定皇帝前期好不容易治理出来的洪定盛世,被其短短几年时间内,便败了一个干净。

还因为自己的不理国事,御黄真人的为非作歹,导致朝堂良臣含冤被杀,奸臣当道。

一时间整个朝堂之上乌烟瘴气,治下礼制崩坏,民间百姓苦不堪言,各处匪患丛生。

因此事当时上山为寇的诸多匪患,后又历经两朝,到现在都还没有剿灭干净。

朝堂每年用来剿匪的预算,通常都是百万银两打底。

四五十年前的事了,皇帝都换了三了,管理大周钱袋子的户部尚书一职,更是换了不知多少了。

但这擦屁股的差事,却一直没有擦完。

这也是为何户部尚书对术士如此厌恶了。

特么的你家老祖宗惹出来的事,现在自己还在这年年擦,搁谁谁不怒?

这一荒唐的悲剧,直到洪定十九年,洪定皇帝驾崩。

康定皇帝登基。

康定皇帝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下旨诛杀国师九族,全国各地大杀术士,以此稳定民心。

至此这一场悲剧般的闹剧,才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